喷煤工艺流程的研究与探索.doc
《喷煤工艺流程的研究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煤工艺流程的研究与探索.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喷煤工艺流程的研究与探索.精品文档. 喷煤工艺流程的研究与探索 李 凯 ( 喷 煤 车 间)摘要:概述推广高炉喷煤的必要性,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探索现代喷煤工艺的发展前景要求:提高安全生产,杜绝设备隐患关键词:高炉、原煤、制粉、喷吹、安全 目 录 一 概述(一)前言. .1(二)简述喷煤的的出现和发展.1(三)高炉喷煤的定义.1(四)高炉喷煤的重要意义.1(五)高炉喷煤图.2二 高炉用煤(一)煤的物理性质.3(二)煤的工艺性能.4(三)煤的性能要求.6三 煤粉的制备(一)制粉系统工艺流程.6(二)制粉设备组成.7(三)制粉操作规程.10(四)制
2、粉系统故障及处理.12(五)设备维护规程.17四 煤粉的喷吹(一)计算.17(二)高炉喷吹设施的布置方式.18(三)高炉喷吹罐的出粉方式.18(四)高炉喷吹主要设备.19(五)喷煤操作.19(六)喷煤系统的故障及处理.20五 高炉喷煤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一)煤粉爆炸的条件.21(二)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措施.22(三)高炉喷煤系统气氛的懒化.23(四)受压容器的安全管理.23(五)防止明火和静电.23六 结语一 概 述(一)前言 随着高炉炼铁规模不断扩大和对生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高炉喷煤辅助燃料是现代高炉炼铁生产广泛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它还是现代高炉路况调节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论文主要介绍煤
3、的一般特性、煤粉的制备喷吹和设备等内容。注重新的喷煤工艺和各系统的设备点检等内容的介绍。理论联系实际,使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二)高炉喷煤的出现和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初喷吹技术在法国获得了成功以后,美国、前苏联主要喷吹天然气,西欧、日本则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喷吹重油转为喷吹煤粉。我国是开发喷煤技术较早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试验,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高炉喷煤技术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的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减少了炼铁生产受炼焦碳资源、投资、环保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三)什么是高炉喷煤 高炉喷煤是指将磨细的无烟煤粉、烟煤煤粉或两者的混合物。利
4、用高压气体从高炉风口向高炉内部输送煤粉,从而达到提高炉温,降低成本的作用。(四)高炉喷煤的重要意义1.41用煤粉代替焦炭,降低成本及煤比 1)解决焦炭短缺问题焦炭资源的短缺; 环境保护限制(炼焦生产环境负荷大,污染严重;焦炉寿命25-30年,欧美焦炉多在70年代投产,已到寿命;环境意识增强,限制新焦炉投产) 2)降低生产成 焦炭昂贵,焦炭价高,来源少; 煤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低; 改善还原可以降低焦比 3)综合能耗降低 1.42有利于采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技术 1)解决高风温产生的问题; 高炉不能接受高风温:(理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煤气体积增大,实际流速过高,增加炉内压差;提高燃烧焦点温度,S
5、iO2还原产生的大量SiO,气态的SiO在高炉中上部氧化为SiO2堵塞炉料的空隙,恶化料柱透气性,增加炉内压差) 喷煤的作用:喷煤降低理论燃烧温度,降低压差。 降低燃烧焦点温度,减少SiO2还原,产生的SiO减少。 2)解决富氧鼓风产生的问题 理论燃烧温度过高;燃烧焦点过高;煤气量降低,炉身部炉料加热变差 喷煤的作用:降低理论燃烧温度;降低燃烧焦点温度;增加炉缸煤气量 1.43有利于调节炉况,改善高炉冶炼过程 1)增加调节手段,调节炉温较快调节炉况手段: 风温;通常不适用 风量;通常不适用 焦炭负荷;滞后 鼓风湿分;灵敏,但不利于降低能耗喷煤调节路况:较快 2)改善高炉内的还原过程煤气含H2量
