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技术方案55479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社区技术方案5547927.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1.11.2 智慧社区技术方案5547927.精品文档.1.3 社区智能服务软件1.3.1 总体要求l 建设社区人口信息资源管理,支持社区相关基础信息整合、共享、管理和分析,建立社区内各小区全景三维模型,并实现人户关联;l 基于二维码技术,整合各类政府无偿服务、商户有偿服务和购物服务,建设社区电子商务服务及快捷支付平台,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l 引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支持各类智能终端的移动服务和管理应用,同时提供自助远程体检、智能视频分析、远程问诊等智能化服务;l 集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自动语音、人工帮助、现场协助等多种方
2、式,实现点对点多系统无缝对接,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项目部、开发商、居民等四类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决策参与方式。l 提供PC端、移动终端(Andriod、IOS)、互动触摸屏、数字电视四种环境下的平台管理和服务应用。l ,提供运营管理支撑方案,组建专业化运营和服务团队,为社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维修服务等便民服务事项。1.3.2 基础支撑应用1.3.2.1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是为智慧社区的所有用户建立统一的标准,并按照组织部门结构分级管理,包括各级领导、各级管理员、社区工作人员,并建立统一的用户及权管理和集成规范,实现对现有应用系统用户的整合,并
3、为所有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标准的用户及权服务接口,未来所有的应用开发通过按照组织机构模型组件的集成规范和集成标准进行建设。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目录服务组织机构模型组件基于目录服务构建,目录服务中存放的主要信息包括如下:l 人员信息将所有的人员集中放置,包含这些用户的详细信息。l 组织信息将用户组、部门、单位各种组织单元的信息集中放置,包含这些组织单元的详细信息和关联关系l 应用认证使用目录服务为应用作为认证的数据源,存放用户的密码。l 权限信息权限信息包括应用的访问权限和所有应用的功能权限。l 关联信息统一权限的基本信息和相互关联信息,包括角色、功能、菜单等。同
4、时,目录服务的整体构建和技术架构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目录服务为各个应用提供用户信息库,不必在为每个应用建立独立的信息库。目录服务为应用提供公共的认证服务目录服务通过与访问控制软件的协作,提供全局单点登录服务目录服务提供高可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2)数据管理与维护同时提供集中式和委托式用户管理,包括自管理。管理权限可以跨用户范畴指定,诸如对社区管理员、社区工作人员等。通过委托职责,组织可以缩减更新延迟、将管理任务传递到授权的来源,从而显著缩减维护开支。用户身份数据分为超级管理员、组织机构、应用系统、角色用户组不同级别的管理,便于不同应用系统灵活授权管理。支持灵活的用户授权机制,将用户结构和
5、能访问的信息及应用系统建立统一的映射关系。用户、用户组支持多重关联。组中可以包含部门及特定用户,部门下所有的用户及新增用户将自动归类当该组,并获得相应权限。管理功能包括功能如下:l 用户管理功能用户信息维护:维护用户基础信息,实现用户与部门的关联用户组维护:维护用户组的基础信息,实现用户与组的关联l 组织机构信息管理单位信息维护:维护单位的基础信息部门信息维护:维护部门的基础信息l 授权管理角色管理:维护角色的基础信息,实现角色与功能的关联用户授权:给用户赋予相应的角色,实现用户与角色的关联l 资源管理应用注册:维护应用系统的基础信息。该应用条目信息为一个动态组,除了存放应用的基础信息,以及访
6、问控制的过滤条件。菜单管理:维护菜单的基础信息。实现菜单与功能的关联功能管理:维护功能的基础信息。应用的组织架构:维护应用的组织架构。该组织架构为总的组织架构的子集扩展信息维护:维护单位、部门、人员的扩展信息。(3)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提供多种方式的集成接口,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该接口服务获取用户及权限资源库中信息。(4)单点登录集成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提供以下三种方式的单点登录集成:l LTPA方式对于连接支持LTPA的应用系统,当用户发出对该应用资源的请求时,必须首先向安全认证网关认证,认证成功后,安全认证网关生成LTPA cookie, LTPA cookie中包含用户标识、密钥和标记数据、
