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8-建筑方格网的测设-第一部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_建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习情境8-建筑方格网的测设-第一部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_建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情境8-建筑方格网的测设-第一部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_建筑.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学习情境8-建筑方格网的测设-第一部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_建筑.精品文档.学习情境8:建筑方格网的测设:第一部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_建筑学习情境8:建筑方格网的测设第一部分: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一、填空题1.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2.平行视线法、倾斜视线法3.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4.距离、角度、高程5.悬挂钢尺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B三、多项选择题1.A、B、C四、简答题1.施工测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施工测与此同时地形测量相反,是将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由图上标定在施工作业面上,但它同样遵循”从
2、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则.2.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些?答:测设的基本工作是距离、角度和高程.3.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哪些方法?各自适用于什么范围?答: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场地布设有相互垂直的矩形方格网或主轴线,以及量距较为方便时.极坐标法适用于待测点离控制点较近,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或具备电子全站仪时.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点离控制点较远或不便于量距的情况下.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施工场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测设点不超过一尺段时.4.简述精密测设水平角的方法、步骤.答:在角顶点A上置仪,先用一般的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测设待
3、测水平角,在地面上定出C点.再用测回法观测BAC,测回数可视精度要求而定,取各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设-=,则可根据AC长度和计算其垂直距离CC1:.过C点作AC的垂直方向,若为正向外量,为负向内量,量CC1即得C1点,则BAC1就是精确测定的角.5.叙述测设已知坡度直线的倾斜视线法的操作步骤.答:先根据附近水准点,将设计坡度线两端点A、B的设计高程测设于地面上,并打入木桩.将水准仪或经纬仪安置于起点A,量仪高i.瞄准终点B上水准尺,使中丝读数正好等于仪高i,此时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在A、B之间按一定距离打桩,当各桩点上的水准尺读数都为仪器高i时,则各桩顶连线就是所需测设的设计坡度.
4、五、计算题1.水准测量法高程放样的设计高差=-1.500m,设站观测后视尺=0.657m,高程放样的计算值为2.157m.画出高差测设的图形.解:2.B点的设计高差=13.6m,按图所示,按二个测站进行高差放样,中间悬挂一把钢尺,=1.530m,=0.380m,=13.480m.计算=?解:hAB=HB-HA=13.6mHi1=HA+a1 Hi2=Hi1+=HA+a1+b2=Hi2-HB=HA+a1+-HB= a1+-hAB=1.530+-13.6=1.03m3.已知点A、B和待测设点P坐标是: A:=2250.346m,=4520.671m; B:=2786.386m,=4472.145m;
5、 P:=2285.834m,=4780.617m.按极坐标法计算放样的、DAP.4.已知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用它测设22.500m的水平距离AB.若测设时温度为,施测时所用拉力与检定钢尺时的拉力相同,测得A、B两桩点的高差h=-0.60m,试计算测设时地面上需要量出的长度.5.设用一般方法测设出ABC后,精确地测得ABC为,BC长度为120m,问怎样移动C点才能使ABC等于设计值?请绘略图表示.解:C点向外移动-0.0140m才能使ABC等于设计值.6.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20.355m若在B点处墙面上测设出高程分别为21.000m的位置,设在A、B中间安置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得读数=1
6、.452m,问怎样测设才能在B处墙得到设计标高?在B处墙上贴立一水准尺,水准仪瞄准该水准尺,水准尺上下移动,读数正好等于0.803m时,尺底为设计标高.7.如图,A、B为控制点,已知:=643.82m,=677.11m, =87.67m, =156,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535.22m,=701.78m,若采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试计算测设数据,简述测设过程,并绘测设示意图.经纬仪安置于B点,对中、整平,盘左位瞄准A点,水平度盘配转动照准部,水平度盘读数为时停止,在此方向上测设一已知水平距离DBP,得P点,同理以盘右位测设,得P点检查PP距离,在允许范围内取中点作为测设点P.8.已知地面水准点A的
7、高程为=40.00m,若在基坑内B点测=30.000m,测设时=1.415m,b=11.365m,=1.205,问当为多少时,其尺底即为设计高程?解:hAB=HB-HA=30.00-40.00=-10.00mHi1=HA+aHi2=Hi1-=HA+a-b1=Hi2-HB= HA+a-HB= a-hAB=1.415-+10.00=1.255m9.设地面上A点高程已知为=32.785m,现要从A点沿AB方向修筑一条坡度为-2%道路,AB的水平距离为120m,每隔20m打一中间点桩.计算各桩顶标高.解:HB=HA+i*DAB=32.785-2%*120=30.385mH1=HA+i*DA1=32.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情境 建筑 方格 第一 部分 施工 测量 基本 工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