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课本内容开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课本内容开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课本内容开学.精品文档.浙江传媒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法期终测试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 周婧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07对外汉语班姓名 洒荣荣 学号 20 得分 总分总体安排15分新课导入10分课堂指令20分讲解与举例25分课堂练习与活动30分开学教学设计一、 课型:汉语综合课二、 教材:中文听说读写2三、 课文:第一课开学四、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班留学生(24个美国人,已学完中文听说读写1)五、 教学时间:一个半小时 六、 教学目标:1. 学生会用拆字法、组词法介绍自己的名字。2. 学生能够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
2、法。3. 学生能综合运用讲解过的句型、词语来说明一件事情的原因。七、 教学内容:1. 38个生词 2. 8个语法点 3.课文1段八、教学重点:1. 讲解“了”的两种用法,并让学生学会“了”字句的否定格式。2. 讲解“是的”的用法,让学生能感性体会到它的强调作用。3. 讲解“觉得”在英语中的2个对应词条4. 讲解“再说”,并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九、教学难点:1.“除了以外,还”的用法2.“不见得”的理解和运用。十、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2分钟) 教师:同学们,假期结束了,学校开学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的汉语进步很大。这个学期,我们要来学习中文听说读写2。好,请大家打开课本第一课,开学。
3、(等学生翻完书)大家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你们开学时时怎么样的吗? 同学:(回答略) 教师:今年,你们是老生了,应该帮助新生,对吗? 同学:(回答略)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老生柯林是怎么帮助新生张天明的。(二)新课学习 1、请同学读课文第一段,并做出反馈,具体反馈情况如下:(2分钟) 如果该同学读得流利,无错误,要及时地予以鼓励:恩!读得很好。如果出现了错误,那一定要等到学生读完后再纠正,以防学生心理紧张,出现更多的语音错误。如果学生只错了一两个,那就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问他,这里是这样读吗?以期能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要是读出来还是错的,老师示范读,学生跟读。若错的较多,就
4、挑选几个比较严重的,不可全部纠正(纠正步骤同上),否则会影响学生信心,并注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纠正他。对于比较典型的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示范读后,要全班一块跟读。 2、讲解第一段中的语法点(注,所有语法点都要板书)。具体如下:(19分钟)(1)“了”的两种用法: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已经完成: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或情况即将出现(11分钟) “了”的第一种用法: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已经完成。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讲解它的用法;然后,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引导学生尽量说完整的句子,在学生回答完后,让他用同样的问题问他旁边的同学,以期达到尽量多操练的目的。 你作业做完了吗? 第一课开学你读了吗?第三,讲解“了
5、”字句的否定用法。 以“这本书(指课本)你看完了吗?”问同学。此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很可能会说,这本书我没看完了,即用否定形式。但很明显,他用的不对。所以此时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讲解否定的用法。很明显学生也知道怎样运用否定词否定,只是不知道否定的时候应该将“了”去掉,所以趁机讲掉。这是个简单的语法点,提示学生就好了,然后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一遍正确答案,最后,稍微提高难度,请一个同学起来自己造一个带“了”的问句,并问班里的某个同学。 “了”的第二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或情况即将出现。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得出“了”的第二种用法。 教师:学校就要开学了。那学校开学了吗?(此时学生很可能根据
