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doc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精品文档.目录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2 大体积混凝土易裂的原因 2.1水化温升高,体积变化大混凝土体积越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越不易散发,温升越高,引起的体积变化也越大。2.2受约束,产生拉应力不受约束(即能自由收缩)的混凝土是不会产生内应力的,体积变化受约束才产生内应力。约束有两种。一是外部约束,二是内部约束。混凝土浇在岩石上或老混凝土上,其体积变化将受外部岩石或老混凝土约束,初期因水泥急剧水化升温,体积膨胀,处于受压状态,但因混凝土(强度低)弹性模量低,产生
2、的压应力很小;后期水泥水化热减小,散发热量大于水化热量,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受岩石或老混凝土约束,由受压状态变为受拉状态,产生拉应力。内部约束是由于内部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表面则易散发,是表面约束处于受压状态,表面则体积收缩(特别是遇气温骤降,或过水)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2.3抗拉能力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压能力较高,抗拉能力较低。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10左右;极限拉伸也很小,通常不足110-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形受约束产生的拉应力(或拉应力)很容易超过极限拉伸(或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水化温升产生的较大的体积变化。3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措施3.1减小温度变形3.1
3、.1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由于矿物成分及掺加混合材数量不同,水泥的水化热差异较大。铝酸三钙(C3A)和硅酸三钙(C3S)含量高的,水化热较高;混合材掺量多的水泥水化热较低。为降低水化温升、减小体积变形,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不宜使用水化热高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使用中热硅酸盐和低热矿渣水泥;更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如工地上有条件掺加较多的活性混合材(如粉煤灰),则使用的水泥品种一般可不加限定。3.1.2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温度变化而导致体积变化的主要根源。干湿和化学变化也会造成体积变化,但通常都远小于水泥水化热产生的体积变化。因此,除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外,要减少
4、温度变形,还应千方百计地降低水泥用量。这就要求:(1)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设计要求强度,以减小水泥用量。(2) 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增长的强度及其他性能,采用较长的设计龄期。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都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特别是掺加活性混合材(矿渣、粉煤灰)的。大体积混凝土因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有条件采用较长的设计龄期,如90天、180天、甚至1年。折算成常规龄期28天的设计强度就可降低,从而减少水泥用量。(3) 精心设计、调整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和级配如尽可能采用大的骨料最大粒径。最大粒径越大,骨料的空隙率和表面积越小,混凝土的水泥浆及水泥用量就越小。不同最大粒径混凝土的相对水泥用量见
5、表1。 表1不同最大粒径混凝土的相对水泥用量(以最大粒径20mm的为100)最大粒径mm10204080150相对水泥用量%120100847060通常规定,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的1/4(板后的1/2)。钢筋净距的3/4。又如选用优良的骨料级配(包括砂率)。优良级配骨料的空隙率和表面积小,水泥用量也小。比较优良的粗骨料级配,其中Dmax1/2Dmax的颗粒含量约为50%左右。此外,合理的间断级配亦可有效地降低水泥用量。比较简便的是剔除510mm的颗粒。(4) 掺加粉煤灰粉煤灰的水化热远小于水泥,7天约为水泥的1/3,28天约为水泥的1/2。掺加粉煤灰减小水泥用量可有效降低水化热
6、。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通常要求较低,允许掺加较多的粉煤灰。另外,优质粉煤灰的需水性小,有减水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还可减少混凝土的自生体积收缩,有的还略有膨胀,有利于防裂。掺粉煤灰还能抑制碱骨料反应并因此防治因此产生的裂缝。(5) 掺减水剂掺减水剂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缓凝型减水剂还有抑制水泥水化作用,可降低水化温升,有利于防裂。3.1.3采用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混凝土由水泥浆和骨料组成,其线膨胀系数为水泥浆和骨料线膨胀系数的加权(占混凝土的体积)平均值。水泥浆的线膨胀系数为(1116)10-6/;骨料的线膨胀系数因母岩种类而异,不同岩石的线膨胀系数
