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技术.doc
《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技术.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技术.精品文档.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技术(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 黄振利 刘 钢)【摘 要】 本文从裂缝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外墙外保温的抗裂机理以及控制技术指南,并对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前 言外墙保温是节能建筑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外墙保温面层的裂缝是保温建筑的质量通病中的重症,防裂是墙体保温体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因为一旦保温层、保护层发生开裂,墙体保温性能就会发生很大改变,非但满足不了设计的节能要求,甚至会危及墙体的安全。保温墙
2、体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保温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外保温体系是非承重复合结构,其墙面裂缝的危害主要是水的渗透对保温体系的破坏以及对住户的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迸程,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减少建筑物保温墙体裂缝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住宅工程的质量问题,保温墙体裂缝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性的问题和首要的质量要求。因此,加强保温墙体结构研究,特别是保温墙体的抗裂措施研究,已成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科研、设计、材料生产、施工和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保温系统的构
3、造功能,使得墙体保温建筑与传统没有另做保温的建筑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建筑物的热物理环境有了变化,建筑物所受热应力也产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人们常规的技术习惯和思考习惯。本课题重点对典型产生裂缝及无裂缝工程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一些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减少裂缝的经验,并与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合作进行了抗裂机理及试验验证等多项试验研究。通过调研、分析、试验、研究明确了目前各类外墙外保温体系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裂缝的技术理念相技术措施,并为行业监管提供了建设性意见。本课题针对目前比较常见的外墙保温体系,不仅从材料因素和施工因素分析总结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而且针对构造设计因素加
4、以分析,并考虑了热应力、水、风压、火及地震力的影响。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显示:温度裂缝或者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墙体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70%以上;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 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热应力的影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控制温度和干缩裂缝十分重要。本课题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外保温体系抗裂优于内保温体系、坚持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路线、普通水泥砂浆不应作为保温层的保护层材料、外墙保温体系供应商应对体系材料成套供应、无空腔构造提高体系稳定性、各层材料自身变形性外还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相容性及匹配性”等一系列抗裂技术理念
5、及抗裂技术的一些基本原则。对抗裂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2 裂缝的基本概念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在学术上属于结构材料强度理论范畴。通常把裂缝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肉眼可见的裂缝范围一般以0.05mm为界,小于0.05mm的裂缝称为微观裂缝,大于等于0.05mm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宏观裂缝是微观裂缝扩展的结果。由于外保温体系是非承重复合墙面,其墙面裂缝的危害不至于影响结构安全而主要是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由于裂缝存在有可能对保温体系造成的破坏(如水的渗透、冻融破坏等)。从水的渗透看,水分子的直径约(0.31O-6mm)可穿过任何肉眼可见的裂缝,所以从理论上讲是不允许有裂缝的。
