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防护栅搭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场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防护栅搭设方案.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场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防护栅搭设方案宝山区大场镇文海路西侧地块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及防护棚搭设专项方案编制人: 杜靖汉编制日期:2012年8月20日2012年8月目 录一、基础施工31.1、编制依据31.2、安装锚固方案31.3、施工升降机的安装41.4、技术要求41.5、施工升降机的拆卸41.6、安全要求及措施51.7、施工升降机计算书5二、防护栅搭设92.2、施工准备92.3、护棚架体结构92.4、脚手架的搭设和安装:112.5、搭设安全注意事项:112.6、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22.7、架子工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122.8、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
2、搭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12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及防护棚搭设专项方案一、基础施工1.1、1#、2#、楼为十八层建筑,升降机搭设高度为59.4m,3#9#楼为十四层建筑,升降机搭设高度为46.8m,本方案中混凝土基础底板承载力验算按1#、2#楼59.4m高度。3#楼9#楼升降机混凝土基础底板按1#、2#楼施工,本方案不再作计算。1.1、编制依据本方案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199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2、安装锚固方案SC20
3、0/200为型锚固。锚固长度:28003200mm,锚固间距:锚固高度为6m一道,锚固架与墙体相连。 1.2.1、前期准备1.2.1.1、将基础方案做好,保证基础的水平及各项使用要求;1.2.1.2、保持施工升降机的进场道路通畅,并有足够的停放设备空间;1.2.1.3、确保安装地点满足安全检查机构所规定的要求,且已获得安装许可。安装工地应配备一个专用电源箱,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升降机额定电流的1.52倍,升降机工作电源电压值上下波动不得超过5%;1.2.1.4、升降机的专用电源箱应直接从工地变电室引入电源,距离最好不超过30米,一般每个吊笼需配置一根大于425mm的铜芯电缆,如距离过长,应适当增
4、加电缆的截面积;1.2.1.5、专用配电箱内每一吊笼均用一开关控制,电源箱需采用冲击波无动作型漏电保护开关。1.2.1.6、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用500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1.2.1.7、准备好停层附件,如支架、安全栏杆等;1.2.1.8、确定附墙方案,按需要准备好预埋件或固定件,并提前在符合附墙要求的附1.3、施工升降机的安装1.3.1、把基础表面清扫干净;1.3.2、将基础底座安装在基础平台上,用水平尺检查水平,并填实基础,检查基础底座中心到附墙点的距离;1.3.3、按此顺序上三个标准节;1.3.4、安
5、装吊笼;1.3.5、接通电源,对设备进行检测;1.3.6、应用小辈杆进行标准节安装;1.3.7、安装到高度后,安装各项限位,并进行调试;1.3.8、安装外笼后,对设备试运行良好后,方可投入使用。1.4、技术要求1.4.1、每安装一道附墙架,应用经纬仪测量其垂直度;1.4.2、附墙架允许的最大水平偏角为;1.4.3、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侧隙应为0.20.7mm,靠背轮和齿条背间隙为0.5mm;1.4.4、各滚轮与标准节间隙为0.5mm;1.4.5、每隔6m安装一道护线杆;1.4.6、安装对重时应保证对重与滑道间隙为0.5mm;1.4.7、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下极限碰铁应安装
6、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1.4.8、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时,触柄距碰铁0.52mm内。1.5、施工升降机的拆卸升降机拆卸的方法与顺序基本上是与安装时相反,故这里仅给出一些主要的操作及注意事项。1、将升降机附近区域用栅栏围住,并设置标志“谨防坠物”;2、把笼顶操纵盒移到吊笼顶上,并将笼顶操纵盒上的“加节运行”开关持到“加节”位置,装好吊杆及安全围栏;3、将吊笼开到导轨架顶部,拆下两个限位撞块; 4、卸下导轨架标准节,过道竖杆、附墙架等,用吊笼运到地面。注意吊笼顶部一次只能装相当于3节标准节的重量;5、同时,拆下电缆导向架、撑杆等
7、,直到只有3节标准节时,把吊笼开到缓冲器上;6、切断主电源,拆下电源电缆,松开吊笼电机的制动闸,用吊车吊走吊笼;7、拆下三节标准节、基础构架及缓冲器等。1.6、安全要求及措施1、安装作业人员应按高空中作业的要求操作: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2、安装作业时,必须按额定载荷重量下进行安装,不许超载;3、风速超过13m/s时及恶劣天气下不能进行安装作业;4、安装作业时,应防止安装地点上方掉落物体,避免高空多层次作业;5、首层进料口一侧搭设2m的防护棚安全通道,通道两侧用密目网封闭,通道顶部用50厚木板防护;6、楼层上料平台处临边设1.5m高的防护栏;7、每层楼层处设安全防护门和楼层标识牌。1
