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pdf.doc
《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pdf.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pdf.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pdf.doc.精品文档.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姓名:范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导教师:余柏椿2011-01-10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摘 要城市山水景观特色是城市重要的景观与风貌特质,是重要的审美对象,也是城市人工景观的基础。在我们现阶段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市独有的自然性、地方性、历史性被抹杀,这是造成如今各大城市“千城一面”的重要原因。也许,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山水景观特色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但是苦
2、于没有一个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以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将其与其他城市的山水景观特色区分开来。鉴于此,本文针对城市山水景观特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挖掘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的形成原因与评价方法,旨在追寻城市山水景观特色评价的可视化、可量化,为城市自然特色的保护、城市景观面貌的塑造提供参考。同时,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50878092)的应用研究之一,是该基金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依据和方法的研究,为级区理论提供实证案例,完善基金研究体系。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概念的辨析明确了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的概念,分析了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的心理
3、学、评价学和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研究基础,为下文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接着从对中国传统山水审美的分析出发,引出城市山水景观特色审美机理,并分析了城市山水景观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作用机制,提出城市山水景观特色具有差异性、主观性、相对性、典型性和级区属性等内涵。由于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的级区属性,我们可以构建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城市山水景观特色分级的要素、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系统类型和系统作用规律。然后,本文研究了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的方法,包括确定评价区域和评价元,构建指标体系和基于多层次灰色聚类评价法的级区划分三大步骤。研究方法借用了邓聚龙教授的灰色
4、系统理论,将城市山水景观特色分级量化,构建城市山水I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景观特色分级数学模型。最后,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城市圈内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进行研究,建立了武汉市和城市圈两个层面的级区系统,并通过对这两个级区系统的分析,对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对于构建其他景观特色类型、以及其他区域类型的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模式。关键词: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方法II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AbstractAs one of the studies of application resea
5、rch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Urba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theoretical model of Grade-Categorystudy”(Project Approval No.:50878092,2008-2010),this paper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fund project. Through the study of Urban Mountain-Water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Grade-Category Divisio
6、n,the paper provides a emirical case for Grade-Category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nsummate the foundation system.Firstly,the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concept of Urban Mountain-Water LandscapeCharacteristic by the discriminat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andthen analysespsychology,evaluation and Urban land
7、scape characteristic Grade-Category theory to lay a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econdly,the paper educes Urban Mountain-Water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aesthetics from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andscapes aesthetic.Through the studyof the origin of rban Mountain-Water Landscape Characterist
8、ic,we can generalize thefeature of Urban Mountain-Water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is otherness, subjectivity,relativity, relativity and Grade-Category property.The method of Urban Mountain-Water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Grade-CategoryDivision includes three major steps,fixing the evaluation region an
9、d object, onstructing theindex system and dividing the Grade-Category.This method borrows the gray systemtheory of Prof. Deng Julong,and quantif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Mountain-Water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to construct a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Lastly,the paper takes Wuhan urban agglomerati
10、on for example to study UrbanMountain-Water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Grade-Category Division in this region.By the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Grade-Category system on the level of Wuhan city andagglomeration,the paper validates the Grade-Category theory.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has some refe
11、rence valu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other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Grade-Category system.Key words:Mountain-Water Landscape;Characteristic Grade-Category Division;MethodII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
12、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不保密。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法国地理学家菲利普潘什梅尔教授认为:“城市现