7、缓冲区长度以及到期信息等,这些信息使用安全认证网关和应用系统之间共享的受密码保护的密钥加密。应用系统收到LTPA cookie后,即可信任该用户标识直接进入功能界面。l 回写cookie方式回写cookie方式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分布式应用,用户在通过认证后,由安全认证网关将用户信息回写到客户端的IE cookie中,应用系统通过读取客户端的cookie实现登录认证。l Form-Based SSO方式针对已经建设且用户体系独立的应用系统,应支持采用Form-Based SSO的方式实现单点登录,通过配置统一用户与该应用系统用户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户在通过认证后,由安全认证网关将相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
8、提交到该应用系统的登录页面,保留原应用系统的认证过程。(5)集成服务接口面向所有需要集成的应用系统,提供完备的用户及权限集成服务接口。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基于LDAP建立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管理必须采取用户集中管理模式,可对用户、组、角色等身份数据进行动态建模,并能根据需要将相应的身份数据属性分配给指定的应用系统进行分级的身份数据管理。既要兼顾身份管理的统一性与灵活性,既满足用户、组织机构等身份数据的全局统一管理模式,又要灵活适应各应用系统定义局部信息,分配操作权限的实际需要。2、建立多维数据库,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时间维度、用户维度、业务维度等。3、对目录数据
9、的访问限制可以做到目录对象的属性级。可以控制用户对目录操作权限,包括:读、写、查询和比较等操作。可以提供基于用户标识、IP地址和域名的访问控制。以保证整个统一用户管理的安全可靠。4、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开发接口,降低与应用系统的集成复杂度。1.3.2.2 业务流程管理在业务流程管理设计方面,特别是社区办事业务流程,构建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支撑系统,提供图形化管理工具方便流程的调整和整体设计,并且整个文件的运转监控也可采用图形方式进行展示,使业务流程的管理从设计到运行更直观、直接、方便。业务流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l 工作流定义:负责给出工作流程的定义,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提供给工作流引擎解释;l
10、工作流运行服务:负责工作流的解释执行,核心是工作流引擎,它负责分派任务,管理整个任务的执行;l 管理和监视工具:负责监控工作流的执行情况,可以查看和改变工作流的活动状态;l 工作流客户应用执行者访问工作流的界面,活动参与者通过这样的应用程序参加工作流活动,获取自己的任务。业务流程服务组件应符合WFMC标准,有图形化的流程建模工具、工作流引擎服务器、可视化表单设计和编辑工具、强大的管理监督工具等,提供清晰定义的接口等必须提供工作流所需的各种必要的特性,包括功能如下:l 工作流引擎服务器引擎服务器不仅仅支持线形的流程,而是要支持各种条件下非线性流程流转的需要。引擎服务器必须包括监控管理服务、工作流
11、仿真服务、数据库服务、工作项服务、消息服务、日志服务、转载服务、垃圾回收服务。l 简单易用的流程建模工具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流程建模工具,拖拽即可完成流程的定义。能够表达分支、同步、竞争、循环、多流等的过程定义,过程定义中必须提供详尽的属性设置说明。提供丰富的逻辑表达方式,可以轻易的定义流程动作要执行的功能,方便准确的选择动作执行的参与者。l 清晰强大的开发接口和组件接口简单清晰,并有完成的接口开发文档,方便二次开发。通过二次开发可以轻易的将各个开发的业务点挂接起来,迅速的搭建企业应用,实现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流程数据删除、流程数据归档、流程定时启动、应用程序注册、流程查看、