8、.7、施工升降机计算书1.7.1、参数信息1.7.1.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 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60m; 标准节长度:1.8m;导轨架截面长:0.9m; 导轨架截面宽:0.6m;标准节重:167kg; 对重重量:1300kg;单个吊笼重: 1460kg; 吊笼载重:2000kg;外笼重:1480kg; 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1.7.2.地基参数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kPa; 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1.7.3.基础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承台底部长向钢筋:14250;承台底部短向钢筋:14250;基础长度l:6 m; 基础宽
9、度b:4 m;基础高度h:0.35 m;1.7.4、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34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34=5678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2+5678.00+200.00)10/1000=168.78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168.78=354.44kN1.7.5、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k=256.004.000.35=210.00kN承台自重设计值: G210.001.2252.00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
10、54.44+252.00=606.44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150.006.004.000.401440.00kN F=606.44kN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1.7.6、基础承台验算1.7.6.1、承台底面积验算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S=64=24m2(Pk+Gk)/fc=(168.78+210)/(14.3103)=0.026m2。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1.7.6.2、承台抗冲切验算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计算简图如下:F1 0.7hpftamho am = (at+ab)/2 F1 = pjAl式中 Pj -扣除基础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
11、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Pj=P/S=354.438/24=14.768kN/m2;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1; 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h0=350-35=315mm; A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Al=42.2=8.8m2;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取导轨架宽a; a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 ab=a+2h0=0.6+20.315=1.23m am=(at+ab)/2=(0.6+1.23)/2=0.915m FlPjAl=14.7688.8
12、=129.961kN0.7hpftamh0=0.711.43915315/1000=288.513kN129.961kN。承台抗冲切满足要求。1.7.6.3、承台底部弯矩计算属于轴心受压,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矩: M1 = (a12/12)(2l+a)(pmax+p-2G/A)+(pmax-p)l M2 = (1/48)(l-a)2(2b+b)(pmax+pmin-2G/A)式中 M1,M2 -任意截面1-1、2-2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 -任意截面1-1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a1=2.55m; l,b -基础底面的长和宽; pmax,p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
13、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pmax=pmin=(354.438+252)/24=25.268kN/m2; p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1-1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p=pmax=25.268kN/m2; 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当组合值由永久荷载控制时,G=1.35Gk ,Gk为基础标准自重,G=1.35210=283.5kN; M1=2.552/12(26+0.9)(25.268+25.268-2283.5/24)+(25.268-25.268)6=188.116kNm; M2=(6-0.9)2/48(24+0.6)(25.268+25.268
