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选型研究.doc
《我国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选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选型研究.doc(1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我国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选型研究.精品文档.“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名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2002AA526010)子课题1: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 (2002AA526011)编号:密级:我国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选型研究国家863“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课题/子课题1 技术报告国 家 电 力 公 司中 国 华 能 集 团 公 司2003年 8月课 题 名 称: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子 课 题 名 称: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子 课 题 编 号: 2002AA526011承 担 单 位: 国家电力公
2、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工 作 起 迄 日 期: 2002年09月2003年08月报 告 名 称: 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选型研究课 题 负 责 人: 张晓鲁、金浪川主 要 工 作 人 员: 詹仲晦 李光华 苗迺金 纪世东参加单位 (负责人/主要工作人员):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金明达 徐域栋 姚尔昶 柳惠龄)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张素心 黄 瓯 彭泽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陈干锦 高子喻)上海汽轮机发电机有限公司 (黄德书 顾守录 )上海电站辅机厂有限公司(任一峰 陈建生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李殿成 胡平)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车东光 张志伦)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刘
3、庆和)东方汽轮机厂 (王为民 王建录)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霍锁善 沈坚勇)东方电机股份公司 (赵昌宗 王振元 )华东电力设计院 (陈仁杰 赵瑞阳)浙江电力设计院 (沈又幸 钱海平 )国电热工研究院 (赵 毅 朱宝田 苗迺金)西安交通大学 (段建中 顾红芳 赵钦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郑企仁 董卫国)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董建勋 朱利民)报 告 编 写 人: 朱宝田、苗迺金、周荣灿、董卫国、杨奇娟等目 录1 前言11.1 立项背景和意义11.1.1 立项背景11.1.2 立项意义21.1.3 关于超超临界参数概念的说明31.2 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目标41.2.1 主要工作内容4
4、1.2.2 研究目标51.3 承担单位及各承担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51.3.1 承担单位51.3.2 各承担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52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概要82.1国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历程和现状(详见附录1)82.2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计划(详见附录2)113 国内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条件和基础(详见附录3)133.1 对国内制造能力的评价133.2 对国内科研开发能力的评价143.3 对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技术路线的建议144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的论证154.1 技术选型论证的范围和影响技术选型因素的分类154.1.1 技术选型论证的范围154.1.2影响技术选型因素的分类154.2 循环
5、方式和主要蒸汽参数的论证174.2.1循环方式采用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204.2.2 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224.2.3 主蒸汽压力344.2.4 机、炉蒸汽参数的匹配444.2.5背压524.3 机组容量564.3.1锅炉564.3.2汽轮机584.3.3发电机654.3.4 辅机664.3.5 容量的综合比较664.4 机组主要结构形式674.4.1锅炉674.4.2汽轮机764.4.3辅机824.5运行性能834.5.1 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特性834.5.2 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的一些特殊问题844.5.3 旁路系统854.5.4高蒸汽参数对锅炉启动系统及变负荷运行特性的影响854.5.5
6、高蒸汽参数对汽轮机变负荷运行特性的影响874.5.6对超超临界机组的经济运行负荷的建议884.6 烟气净化技术884.6.1烟气除尘技术884.6.2烟气脱硫技术914.6.3 烟气脱硝技术944.6.4 技术适用性及国产化问题分析964.7 小结985技术经济分析1005.1 材料的选择和来源对机组成本的影响1005.2主设备造价与电厂单位千瓦投资1035.2.1主设备造价1035.2.2电厂单位千瓦投资1065.3 运行经济性1105.4 减排CO2的评价1115.5总体评价1116结论和建议1136.1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选型的论证结论1136.2 需要进一步开展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7、研究的建议1146.2.1 超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1146.2.2 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1156.2.3 大型燃煤电站烟气净化技术1176.2.4 超超临界机组电站设计与运行技术1176.2.5 有关百万级大型发电机研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1186.2.6 有关600MW等级超超临界示范电站设计方面的工作内容1196.2.7 有关超超临界电站主要烟气净化技术及装置研发方面的工作内容119附录1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概要120附录2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计划146附录3 国内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条件和基础151附录4 各课题单位的研究结论1751 前言1.1 立项背景和意义1.1.1 立项背景为了提