12、过程监控。并提供丰富的开发组件,加速应用的开发和应用之间的集成。l 权限管理权限分为系统权限和对象权限,系统权限控制入口界面、对象权限控制到界面中的按钮, 权限管理主要控制使用者对资源的访问,系统通过权限管理来控制资源的安全性,对未授权的资源禁止使用者访问。l 独立的管理控制台管理控制台可以统一管理所有配置文件和服务。可以很方便的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工作流服务、WEB服务、资源管理服务等。l 良好的稳定性支持集群,可以承受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和大量流成的并发运行,并保证系统具有稳定的响应。相关技术要求如下:(1)提供一体化的建模、设计和监控等环境;支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视图,包括为流程设计和
13、开发人员提供面向技术的全视角的技术视图,用以进行流程的设计和开发、详细属性的设置等;(2)工作流引擎服务器,包括监控管理服务、工作流仿真服务、数据库服务、工作项服务、消息服务、日志服务、转载服务、垃圾回收服务。(3)提供可视化的流程建模工具,能够表达分支、同步、竞争、循环、多流等的过程定义,提供丰富的逻辑表达方式。(4)提供专门的事件调度单元控制流程调度,支持顺序、分支、并发、循环、嵌套子流程、多路选择、多路归并等各种基本流程模式,以及条件路由、自由流、回退、激活策略、完成策略、并行会签、串行会签、指派、多实例子流程等多种特殊流程模式。(5)支持基于机构/角色/岗位/人员的多组合方式进行任务分
14、配,支持通过业务规则指定活动参与者、通过代码逻辑动态计算参与者、通过前驱活动指定参与者等方式来进行任务分配;在任务查询机制方面,提供与业务无缝结合的能力,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业务条件查询待办任务列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流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能力,大幅提升了业务操作人员的用户体验;在任务处理机制方面,提供任务领取、撤销、退回、条件结束、会签审批等多种操作方式;在任务代理委托方面,提供基于流程定义和实例的两种代理和委托机制。(6)支持通过WebService服务集成功能、EJB、JMS等集成控件,实现与第三方系统的集成。(7)支持“集中/独立/分级”等多种引擎部署模式,支持流程引擎及相关系统功能模块
15、与用户应用功能的灵活部署方式。(8)具备高性能的流程引擎服务支持分段的事件驱动,提供超大并发量支撑和高可用性; 支持本地化缓存; 支持大并发量全自动流程的高效运行; 支持历史数据和运行数据分离; 支持流程引擎集群。 (9)支持图形化、集中的管理监控和明晰的分域授权管理(10)支持深入的流程执行跟踪和审计提供流程日志的查看和分析工具,分析请求处理的过程,分析系统并发用户、活动处理情况,协助定位问题和解决故障。(11)支持灵活的流程版本管理机制(12)提供清晰强大的开发接口和组件(13)提供灵活的权限管理(14)支持任务与消息机制的结合1.3.2.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为整个社区事务和生
16、活服务平台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以市规划局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原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图层的叠加实现地理信息的综合展现和民政业务的综合应用。系统应具备数据检查、数据入库、数据更新、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信息展示等数据管理和应用的基本功能。实现各小区内部所有楼栋、道路、社区、商户等信息在GIS中直观、准确、动态地展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基础管理子系统l 空间数据输入与转换功能模块该模块可以将现有的社区地形、社区地图、入住户主的区单元号等数据等转换成计算机兼容的数字形式。例如数字化工作站、人机交互终端、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仪器等,结合相应的软件,就可以将数据以图层的形式输入到空间
17、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把社区住房、社区超市、社区医务所、社区运动场所等点状地物作为一个矢量或栅格图层;将社区内交通线路,包括公路、河流等线状数据作为一个图层;将社区住房同一区、同一单元等在大比例尺地图上作为面状图层,在小比例尺上作为点状地物。为了保证最终数据的共享和检索必须保证存储的数据格式一致。l 属性数据输入功能模块该模块具体的作用是将社区房屋、以及社区内相关运动、服务内容、特点、电话号码等文字及表格数据进行分类编码,以大型的数据库Oracle或中小型的数据库Access等建立属性数据库,直接用键盘输入数据库中,但其数据结构要统一标准,便于与其它属性数据库的连接。 l 图形及属性编辑功能模块该