14、-2283.5/24)=125.411kNm;1.7.6.4、承台底部配筋计算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As = M/(sh0fy)式中 1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1=1;1-1截面:s=|M|/(1fcbh02)=188.12106/(1.0014.304.00103315.002)=0.033; =1-(1-s)1/2=1-(1-20.033)0.5=0.034; s=1-/2=1-0.034/2=0.983; As=|M|/(sfyh0)=188.12
15、106/(0.983300.00315.00)=2024.78mm2。2-2截面:s=|M|/(1fcbh02)=125.41106/(1.0014.306.00103315.002)=0.015; =1-(1-s)1/2=1-(1-20.015)0.5=0.015; s=1-/2=1-0.015/2=0.993; As=|M|/(sfyh0)=125.41106/(0.993300.00315.00)=1337.02mm2。截面1-1配筋:As1=2616.947 mm2 2024.78 mm2截面2-2配筋:As2=3848.451 mm2 1337.021 mm2承台配筋满足要求!二、防
16、护栅搭设2.1针对1#9#楼施工升降机进料口部份通道防护棚搭设的要求,依据“主体辐射6000内必须搭设防护棚”的惯例,为了增加安全系数,本方案以1#9#楼施工升降机周围,搭设防护栅并编制专项方案。2.2、施工准备2.2.1、材料准备:架体搭设钢管、扣件、竹笆、安全网,8号槽钢或60060010九夹板,并出具材料合格证。2.2.2、 准备必须要搭设工具,如扳手、测力扳手、测量工具等。2.3、护棚架体结构2.3.1、防护棚按剖面图搭设。净空高度4,双层隔离0.8,顶部围护1.2,总高度6。2.2.2、防护棚位置按平面图搭设。最大跨度2.7,长度8。2.2.3、落地支撑采用12根48钢管组成的钢管桁
17、架结构,在施工电梯两边侧面设2根立管间距为2.9m,立柱间距分别为1.7、0.8、1.7、1.2、2.6及2.9。2.2.4、纵向扫地杆距地200,按图示高度设纵、横短杆。双层隔离上下二层搭设搁棚=250,搁棚管上满铺脚手竹笆,每块竹笆四角用铅丝扎牢,顶部围护内侧用竹片防护,外用绿网作防护,安全网扎满、扎牢、扎实、拉平、接缝处不得有漏洞。2.2.5、钢管方柱如图所示垫8号槽钢上(如基础为硬砼地)2.2.6、防护栅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如下)2.4、脚手架的搭设和安装:2.4.1、 搭设前召集全体人员开会、学习、理解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4.2、 搭设前地面必须平整夯实。2.4.3、搭设
18、前现场施工班组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其主要材料应潢足下列要求。2.4.4、脚手架钢管必须光滑平直、无裂纹、硬弯、无严重锈蚀等,缺陷、壁厚不小于公称壁厚的90。2.4.5、焊缝饱满、焊缝高度符合图纸要求、无夹渣、气孔、未焊透、裂纹等缺陷。2.4.6、螺纹无滑丝、螺杆无弯曲等现象。2.4.7、扣件无滑丝、无裂纹、和变形。2.4.8、 构件尺寸满足搭设要求。2.4.9、 横杆搭设外伸150200。2.4.10、搁棚管的接长点错开在不同立杆网格内,接长采用对接扣。2.5、搭设安全注意事项:2.5.1搭设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带。2.5.2搭设前应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2.5.3、地面有警戒线,禁止
19、人员进入。2.5.4、两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2.5.5、全部搭设操作应严格执行JGJ130-2011规范2.6、施工安全注意事项:2.6.1、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的结构件和松动连接部件。2.6.2、不得任意拆除和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2.6.3、架体上保持整洁,经常清理垃圾。2.6.4、遇大风或台风用缆风绳与建筑主体拉结以固定防护棚。2.7、架子工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2.7.1、组织班组人员安全作业,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7.2、安排生产任务时,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2.7.3、 上班前要对所有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作业环境进
20、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2.7.4、组织班级安全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并根据作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体质、技术状况合理分配生产任务。2.7.5、发生工伤事故,立即抢救,及时报告并保护好现场。2.8、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2.8.1、搭设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用于高层建筑的,应严格按上海市建委83201规定要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应严格按上海市建委83525规定要求。2.8.2、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及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2.8.3、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2.8.4、脚手架的基础除按规定
