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一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春一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一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春一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编号1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对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圆柱的底面,以及利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2.对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 平行四边形。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2.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生:学具、图形卡片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2、?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
3、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反思编号2课题拼一拼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学生:学具、图形卡片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5、?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
6、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课后反思编号3课题练习课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重难点1.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2.
7、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准备课件。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第7页练习一第6题。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2第7页练习一第7题。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3第6页练习一第4题。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动手,汇报。三、巩
8、固新知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新|课 |标|第 |一| 网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编号4课题七巧板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难点1.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2. 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生:七巧板拼图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
9、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二、教学互动1.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2.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2)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3)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4)游戏环节: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析摆出一个正方形。1)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2)然后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3)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三、巩固练习1.根据序号拼图形。教师出示一套
10、七巧板,每个图形上均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6个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样子拼一拼,试一试。3.猜一猜,拼一拼。出示第一个狐狸阴影图片。1)你们看它像什么?2)猜一猜,它可能是由哪几块七巧板拼成的?3)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试拼。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给四组学生四套七七板和四张纸,让这四组同学在纸上拼,拼成后教师展示在黑板上。4.成果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四、课堂小结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来,希望同学们课后积极动手,将自己拼出的图形展示给家人和朋友看。课后
11、反思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编号5课题十几减9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重难点1.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来突破。2. 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口算卡片 、主题图、课件、小棒。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复习 1口算。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9十()169十()17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
12、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
13、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
14、方法计算。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2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编号6课题十几减9的练习课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对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圆柱的底面,以及利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2.对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 平行四边形。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准备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15-9()18-9() (3)9+()14(4)9+()1714-9()
15、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
16、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编号7课题十几减8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重难点1. 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 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准备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复习1.口算8+3=9+5=7+6=8+5=7+4=9+2=9+8=8+7=2
17、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9十()168十()139十()158十()17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2。(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
18、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新 课 标第 一 网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3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编号8课题十几减7、6课时1教学时间预设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重难点1. 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 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准备
19、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生:学具、图形卡片个性化修改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6十()128十()135十()117十()149十()166十()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级 数学 下册 表格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