6、由于裂缝具有发展性,因此对裂缝的判定和分级应包含时间、裂缝宽度和长度、以及面积发生率。拟定的外墙外保温面层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的评级标准见表1。 外墙外保温面层有害裂缝与无害裂缝评级标准 表1等级检验时间(月)裂缝长度(含分格缝中发生的裂缝)(mm)宽度(mm)面积发生率空鼓状况(处/40)经一冬一夏保温墙面评定标准(升一级)局部(条/40)占总面积(%)1优3019不可见0优2良32049050.095101优10优3中350990.10.195102优10优4差31001990.20.495103优10优5劣3200 0.554优本分级标准适用于内、外保温面层发生的裂缝等级评定。 判定裂缝宽
7、度应用带刻度的十倍放大镜观察,一般肉眼可见的裂缝缝宽约为0.030. 05mm.判定裂缝长度:每条肉眼可观察的裂缝不论宽窄应按宽缝延续计算。裂缝宽度经一冬一夏后稳定后再评定。每处空鼓应不大于0.2OmmO.2Omm。外墙裂缝评估等级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0102002)的规定提出。等级4、5应视为不合格。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构造设计由于外墙保温技术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技术,保温市场良莠不齐,系统构造形式五花八门,各类保温墙面裂缝质量问题不断出现。依靠市场本身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发挥作用还需要相当长的使用和认识过程,而这必将造成更大的损失。本课题从保温体系结构设计、节点设计上
8、进行了调研、总结、分析、试验研究及验证,指出了一些设计方面引起裂缝的原因。 3.1.1外墙内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内保温是将保温体系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内、外墙体分处于两个温度场,建筑物结构受热应力的影响而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使结构寿命缩短。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不仅比做外保温、甚至比不做保温时,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外墙更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室内温度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幅度通常不大(约为10左右),这种温度变化引起建筑物内墙和楼板的线性变形和体积变化也不大。但是,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
9、大(昼夜温差可达2040,年温差可达80100)。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体系的速度快,当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高于内保温体系,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体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根据资料和实测证明,6m开间的混凝土墙面在年温差80的变化条件下约发生4.8mm的形变。这样的形变应力反复作用不仅使外墙易遭受温差压力的破坏,也易造成内保温体系的空鼓开裂。见图1。 内保温的另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而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极易造成保温墙面发霉、开裂。2002年1月采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对北京某内保温住宅进行实际测试(
10、见图2),图2(a)是该住宅外墙屋角结露照片,图2(b)是该处红外热像图,图2(c)是红外热像图中A线的温度分布图。由图可知外墙与楼板交接处内表面温度仅仅4.0,与主体墙内表面温差达lO以上,与室内空气温度差15.1。从而造成结露。 目前许多住户在住进新房时,大多先进行装修。在装修时、安装家具时房屋内保温层往往遭到破坏,破坏后自身不易修复。正因为内保温固有的缺陷使内保温墙体出现裂缝成为普遍现象,而内保温裂缝时时刻刻处于住户的视野中。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也会产生长期和强烈的影响,成为投诉焦点。因此,从构造设计上看,内保温使外墙、屋面和内墙处于不同的温度场。建筑体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建筑物的寿命
