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doc





《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精品文档.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1. 编制目的为明确斜井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斜井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欠挖,保证斜井的开挖作业安全,确保斜井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施工方案。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巩义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隧参图3. 工程概况3.1 隧道概况巩义隧道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为双线隧道,隧道起迄里程为DK63+332DK66+700,全长3368m。隧道所经地区地势平缓,相对
2、高差约25m,最大埋深近65m。巩义隧道下穿巩义市新区,与多条道路及建筑设施立体交叉,主要有:DK63+585602下穿310国道;DK64+130220下穿新310国道和铁路专用线;DK65+442514下穿市政道路紫荆南路;下穿65+442514DK66+230430为浅埋地段以明挖通过;隧道上方地面有多处民宅等建筑设施,多为13层,基础深度12m。3.2 斜井工程概况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本隧道设置斜井一座,斜井设于DK65+45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中线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为45,斜井水平长度135m,斜长135.47m。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斜井净空采用单车道断面,斜井纵坡9
3、%,其中斜井与正洞交接段以及错车道段采用2%缓坡。斜井的支护型式采用喷锚支护整体式衬砌,斜井交叉点等薄弱环节衬砌采用降低一级。隧道建成后斜井改做紧急出口通道,为满足使用要求,隧道施工完成后应自施工斜井出口衔接一段水平长度为25.1m的紧急出口通道结构,坡度为20%。斜井及紧急出口通道总长161.1m。紧急出口通道外场坪设向洞外10%的坡,防止洞外地表水进入斜井。3.3 自然及地质条件斜井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不发育,对斜井无不利影响。XK0+000-XK0+91段为级围岩,dl+plQ2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结构较致密,局部为砂质粘土,地下水不发育。XK0+91-XK0+161.1段为级
4、围岩,上部为al+plQ3砂质黄土,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空隙较发育,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dl+plQ2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4. 总体施工部署本线隧道斜井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由于处于典型的黄土段,施工工法单一,施工时要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整体衬砌。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陷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4.1 劳力、机具设备配置开挖作业人员20人;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10人;喷射混凝土作业14人。主要施工机具配置为小型挖掘机2台(或大型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湿喷机2台,压入式通风机3台,
5、钢架弯制机1台等。4.2 施工便道、施工用电、施工用水自紫荆南路新修施工便道300米至斜井洞口,交通便利,但坡度较陡。施工用电采用当地电网高压电为主,自发电为辅。施工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高位水池设在斜井上方的山坡上,安全可靠。施工便道图详见图4.2。4.3 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图4.3。4.4 测量及试验测量控制详见右图及表4.4。试验资料见后附表。表4.4:巩义隧道控制点成果表点号纬距(N)经距(E)备注 TC5 3846383.115503970.351巩义隧道进口TC063846012.055503541.816 TC07 3846175.615503313.003 TC08
6、 3845809.724503290.568 GX1 3844551.077501565.002巩义隧道斜井GX2 3844266.691501653.990GPS26_1 3845540.589501886.678gC1 3843476.613500646.879巩义隧道出口gC2 3843302.068500646.719NJ1 3842979.520500587.722NJ2 3842915.055500281.306DK63+3323845847.006503301.285巩义隧道进口左线中心XDK0+0003844425.726501730.963巩义隧道斜井起点中心XDK0+135
7、3844432.125501596.115巩义隧道斜井出口中心DK66+7003842442.577499557.653巩义隧道出口左线中心5. 进洞方案5.1 边仰坡开挖及加固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边仰坡开挖边坡为1:1,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不大于5m,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防护一段。边仰坡防护采用挂网锚喷法,钢筋网为82020cm,锚杆采用22砂浆锚杆,长度3m,1.2m1.2m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示意图见图5.1.1。喷射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湿喷机喷射。在边仰坡开挖完成后,