7、如表2。表2不同岩石的线膨胀系数岩石种类石英花岗石白云岩石灰岩大理石玄武岩砂岩线膨胀系数10-6/10.213.45.55.86103.6464.4157.51012表2表明,不同岩石的线膨胀系数差异很大。大体积混凝土中的骨料体积占75%以上,采用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对降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从而减小温度变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3.1.4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主要是运输方法。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采用泵送。因为可泵性限制了骨料最大粒径,且要求流动度大,结果水泥用量大,水化温升高,是十分不利的。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吊罐吊运,或且它方法,以使用大的骨料和较小的流动度。若只能泵送,则应埋放块石。3.1.5 在低
8、温季节或低温时段浇筑除水泥水化温升外,混凝土本身的温度也是造成体积变化的原因,所以也应尽量降低。有条件的应尽量在冬季浇筑,避免在夏季浇筑。若无法做到,则应避免在午间高温时浇筑。3.1.6 冷却混凝土冷却混凝土分预冷和后冷。预冷是在浇筑前进行,主要的方法是加冰拌和(可降低34)和冷却骨料(可降低10以上)。深度预冷(降至15以下)的制冷规模大,冷量损失大,是否采用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冷是在浇筑后进行。主要是在结构内埋设水管,通低温水冷却,冷却的效率高,冷量损失小。浇筑块不太厚的,亦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也有较好效果,且节约水管。3.1.7 做好表面隔热保护3.1.8 使用微膨胀水泥3.2 消除或降
9、低约束(1)岩石上可铺薄薄一层砂砾石(2)老混凝土上可铺沥青油毡(3)侧面为岩石或老混凝土时,亦可用沥青油毡隔开。3.3提高抗拉能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与实践与耐久性有关的混凝土性能2.1强度一般地说,混凝土的强度越高,耐久性越好。但由于高水泥用量在早期和后期易产生裂纹,裂纹对耐久性是致命的。2.2抗渗性抗渗性越好,耐久性越好。2.3含气量向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的微小封闭气泡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这是因为,在混凝土受冻时,气泡能够容纳水而使冰冻产生的压力得以释放;气泡还能容纳混凝土内部的有害应力并使之得到缓解;对各种有害物质的渗入起到阻隔作用,以及有利于降低碱骨料反应的危害性膨胀等。
10、日本的混凝土都必须引气。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3.1使用外加剂3.2使用矿物掺合料3.3配合比设计及施工中的措施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4长耐久性混凝土工程实例cfwsgA La高 LQ LSL Q%90d10614210094411200.773.480.1161504.523.1高性能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CpsW/BfSgAEAJhn-1Sl 1hst204430.456335%102.018517513:0015:504 C40级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其具体施工要点如下: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斜向分层法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400mm,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在
11、初凝前结合好。混凝土振捣要根据泵管流向插入振捣混凝土流向,做到“不漏振,快插慢拔,点到为止,恰到好处”。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马上抹面,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在混凝土临近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以抹掉混凝土表面浮浆。混凝土初凝后开始养护工作,覆盖湿麻袋,混凝土终凝后蓄水保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三峡工程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3 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3.1.1 水泥温度:采用微膨胀性质的水泥,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中热水泥熟料中的MgO含量控制在3.5%5.0%范围内,可减少混凝土裂缝。3.1.2 粉煤灰掺优质国标级粉煤灰节约水泥效果更明显,且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混凝土温升,有利于控制温度裂
12、缝,其减水作用可减少混凝土干缩应力,避免和减少干缩裂缝。3.1.4 采用优质高效缓凝减水剂和引气剂联掺技术,减水可达30%。4.2.2 运输、入仓过程的温度控制措施4.2.3 混凝土浇注过程的温度控制措施即时铺设保温被等。4.2.4 养护过程的温度控制混凝土冲毛后,可派专人落实表面洒水养护工作,养护时间为28天,以降低混凝土温度,防止混凝土干缩;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铺设湿草垫,在混凝土初凝后,不间断洒水进行保湿养护;有条件的部位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侧面形成水幕养护。4.3 通水冷却4.3.1 初期通水目的是消减浇筑层水化热温升。覆盖水管时开始通水,流量不少于18L/min。4.3.2 中期通水目