18、模块提供图形编辑处理功能,可以用来删除冗余数据、增加遗漏的数据等。另外,图形需要一定的修饰,设计线型、颜色、符号、注记等,如以红色点表示社区一区一单元住房,蓝色点表示社区一区二单元住房等,还要建立拓扑关系,包括结点匹配、多边形建立、拓扑检验,图幅接边,即把几幅图无缝拼接在一起编辑修改属性数据等。在这里参照图形输入属性数据可以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联接和更新。l 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模块该模块是用语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涉及地理元素(地物的点、线、面)的位置,空间关系以及属性数据如何组织,使其便于计算机处理和系统用户理解等。l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模块支持空间查询和分析,包括空
19、位置点查询、面查询、区域查询、拓扑查询等。例如查询社区的医务站;查询某区住房一定单元范围内的住户点(利用点的缓冲区分析);查询去某个户主住房的最短路径(利用网络分析中的最短路径分析)等。空间查询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显示,直观简便,空间分析是空间查询的更深层的应用,内容更加广泛,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例如前面空间查询中举出的例子。空间分析包括网络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地形分析等。 l 制图与输出子功能模块该模块的功能就是计算机制图,生成全新的社区地图,社区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制图包括社区地图符号的设计、配置与符号化、社区地图注记、图幅整饰、统计图表制作、图例与布局等内容,也可以向实现空间图形二维
20、、三维显示的方向发展,同时属性数据以报表的形式输出,并且这些输出结果可以在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或数据文件中输出。(2)数据共享服务子系统支持通过系统提供的一系列空间数据服务接口,加载已经发布共享的不同专题的基础空间信息,并叠加自身业务专题信息,完成相关的基础空间数据的查询、定位、分析等功能,实现基础空间数据的共享服务。数据共享服务子系统包括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空间应用服务接口模块、空间信息应用模块三部分。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包括信息编目输入、信息编目编辑、信息编目发布等。空间应用服务接口模块:包括帮助接口、用户安全认证接口、资源目录接口、矢量图层接口、地理编码接口、图片引擎接口、遥感影像接口、三
21、维地图服务接口、公众地图服务接口等空间信息应用模块:包括:图层目录展示、资源搜索、地图浏览、图层控制、空间分析、打印输出、地图标注、信息查询、专题图、统计图、数据上传、数据交换统计等功能。(3)资源展示子系统资源展示子系统应能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三维数据等各类基础空间数据资源进行展示,对地图标注、全文检索等功能进行相应的应用展示,以及这些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和典型应用。资源展示子系统主要通过以HTTP+XML、WMS/WFS、Web Service等方式集成数据共享服务子系统提供的服务接口来开发应用,同时也是整个共享平台将可为其他部门提供共享服务的一个应用范例。具体功能包括:资源展示。具体
22、功能包括:地图浏览、鹰眼、图层管理、地图测量、图例、地图打印等。接口展示。包括平台接口展示和部门应用展示等。界面定制。包括菜单配置、地图配置和菜单扩展等。(3)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是管理基础地理共享数据和支撑专业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它主要负责提供对对各类数据的入库、更新、管理和地图配置,通过目录管理和元数据管理相结合,实现统一资源目录的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为共享平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空间数据资源存储、管理、以及网络共享与服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实现对地图数据、地图图片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以及各委办局的政务专题数据等的一体化集成管理。为共享服务平台信息服务提供技