8、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 5.2 防洪措施洞口开挖线以外5m设置截水沟,示意图5.2。边仰坡坡角设置排水沟,水沟通过斜向水沟引排至低洼处。隧道洞内侧沟与路堑侧沟顺接。为加强排水,在洞口接原有排水涵管再续埋500m600混凝土涵管,引排水至低洼处。隧道出洞方向为上坡,在洞外12米处设路面盲沟一道,以截排洞外汇水, 进洞方向左设汇水井一座,C20素混凝土浇筑,静空333m,侧壁及底板厚度30cm,采用一台抽水机抽排。同时洞外水沟作成不小于2的反坡排水。进洞施工方案 斜井进洞方案采用超前
9、小导管预支护,格栅钢架加强支护,锚喷挂网初期支护,整体式衬砌。为确保洞口施工安全,采用洞门外架设一榀格栅钢架并施作与洞身相同的衬砌结构。5.3 进洞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斜井洞口开挖前,先进行拱部152.5范围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示意图见图5.3。小导管采用42mm热轧无缝钢管,长3.5m,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2.4m,每环23根。纵向搭接长度1m。锚杆施工外插角35,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3.1。5.3.1制作钢花管小导管采用42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3.5mm,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10mm,尾部长
10、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5.3.2 小导管安装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煤电钻钻孔,孔径约50mm。 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外露20cm焊接在后序架设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5.3.3 注浆注浆前先冲洗锚杆内沉积物。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时注浆方可结束。注浆参数可参照以下数据: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Mpa;浆液初凝时间:12min;水泥: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细砂。地质调查现场试验效果检查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准备设备准备导管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拱部放样布孔风枪或煤电钻成
11、孔清 孔插入小导管注浆隧道开挖1:1砂浆准备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3.1)5.4格栅钢架斜井洞口进洞段采用格栅钢架加强支护,示意图见图5.4。钢架纵向间距0.81.0m,相邻钢架采用20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m,内外交错布置。钢架采用定位锚杆定位,各单元间由螺栓连接,边墙底部垫槽钢。5.4.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隧道各部开挖完成初喷砼后,分单元及时安装钢架,采用与定位锚杆、径向锚杆以及双侧锁脚锚管固定,纵向采用20钢筋连接,钢架之间铺挂钢筋网,然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4.1。5.4.1.1 钢架加工格栅钢架加工:格栅钢架在现场设计的工装台上加工。工作台为=2
12、0mm的钢板制成,其上根据不同断面的钢架主筋轮廓放样成钢筋弯曲模型。钢架的焊接在胎模内焊接,控制变形。按设计加工好各单元格栅钢架后,组织试拼,检查钢架尺寸及轮廓是否合格。加工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接头连接要求同类之间可以互换。初 喷定位锚杆施工中线标高测量清除底脚浮碴钢架加工、质量验收钢架预拼分部安装钢架与定位锚杆焊连定位设锁脚锚管锁定加设鞍形垫块安装纵向连接筋挂钢筋网复喷混凝土围岩监控量测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4)格栅钢架各单元必须明确标准类型和单元号,并分单元堆放于地面干燥的防雨蓬内。结构试验时,在工作台上将钢架拼装成环。外侧焊油顶座,采用油顶
13、,仪表按设计荷载进行加压。使用钢筋应力计及收敛仪量测钢架内力和变形情况。5.4.1.2 钢架安装钢架安装在掌子面开挖初喷完成后立即进行。根据测设的位置,各节钢架在掌子面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为保证各节钢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安装前应清除各节钢架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同时每侧安设2根锁脚锚管将其锁定,底部开挖完成后,底部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将钢架全环封闭。级围岩需在拱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隧道开挖时在钢架的各连接处预留连接板凹槽。初喷砼时,在凹槽处打入木楔,为架设钢架留出连接板(和槽钢)位置。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
14、大间隙应每隔2m用砼预制块楔紧,钢架背后用喷砼填充密实。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钢架纵向连接采用钢管(钢筋),环向间距1m。钢架落底接长在单边交错进行,每次单边接长钢架12排。在软弱地层可同时落底接长和仰拱相连并及时喷射砼。接长钢架和上部钢架通过垫板用螺栓牢固准确连接。为使钢架准确定位,架设钢架时尽量利用径向锚杆定位固定。架立钢架后应尽快进行喷砼作业,以使钢架与喷砼共同受力。喷射砼分层进行,先从拱脚或墙角处由下向上喷射,防止上层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角)不密实,造成强度不够,拱脚(墙角)失稳。5.4.2 施工要点钢架应按设计位置安设,钢架之间必须用钢筋纵向连接,并要保证焊接
