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设计.doc
《年产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设计.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年产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设计.精品文档.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年产1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学 生:学 号:专 业:生物工程班 级:2011.5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2015年6月四 川 理 工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年产1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 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生物工程 班级: 2011.5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签名)二级学院院长 (签名)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生产车间工艺论证;(2)生产工艺计算
2、(物料衡算、能量衡算);(3)车间设备设计选型及车间布置设计;(4)图纸绘制要求:工艺流程图;生产车间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生产车间平、立面布置图。(5)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6)产品规格: 青霉素钠盐 ;(7)生产安排:年生产天数为 280天 ;(8)淡旺季生产任务比例: 无淡旺季 ;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1)吴思方.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梁世中.生物工程设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姚玉英.化工原理(上、下)M.北京: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4)陆敏. 化学制药工艺与反应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3、季阳萍.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 止 日 期1查阅资料,初步拟定设计方案03月10日-03月20日2生产工艺论证及工艺参数的选择03月21日-04月12日3工艺计算04月13日-04月24日4车间设备设计、选型及车间布置设计04月25日-05月15日5图纸绘制05月16日-05月29日6设计说明书修订、排版及装订05月30日-06月8日7毕业答辩6月中旬摘 要 本毕业设计以青霉素G钠为背景,进行年产1200吨青霉素钠盐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为了实现产黄青霉菌种放大培养的平稳过渡,设计采用目前主流的三级发酵工艺进行青霉素的生产,菌种经种子发酵
4、罐扩培后进入二级种子发酵罐再进入发酵罐。经工艺论证,种子罐和二级种子罐培养基一次性加入,发酵罐采用补料分批发酵以保证产黄青霉的健康生长。经工艺计算,设计选用2台一级种子罐、3台二级种子罐、6台发酵罐。厂房采用三层设计,在不同层放置不同类型的罐体,以满足生产需要。在本设计充分考虑了理论设计量的合理性,又兼顾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分析了发酵控制因素,对物料、能量等进行了计算,力求让设计完整及准确无误。关键词:青霉素;发酵;分批;工艺;生产Abstract The design penicillin G sodium as the background, conduct an annual outpu
5、t of 1,200 tons sodium penicillin fermentation plant preliminary design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P. Chrysogenum strain amplifying cultured smooth transition, the design with the current mainstream of the three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penicillin , strain through seed fermentation seed after ex
6、panding culture into the secondary fermentation and then into the fermentation. By craft demonstration, seed pots and secondary seed medium was added in one jar fermentation fed-batch ferment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P. chrysogenum. By process calculation, design selection 2 see
7、d pots, three two seed pots, six fermentation tanks. Plant uses three design, put different types of tanks in different layers, in order to meet production needs. In this design, the design fully consider the theoretical amount of rationality,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the
8、feasibility of materials, energy and fermentation control factors calculations carried out, to let the design is complete and accurate.Key words: Penicillin; fermentation; volume; process; product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青霉素的发现11.2 青霉素发展历程11.3 青霉素市场分析21.4 青霉素分子结构及分类21.5 青霉素的单位31.6 作用机理31.7 青霉素
9、的应用41.8 产品药理4第二章 工艺设计52.1 青霉素的生产原料52.1.1 菌种52.1.2 培养基52.2 青霉素发酵过程52.2.1 菌体生长阶段52.2.2 青霉素合成阶段62.2.3 菌体自溶阶段62.3 生产工艺62.3.1 天然青霉素的生产方法62.3.2 半合成青霉素的生产方法72.4 常见发酵方式72.4.1 分批发酵82.4.2 连续发酵82.4.3 补料分批发酵92.5 工艺特点102.6 工艺流程112.7 发酵过程优化控制112.7.1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112.7.2 发酵过程中pH的控制112.7.3 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122.7.4 发酵过程中菌丝浓度
10、的控制122.7.5 发酵液质量控制13第三章 工艺计算143.1 主要基础数据:143.2 发酵罐设计技术指标153.3 物料衡算153.4 能耗计算193.4.1 水193.4.2 蒸汽213.4.3 空气21第四章 设备设计及选型234.1 主要设备设计及选型234.1.1 发酵罐234.1.2 二级种子罐304.1.3 一级种子罐364.2 附属设备设计及选型414.2.1 贮罐414.2.2 液体输送设备选型444.2.3 空气粗过滤器454.2.4 空气压缩机选型454.2.5 发酵罐物料管道选型464.2.6 二级种子罐物料管道选型484.2.7 一级种子罐物料管道选型50第五章
11、 车间布置535.1 生产车间布置说明535.2 设备安装54第六章 环境保护556.1 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情况556.2 处理方案556.3 噪声控制55参考文献56致谢57第一章 绪论1.1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前,人们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为改变这种局面,科学家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次意外发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
12、。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时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中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1940年,英国弗洛里和钱恩进一步研究此菌,并从培养液中制出了干燥的青霉素制品。经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它毒性很小,并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许多疾病有卓越的疗效。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白喉杆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批量化生产。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式。当时美国和英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