23、术支撑。其中,功能至少应包括: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具体应包括:共享数据管理、共享数据配置、数据接边检查、数据质量检查、图层权限定义等;元数据管理。具体应包括:元数据模板定制、元数据提取和录入、元数据更新维护、利用元数据查询检索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输入输出等。瓦片数据库管理。具体应包括:配置工程管理、图层管理、样式(符号)配置、地图切片、注记智能躲避和图层更新管理等。地理编码管理。地理编码主要由空间参照数据库、地址拆分及标准化、地址匹配规则配置及地址匹配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地址匹配。该模块应包括如下功能:地名地址维护、地图浏览、地理编码服务、地名地址查询定位服务、统计分析等。系统可以满足单地址匹配、
24、批地址匹配以及交互匹配的需求。数据历史库管理。包括版本管理、数据版本压缩、历史数据浏览等功能。数据安全管理。为了维护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通过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监控用户的行为和权限;为了防止由于系统或服务器崩溃、用户失误、磁盘损坏等造成数据的毁灭性丢失和破坏,需要建立比较规范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管理。(4)运维支撑子系统提供监控数据库运行状态的功能,建立数据访问、服务访问的管理日志,以保障整个系统能够为客户端应用访问提供安全、稳定的支撑。运维支撑子系统的功能包括:用户安全管理、日志管理、安全审查、数据访问统计、平台监控、服务管理、资源目录的运维管理、数据共享交
25、换的运维管理等。(5)三维数据浏览子系统三维数据浏览子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三维漫游:通过鼠标操作实现三维影像数据的漫游、浏览、平移、拖动、放大、缩小、旋转等功能;查询定位:系统提供基本信息查询工具,可通过地名信息等进行快速定位;空间量测:系统应提供简单的量测工具,可实现距离、高度、或面积的量测;数据支持: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包括3DMax、DirectX等,能够实现外部数据的导入并展示。1.3.2.4 知识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沉淀社区生活服务的历史数据,为社区居民查询相关政策、信息查询、智能问答提供技术支撑,包括知识库分类管理、知识库内容管理、搜索引擎、智能匹配等应用功能。包括功能如
26、下:1、权限管理系统角色分为两类,一是系统管理员,一是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权限为修改所有知识记录、目录管理、权限管理、浏览统计、审核及发布相应的文档,并可将历史文档进行归档处理。普通用户权限为可以修改自己发布的文档、浏览统计。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系统用户并分配其角色。每个文档的所有者可以按照当前文档的内容设定相应的权限,权限类型包括察看、修改权限,只有获得相应授权的用户才能编辑及察看文档内容。2、知识目录结构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维护系统目录结构,目录结构支持多级。目录名称都有根据其级别可以选择输入的词典,目录管理要建立和维护这个词典库。3、文档编辑文档录入功能既是将各种知识输入数据库的过程。提交每
27、篇文档时可以确定文档存入的具体目录位置。文档存储的物理格式支持Html、Word、Excel、PDF、图片和外部链接。 支持分布式文档编辑,即同一文档可由不同人员独立编辑,系统将记录相应的编辑日志和修改内容,方便文档历史追踪及内容查询。4、知识发布所有的文档必需经过编辑、评阅、审核流程才能进行发布,所有用户的评阅、审核、发布权限由系统管理员统一维护。5、知识浏览以目录结构为中心,可以选择性的浏览各级目录下的全部文档。对于挂接文件提供文件联接,系统安装相应的浏览器打开(如Word等)。6、知识检索以用户输入的关键字为中心,查询浏览系统中与之相关的全部文档。查询范围为关键词、文档内容、文件名、及相
28、应得文档内容,确保用户能方便的查找所需的相关文档。知识检索的技术要求如下:(1)多平台支持:支持Windows、Linux、Unix等主流操作系统和Oracle、DB2等主流数据库,支持多种Java应用环境。(2)支持多数据源检索:全文检索服务需要提供对底层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支持数据的装载、数据的备份和回复、索引的维护和知识词典的维护,并能对多种格式(text、html、rtf、word、excel、ppt、pdf等)的文档信息进行中英文全文检索。(3)智能化检索服务:在全文检索过程中采用相关智能技术以达到迅速、准确、全面定位目标信息。例如采用相关度分析技术,使相关度较高的结果排在结果列表的前