21、设置外,必须做好排水处理。2.8.5、高层钢管脚手架座立于槽钢上的,必须有地杆连接保护,普通脚手架立杆必须设底座保护。2.8.6、不宜采用承插式钢管做底步立杆交错之用。2.8.7、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kgm。2.8.8、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2.8.9、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1.00m。2.8.10、脚手架的主要杆件,不宜采用木、竹材料。2.9.11、高层建筑金属脚手架的拉杆,不宜采用铅丝攀拉,必须使用埋形式的钢性材料。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大场镇文海路西式侧地块工程项目部2012年8月20
22、日.精品文档.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摘 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援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室内轰燃火灾提供参考。【关键词】:消防; 建筑火灾; 轰燃; 灭火救援一、引 言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燃烧现象。室内发生火灾后,若具备合适的燃料和通风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轰燃一旦发生,室内所有可燃物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全面着火,室内整个空间都充满火焰,可燃物燃烧速率和室内温
23、度急剧上升,并且室内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氧气浓度也随之急剧下降。这些都会使室内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也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国内外发生的很多建筑火灾事故中,轰燃就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元凶,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吉林中百商厦火灾、英国布拉德福市足球场火灾和皇家十字地铁车站火灾。因此,结合轰燃的特点和危害性,分析轰燃对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造成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室内火灾的控制,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二、轰燃及相关研究(一)轰燃定义NFPA 921中轰燃定义为:室内火灾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热辐射作用下的所有可燃物在轰燃时几乎同时着火
24、,火焰迅速在室内所有物体传播蔓延,室内形成一片火海。轰燃的发生是火灾失控发展的危险信号,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强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恶性死伤事故和巨大财产损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与巨额财产损失,也是火灾即将向临近区域蔓延的重要标志。目前对轰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三种:(1)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3)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二)轰燃判据及预测室内火灾是一种受限空间内的燃烧,是建筑火灾的主要形式,将发生轰燃的条件量化为可以测量或计算的物
25、理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在应用最多的三个轰燃判据为:(1)室内接近顶棚热烟气温度超过600;(2)室内地板平面辐射热通量超过20 kW/m2;(3)通风口有火焰喷出。以上判据都源于火灾实验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判定轰燃的参考标准。对轰燃的预测方法,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通量判据。V.Barauskas、McCaffrey、Quintiere、Harkleroad、Thomas等分别提出了基于热释放速率预测轰燃的经验公式。此外,武警学院陈爱平教授将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因素引入考虑,基于McCaffrey的方法提出了轰燃综合预测法;B.Hagglund等建议采用临界轰燃
26、燃烧速率预测轰燃;J.G. Quintiere等提出采用临界轰燃燃料面积预测轰燃;S.R.Bishop根据经典热爆炸和非线性热动力学理论温度微分方程特征值预测轰燃等。这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还有待改进。三、轰燃对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一)轰燃时间预测困难,影响灭火救援决策消防部队在轰燃前到达现场,如果未及时预测和侦察到轰燃,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喷出火焰会对消防队员造成伤害。消防官兵到火场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是否会发生轰燃和什么时候发生轰燃。有些火灾,消防员内攻进入室内的瞬间就可能被卷入火海中,而有些火灾,在灭火救援进行过程中突然轰燃,也有的至灭火战斗结束也不发生轰燃。如何在火场快速判断轰燃
