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_secret.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某办公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_secre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办公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_secret.doc(1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某办公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_secret.精品文档.河南XXXXXX公司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河南省XX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2008-04-15目 录第一章 前言41.1项目概况41.2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41.3指导思想41.4需求分析51.5建设原则51.6设计依据和遵守的规范、标准61.6.1 设计依据61.6.2 系统设计遵守的规范和标准7第二章 综合布线子系统(GCS)82.1概述82.2需求分析92.3设计依据和遵守的标准102.4网络子系统设计方案112.4.1总体设计方案112.4.2产品选型方案122.4.3技术标准与
2、投资评估122.4.4系统拓扑图152.5布线系统结构162.6网络接入设备解决方案232.7信息点位表262.8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27第三章 有线电视子系统(CATV)303.1概 述303.2系统技术指标303.3 分配网络与设备选型303.4系统拓扑图34第四章 安全防范子系统(SAS)354.1概述354.2需求分析354.3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CCTV)364.3.1 CCTV概述364.3.2 CCTV系统的构成374.3.3 CCTV系统技术指标414.3.4系统拓扑图414.3.4主要设备选型414.3.5监控点位表464.4周界防范子系统474.4.1周界防范系统概述4
3、74.4.2周界防范系统的设计思路474.4.3周界报警系统的组成484.4.4设备选型494.4.5 系统配置55第五章 一卡通管理子系统565.1一卡通管理系统概述565.2 设计规范及标准575.2.1设计遵守的规范和标准575.2.2 感应技术选择585.3 系统整体设计思路595.4一卡通系统整体结构605.5 一卡通集成软件平台655.6 通道门禁管理子系统665.6.1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665.6.2 主要功能695.6.3 管制方法715.6.4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715.7办公楼办公室和服务楼客房联网门锁管理子系统755.7.1 办公楼办公区域门锁管理系统785.7.2 服
4、务楼客房电子门锁管理系统795.7.3主要设备参数795.7.4系统配置805.7.5感应卡式节电开关805.8办公考勤系统815.8.1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815.8.2设备配置点位表835.8.3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835.9停车场管理系统845.9.1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845.9.2主要功能特点855.9.3运作流程875.9.4系统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905.10消费管理子系统925.10.1售饭系统945.10.2售饭系统设备性能特点955.11离线式保安巡更子系统965.11.1概述965.11.2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975.11.3主要设备性能特点98第六章 背景音乐子系统(
5、PA)1006.1概述1006.2系统依据和设计原则1006.2.1设计依据1006.2.1设计原则1006.3背景音乐系统设计描述1026.4系统点位和配置1026.5设备选型103第七章 机房子系统1077.1概述1077.2 设计遵守的技术标准1087.3机房工程包括的范围1087.4架空地板工程1097.5电力配电系统和UPS供电系统1137.6防雷1157.6.1概述1157.6.2防雷方案设计依据1167.6.3雷害的途径分析1167.6.4防雷方案设计1177.7接地方案1207.8 机房空调方案1207.9机房规划方案1217.10弱电机房金属吊顶工程1237.11弱电机房照明
6、工程124第八章 大屏幕电子屏系统1258.1概述1258.2技术性和经济性分析1258.3效果图1278.4系统组成和显示屏规格尺寸1278.5系统主要功能1288.6主要技术参数1298.7质量保障措施130第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133第十章 售后服务及培训13310.1售后服务13310.2培训:134第一章 前言1.1项目概况XXXXXX新建办公区位于郑州XXX,XXX,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办公区是由办公楼和综合服务楼构成。办公楼主楼设计11层,裙楼2层,主楼为办公使用,裙楼为办公和多功能厅。综合服务楼设计6层,作为生活、接待等使用。园区还配置变配电站、热交换站、球场和地面地下停车场
7、等设施。主入口设在东部接XX路。XXXXXX新建办公区的建筑设计由XXXXXX综合设计研究院承担完成。1.2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基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目前智能大厦设计的总体技术水平,我公司为XXXXXX设计建立一套功能完善、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易于扩充和升级、产品性价比高的综合系统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使投资收到应有的汇报。在产品选型上,全部选用市场主流产品,能够获得良好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支持。XXXXXX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立足于数字化方向,将人的管理与计算机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的高智能化的信息与网络集成系统,我们的目标是为欲求建立一个先进、安全、舒适、方便、可靠、功能完善的系统工
8、程!1.3指导思想我们立足于功能的完善性、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的方便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投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全面的为用户着想的指导思想进行系统的设计和产品选型,以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施工工艺来完成施工任务,为XXXXXX做出满意的作品。1.4需求分析按照XXXXXX总体功能需求,我们拟设计以下的子系统:u 综合布线系统u 闭路有线电视系统u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周界防范)u 门禁、一卡通系统(包括门禁、考勤、消费、巡更和停车场管理等)u 背景音乐系统u 机房系统u 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系统1.5建设原则l 可行性和适应性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9、l 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建设主导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l 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l 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l 可靠性和稳定性既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开放性,还应对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l 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设
