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盼曙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山深处盼曙光.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山深处盼曙光.精品文档.大山深处盼曙光食堂新建需关怀永和小学是石阡县最边远的一所村级完小,位于贵州省石阡县西北部,学校所在地最高海拔1630米,与贵州省遵义地区的余庆、凤岗两县毗邻。距县城100余公里。学校1964年正式命名,迄今为止已经有46年的历史,建校初期的永和小学,在占地12943平方米的面积上,仅仅有的是石头和木料砌成的一栋4间石房教室和3间木房教室。1977至1978年间,先后由国家补助、群众集资、献料、投劳等多种渠道,修建了现在的两栋青瓦屋面平房和12间教师宿舍、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在历届领导的关怀下,
2、在当地群众的信任下,经过同志们一年年的辛勤耕耘,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459人(含学前班),教师19人。在学校发展途中,学生食堂的改造一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当地群众最关注的学校办学问题之一,由于学校服务半径大,学生住址离学校最远的距离有8公里,学生上学来回需走4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由于是村级完小,90年代初,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办学要求,学校实行了全日制上课,学生每天四五点起床,带着父母前一天做的饭菜,从“千里之外”的家带着火把赶往学校,中午吃着冰冷的饭菜,放学后还得走回8公里外的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个春夏秋冬过去了,永和小学的学生依然坚持着;在求学的道路上摸索着;学校的老师急在眼里,痛
3、在心里,但却无能为力,因为老师们也得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和学生一样,吃着冰冷的饭菜2003年,学校用教室改建了学生宿舍,用教师宿舍改建了一间仅12平方米的简易厨房;为学生提供了简易的住宿条件,但学生的用餐条件还是得不到任何的改善,寄宿学生得每个星期天的下午返校,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才能离校回家,并带上这一个星期的菜和米,学校提供蒸饭的地方仅能供学生自行淘米蒸饭,菜是由家里面自行炒的能够放久一点的辣椒、酸菜之内的菜食。只有经历过那样生活的人最深有体会,在炎热的夏天,即使把菜炒得很干,最多放三天菜就开始变质,有的可能还勉强可以放在饭里吞下去,有的菜一打开罐子,就可以闻到那臭臭的味道,那腐臭的酸菜味,就在
4、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相下,把老师们焦虑的心情和变质的菜吞进了他们的肚子在寒冷的严冬,虽然没有那腐臭的酸菜味,但在这海拔1000多米的永和,温度总与零度相伴,猪油炒的菜在冬天是会冻结在一起的,要经过高温才能温热,但从蒸笼里抬出来的饭,饭盒揭开马上就会变冷,没有办法把菜捂热,在那冰冷的饭菜上,晶莹的猪油显得格外的耀眼。学生们就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努力的学习着、憧憬着2010年经改扩建后,学校师生食堂共72平方米,餐厅仅48平方米,现学校共有学生459人,教师19人,在食堂就餐师生达316人,人均使用面积仅为0.15平方米。学生就餐时非常艰苦,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气更让师生无法就餐。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
5、2010年那个雪花飞舞的冬季,天上飘起了美丽的白雪,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还没有看见丰年的到来,老师们却为学生的生活而焦虑着、心痛着,300多个学生,根本无法挤在48平方米的餐厅里,更没办法吃饭,操场上、过道边,全是学生冻得通红端着饭盒的身影,在这样天气的影响下,学生就餐问题成了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障碍,学校只好将具体情况汇报给领导后,得到批示,提前放学。在2010年的寒假,同学们没有拿到考试的成绩单,提前由老师组队护送回到了家中。按照(河府发201029号)文件河坝场乡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校点布局规划调整后,我校将按照义务教育班额人数规定,将达到12至16个教学班。到2012年我校学生人数可达550人以上,寄宿师生人数将达400人左右。为此食堂就餐和食品加工、储存更是成了滞后学校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学生就餐情况能够得到有力的改善和解决,我们坚信,永和小学的办学之路将走向一个更高的起点,孩子们成才的机会将会更大,我校将成为全县山区办学的亮点。为了孩子的一切,新建适应永和小学发展的食堂,是全村人民和师生们在大山背后深切的期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