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换填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方案.doc
《建筑垃圾换填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换填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建筑垃圾换填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方案.精品文档.建筑垃圾换填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方案 编 制: XXXX段软土路基 施 工 方 案 XXX有限公司 XXXX区项目经理部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复 核: 核: 审 XX段软土路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位于XX新区国际文化教育园内,西起XXXX道,东至富XX,是XXX文化XX交通主要干道。道路总长度为XX米,规划红线宽度60米。 二、现场情况 依照设计图纸,该路段XXXX路基原设计为路床下挖80cm后,若遇到砂层,无法保证路床顶面压实度、弯沉值时,机动车道路床顶面下30cm范围内砂层加入重量4%的
2、水泥稳定。现场开挖至设计反挖标高后(路床底部),揭露地层均为粉质粘土,基底软弱、土层强度低、塑性指数大、渗透系数小、土层含水量23%30%> W0+11,经现场取样试验,土体最佳含水量为14.6%,最大干密度为1.83,塑性指数不符合设计规定范围1015之内及含水量超出设计图中湿软地基处理W0+11,现场土体无法压实,无法按设计进行掺灰需另行处理,并且土体中树根及腐蚀物含量较多。经调查,该地段原来为沣河分洪渠老河床,现为村民种植树及蔬菜大棚地段。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25T压路机进行静压,出现大面积弹簧、反皮状,局部沉陷现象。地基的下沉问题突出,过大的沉降量影响稳定和平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3、。因现状土质参数、含水量、塑性指数均不符合设计要求,为确保道路工程质量,湿软路基填筑必须将施工后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现状土不符合路床回填材料要求,需外运处理并外购土方进行回填。 根据业主、设计院、勘测单位、监理单位对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制定采用级配建筑垃圾换填施工方案。现场已经对XX段右幅机动车道反 1 挖至设计标高以下60cm部分进行建筑垃圾进行换填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目前所采用级配建筑垃圾换填经碾压后达不到相应的压实标准。由于XX是西XX园区,为了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要求,又经济实惠。经业主及监理同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已对具代表性地段进行开挖探坑
4、,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勘察、论证,根据现场情况最终制定了湿软路基处理方案。 三、现场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路基换填施工前,为保证换填材料源质量,当料场确定后,试验室应及时进行相关试验,工程部确认填料种类、粒径、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反挖至处理标高后,进行平整和测量,恢复中边桩,检查平面位臵及处理宽度,放出标高控制点,修筑路拱,并用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 2、施工便道 为满足设备进场,材料运输等方面的需要,除利用既有道路外,还在线路内沿绿化带修建12m宽较高质量的便道,便道顶设路拱并按排专人加强维护养护,确保雨季便道畅通,现场施工便道已经贯通。 3、现场临时排水 由
5、于换填材料是一种渗水性材料,在施工中,须确保反挖至设计标高后路拱,防止路基层面积水。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湿软地基处理段落两侧设臵施工现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证路基土石方及附属结构物能正常作业,消除路基内与水有关的隐患,保证路基工程质量。当现场开挖后必要时现场采用蓬布或塑料布防雨,按排专人雨后及时组织人员排水,确保路基面不得积水浸泡。 2 四、湿软路基施工方案 根据2014年11月10日召开专家论证会,对XXX区XX路(XXX市政工程XX段湿软路基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专家提出全幅处理,确保处理的整体性,并提出如保确保设计图中车行道路基压实标准表要求。 根据业主、设计院及监理意见及建议,针对专家
6、意见及建议编制以下处理方案: 一、为减少后期纵向沉降裂缝,决定对该段湿软路基进行全幅挖除换填,换填深度为路床以下0.7m,先进行200m试验段施工,待试验参数确定后再进行其他段落施工。湿软地基处理分三层: 第一层:宽60m,厚30cm,采用大块粗骨料建筑垃圾,粒径1520cm约占80%,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0cm。 第二层:宽60m,厚20cm加工后级配建筑垃圾混合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4.75mm 以下细料含量小于50%,含泥量小于5%)、砾石(粒径不超过10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两种材料体积比为1:1; 第三层:考虑绿化种植,绿化带部分不用用灰土处理,处理宽度为 3.5(非机动