15、质量。拱加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时,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钢拱架的拱脚采用纵向托梁和锁脚锚管等措施加强支承。钢架应尽可能多地与锚杆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的效应。喷射混凝土时,要将钢架与岩面之间的间隙喷射饱和达到密实。喷射混凝土应分层次分段喷射完成,初喷混凝土应尽早进行“早喷锚”,复喷混凝土应在量测指导下进行,即“勤量测”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复喷适时有效。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成型,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钢架安装前应清除底
16、脚下的虚碴及杂物,钢架底脚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5.5洞口段开挖开挖采用台阶法施工,见图5.5。台阶长度2.03.0m。黄土段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石质段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整体衬砌,确保隧道安全。5.5.1监控量测5.5.1.1 量测项目根据本线隧道的特点,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二次衬砌前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地表下沉;二次衬砌后净空变化。5.5.1.2量测方法和要求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
17、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禁损坏。基底处理完毕经检测符合各项指标后,在仰拱回填顶面横断面上设3个测点,纵向每10m设一排,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隧道浅埋地段地表下沉的量测宜与洞内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开挖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
18、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后结束。具体方法和要求见表1。5.5.1.3 测点布置洞顶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见图1,洞内周边收敛量测布置见图2,拱部下沉、底部上拱、填充面下沉量测布置见图3。5.5.1.4 监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数据。结合围岩、支护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绘制各种变形或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表1 量测项目及要求表测试时间3个月以上每次机械或人工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13次/月1次/天13个月12次/周15天1个月1次/2天
19、115天12次/天观测点布置全长度开挖及初期支护进行中。隧道周边共设三条监测基线,沿纵向每1030米设一组,如图所示,测点布置位置尽可能与地面观测点相一致。纵向沿隧道中线每1020米左右设一个混凝土桩,横向按图所示布点安设混凝土桩。横断面位置依据衬砌类型并结合实际地形选择在横向地形变化较小和不受仰坡开挖影响的部位。并在洞顶山体变形范围以外设两个水准点,供洞顶测点抄平使用。方法、要求及工具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采用隧道周边位移计(或全站仪非接触观测法)量测。开挖后按图安设收敛杆件并进行编号,收敛杆件埋入土体深度不小于40cm。采用精密水准仪,混凝土桩及水准基点要求按“铁
20、路测量技术规则”办理,桩底应埋设于冻结线以下3050cm。沉陷抄平应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进洞前应将所有纵、横断面方向桩全部抄平一次。开挖至量测断面20m、 10m 、5m时、开挖至量测断面时、开挖超过量测断面5m、10m、20m时、至衬砌前每天测量一次。当出现沉陷值突然变大时,应酌情增加量测次数,进行监视。衬砌后,应根据沉陷情况继续量测一段时间。项目名称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洞内周边水平收敛位移量测洞口及浅埋段洞顶地表沉陷量测应测项目5.6 喷射混凝土5.6.1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斜井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方法,厚度20cm,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1、、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5.6.2 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施工工艺见图5.6.2。5.6.3 喷射前准备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
22、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若遇受喷面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5.6.4 混凝土搅拌、运输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巩义 隧道 斜井 进洞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