6、增加,有利于降低直接还原,有利于降低焦比。增加炉缸煤气量,改善还原。(五)高炉喷煤车间简易图二 高炉用煤(一)煤的物理性能: 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技术指标,保证安全顺利的生产,应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对它进行检测。煤的物理性质有孔隙率、可磨性、煤的比表面积、黏结性、结焦性等。2.11煤的孔隙率 它反映煤的反应性能和强度的性质。孔隙率打的煤其表面积大,反应性能好,但强度较小。这种美德可磨性和燃烧性好,炉内未燃煤气化反应好。有利于高炉稳定顺利和提高煤焦置换比。煤的孔隙率也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计算煤层中游离瓦斯含量的重要依据。2.12煤的可磨性 煤的可磨性主要是指把煤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它主
7、要与没的变质程度有关,不同型号的煤具有不同的可磨性。一般来说,焦煤、肥煤易磨,即能磨细;无烟煤、褐煤难磨,即不宜磨细。此外煤的可磨性还随着没种的水分和灰分的增加而减少。同一种煤,水分和灰分越高,其可磨性就越差2.13煤的比表面积煤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的煤粒的表面积的总和,成为这种煤在该粒度范围内的比表面积,单位mm2/g。煤的比表面积是煤的重要性质。对研究煤的破碎、着火、燃烧反应等性能均有重要意义。煤粉比表面积的测定是用透气式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的,测量原理是根据气流通过一定厚度的煤粉层受到阻力而产生压力降来测定的。2.14煤的黏结性把煤碎的煤隔绝空气并逐渐加热到200-500度时,煤中会析出
8、一部分气体并形成粘稠状胶质,再继续加热粘稠状胶质继续分解,一部分不能分解为气体,其余部分逐渐固化将碳粒结合在一起成为焦块,这种结合牢固程度叫黏结性。用黏结指数CR-1表示,它是评价炼焦用煤的主要指标。2.15煤的结焦性煤的结焦性是指煤在工业焦炉或模拟工业焦炉的炼焦条件下结成一定块度和足够强度焦炭的能力,人们把具有这种性能的煤叫做炼焦煤。它们有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因为炼焦煤必须具有黏结性,即在干流过程中能软熔成胶质体并固化粘结成块状交谈的能力,所以,炼焦煤必然是粘结性煤。(二)煤的工艺性能煤粉是由1-300um各种不同的尺寸、形状的微粒按一定的分布规律组成的颗粒群。它的工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
9、到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用煤的工艺性能有:着火点温度、煤灰融入性、流动性、粒度、爆炸性、煤对CO2的反应性2.21煤的着火温度煤的着火温度是指在氧化剂(空气、氧气)和煤共存的条件下,把煤加热到开始燃烧的温度叫煤的着火温度,也叫煤的燃点。各种煤的的着火范围:煤种褐 煤长 焰 煤气 煤肥 煤焦 煤贫瘦煤无烟煤着火点/2673002753303053503403653553653603903654202.22煤灰的熔融性煤灰熔融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变化,煤的灰分的变形、软化和流动特征的物理状态。煤的灰分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O3、CaO、MgO、Fe2O3D等,它没有固定的熔点,当其加
10、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开始局部融化,随着温度升高,融化部分增加,到某一温度时全部融化。这种逐渐融化过程,使煤灰试样产生变形、软化和流动。所以人们就以与这三态相应的温度来表征煤的熔融性。2.23煤粉的流动性煤粉具较好的流动性,是因为新磨碎的煤粉能够吸附气体(如空气),使气体在煤粒表面形成气膜,使煤粉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小;另外煤粒均为带电体,且都带有电荷,同性电荷具有相斥作用,所以煤粉具有流动性。在一定速度的载体中,煤粉能够随载体一起流动,这就是煤粉能被气力输送的原理。但随着煤粉存放时间的延长,流动性变差,所以要求煤粉的贮存时间应小于8h.2.24煤粉的粒度煤粉的细度是煤粉颗粒群组粗细程度的反应,它对
11、磨煤制粉的能耗和喷吹煤粉的燃烧速度以及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特性用筛分分析来表示。喷吹无烟煤时粒度应小些,-200网目的应达到70%80%:喷吹烟煤时,粒度可以大些,-200网目的达到60%70%即可。2.25煤粉的爆炸性 煤粉的爆炸性决定着喷煤系统安全措施的采用。可燃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有: 1)可燃粉尘浓度处于爆炸爆炸上下限的爆炸空间;2) 有足够的氧化剂支持;3) 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点点燃粉尘;4) 分散悬浮的粉尘处于定容空间。 随挥发分含量增加爆炸性增加。一般认为:可燃基挥发分小于10%为基本无爆炸性煤;大于10%为有爆炸性煤。而且,煤粉越细,越易于爆炸。控制系统内部适
12、宜的含氧浓度是防止煤粉着火爆炸的关键,若系统含氧量低于一定浓度的(小于14%)就可以避免着火爆炸。2.26煤对CO2反应性煤对CO2的反应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煤中的碳与CO2进行还原反应的反应能力。反应式为:C + CO2 = CO。或者说,煤将CO2还原成CO能力。以被还原成CO的CO2量占参加反应的CO2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该反应速度越大,表明煤粉的可燃性越好。高炉喷吹反应性强的煤,不仅可以提高煤粉的燃烧率,扩大喷煤量,而且,风口区未燃烧的煤粉在高炉其他部位参加了与CO2的气化反应,减少了焦炭的气化反应,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对焦炭的强度起到了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炉料的透气性。另