27、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间,仍是一线消防指挥员的一个难题。而目前对轰燃的预测研究多限于学术理论方面,并没有便于在灭火救援现场操作的轰燃预测仪器或技术手段。指挥员只能依靠个人积累的灭火经验,对轰燃的感官印象及火情侦查情况进行初略判断,容易导致现场决策低效率、低质量,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火场温度高,灭火进攻困难室内发生轰燃后,火势突然猛涨,进入全面燃烧阶段,产生的高温能达到1000左右。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保护的皮肤,只要暴露在137-160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严重伤害。扑救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是内攻,而轰燃产生如此的高温会对消防员产生强烈的烘烤,加上可能从门窗
28、喷出的火焰和高温烟气,消防队员很难近距离灭火,内攻更加危险、艰难。如灭火中水枪掩护不充分,个人防护不周全,还会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同时由于轰燃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和气体,降低了火场能见度,更加难以发现较隐蔽的火势威胁,影响了灭火效率。(三)室内充满烟气,搜索救援难度大轰燃发生前,大量积聚的浓烟和高温会迫使消防员将身子放低,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搜索被困人员时行动不便,效率低下。此外,室内积聚的浓烟具有较强的减光性,室内能见度很低,对侦查和搜救非常不利,受困人员也无法自行安全疏散,消防员也有误入危险区域和迷路的危险。轰燃后转为全面燃烧,燃烧更为猛烈,无法深入开展室内救援,而由于燃烧速
29、率急剧增长,因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CO、H2S、HCL、SO2等,导致被困人员中毒、窒息,消防灭火救援时间更加紧迫,人员疏散更加困难。(四)建筑受高温烘烤,结构有倒塌危险室内轰燃发生后,释热速率急剧增大,温度急剧升高,达到500-600的高温,最高可达1000左右,建筑构件的强度在高温、强烈热辐射作用下会下降。混凝土在高于300温度作用下抗压强度线性下降,超过600时抗拉强度基本丧失,在900左右时抗压强度下降到常温时的10%;钢结构虽不燃烧,但在火灾高温中强度会迅速下降,500左右时全负荷钢结构就会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600其强度下降2/3,进而结构发生变形引发倒塌。因此轰燃
30、扑救过程中,建筑结构很容易发生局部倒塌甚至整体坍塌,使室内人员受到威胁,影响消防救援工作。(五)火焰易窜出蔓延,控制火势难度大室内具备轰燃条件时,可能在着火3-10 min后就会发生轰燃,消防队赶赴火场后可能已经发生轰燃,火灾发展至猛烈燃烧阶段,第一出动力量如对火灾形势估计不足,到达火场后往往控制不住逐渐增长蔓延的火势。此外,轰燃后伴随着喷出火焰和飞火,能冲出着火房间,造成火势蔓延。而且轰燃产生的强烈辐射热也对临近可燃物形成威胁,强辐射热也是火势向上层和四周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四、预防和控制轰燃的灭火救援对策(一)全面侦查火情,注意轰燃征兆在处置建筑室内火灾时,应全面侦查火情,快速掌握起火房间
31、位置、火势大小、人员被困情况、室内可燃物数量与类别、建筑结构特点、周围毗邻建筑情况等,尤其对于通风不好且室内可燃物数量较多时,应提高警惕,密切监视,谨防轰燃突发造成恶性事故。为延缓或避免可能发生的轰燃,到场后应确保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动作,尽量为后续灭火与人员疏散救援争取时间。同时应派安全员密切注意轰燃发生征兆,轰燃的警报信号主要是高温辐射、“闪燃”和“白烟”。有条件进入室内侦查时,如发现室内烟气温度较低,则轰燃可能性不大,应及时出开花水冷却;如消防员进入后,明显受到高温烘烤,热烟气层不断变厚,表明有轰燃危险,应及时撤离至外围控制火势。同时,消防员进入室内时,还应密切关注是否有浓烟从门窗翻滚、
32、溢出,或则浓烟中夹杂有较小火焰和闪燃现象,如果出现这些征兆,则说明此房间具有轰燃的危险。(二)准确迅速,疏散抢救人员轰燃具有一定突发危险性,消防部队到达火场后,人员抢救时间非常有限,在迅速掌握火情和人员被困情况后,积极做好冷却防护同时,立即组织精干人员成立搜救小分队,展开人员疏散和救援。进入室内救援前,应根据人员被困位置和数量,确定好各小组任务,定好一次作业时间、紧急情况联络方式和撤离路线。每个搜救人员都应穿好灭火服,必要时穿防火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水枪跟进掩护中小心进入。搜索时2人或3人一小组,协同搜寻,尽量靠墙前进,弯腰或则匍匐行进,能见度太低时要利用导向绳保护,防止在浓烟中迷路,并密切
33、注意火情变化,随时做好紧急撤离准备。在搜救中注意检查门窗附近有无昏迷人员,当室内烟气温度过高时,不能进入火场内部太远,严格按照作业时间行动,按时返回。如果赶到火场轰燃已经发生,不要盲目进入室内,应先设法进行通风散热,控制火势,适当破拆开辟救人通道,待火势稍减再内攻灭火救援。(三)喷雾冷却稀释,适时通风散热轰燃前和轰燃后都要出枪射水,如能直接对火源射水,可有效降低火源热释放速率,降低火焰区温度,能延迟或抑制轰燃发生。但区别于普通建筑火灾,轰燃火灾处置中水枪的射流形式、射水部位都有特殊要求。对于轰燃火灾,室内烟气层很厚,可燃气体浓度大,如果仅用直流水冷却灭火,可以对火焰区起到降温作用,对未燃材料起