8、高煤炭能源的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世界上许多国家积极开发效率更高、污染物排放更少的清洁煤发电技术,其目标围绕着提高能效与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污染影响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这些技术主要有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加烟气污染控制、常压循环流化床(CFBC)燃烧、增压循环流化床(PFBC)联合循环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目前,包括PFBC、IGCC等在内的技术仍处于试验或示范阶段,从技术难度和现实的可行性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期内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和商业上的应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在诸多洁净煤发电技术中最具技术继承性,技术难点较少,最有条件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生产,为电力工业提供新一代装备。从蒸汽
9、动力装置的发展过程来看,进步一直是沿着提高蒸汽参数和大容量化的方向前进的。提高蒸汽参数与发展大容量机组相结合是提高常规火电厂效率及降低单位容量造价最有效的途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是有效利用能源的一项新技术,其水蒸汽工质的压力、温度均超过以往任何参数的机组,从而可大幅度提高机组热效率。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可比亚临界机组提高23个百分点左右,而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可比超临界机组再提高24个百分点左右。配以烟气脱硫系统的超超临界机组在国际上已经是商业化的成熟的发电技术。其可用率、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机组寿命等方面和亚临界机组没有差别。而在能源利用效率及CO2、SO2排放等方面明显优于亚临界机组和超临界机组。
10、 近十几年来,世界上发达国家积极开发和应用高效率的超超临界参数发电机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国际上已经是商业化的成熟的技术,在全世界许多工业化国家广泛采用,研发和应用该技术较好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其可用率、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机组寿命等方面已经可以和亚临界机组相媲美;同时,超超临界机组又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超超临界机组在电力工业中占有的份额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热力性能、环保性能、可靠性、运行性能及单位造价,这是超超临界机组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电力工业以煤为主的格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火电机组设备总体技术水
11、平不高,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发电煤耗高;能源利用率低,也进一步加剧了因煤炭燃烧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需要电力有相应的增长。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快电力结构调整的紧迫问题。从长远看,我国经济的增长必然要受到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为此,近二十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发展和推动燃煤发电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后,国内的设计、制造、运行能力有了极大提高,至今技术上已具备了再上一个台阶的条件。近十多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约11200MW常规参数超临界机组,其中的8400MW已经投
12、运。这些机组的投运不仅在提高发电煤炭利用率和降低污染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且通过这些机组的成功投运,也为我国自主开发超临界机组积累了机组建设和运行方面的经验。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华能沁北电厂的机组是利用引进技术、国内制造的2600MW的超临界参数机组,紧接着又有一批超临界机组电站正在筹建。目前,已向国内制造厂订货的超临界机组已超过50台。所有这些都为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大型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作为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的高效、节能、环保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是迫切的和必要的。因此,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状况,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需求,根据我国电力技术发展水平及发电设备制
13、造业基础条件,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积极组织国内制造厂和设计、研究院所及高校等有关单位,经过大量、细致的研讨和分析、论证工作,于2002年8月完成了“十五”国家863科技计划“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论证、答辩和立项工作。“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主要以华能某电厂21000MW级工程项目为依托,重点研究和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电站系统以及与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相适应的烟气净化技术。并以此促进和提高我国发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为电力工业提供清洁、高效的新一代大型发电机组。1.1.2 立项意义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需求,今后电网新增发电机组的需
14、求和数量都将大幅度增加。与常规火电机组、超临界机组及诸多洁净煤发电技术相比,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在效率、排放及技术经济上的优势,从而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我国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洁净煤发电技术中的首要选择。在国内开始研制常规超临界机组的同时就着手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发研制和工程示范,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火电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及技术水平,并有可能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一个技术上的跨越。随着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国产化,今后我国新增的火电装机容量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必将快速增长。同时,发展清洁、高效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是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
