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5短文两篇》PPT课件 (2).PPT
《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5短文两篇》PPT课件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5短文两篇》PPT课件 (2).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何谓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山海经: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这部书的思想观点较为庞杂,书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料和一些神话。,学
2、习目标,1、文言词汇积累。2、疏通文意,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神话的特点 。 4、理解人物的特点,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 索自然的愿望和意志,把握主旨。 5、朗读、背诵课文。 6、找到联想问题的答案。,审读题目,进行联想,提出问题,1、夸父为什么要与日逐走 ?2、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 3、共工为什么要撞不周山 ?4、共工是个什么样的人 ?,夸父逐日,山海经,交流,找出重点词语,疏通文意,桃林。,逐走:,竞跑,赛跑。走,今指行走。,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想要。,于:,到。,河、渭:,黄河、渭水。河,今泛指一切河流。,大泽:,大湖。,道:,在半路上。,而:,就。,其:,他的。,邓
3、林:,北:,向北。,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很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到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译文,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共工与颛顼分别是炎帝与黄帝的后裔,都是部落首领。共工是我国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后世尊为水神。他在治水时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未能根治洪水,但是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 )怒而触不周之山 (
4、 )地维绝 ( )( )故日月星辰移焉 ( )故水潦尘埃归焉 ( )( ),从前,碰,撞,绳子,断,兼词,于此,积水,尘土,交流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译文,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失败了,他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天柱折了,系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比一比看谁背得快,联想问题,1、夸父为什么要与日逐走 ?,推其原因,大概有三:首先是对太阳的崇拜。在原始社会中,神秘的太阳是他们崇拜的对象。但夸父的崇拜不是跪在太阳神的脚下,而是要与他并驾齐驱。其次先民们渴望解开太阳之谜。再次,人们想留住温暖的太阳,好度过漫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25 短文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