34、到润湿和减缓热分解作用,但对热烟气层效果不明显,所以射水直击火源的同时还需要开花水或喷雾水对热烟气层实施稀释、冷却。向热烟气层喷水雾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气温度,减小热烟气的热辐射,另一方面水雾滴吸热汽化后可以稀释可燃气浓度。现在大多室内顶部有易燃装修材料,还要注意向屋顶和墙壁射水冷却。扑救轰燃火灾时,还要注意适时通风和排烟,李晋等研究发现在增大房间送风量,轰燃时间提前,稳定送风量并加大排烟量时,轰燃不发生。杜兰萍等研究表明,燃料一定时,排烟量与送风量之比大于某定值就不会发生轰燃。送风可通入新鲜空气,排烟可减少热烟气浓度,有利于室内散热,所以在轰燃前采取合理通风排烟措施,比如打开门窗、启动机械排烟装
35、置等都有利于灭火救援。但对于通风的时机和通风量的大小,指挥员一定要正确把握,对于已经充满浓烟的高温密闭的房间,谨防因开门通风引起回燃。(四)小队突击,内攻灭火通常对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就是内攻,直击火点,消灭火势。轰燃火灾由于高温、强辐射、室内热烟气浓、建筑有倒塌风险等特点,应该谨慎选择内攻时机,把突发险情的危害降到最低。在仔细侦查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态势后,确保无轰燃发生危险征兆,比如:观察门窗有无浓烟翻滚或闪燃,着火房间门把手是否很热,室内烟气是否有明显的烘烤灼热感等。同时还应确保建筑没有倒塌危险,内攻进入时以精干小组为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和掩护,交叉掩护前进,注意避开吊顶、高热区等危险,
36、遇有紧急情况,立即撤离。内攻应量力而行,火势太过猛烈时,不能勉强内攻,应先控制住火势,增援力量到达或兵力相对火势具有一定优势时再内攻灭火。(五)重点监护,防止倒塌和火势蔓延轰燃产生的高温对建筑构件和结构有巨大破坏作用,灭火过程中,要对建筑承重构件加强冷却保护,并应指定人员密切注意建筑破坏情况,一旦有倒塌危险就及时撤离。对于着火时间较长的建筑,冷却承重构件时,避免用冲击力过大的直流水直接向构件射水,尽量用开花水均匀冷却降温,防止高温的混凝土在水流冲击和冷却作用下开裂,强度下降。此外,扑救轰燃火灾中,把握火场全局,重点突破,加强冷却降温的同时,还应出枪抑制从门窗喷出的高温烟气和火焰,防止火势从门窗
37、及管线向上层和四周蔓延。对于已经发展成全面燃烧的大火,应从整体上合理部署兵力,集中优势兵力控制火势,再逐步消灭火灾。五、结 语由于轰燃现象的复杂性,对于轰燃产生的条件及轰燃本质等问题研究还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随着轰燃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抑制轰燃的发生,轰燃火灾中的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也会更加科学高效。 电石火灾处置对策研究摘 要:根据电石的理化性质和化学危险特性,结合电石火灾的特点,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从现场火情侦查、初期控制、灭火剂选用、安全防护与防暴和防止环境污染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如何高效处置电石火灾事故。关键词:电
38、石;火灾;灭火救援一、引言电石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医药等领域。电石本身不可燃,但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易燃易爆的气体乙炔,在工业生产中常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丹江口市辖区内的汉江集团电化公司、宏茂冶金公司电石年产量都达20万吨以上,新港金家湾工业园及三官殿还有数家小型电石生产、经营企业,丹江口市已经成为华中地区电石重要生产基地。然而,近几年因电石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比较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电石的火灾危险性,研究出高效的事故处置对策,提高灭火救援人员对电石
39、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二、电石的理化性质(一)电石理化性质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它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基本原料。纯净碳化钙为无色晶体,暴露空气中会吸水受潮而呈灰白色。工业电石为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碳化钙含量70%-80%,外观呈灰色、棕黄色或黑褐色,一般由焦炭和石灰经高温熔炼得到。电石的化学分子式为CaC2,密度为2.22g/cm3,熔点447,沸点2300,闪点17,可导电,遇水剧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属于甲类第2项火灾危险物品。(二)电石的化学危险性(1)遇湿受潮燃烧。电石为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反应剧烈,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每公斤碳化钙水解放热约为1962J。乙炔爆炸极限