13、的是防止内外温差作用造成混凝土裂缝。通水流量达20L/min25L/min。4.3.3 后期通水需进行坝体接缝灌浆及岸坡接触灌浆的部位,必须进行后期通水冷却。4.4 表面养护对孔洞需进行封堵。采用表面贴防雨彩条布的高发泡聚乙烯片材。某高层建筑基础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裂缝成因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按成因分为两类:一类,由外荷载直接引起的裂缝,即荷载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所致,称结构性受力裂缝。一类,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收缩、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也称非结构性裂缝。3.1混凝土本身性能的影响河砂细度模数为2.1,砂率为29.0%。为保证良好的流动性和粘聚性,必然提高单
14、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420480kg/m3。这些均引起混凝土干缩率的增大,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3.2施工方面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1米厚)水化热在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显著升高,外表为室外环境温度,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拆模前后,使表面温度降低很快,造成了温度陡降;混凝土内达到最高温度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就是内部温差。这三种温差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进行,并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大流动度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砂mx:2.8堆积密度1.56 g/cm3 表观密度2.60g/cm3砂mx:3
15、.1堆积密度1.52 g/cm3表观密度2.66 g/cm3碎石20mm堆积密度1.52 g/cm3表观密度2.64 g/cm3 压碎指标6.6% 针片状3.4% 含泥量0.1%混凝土搅拌制度:干拌 0.5min,边搅拌边加水1/2,搅拌2min,最后加入预先配置好的复合外加剂及剩余1/2水,搅拌3min。水胶比0.25,砂率3540%,细度模数2.83.1,碎石520mm连续级配。水泥480 硅灰60 矿渣 60 W/B 0.245 28d 110MPa 。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及其机制1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特点3060%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总量的12%,水胶比为0.23
16、0.40,经大量研究表明,其特点如下:孔隙率很低,基本上不存在大于100m的大孔;水化物中Ca(OH)2减少,C-S-H凝胶和钙矾石增多;未水化胶凝材料颗粒多,各中心质间距缩短,有利的中心质效应增多,中心质网络骨架强化;界面过渡层厚度小,水化物结晶颗粒尺寸减小,更接近于水泥石本体水化物的分布。2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性能2.1化学收缩水泥水化后,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水体系的绝对体积则减少。100g水泥与33g水拌合其体积收缩79%。2.2塑性收缩混凝土浇注成型后初凝前,由于重力作用,粗细骨料及胶凝材料颗粒比重大,产生沉降;水分比重小,上浮至混凝土表面,产生泌水。水浮至混凝土表面产生外分层;水泥净
17、浆沉至粗骨料下方,产生内分层。混凝土泌水产生塑性收缩,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形。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有水分少,成型后基本不泌水,表面水分蒸发快,所以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产生塑性收缩。2.3 干燥收缩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毛细管压力造成的。混凝土中的毛细管空隙在混凝土干燥过程中逐渐失水,毛细管也逐渐变形,产生很大的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产生体积收缩。如果混凝土中用水量增加,水灰比增大,则毛细管孔隙增多,混凝土体积干燥收缩增大。高性能混凝土的孔隙率低,所以它的干燥收缩率比普通混凝土小。2.4 自收缩密封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水泥水化的进展而降低,称为自干燥。自干燥造成毛细管中的水分不