6、第一种用法说学校已经开学了,所以要接着引导)再想一下课文, 他办完了注册手续,来到了新生宿舍,并没有说到上课的事情。所以,学校还没开学。这里的“了”表示的是动作行为即将发生或情况即将出现。它经常跟”就要“”快要“一起”用。其次,在第一张PPT的帮助下,操练这个语法点。(具体见随教案发的PPT) 注:1.在回答“球赛就要开始了”时,要用手指黑板上的“快要”以引导学生用快要来回答。不过,如果之前学生已经用过了,这个引导可以省略。 2.学生答出每个答案后,正确答案会飞出。 (2)讲解“各”的用法和“各”跟“每”的区别,具体步骤如下:(3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对“各”有一个感性了解。 教师问同学来自美
7、国哪个州,因为全班肯定不会来自美国每个州,所以教师问几个同学后,可说“你们来自美国各个州”,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各”的含义。 其次,讲解“各”跟“每”的区别。 在讲解之前,教师可说“那每跟各有什么不同呢?”,不要求学生回答。问完后要停顿一会儿,目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迅速转入讲课。 “各”,强调的是个体的不同,而且它表示的也不一定是全部,全体。 “每”强调的是全体,全部的个体,经常和“都”一起连用。第三,回到刚才的例子,教师可说“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来自美国,而且来自美国的各个州”。这句话最直接的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但因为密集到一句话中了,为了让学生好理解,教师的语速要慢,并有手势引导,如,“
8、每个同学”可用手势在空中画一个圈,表示全部。 (3)讲解“是的”的用法,具体步骤如下:(5分钟) 首先,教师说明“是的”的用法:是汉语中表示强调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强调不同的内容。 其次,通过例子,让学生感性明白“是的”可以强调的内容 注:1.第二张PPT展示,内容加括号的表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2.教师不能光读句子,还要做好引导,从而能让学生明白“是的”可以根据需要强调不同的内容 第三,操练语法点。(注意要让学生回答完整的句子,并让他就同样的问题问旁边的同学) 你是在哪儿读的小学啊? 你经常是怎么去物美超市的啊? 3、请同学从课文的开头读到“在美国长大的”,反馈同上。(2分钟)4、讲解
9、此段对话中的语言点,祖籍。(2分钟) 注:1.“祖籍”,此语言点主要是理解,以他们熟知的奥巴马总统的祖籍来让他们明白祖籍的含义。较简单,不需操练。 2.“张天明是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的”,这里有刚学过的语法点“是的”,要提请学生注意。5、请同学从“请问”读到“不见得方便”,反馈同上。(2分钟)6、讲解此段对话中的语言点。(36分钟) (1)介绍自己的姓名,具体步骤如下:(4分钟) 首先,拆分一下“张”,因为已经有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 其次,介绍一下中国人介绍自己名字时常用的几种方法:1. 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所以很多时候会用拆分汉字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名字。如“弓长张”和“
10、立早章”2. 除了拆分介绍外,还会组词介绍。比如江,长江的江。 第三,让学生实际运用。1. 张天明的“明”是“日月明”2. 请一个学生就自己的中文名字给全班做一下介绍。(操作时要注意,首先得对学生中文名字清楚,其次选取时要选择容易拆分或组词时学生已经学过的词,否则学生会不知所措)(2)讲解“有的有的”的用法,具体步骤如下:(4分钟) 首先,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来让学生明白“有的有的”的意思 其次,教师说明其用途,给学生理性认识:用来介绍整体中有共同特征的个体 最后,做简单操练。用下面的词造句,要求要用上“有的有的” 学生们 踢足球 打篮球 你们 来自纽约 来自华盛顿(3)讲解“除了以外还”的用法,
11、并区分“除了以外都” (12分钟) 讲解“除了以外还”的用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教师讲解其意思。它的意思是besides或in addition to 其次,通过例子来说明其用法。 我除了学中文以外,还学日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学中文,也学日语) 我们班除了John外,还有Jack也去过中国。(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跟Jack都去过中国) 讲解“除了以外都”的用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教师讲解其意思。它的意思是except其次,通过例子来说明其用法,并让学生感性理解。除了John以外,大家的作业都做完了。(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没做完作业)除了看书以外,晚上我什么事都愿意干。(晚上我不愿