40、为2.5%82%,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浓度时,遇明火即发生爆炸。若电石包装不严而不慎受潮,会积聚一定的乙炔气和热量,当乙炔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明火则爆炸。此外,乙炔的过量积累也可能导致物理爆炸。(2)受撞击引发爆炸。电石在受到碰撞、摩擦时,电石与容器间可能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电石自燃甚至引爆聚集的乙炔。电石中一般含有少量硅、铁、镁、铝等杂质,这些杂质在碰撞摩擦中更容易产生火花。(3)高温下电石能与氯、硫、磷、乙醇、氯化氢等发生剧烈反应。电石与酸性溶液反应激烈,比遇水反应更剧烈,可能引起液体飞溅。(4)对人体皮肤具有腐蚀作用。电石粉末接触到皮肤,能与汗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41、,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发炎;不慎接触到眼睛,会引起结膜炎,灼伤眼部组织;吸入到体内会伤害呼吸系统和肠胃器官。三、电石火灾事故的特点(一)致灾因素多,突发性强由于电石的遇湿易燃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火灾,而且电石一旦燃烧,发展极为迅速。生产中防潮、防暴措施不到位,操作失误,电石意外淋雨,运输中货物碰撞等都能引发电石着火,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使人猝不及防。此外,近年的电石火灾多发生于公路运输途中,并伴随着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不确定,情况复杂,也给救援力量的到达和现场救援组织展开带来了困难。(二)燃烧猛烈,易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电石着火后会引起连锁反应,燃烧产生的高温会加速
42、火焰传播,如果散落的电石附近有水源,或则遇到大雨天气又没有遮雨工具,火势会越烧越猛烈。电石与水、酸接触会放出乙炔和热量,遇明火、受高温烘烤都能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火势蔓延扩大。工业电石中还含有磷、硫等杂质,燃烧生成的硫化氢、磷化氢气体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毒性大,易导致人员中毒事故。(三)现场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发生在厂房的电石火灾,因工厂布局复杂,危险化学品储量多,处置起来十分困难。工艺生产装置的高温高压环境也不利于灭火,管线的破环会引起危险品泄漏扩散,形成多点燃烧、立体燃烧。如果错过初期有利战机,猛烈燃烧的高温烘烤,也不利于近距离灭火作战,无法发挥最佳灭火效果。公路运输途中的电石火灾,若发
43、生在市区、人员密集地区,处置干扰因素将增多;若发生在农村偏僻地区,消防力量难以及时赶赴现场,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的使用和补给也会受环境限制。四、处置电石火灾的关键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电石的理化性质,科学实施灭火救援。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首先应明确电石燃烧状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并迅速启动应急联动预案,与公安、交警、医疗、市政、环保、安监等部门做好协同。(一)现场侦查消防部队赶到火灾现场后,应通过外部侦查、询问知情人、仪器侦查等方式,快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为下一步行动方案提供依据。需要侦查掌握的内容有:(1)询问报警人、目击者及知情人,简要了解火灾发生的经过和所采取的处置措施
44、情况;(2)查清电石燃烧数量、包装形式、散落、泄漏情况、火势蔓延方向,周围有无受到威胁的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品,附近有无水源、点火源;(3)密闭厂区内应利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侦检仪,检测空气中乙炔、硫化氢、磷化氢等气体浓度,并根据检测情况确定安全防护等级,划定警戒范围;(4)查清现场有无受伤、中毒人员,受伤人员数量、分布位置和人员疏散情况;(5)现场的风向、风速、空气湿度、下雨征兆等气象情况;(6)现场地势、周围建筑物、道路、交通状况。(二)初期控制根据侦查检测情况,结合电石燃烧、乙炔扩散发展趋势,果断决策,制定灭火救援行动方案。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要协助消防人员,加强处置中的技术指
45、导。(1)确定警戒范围。根据火势和气体检测结果,划出警戒范围,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保持危险气体浓度实时检测,乙炔气体浓度过高时,现场禁火、断电,适时对空气进行水雾稀释保护,防止爆炸。(2)控制火源、水源。及时清除危险区内火源,控制水源,封堵邻近下水道,避免散落电石与水接触,可以对未燃电石采取围堰筑堤或沙土覆盖的保护措施。(3)及时转移,防止扩散。在安全前提下,迅速将包装完好的电石疏散到安全地带,受到火势威胁的散落电石收集到干燥容器内,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处理,数量太多时也可用阻燃帆布覆盖保护。(三)灭火剂的选用扑救电石火灾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控制火势蔓延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逐步消灭火灾。由于电石遇湿易燃的危险特性,扑救电石火灾的灭火剂选择有特殊要求。(1)严禁使用的灭火剂。电石忌水,扑救常规A类火灾的水、泡沫灭火剂都不能用于电石火灾;由于电石遇酸剧烈反应,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水蒸气、细水雾较适合小密闭空间窒息灭火,但出于安全考虑,同样不用于扑救电石火灾。(2)常用的灭火剂。可以用干砂、泥土覆盖窒息灭火,一般电石库房配备有干砂灭火剂,泥土也很廉价,容易获取;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如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但注意防止复燃;水泥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