11、因此而缩短所以内保温具有自身先天的缺陷。3. 1.2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图3、图4是内保温和外保温温度变化示意图。外保温是将保温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 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因此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外保温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但由于外保温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对外墙外保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得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
12、抗裂防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墙温度变化速度提高830倍。因此,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外保温构造设计应充分考虑热应力、水、风、火及地震力的影响。3.1.2.1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这类外保温通常采用粘贴的方式(也有加锚栓辅助锚固的)固定在墙体的外侧,然后在保温板上抹抹面砂浆并将增强网铺压在抹面砂浆中。目前,国内做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工程的厂家有上千家,除 了少部分企业的保温工程外,相当数量的工程在3个月时即出现了超过4级的裂缝。而经过一年(一冬 一夏)很多板缝处的裂缝超过lmm,该类体系从构造设计上分析有以下原因:(1)从保
13、温材料的因素来讲,膨胀聚苯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身收缩变形时间长达60天,试验证明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蒸气养护条件下5天的自身收缩变形己完成99以上,因此要求膨胀聚苯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蒸气养护条件下5天后再上墙。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达到以上要求的。一是膨胀聚苯板长时间的养护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二是生产企业由于资金占用、成本控制等因素通常是以销定产,有了定单后才生产,因此大量工程是膨胀聚苯板自然养护不到一个星期就已上了墙。结果造成膨胀聚苯板上墙后继续收缩,而这种收缩应力均集中在板缝处,对粘附在膨胀聚苯板上的防护层产生拉应力而造成面层开裂。另外膨胀聚苯板在昼夜及季节变化发生热胀冷
14、缩、湿胀干缩时也会在板缝处集中产生变形应力,因此该类体系板缝处裂缝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挤塑聚苯板比膨胀聚苯板密度大、强度高,由于自身变形及温差变形而产生的变形应力也大,与膨胀聚苯板相比更易造成板缝处开裂(参见图5)。该体系通常采用纯点粘或框点粘,采用纯点粘时,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即便是筐粘时由于必须留有排气孔,每块板的空腔通过排气孔及板缝仍是贯通的,当建筑物垂直度偏差通过粘结点粘结砂浆厚度来调整时,特别是墙体偏差较大时,空腔的大小是不确定的。由于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正负风压对保温墙面进行挤或拉,而这些力的释放点均为板缝处,也易造成板缝处开裂。极端情况下负风压甚至会将保温板掀掉(参见图
15、6)(2)从抗裂防护层受热压力的因素上看,该体系聚苯板保温层外仅是3mm的抗裂砂浆复合网格布,膨胀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而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为0.93W/(mK),两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22倍。由于聚苯板保温层热阻很大而使防护层的热量不易通过传导扩散,因此当受太阳直射时热量积聚在抗裂砂浆层,其表面温度将高达5070,部分地区甚至可达80,遇突然降雨降温则温度会降至15左右,温差可达3565,这样的温差变化以及受昼夜和季节室外气温的影响,对抹面砂浆的柔韧性和网格布的耐久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另外一个应考虑的因素是当聚苯板的温度超过70时,聚苯板会产生不可逆热收缩变形造成较为严重
16、的开裂变形,这种情况在高温干燥地区更为明显。 3.1.2.2 现浇无网聚苯板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这类外保温体系通常采用聚苯板作为主体保温材料,放置于大模内侧通过与现浇混凝土整体一次浇筑的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其优点是实行复合浇筑材料一次成型,施工速度快。但该类做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个采用该种做法的北京某设计院工程是将没有处理的聚苯板置于大模内侧与混凝土整体一次浇筑成型,体现了快速施工的优势。但工程应用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聚苯板与混凝土基墙结合力不够。由于EPS板是一种有机绝热材料,与混凝土粘结强度不够,通过拉拔试验发现。粘结强度达不到0.1MPa,拉拔破坏部位是聚苯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界