12、意看书) 比较二者的差异,主要通过在黑板上图形讲解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用图形讲解除了以外还:先画一个圆,然后挨着这个圆再画一个圆。最后将这两个圆都画上斜线。表明,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其次,用图形讲解除了以外都:先画一个圆,然后将圆的一部分去掉,最后将剩余的部分画上斜线。表明,排除一部分。 根据每个题下面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句型,将下面的词组连成一句话。(具体操作要结合PPT,展示第3张PPT)(4)讲解“觉得”的另一种用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具体步骤如下(这个很好理解,所以不用太耗时):(5分钟) 首先,请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觉得”的用法:表示一种感受。如:我觉得很热。 天快要下雨了,我觉得很闷
13、。(含有“快要了”,之前讲过,在此做了回顾)其次,讲解“觉得”在这里的用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觉得方便,觉得好看再次,“觉得”的后面也可以跟句子。如:我觉得他是个好人。 他觉得房间太乱了。(5)讲解“再说”的用法,具体步骤如下(因为在这个句子中还有个语法点“不见得”,所以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方法可能不行,所以要直接把它讲掉):(4分钟) 首先,讲解“再说”的用法:in addition,用来说明还有其他的原因。 其次,举例,给学生以感性的理解。 我不买这件衣服了,颜色不好看,再说,太贵了。 今年我不参加HSK考试了,题目我不会做,再说,错过报名时间了。 最后,操练,请同学起来造句。(叫两个同
14、学。反馈:如果造句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的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如若问题不大,则不予纠正,关键还是在练习“再说”。如果问题较大,则要简单纠正,不可用时过长,影响正常进程) (6)讲解“不见得”的用法,具体步骤如下:(7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得出“不见得”起否定作用。 教师:柯林住在校外除了为了省钱、自由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短暂停顿,提供思考时间) 教师:我们来看课文,“我住在校外,除了为了省钱以外,还为了自由,再说,住在校内也不见得方便。”刚才我们说,“再说”是在原来的原因上再加上一个原因。这里柯林是在说他住在校外的原因。所以,“住在校内也不见得方便”也是柯林住在校外的一个原因。所以,在这里“不见
15、得方便”是“方便”还是“不方便”呢? 学生:不方便。 其次,要让学生区别“不方便”和“不见得方便” 教师:嗯,它是有否定的意思,是对“方便”的否定。那如果是否定的话,柯林为什么不直接说“住在校内也不方便”呢?(短暂停顿,提供思考时间) 教师:原因是“不见得”跟“不”是有区别的。“不见得”是“not necessarily”,而不是“not”。除此以外,“不见得”表示的还是说话的人自己的看法。比如:物美离学校很远吗?有的人说,物美离学校不见得很远。为什么他们这么说呢原来他们每次坐出租车去物美。 最后,举例,让学生有充分感性的了解。 汉字不见得难写,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练习。 贵的东西不见得质量就好。
16、7、请同学读完剩下的课文。(反馈同上,4分钟)(这一部分课文比较简单,所以串讲一下就好了) (1)住在校外有这么多好处,张天明也想住在校外,柯林说:(请同学回答问题,并做出反馈) 期待同学回答:你刚来,在学校住对你有好处,可以适应一下大学生活 (2)柯林说,张天明如果想搬到校外住,可以找他帮忙。这让张天明觉得妈妈说的哪句话很有道理?(同上) 期待同学回答: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8、课后练习。(21分钟) 下面的说法对还是不对。(通过这个题目来检验学生是否听懂了语法点和理解了课文内容,上课前发给同学) 1. 学校开学了。(提及“了”的用法。)2. 学生从全国的各个地方回到了学校。(“每”和“个
17、”的区别)3. 张天明自己一个人来学校。(“是的”句型)4. 张天明的祖籍是美国。(祖籍的意思)5. 所有的学生都住在校内。(有的有的)6. 柯林觉得住在校内方便。(不见得)7. 柯林认为住在校内对张天明有好处。(对有好处)8. 张天明的妈妈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张天明觉得妈妈说的很对。(有道理)9. 柯林和张天明开始往新生楼上搬行李。(整体把握) 课堂活动准备6个纸板,每个纸板上写着住在校内或住在校外的一个原因。请6个同学上台抽取纸板,然后根据抽到的内容,分成“住在校内的原因”和“住在校外的原因”两组。在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板书好小组的名称,请学生根据小组名称站到相应的位置。(展示第4张PPT)请每一组同学尽可能地用到PPT上的重点词语或句型,将自己小组内纸板上的内容连接成一段话。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两分钟后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的句子说给大家听。 注意:1.很可能在分组的时候,有些同学因为对课文不了解而站到别的组内去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让台下的同学参与进来,在台上同学分完组站到指定的位置后,教师可以让台下同学纠正同学的错误。 2.台上同学可能会偷懒,在造句时可能会尽可能少的用到提供的词。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教师可对台下的同学说:谁还可以用到更多的词语或者句型? 3.六个纸板的内容分别为:方便、安全、省钱、自由、不见得方便、适应大学生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