13、外,煤的反应性也与煤的挥发分含量有关,挥发分越高的煤反应性强,如挥发分高的褐煤反应性最强,烟煤反应性较强,无烟煤反应性最小。(三)高炉喷吹煤的性能要求 高炉喷吹用煤的要求包括两方面:1)对高炉喷吹所用原煤性能要求;2)对磨制出的煤粉质量要求。2.31对原煤的性能要求指标CAVSH2O哈氏可磨系数无烟煤8313100.8850烟煤7512250.78802.32对磨制煤粉的质量要求序号指标项目指标值1水分(H2O)1.5%2硫(S)S0.53挥发分(V)V17%4粒度-200目(大于50%)200-160目(大于20%)+160(小于30%) 三 煤粉的制备(一)制粉系统工艺流程(二)一期制粉设
14、备 制粉系统主要由干燥气系统、磨煤系统及煤粉收集等三大部分组成。3.21一期制粉系统设备组成及参数喷煤车间一期喷煤制粉设备组成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工艺参数1 磨煤机 ZGM95G2台台时产量33t/h入口温度350出口温度95磨机出口压力(绝对值)9.5kpa磨机入口压力(绝对值)1.5kpa干燥气流量90000m/h干燥气温度400磨辊温度100热废气流量65000m/h2磨机减速机SXL1352台功率396KW重量17300kg输入转速990r/min输出转速26.5r/min3磨机电机YMKQ500-6-102台功率450KW额定电压10000V额定电流34A4液压站油泵电机Y132M-
15、42台功率7.5KW额定电流15.4A额定电压380V5螺杆泵电机YD160M-8142台功率7.5KW额定电流13.8-15A额定电压380V6稀油站冷却器GLL-104台工作温度100工作面积10m7稀油站加热器TRO2台工作压力1mpa工作温度100加热功率10KW电压380V8排粉风机M6-3118.5D2台流量76000m/h全压12100pa一期喷煤1#排粉风机电机Y1508-41台功率500KW额定电压10000V额定电流35A一期喷煤2#排粉风机电机Y450-3-41台功率450KW额定电压10000V额定电流32.2A9助燃风机9-26-115.6A2台流量7766-9500
16、m/h全压7218-6527pa主轴转速2900r/min电机容量30KW10密封风机MFG-256.3A2台流量5300m/h全压8000pa主轴转速2950r/min电机容量30KW11引风机Y4-73-111602台流量119330-164450m/h全压2200-1526pa主轴转速960r/min电机容量132KW承受温度200重量3459kg引风机电机Y31522-62台功率132KW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237A转速987r/min12密封式给煤机2台中心距6650mm皮带宽度650mm密封式给煤机电机Y100L1-44台功率2.2KW电压380V13布袋收粉器气箱脉冲布袋除尘
17、器2台布袋条数1792条过滤面积2267m流量76000m3/h脉冲时间2s脉冲间隔30s脉冲压力0.53.22制粉设备油品型号磨机减速机 L-CKD320#齿轮油 补油周期2个月,OB油浴润滑磨机磨辊 680#工业齿轮油稀油站 L-CKD320#齿轮油 补油周期2个月,OB油浴润滑液压站 L-HM46#低锌抗磨液压油 油量850L,周期按质换油其他减速机 L-CKD150#齿轮油轴承 2#通用锂基脂(黄油)(三)制粉系统操作规程3.31启机前的准备和检查: 1)检查系统各积粉点有无积粉自燃现象,磨机进出口有无积煤,如有应清除干净。 2)检查主排风机、密封风机、烟气引风机有无卡机现象。 3)检
18、查设备各润滑点油质、油温、油量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系统内所有气动,电动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5)检查设备及管道连接部位密封是否严密,各检查孔、防爆阀是否严密完好。 6)检查设备冷却水是否开通。7)检查系统各仪表是否完好。8)确定原煤仓存煤量高于下料位。9)各减速箱保持规定油量,各传动部位润滑良好。3.32中速磨启机操作程序: 1)有主控室制粉操作工通知高压运行电工送电并确认到位后,通知中速磨工、加热炉工、风机工准备起机。 2)启动磨机稀油站、液压站。并确认油压处于正常范围。 3)启动密封风机。并确认密封风压力、风量满足。 4)启动振动筛、卸灰阀、布袋收粉器。并确认其运转、反吹正常。 5)启动
19、主排粉风机,带电流稳定后逐渐开启主抽调节阀,保证系统负压大于或等于1000pa,6)启动引风机,带引风机电流稳定后开启引风机切断阀。7)关闭放散阀,开启废气调节阀。同时保证系统系统大于1000pa,炉膛负压大于-200pa。8)待系统负压稳定,并确认磨机磨辊已全部达到抬起位置。气动中速磨机。9)待布袋出口温度达60度后(如有大量新更换布袋或阴雨天气,应保持60度出口温度10分钟左右,以达到烘烤布袋、防止布袋挂肠的可能),开启给煤机,落磨辊后。根据产量需要调节给煤量。3.33中速磨停机操作程序1)逐渐关闭煤气调节阀及助燃风调节阀,开启放散阀,关闭废气调节阀,停引风机。同时保证系统负压于1000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流程 研究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