17、面。(2)平整度和垂直度较难控制由于现浇混凝土时是分层施工,现浇时混凝土下部的侧压力比上部大,因此每层聚苯板的下部受到的挤压力及压缩变形就比上部大,拆卸外侧模板后,聚苯板回弹时下部回弹比上部大,因此在各层聚苯板相接处均会出现上层聚苯板高出下层聚苯板的台阶,造成表面不整度差。另外由于现浇施工表面平整度控制困难,工程通高垂直偏差较大,局部达到406Omm。(3)存在局部破损和污染由于聚苯板表面强度低,在支护和拆卸外模板时,聚苯板表面不可避免受到损坏,如阳角和外侧板的下支撑架处及穿墙螺孔等部位,混凝土在浇筑时难以避免出现漏浆形成热桥。 3.1.2.3 采用水泥沙浆厚抹灰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构造设计存
18、在的不足这类外保温通常采用带有钢丝网架的聚苯板作为主体保温材料,分为钢丝网穿透聚苯板和不穿透聚苯板两种类型。钢丝网穿透聚苯板的钢丝网架聚苯板施工时通过与现浇混凝土整体一次浇筑固定在基层墙体上,不穿透聚苯板的采用机械锚固的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面层均采朋203Omm的普通水泥砂浆找平。由于该类体系采用厚抹水泥砂浆做法,开裂现象较为普遍,原因如下:(1)普通水泥砂浆自身易产生各种收缩变形,并且存在强度增长周期短(主要强度在10多个小时便己完成)体积收缩周期长(几个月甚至上百天,收缩率为810)的矛盾,在约束条件下,当体积收缩形成的拉应力超过水泥砂浆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处于保温层保护下的主体
19、结构受温度变形影响较小,而203Omm的找平砂浆处于热阻很大的聚苯板的外侧,因此受环境温度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形。聚苯板两侧的水泥材质受环境温差影响而产生较大相对变形差,引起开裂。另外由于保温板平整度很难控制的十分正确,会造成找平抹灰厚度的不均,造成局部收缩和温差血力不均从而引起裂缝。图7和图8分别是北京和内蒙采用现浇钢丝网架聚苯板水泥砂浆厚抹灰的某些外保温工程墙面开裂的照片。(2)配筋位置不合理引起裂缝钢丝网架在水泥砂浆中的位置相当于单面配筋方式,且靠近保温层。而正负风压、热胀冷缩、干缩湿胀及地震等作用力都是双向或多向。该种方式的配筋对靠近外饰面应力的分散作用很有限,起不到应有的抗裂作用。四角钢
20、网配筋对抵抗和分散与钢丝网网丝同向的应力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网孔对角线方向无筋,因此对抵抗和分散网孔对角线方向的应力作用有限,从而易产生沿四角网对角线方向的裂缝。另外,四角钢网的十字交叉处水泥砂浆不易完全充分握裹,使水泥砂浆与钢网不能成为一共同受力体。(3)荷载过大产生挤压开裂在钢丝网架聚苯板外保温实际工程中,由于平整度较差找平砂很厚,每平方米荷载可达80甚至100以上,在这样的荷载长期作用下聚苯板会产生徐变,使整个硬质面层产生重力挤压造成裂缝.钢丝网不穿透聚苯板后锚固工艺的保温层承受荷载的能力较现浇的更差,面层的开裂、脱落更加严重。9是现浇穿透型钢丝网架聚苯板外墙外保温面层开裂照片,图10是
21、青岛某工程钢丝网不穿透聚苯板后锚固工艺的外保温开裂的照片,其中(a)为大墙面照片,(b)为局部放大的照片。 3.1.2.4 带防护层预制保温板材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这类外保温材料通常在工厂加工预制好带有涂料或面砖饰面的保温板材,在施工现场只需锚固安装上墙即可。但目前市场上该类产品多在现裂缝(参见图11)。主要原因如下:(1)预制保温板的收缩变形:很多预制板在上墙后仍在收缩,将板缝拉开。(2)预制保温板温湿变形:预制板受温度及湿度变化会发生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现象,对板缝反复挤压造成板缝开裂。(3)板缝处理难度大:由于预制保温板的变形是必然要发生的,因此也就必须在板缝处留有相当的宽度并采用柔韧
22、变形性及防水性良好的材料来嵌缝。该类产品具有可在工厂连续生产,现场干作业等优点。在较好地解决了板缝裂缝问题以后,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是很好的。应该提出的是,当外保温面层采甩预制GRC制品做线条时,GRC制品本身拼缝处及其与外保温墙面交接处易发生裂缝(见图12)3.1.2.5 膨胀珍珠岩及海泡石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体系设计存在的不足在该类体系中,采用以膨胀珍珠岩及海泡石为主保温材料的浆料由于吸水率高、干缩变形及温湿变形大易开裂脱落,且保温性能较差。已被建设行业管理部门限制淘汰。 3.1.2.6 胶粉聚苯颗粒预混合干拌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体系设计存在的不足该类做法从构造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热应力、水、火、风
23、压及地震力的影响,采用无空腔和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技术路线有效解决了抗裂难题。但以下因素必须重点考虑:(1)目前北方地区正在开展第三步建筑节能65的试点工作,而在严寒地区采用单一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要达到这个目标已不具有经济合理性,因此,利用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成熟、优良的综合性能与高性能保温材料复合,将是比较理想的模式,也是未来发展方向。(2)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技术路线的实施是靠各层材料的性能指标及严格的施工控制来实现的。以下问题易引起开裂:在该体系中不用柔性腻子而采用刚性腻子、不采用压折比小于3的抗裂砂浆而采用普通水泥砂浆或柔韧性不够的抹面砂浆、门窗洞口角末铺设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墙 保温 体系 面层 裂缝 产生 原因 控制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