18、饱和而产生负压,因而引起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在普通混凝土中,这部分收缩很小。但高性能混凝土不同,水胶比很低,早期强度较高地发展会使自由水消耗较快,以至使孔体系中的相对湿度低于80%。而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较密实,外界水很难渗入补充,在这种条件下开始自收缩。2.5 湿胀开裂所谓湿胀开裂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低,混凝土中部分水泥没有得到水化。高性能混凝土硬化后在水分长期作用下,水分扩散到混凝土内部,未水化的水泥发生水化反应,产生体积膨胀,其膨胀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即产生开裂。根据理论,水泥凝胶体积是未水化水泥的2倍。高性能混凝土在露天或水下的条件下,水的缓慢扩散过程可能导致后期继续水化,
19、随后产生裂缝和强度下降。但是在干燥条件下,上述破裂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2.6 温度收缩明显的温度收缩往往有水化热引起,一般发生在水化热温度上升结束、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多在混凝土浇注后一周内的龄期发生。在绝热状态下,每100kg水泥水化可是混凝土升温1012。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一般温升可达3540,加上初始温度可使最高温度达到7080。高性能混凝土的温度收缩比普通的大,因此冷缩常引起高性能混凝土开裂。2.7 脆性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延性减小,脆性增加,高性能混凝土在受压破坏时,呈突然爆炸性破坏,常伴有巨大的声响。2.8 徐变尽管高性能混凝土中胶浆量较多,但由于水胶比低,硬化浆体刚性
20、大,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较普通混凝土小,且在受荷载初期,徐变增长也较平缓。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小些,塑性收缩大些,而温度收缩和自收缩更大些,其中自收缩裂缝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突出内因。而在露天或水下环境,湿胀开裂则可能是高性能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又一特点,直接影响其耐久性。3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控制3.1原材料及其配合比3.1.1基本要求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并加大优质矿物掺合料的掺量。C3A7%,缓凝高效减水剂,砂石含泥量1%,5mm25mm粗骨料。3.1.2掺加膨胀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进行补偿UEA一般替代胶凝材料总量的10%左右。石灰钙矾石系膨胀剂使用
21、与非防渗结构工程。要求:水养14天的限制膨胀率1.510-4。膨胀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发挥作用:1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大,外界水难以渗入,掺入膨胀剂形成膨胀结晶,在绝湿状态下可产生微膨胀,补偿自收缩;2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热较高,掺入膨胀剂可使混凝土产生限制膨胀率(12)10-4,可补偿冷缩1020%;3掺膨胀剂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湿养期间产生的体积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可在结构中建立0.2MPa0.7MPa的预压应力,补偿部分干缩拉应力。3.2设计技术1由于墙体养护困难,有的在拆模后就发生裂缝,有的在拆模后35d出现裂缝。随后发展为纵向贯穿裂缝,这与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有关。因此,构造筋必须增强,配
22、筋率不低于0.5%,同时采用直径较小、间距不大于150mm的配筋,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变形值和分散收缩应力。2边墙与柱的配筋率不同,由于收缩落差不同,它们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纵向裂缝,此处应插入长1m1.5m的水平增强钢筋。3留置边墙后浇缝一般以30m为一段,待28天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4在墙体内设置诱导缝,诱导缝间距不大于24m,墙内纵向钢筋的量为全部钢筋量的30%。缝内嵌入止水带,在结构系统内形成薄弱环节,当结构因温差或混凝土干缩等原因引起附加应力时,要求在诱导处开裂,但不能渗水,而在两条缝间的混凝土则不出现裂缝和渗水。5底板温度、湿度变化较小,掺膨胀剂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浇缝间据可延长50
23、60m,养护1428d后用大膨胀混凝土填缝。6楼板采用细而密的双层构造配筋,超长楼板也可采用部分预应力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注,后浇缝间距为5060m,施加预应力或用大膨胀混凝土(UEA掺量1415%)填缝。7开口部或空出部位易开裂,应增强构造钢筋。也可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或尼龙纤维。3.3施工维护1如掺入膨胀剂。2高性能混凝土拌合时先加砂石和部分水,再加水泥、掺合料(膨胀剂)和剩余水,最后加入高效减水剂,拌合时间150180s。3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很高,只需要低频振捣器振捣且可加大振点间距,缩短振捣时间。过振会使砂浆上浮过多,产生塑性收缩开裂。4高性能混凝土在终凝前需反复抹压多次,最好用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混凝土 原因 提高 耐久性 原理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