15、与装备差距的主要措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将是未来20年30年中装备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机型,也是目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提供新一代主力装备的能力、规范化地实现洁净煤发电的最现实和最快捷的途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研究课题的进行和完成,将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及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一个技术上的跨越。“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 将确定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要参数、容量、主要结构、关键技术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并为依托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是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发展中起步阶段关键的一步,对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总体技术框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1.3 关于超超临界参数
16、概念的说明在工程热力学中,规定水在临界状态点的参数是:压力22.115MPa,温度374.15。理论上认为,水的状态参数达到临界点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二相区存在。与较低参数的状态不同,这时水的传热和流动特性等也会有较显著的变化。当水蒸汽参数值大于上述临界状态点的参数值,则称其为超临界参数。发电厂蒸汽动力装置中汽轮机比较典型的超临界参数为:24.2 MPa/566/566。当水蒸汽参数值大于上述临界状态点的参数值,并继续进一步提高到一定数值时,则进入了所谓的超超临界状态的参数范围内。关于超超临界参数范围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在发电行业领域中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各
17、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日本将压力大于24.2MPa、或温度达到593(也有说超过566)以上的工况定义为超超临界状态;丹麦认为蒸汽压力27.5MPa是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的分界线;西门子的观点是从使用材料的等级来区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等等。在我国的电力百科全书中写道:通常把蒸汽压力高于27MPa称为超超临界。在发电厂蒸汽动力装置中,超超临界参数不具备明确的物理定义,仅表示技术参数或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目前,尽管关于超超临界参数的概念在世界上尚无统一标准,但多数国家、多数发电大公司及多数著名动力设备制造企业对下列超超临界参数的概念不表异议:当某一机组的主蒸汽参数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即认为该机
18、组属于超超临界机组 主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7MPa; 主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4MPa,且主蒸汽温度大于等于580(主蒸汽温度大于等于580,或/和再热蒸汽温度大于等于580);本课题组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对超超临界参数概念的的不同提法,建议我国的超超临界参数可以考虑采用上述概念。1.2 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目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即子课题一“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的工作内容)。通过收集分析国外资料、由制造厂分别进行机组概念设计分析,并由设计部门研究电厂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与依
19、托工程研究内容有机结合,为依托工程的预可研提供技术支撑。第二阶段: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及烟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锅炉关键技术、汽轮机关键技术、相匹配的烟气净化技术及电站设计与运行技术研究等在内的其余4个子课题的工作内容),形成自主制造的能力。子课题一的目标为完成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参数的研究,与依托工程预可研结合形成报送工程立项的文件;以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在引进超临界发电技术国产化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电站系统以及与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相适应的烟气净化技术;完成我国首台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具备制造能力,实现我国超超临界技术上的突破和为
20、我国未来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1.2.1 主要工作内容“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第一子课题“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为:l 国外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l 分析国内现状,考虑经济性、投资、环境、运行费用、机动性等因素,选择论证适合国情的单机容量等级、再热次数、参数(压力、温度等)等,推荐最终方案l 超超临界机组设备的选型和不同方案的分析,包括汽轮机主要结构特点,锅炉总体布置、管圈型式、燃烧系统,关键部件用钢等。l 分析设备参数和容量与造价的关系。l 有关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主要参数匹配与运行特点、热力系统设计、主要辅机、电站环保及烟气净化方案设计等内容的分
21、析研究工作。l 水在超超临界参数时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水处理、锅炉、汽机用材和运行的影响与特殊要求;单管内超超临界水动力热力试验研究。l 结合依托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国内制造企业的加工能力、大件设备国内的运输条件、厂址场地安排、当地煤价、电价、电网容量、国外采购材料费用和现有的技术基础等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比较,完成依托工程建设超超临界机组的预可行性研究中重点技术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l 根据研究结果决定下一步的研究内容。1.2.2 研究目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的研究目标为: l 提出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容量等级、主要参数及技术选型的研究。l 结合依托工程华能某电厂,完成超超
22、临界机组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论证。l 以超超临界燃煤电站示范工程为应用对象,完成烟气净化技术(包括除尘、脱硫、脱硝)选型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l 超超临界机组运行性能的分析研究。完成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为依托工程的建设以及我国今后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1.3 承担单位及各承担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1.3.1 承担单位 第一子课题“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 由国家电力公司和华能集团公司负责,并组织有关设备制造厂、研究与设计院和高校等单位以华能某超超临界电厂作为依托工程,按照各自的研究重点、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参加“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选型研究”工作的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发展 临界 发电 机组 技术 选型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