13、染有显著疗效。到1944年底,青霉素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 青霉素发展历程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在1996年得到迅速扩展,当时全球青霉素原料药年产销量达4万吨左右,其中中国的青霉素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占到30%,且出口量猛增。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青霉素生产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缘于中国与印度抗生素工业的崛起。在此之前,欧洲根本不把亚洲制药工业放在眼里,因为当时亚洲尚无现代化工业可言,更何况制药工业了。1978年,
14、我国实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新政策,我国的制药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已占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3 青霉素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青霉素年需求量为5万吨左右,但直接作为注射剂使用的青霉素G和作为口服剂使用的青霉素V仅占全部青霉素产品的20%,另外3%5%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兽药使用外,大部分青霉素是作为制备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6-氨基青霉素烷或氯亚甲基头孢烯母核的原料,通过这些母核中间体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上述三种产品占抗感染药物原料药的78%,用于生产这些半合成产品所需消耗的青霉素约占全部产量的四分之三。 青霉素是
15、中国化学原料主要品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后,世界青霉素生产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的产量从90年代的初的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逐步增加到目前的90%以上。中国青霉素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青霉素工业盐产能已达10万吨/年,而每年全球需求量也只有56万吨,将青霉素作为制备其他抗生素母核的原料,让绝大部分抗生素品种摆脱了依赖进口的局面。面对国际市场对青霉素产品的需求的减弱和国内市场抗生素产品的升级,可知我国的青霉素需求量还是呈上升趋势。1.4 青霉素分子结构及分类青霉素是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 6-APA)苯乙酰衍生物。侧链基团不同,形
16、成不同的青霉素,主要是青霉素G。工业上应用的有钾、钠、普鲁卡因、二苄基乙二胺盐,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且很快失去活性。青霉素的分子通式为:RC9O4H11 N2 S结构通式可表示为下图:图1-1 青霉素结构通式然而青霉素发酵液中含有5种以上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F、G、X、K、F和V等),它们的差别仅在于侧链R基团的结构不同,其中青霉素G在医疗中用得最多,它的钾或钠盐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首选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强大的抑制作用。1.5 青霉素的单位目前国际上青霉素活性单位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指定单位(unit);二是活性质量(g),最早为青霉素规定的指定单位是:50mL肉汤培养基中恰能抑制标准金
17、葡萄菌生长的青霉素量为一个青霉素单位。在以后,证明了一个青霉素单位相当于0.6g青霉素钠。因此青霉素的质量单位为: 0.6g青霉素钠等于1个青霉素单位。由此,1mg青霉素钠等于1667个青霉素单位(unit)。1.6 作用机理 有研究认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有关1。细菌的细胞壁是一层坚韧的厚膜,主要由多糖组成,也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用以抵抗外界的压力,维持细胞的形状。细胞壁的里面是细胞膜,膜内裹着细胞质,青霉素作用于-内酰胺类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是肽聚糖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革兰氏阴性菌为110)、磷壁酸质、多糖、脂蛋白和蛋白质。其中肽聚糖是一种含有乙酰基葡萄
18、糖胺和短肽单元的网状生物大分子,在它的生物合成中需要一种关键的酶即转肽酶。青霉素作用的部位就是这个转肽酶。现已证明青霉素内酞胺环上的高反应性肽键受到转肽酶活性部位上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的亲核进攻形成了共价键,生成青霉噻唑酰基-酶复合物,从而不可逆的抑制了该酶的催化活性。通过抑制转肽酶,青霉素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细菌的抗渗透压能力降低,引起菌体变形,破裂而死亡。即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因为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
19、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 1.7 青霉素的应用临床应用:40多年来,主要控制敏感金黄色葡糖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螺旋体等引起感染,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及螺旋体有抗菌作用。优点:毒性小,但由于难以分离除去青霉
20、噻唑酸蛋白(微量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需要皮试。1.8 产品药理青霉素为内酰胺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球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对本品高度敏感;脑膜炎双球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及梅毒螺旋体也很敏感。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性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腹膜炎、心内膜炎、脓肿、败血症、蜂窝组织炎、乳腺炎、淋病、回归热、钩体病、梅毒、白喉及中耳炎等。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
21、、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第二章 工艺设计2.1 青霉素的生产原料2.1.1 菌种 常用菌种为产黄青霉( Pen chrysogenum )。当前生产能力可达5000090000/ml。按其在深层培养中菌丝的形态,可分为球状菌和丝状菌。今常用绿色丝状菌为代表。2.1.2 培养基培养基成分为: 碳源 青霉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乳糖、蔗糖、葡萄糖等。目前普遍采用淀粉经淀粉酶水解的葡萄糖糖化液(DE值50%以上)进行流加。 氮源 选用玉米浆、玉米饼粉等并补加无机氮源。 前体 微生物合
22、成含有苄基基团的青霉素G,需在发酵中加入前体如苯乙酸或苯乙酰胺。一次加入量不能大于0.1%,并采用多次加入方式。 无机盐 包括硫、磷、钙、镁、钾等盐类。铁离子对青霉菌有毒害作用,应严格控制发酵液中铁离子的含量在30 /ml以下。2.2 青霉素发酵过程 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分为菌体生长、青霉素合成和菌体自溶三个阶段22.2.1 菌体生长阶段 发酵培养基接种后生产菌在合适的环境中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即开始发育、生长和繁殖,直至达到菌体的临界浓度。这个阶段主要是碳源(包括糖类、脂肪等)和氮源的分解代谢,以及菌体细胞物质的合成代谢变化,前者的代谢途径和后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碳源、氮源和磷酸盐等营养
23、物质不断被消耗,新菌体不断合成。随着菌体浓度的不断增加,摄氧率不断增大,溶解氧水平不断降低。当达到菌的临界浓度时,摄氧率达到最大,溶解氧降至最小。当营养物质的消耗达到一定程度,菌体生长达到一定浓度,或者溶解氧的供应下降到某一水平,即成为限制因素时,菌体生长速度减慢;同时,由于菌体的某些中间代谢产物的迅速积累、原有的酶活力下降以及出现与抗生素合成有关的新酶等原因,导致生理阶段的转变,发酵就从菌体生长阶段转入青霉素合成阶段。2.2.2 青霉素合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合成青霉素,青霉素的生产速率达到最大,并一直维持到青霉素合成能力衰退。在这个阶段,菌体重量有所增加,但产生菌的呼吸强度一般无显著变化。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200 青霉素 钠盐 发酵 车间 工艺 初步设计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