29、面,相关度较低的结果排在后面,并屏蔽无用和错误的信息;构造语义规则库,使系统能够正确地判断与检索词相关的同义词、近似词、上位词、下位词,帮助用户判断结果的相关度,并进行进一步的查询;支持完善的信息分类体系,对检索结果自动分类或者信息聚类。(4)采用多线程并发搜索技术,采集过程高效准确,支持大规模用户的并发检索。(5)支持基于成本优化的查询算法。(6)拥有独立的主题词词典。(7)支持数据库一对多的单向镜像, 提高系统的并发访问性能。(8)多线程设计,支持SMP体系结构,支持大量并发用户访问。(9)支持自动分库,提高数据更新速度。(10)支持对查询检索结果的各种排序:基于字段的排序;后进先出的快速
30、排序。(11)支持智能中文切词技术。(12)可提供准确、多样、快捷的查询检索手段,实现对信息的准确快速查找及定位,提供多种检索运算符,包括简单检索和各种组合检索,允许使用文中的任意字、词、句和片段进行检索,提供位置检索、二次检索、渐进检索、历史检索等。(13)综合查询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支持系统级、数据库级、记录级和字段级四级安全控制机制。(14)海量数据高效处理:要求能高效的处理海量数据,包括建立数据索引等处理任务能够以每小时百万级别的效率进行处理,处理完成的数据能够在3秒内完成千万级数据的检索。(15)支持开发接口以标准的WebService方式提供多种开发接口,各类WEB应用程序对全文检
31、索过程及结果的展示进行二次开发。7、统计分析可以统计任意时间段内每个人员提交文档的数量。可以统计各个目录级别中文档的总数量。1.3.2.5 信息资源交换系统信息资源交换系统除一部分设置功能需要用户通过界面控制完成外,数据交换功能需要长期稳定的在后台运行,为各应用提供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因此本平台功能可分为系统管理(或叫数据交换管理)和数据交换服务两部分。其功能结构图如下:1、系统管理模块分为服务器配置、规则维护、单位维护、路由节点维护、效率统计、中心连接检查、任务查询、任务数据量分析、日志查询等9子模块,功能概述如下:l 服务器配置:完成平台运行的系统环境、可以连接的数据库类型、连接方式及参数
32、、可以接受转换的数据类型等支持系统运行环境的基础信息配置。l 规则维护:完成通过本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的所有应用系统在中心平台的注册,获取相应访问信息范围及其它辅助信息,只有符合在本平台注册过的系统才可以通过本平台资源中心其它分中心之间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l 单位维护:完成本平台需要数据交换共享的单位信息。 l 路由节点维护:路由节点根据事先设置的“应用路由表”,屏蔽网络环境、操作系统和数据形式的差异,完成应用路由的选址工作。路由模块处于应用插件与消息中间件之间,所有插件发送的消息经过路由选址后发往相应的队列。服务器从队列接收到的消息发往路由器,路由器根据消息报头的信息或者消息内容的信息确
33、定消息的走向,本地的消息发往相应的消息处理插件,而其他信息交换平台服务器的消息则进行路由转发。l 效率统计: 数据交换到各节点,各时间点,成功失败率,延时发送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l 中心连接检查: 数据在发送到各节点前,对各节点服务的连接状态进行测试分析性检查,当检查连接状态为连通时才开始发送数据包。l 任务查询: 数据由中心数据节点发送到各分散节点时,平台对其数据到达状态进行记录,并提供查询。l 任务数据量分析:平台对各服务传输的服务数据量进行统计分析,并用柱状图进行展示。 l 日志查询:本平台将日志按重要程度分级管理,并由用户进行设置(当然系统会提供默认设置)应记录的日志范围,系统会根据设
34、置信息记录相关日志。2、数据交换服务模块包括任务列表、数据上传、消息管理、队列管理、发送管理、接收管理、封装与解析、数据整编、数据保存和其它相关服务十个子模块,功能概述如下:l 任务列表: 对已经发送或者到来的数据l 数据上传: l 消息管理:平台提供消息管理机制,统一管理经过平台的收发信息。各用户发送过来的请求中均有各自的特征信息,平台接收与准备发送的消息也同样以一定规则验证特征信息,然后根据指定原则对各种消息进行验证、归类、排序等一系列管理操作,便于通过平台的各类消息有序的传递。l 队列管理:当通过本平台的请求较多时,如果不对各类消息加以控制会产生资源争用或并发冲突的现象,并且可能会出现优
35、先级较高的请求反而等待时间过长现象,因此需要平台对队列进行有序管理,队列管理根据消息分类的结果及发出请求的用户优先级及消息本身的优先级进行综合判断给出合理排序。l 发送管理:本交换平台在处理各类数据交换与共享请求时,会向请求方发送处理结果或其它中间信息,本平台依据发送数据包的特征标识找到接收方,并首先探测网络状况,许可时即进行发送操作,并自动记录发送日志。l 接收管理:与发送管理相对应,本平台在接收各用户传送过来的信息时,首先验证数据包的有效性、接收目标等内容,将数据解析后接收并归入相应的目标信息集队列等待下一步处理。l 封装解析:封装与解析是与发送和接收相对应的两个过程,封装指在数据发送前,