7、车道)+0.5(机动车道外侧加宽)+11.5(机动车道)+16(中 3 间绿化带)+11.5(机动车道)+0.5(机动车道外侧加宽)+ 3.5(非机动车道)=47m,厚20cm灰土封顶,采用12%灰土处理; 二、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路床80cm部分采用12%灰土分层夯实。 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均进行处理,剩余宽度不足以进行管道开挖施工,为确保管道施工时不破坏湿软地基处理整体性,管道位臵需外移,同时对热力、通信、给水管道也有影响,中间绿化带及行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采用防水土工布U型铺设,剩余绿化部分采用素土回填至结构层底。 四、沥青路面结构层连续施工,并调整结构层厚度,二灰碎石由原来的1
8、8cm+18cm改为20cm+20cm,灰土由原来的15cm+15cm改20cm。 五、处理深度范围内反挖遇砂层时,采用4%的水泥稳定,厚度为30cm,不需反挖到处理深度设计标高;当反挖到设计标高后遇砂层时,同样采用4%的水泥稳定,厚度为30cm。 五、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工艺 建筑垃圾换填采用全断面处理,左右幅分开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施工。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输、推土机摊铺整平、拖式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建筑垃圾换填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严禁倾填法施工。换填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5-1-1。 4 (1)填料的选择 填料选择:底层采用大块粗骨料建筑垃圾,粒径1520cm约
9、占80%,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0cm,中间层采用加工后级配建筑垃圾混合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4.75mm 以下细料含量小于50%,含泥量小于5%)、砾石(粒径不超过10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两种材料体积比为1:1;两种材料拌和做填料,其含量主要为砖块及水泥混凝土块、砾石为主。 5 严禁用含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材料,且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超标、针片状颗粒含量符合规范要求,无木屑、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材料进行填筑。现状土不符合路床回填材料要求,需外运处理并外购符合填料要求土方进行掺灰拌和后回填。当料场或换填材料性质变化时,应及时做试验,并适当调整铺料厚度,碾压遍数。 (2)划
10、分区段 在验收合格的地基上划分作业区段,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划分,各区段依次循环作业,试验段只分一个区。 A.路基整形 填筑前首先用机械对反挖出来的路基进行平整和测量,恢复中边桩,放出标高控制点,修筑路拱,并用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确保设计有效宽度。路基填筑至标高后,进行平整 B.分层填筑 第一层填筑前,测量班放出线路中、边桩,测出反挖后地面高程,报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第一层材料的填筑。整形、压实好后,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层厚计算出堆卸石料的数量并标点,安排好材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道路横断面分左右幅进行施工,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填筑应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根据不
11、同层次材料粒径要求,第一层先铺大料径材料进行挤压,第二层填料级配应良好,粗细颗粒应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粒集中堆积,对于填料中大于20cm的石块应进行解小。灰土层施工采用外购符合填料要求土方,掺灰拌和后回填。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混合料拌和均匀后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等现象。灰土施工 6 作到当天铺筑,当天成活。 C.检查铺填厚度 原地面处理完成后恢复线路中、边桩(每20m一个)。边桩用高1m的木桩,其上按分层厚度画格,或者沿纵向每20m设一断面,每断面布设2个测点,用水准仪测出各点高程,用以控制层厚和宽度。 D.摊铺平整 第一层材料摊铺,鉴于材料的特性,卸下的建筑垃圾填料采用大型推土机初
12、平,人工跟班配合。第二层摊铺时,由于填料材质不均匀,在推土机平整完后,压路机先静压一遍,人工用小斗车装料对坑洼地段进行填补。填补前用羊镐将底面已压实部分的表层刨松,粗细颗粒应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粒集中堆积,松铺厚度严格按方案所制定厚度进行回填,然后再继续碾压。当大块含量较多时,其间隙以细粒混合料人工铺撒填充。在路床底,人工挂线进行调整,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E.洒水和晾晒 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不超过最佳含水量2%,当填料中含水率太低时在表层采用洒水车喷水并搅拌均匀,以提高含水率;当填料中含水率超过规定时,采取晾晒以降低含水率,并可适当减小铺填厚度,再行碾压。 F.振动碾压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垃圾 换填软 土路 施工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