13、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它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1由于城市的复杂性及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相关性,激发了人们对其进行研究的兴趣,对城市景观特色的研究正是其中一个方面。城市中的山水,不论是从城市功能还是景观的角度,都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特色更是体现着城市的“先天优势”。城市山水景观特色最能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外在特色,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格局的骨架、城市功能的依托,它们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是不断受到侵蚀与破坏。经过了数十年、上百年的无情污染和破坏之后,当今的我们已经
14、意识到了山水的景观价值、美学价值,正在尝试着重新找回城市中的自然特色。只是,如何去找回成了一个难题。“城市景观特色是在一定时空区域内某城市景观不同于其他城市景观的独特审美特征”,是“城市特色、城市景观和景观特色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城市品质的一种审美判断标准。”2城市的景观特色向人们传递着这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景观面貌与文化信息,决定着城市对人们的独特吸引力,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麦克哈格教授指出,城市的基本特点来自场地的性质,只有当它的内在性质被认识到或加强时,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城市,建筑的空间和场所与其场地相一致时就能增加当地特色。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城市之间信息交流十分便
15、捷,从发达城市引进的“先进的理念”不仅带动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城市面貌不断向发达城市12潘什梅尔法国(中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余柏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50878092 ),2009-20111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靠拢。终于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已然失去了固有的特色,而变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子时,方才怀念起那些熟悉的老街。正如前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长帕金森(Pa rkinso n)所说:“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情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于是,回过神来的人们振臂高
16、呼,“强化城市的个性特色”、“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景观名胜资源” 。3但是,如何去保护城市的这些特色呢?那些才是需要保护的呢?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对城市景观特色审美判断依据十分模糊,“千城一面”成为描述城市景观特色“消化”或“危机”的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笼统性的描述。人们对城市景观特色的区域性和层级性缺乏科学认识,没有针对性的基础理论的指导。而对城市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涉及到城市景观特色和城市所处的区域范围及特色等级之间的内在关系或规律,不研究和把握这个关系和规律就不能否正确评价、保护和创新城市景观特色,甚至导致城市景观“假”特色及特色“消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
17、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单个城市显得势单力薄,各大城市都在谋求与周边城市更好的协作,获得更优的资源配置,以增加城市个体与城市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于是各大城市群相继崛起。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城市与城市之间景观特色的联系也应得到人们的关注。鉴于此,余柏椿教授申请立项展开“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研究影响城市景观特色审美判断或评价的关键因素特定的时间区段和空间区域(简称“特色区”或“区”)和特定的等级(简称“特色级”或“级”)的基本原理以及“区”和“级”之间相互关系或规律。作为该基金项目的子课题,“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将选择武汉“1+8”城
18、市圈的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类型,通过公众审美判断的抽样调查进行“特色区”和“特色级”划分研究,对“级区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更多的是希望借此研究契机,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的重视与保护,为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3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1.2 相关研究现状 笔者以 1979-2009 为研究时间区段限制,分别以“城市景观”、“城市特色”、“景观特色”为检索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平台上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有关“城市景观”的中文论文(包含硕博
19、论文、会议论文)1457篇,著作 30 本;有关“城市特色”的中文论文(包含硕博论文、会议论文)497 篇,著作 1 本;有关“景观特色”的中文论文(包含硕博论文、会议论文)161 篇,著作 0 本。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从“城市景观”、“城市特色”到“景观特色”,相关研究成果呈快速递减之势,其中对“景观特色”的研究尚无专著问世,说明学界目前对景观特色的关注和研究尚显单薄。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多偏重于定性描述,以个案分析为主,定量研究较少。本节将从山水景观、 城市景观、城市特色、城市景观特色、景观资源量化评价这 5 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相关研究现状。1.2.1 山水景观研究现状我国山水景观学思想可以
20、追溯到古代,贯穿于建城者对城市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最佳融合状态的追求过程中,古代城市选址的风水观“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前置朝案呼应相随,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邻水环抱多情,南向而立富贵大吉”实际上就是讲究在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庇护、安全、联系等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空间布局。另一方面,旅行家、文学家、诗人的游记、散文、诗词中对也充满着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由衷赞美,山水诗经久不衰。如著名诗人王维的终南山一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近现代山水景观学的发展与旅游业密切相关,
21、是现代旅游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产物。1965 年,意大利地理学家布鲁诺(Nic e Bro uno)出版了地理与旅游研3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究;1974 年,日本地理学家浅香幸雄出版了观光地理学;八十年代有原苏联科学院和 7 所大专院校合编的苏联游憩系统地理一书;近年来,加拿大学者斯蒂芬(L.Ste p he n)、史密斯(L.I.Sm ith)撰写了游憩地理学:区位和旅行的研究。这些著作均涉及诸多山水景观的内容,使山水景观学得到不断积累和发展。近现代我国的山水景观学研究有两个趋势:一是从山水景观角度研究风景资源。如天然风景的组成及其构景(陈传康,1980)、地貌的旅
22、游评价(陈传康,1985)、旅游地质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陈传康,1985)、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陈传康、刘振礼,1990)、丹霞山风景地貌研究(陈传康,1992)、名山美景话成因(谢凝高,1984)、中国的名山(谢凝高,1987)、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谢凝高,1991)、粤北风景资源及旅游开发研究(彭华,1990)、丹霞山风景地貌研究(彭华,1991)、齐云山丹霞地貌及旅游开发研究(彭华,1991)、旅游资源景观论(王兴中,1990)、旅游地学概论(陈安泽、卢云亭,1991)、风景地理学原理(陈述林,1992)、中国旅游景观欣赏(钱今昔,1993)、风景科学导论(丁文魁,1993)、云南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山水 景观 特色 区划 研究 武汉 pdf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