36、要按指定规则对数据进行加密、压缩、封装,当数据量较大,一个数据包装不下时,系统自动将信息分成多个数据包,并在每个包内加上相应标识后准备发送;解析即是接收方在接收到对方传来的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规则解密、验证数据的有效性,通过后即可整编保存数据。l 数据整编:数据接收后,要根据数据特性标识进行整编、分析、归类及相关转换处理,然后准备保存。l 数据保存:整编无误的数据即可以保存到目的数据库的相关表内,以完成数据交换的全部操作。并记录相关日志。l 相关服务:提供数据交换过程中其它相关服务功能如流量分析、关联计算等。1.3.2.5.1 系统管理1、服务器配置服务器配置为交换系统运行配置一些常用的参数
37、,多数参数修改后都不能立刻生效,必须重新启动应用服务器后才能生效。其中的各WebService服务地址是为交换网站完成交换任务配置的交换服务的地址,由于交换网站多同交换服务部署在同一Web服务中,因此这里配置的值一般都是localhost,端口号按实际情况填写。分布式部署交换中心时,本页面所有的配置都仅对当前中心有效。2、规则维护所有交换任务原则上都要求有一个XML文件以描述任务数据内容,该XML通过交换在不同系统间流转,因此要求该XML文件内容及格式符合一定格式的,以便各业务系统能够正确解释出需要的数据。但业务系统使用与否交换系统不作强制要求,数据交换系统本身不使用该XML文件。数据规则模板
38、为交换平台所有任务的类型说明数据,描述了各类任务业务数据传递的XML Schema结构文件,以及任务类型的一些约束等信息。分布式部署交换中心时,数据规则模板数据由主控制中心进行编制和维护,完成修改后同步到所有分交换中心。这点同路由数据的方式一至。规则又称为任务规则、任务类型或者数据类型等,但交换系统首先不要求规则数据中不是一定要有Schema结构,而且并不要求所有业务系统进行交换的数据都必须在规则维护中进行登记。事实上是:如果业务系统希望在交换网站的收发件列表中能够查询到的任务必须在规则维护中定义;如果希望能够通过交换系统通过的权限,如发送、接收、拒收等控制的任务必须在规则维护中定义。3、单位
39、维护单位分组是按单位分类、部分特征、用户习惯等各角度对单位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分类。单位分组主要用在发送任务时快速选择组内单位,集成开发时可以自行作为其它用途使用。单位分组分为两类:中心公有和单位私有。中心公有指登录当前中心交换数据的单位都可以使用这类分组,单位私有指仅当该单位交换数据时能够使用该分组。分组数据为中心所有,因此分布式部署时不需要进行同步。同时分布式部署产生的临时单位数据也不会出现在分组资料中的备选单位树上。4、路由节点维护路由数据描述了各个交换中心的物理地址等信息,指示交换中心的物理位置。交换数据时依赖单位和路由之间的关系进行路由搜索,查找到目的单位的路由交换中心地址,然后由交换
40、引擎完成任务的转发工作。路由搜索依照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纵向、横向搜索,但目前仅采用点对点方式进行寻址。每个路由包含多个单位,这些单位交换时只能通过指定的交换中心进行登录和交换操作。而其它单位都属于主控制中心。当交换系统为集中式部署时路由维护无实际意义,而路由数据仅由主控制中心进行配置,分交换中心要做的只是向主控制中心请求主动同步,甚至由主控制中心自动完成后不需要做任何操作。路由数据由主控制中心完成修改维护后,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将数据向分交换中心进行下发主动同步操作,以使各分中心的路由数据同主控制中心操作一致。6、效率统计效率统计显示了当前中心各类任务数据的统计信息,包括经过当前中心的任务数量
41、、大小、接收次数、接收总大小及一些关键操作的速率等信息。7、中心连接检查中心连接检查为分布式部署的交换中心提供检查当前中心到其它各交换中心是否连通的功能。每次检查的结果自动记录到日志中以备查询。8、任务查询任务查询为系统管理员在控制台提供查询各单位收发任务状况,此页面查询到的数据是受一定限制的,主要是不能进行业务相关的操作。如不能下载数据内容、不能查看任务信息等。同时任务查询还提供统计和显示任务各操作耗费的时间,通过获取各任务操作时间点后统计得出各操作的使用时间。通过获取分布式交换中心各中心间的任务操作时间日志进行任务操作时间统计。获取时间日志是指分布式部署交换中心时所有任务相关操作的时间点由
42、各中心自身记录。因此当任务跨中心时日志将由多个中心进行记录,这样的结果是如果需要统计跨中心的任务各操作。9、任务数据量分析任务数据量分析页面对通过当前中心发送的任务数据量的分析功能。按各种类型显示柱状图显示查询条件内的任务数据流量进行横向对比。10、日志查询日志管理分为三个方面:记录内容管理、文件时间设置、日志查看。结构图如下:(1)记录内容系统应提供完备的日志服务功能,考虑到用户的不同需求及灵活性,同时考虑到系统长期运行时输出日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平台将需要记录日志的内容按对系统响影的程度分为五级,用户可以选择指定级别记录日志信息。日志内容分级情况表:第一级系统必须输出的日志如:系统启动、
43、停止、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错误等第二级由于环境配置文件不正确而引发的错误如:配置文件不能连接数据库,不能连接网络等错误第三级由于订阅数据配置文件不正确引发的错误如:由于数据配置文件不正确,在读取数据、整编数据、保存数据时所引发的错误内容第四级系统已经考虑到的其它可估计的错误信息如:数据转换不正确,数值不能为空等第五级每一步运行的日志记录包括所有正常运行的日志,如数据正确读取,数据正确保存等内容(2)成文时间本平台在为需要记录日志内容分级的同时,还可以对日志文件时间进行设置,即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设置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一个日志文件这里当然是单选,即只能选择一种。日志文件可以人为中止,中止时
44、记录成一个文件,然后可以更改日志文件的成文时间。如上所述,本系统充分考虑了用户对日志内容、日志文件大小方面的个性化要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日志应记录的内容和文件大小,从而达到最优效果,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同时方便后期查看运行情况,为分析系统、查找原因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3)查看日志用户可以在本系统内查看日志信息,可以输入查询条件选择性查看日志信息。从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查看分析当时的系统及环境情况。对日志查询结果还可以输出打印出来,其输出格式可为EXCEL和WORD文档以及数据报表。日志查看总体流程图如下:1.3.2.5.2 数据交换服务本模块描述中,发送管理数据保存是一个完
45、整、粗略的数据交换全过程,其中封装解析是封装与解析两个过程,消息管理与队列管理功能贯穿其中,大体过程如下:信息发送方的数据在发送前,首先进行加密、压缩并按规则封装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包,然后进行发送;接收方收到信息后,首先对数据进行初步校验、解析在确定数据无误后按规则整编,最后保存到相应数据库内完成数据交换的一个单方向传输过程。1、数据交换流程数据交换服务是本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管理模块的一切功能都是为数据交换服务的,数据交换服务长期驻留内存并运行,实时完成网络内各用户、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指共享方与订阅方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交换。一个订阅方可以订阅多个共享方的共享数据,同理一个共
46、享方也会受理多个订阅方的订阅请求。实际上产生数据交换的过程就是共享方向订阅方发送数据的过程。数据交换流程图如下:如图所示,当订阅方订阅了信息后,共享方轮询读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封装,然后发送给订阅方,订阅方接到数据后,首先对数据进行验证、解析、整编最后将合法数据保存(如果验证数据不合法则丢弃并发送错误信息给共享方,要求重新发送),并封装确认信息返回给共享方,共享方在接到回复后,记录订阅概要信息(或重新读取数据进行发送),完成数据交换过程。2、任务列表(1)收件列表通过上传数据模块,上传数据,发送到指定的数据接收节点后,在待接收数据节点中、收件列表展示所有待收数据、已收数据、拒收数据。如下图所示
47、:待接收列表中可以对本条数据进行,接收、拒收、退回等操作。(2)发件列表通过上传数据模块上传的数据,发送后,在本中心节点发件列表展示所有已发送数据、被拒收数据、异常数据。在已发送列表中可以对已经发送、但对方节点未接收的数据进行撤销操作,对拒收或者退回的数据可进行3、消息管理本平台提供消息管理机制,统一管理经过平台的一切消息。平台采用特征验证码的方式为每条消息加注特征码,同时总结各用户端传送消息的特性,分析消息的归属类别,根据消息的特点对消息进行分类(如发送、请求、回复、接收、报错等)、整理、预排序,准备使用各自的通道进行传输,避免消息混乱的状态发生。消息的归类规则及特征码信息可以在目录服务中进行维护。4、队列管理当通过本平台的请求较多时,如果不对各类消息加以控制会产生资源争用或并发冲突的现象,并且可能会出现优先级较高的请求反而等待时间过长现象,因此本平台采用有效的队列管理手段根据消息本身的特性优先级等信息调动、排列各进程,使所有请求有序高效的得以执行,从而最大程度的优化系统。5、发送管理本交换平台在处理各类数据交换与共享请求时,会产生各种信息及数据的发送操作,平台依据发送数据包的特征标识找到接收方,并首先探测网络状况,许可时即进行发送操作,并自动记录发送日志(根据日志记录设置情况而定)。发送流程图如下:发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