10、计中,分别针对不同的子系统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立系统的安全机制、数据存取和管理的权限控制等。l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1.6设计依据和遵守的规范、标准1.6.1 设计依据 “XXXXXX”设计任务内容要求 建设部住宅小区智能化导则 “XXXXXX”建筑平面图纸” 河南省XX公司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隔离实施方案。1.6.2 系统设计遵守的规范和标准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 52-83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
1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2329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4588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1811998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 DB32/3661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 DB32/3651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评估标准 DB32/367199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94 30M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第一部分通用规范
12、 GB 11318.1-96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GB 11318-89第二章 综合布线子系统(GCS)2.1概述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GCS)是随着话音和数据通信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布线系统。它是采用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话音、数据、数据图像等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结构化设计,在智能建筑中很方便地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自199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以来,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13、已成为现代化智能大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志。其显著特点如下:实用性:布线系统实施后,能满足现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即在系统中能实现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以及多媒体信息的通信。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在任何一个信息插座上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可视电话、双音频电话、可视图文终端、G3或G4类传真机。模块化:除线缆外,系统内所有的接插件均为积木式的标准件,以确保管理和扩展的简易性。扩充性: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而布线系统是可以扩充的,以便将来技术更新和有更大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经济性:布线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用户重新布局或设备搬迁
14、的费用,并节省了时间,还可降低日后系统维护的费用。2.2需求分析XXXXXX网络工程是一个基础性的建设工程,主要是完成搭建网络平台的任务。贵公司对网络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明确的需求。我们在设计中将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在方案设计中完成用户建设目标。同时,要考虑到贵公司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应用发展,确定XXXXXX的网络建设目标:1)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2)综合布线系统应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同时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它应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的组网和信息传递,有利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连网。3
15、)综合布线系统要具有高性能和相当的超前性,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4)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要求。5)能够很方便的规划外部网和内部网结构。6)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2.3设计依据和遵守的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70;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A/T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A/TIA607; 国际建筑布
16、线标准 IEC/ISO1180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ANSIFDDI;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CCITTISDN;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A;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3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规范 GBJ7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YD/T926.1-1997 网络布线YD/T 101
17、9-1999 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总规范。YD/T 1019-1999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B; TIA/EIA-568-B.2-A1:TransmissionPerformance pecifications for 4-pair 100category 6 Cabling ISO/IEC 11801 EN 501732.4网络子系统设计方案2.4.1总体设计方案根据XXXXXX对网络系统的技术要求,我们拟制订如下方案:1、 在办公楼一层设数据交换中心,在研发大楼211层每层的电井设一个分设备间。在综合服务楼的26层的电井各设一个设备间。2、 办公楼采用六类非
18、屏蔽结构化布线标准。服务楼采用超五类布线标准。3、 办公楼楼内主干采用6芯单模光缆和50对大对数电缆,分别走数据和语音信号,同时加布2根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作为数据干线的备份。网络中心到设备间均采用6芯单模光缆连接。4、 办公楼的网络数据和语音插座具有互换性,任一个信息插座均既可用于数据,也可用于语音,只需在配线架端简单地变动一下跳线。5、 满足内网和外网的强隔离。办公楼每一个信息点,既可以定义为语音,也可以定义为外网数据点,还可以定义为内网数据点。2.4.2产品选型方案本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遵循ISO/IECIS11801,EIA/TIA568A,EN/50173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GB
19、/T50311-2000,选择国际优良品质的康普品牌作为本项目的布线产品。2.4.3技术标准与投资评估通常,综合布线系统每隔几年会更新一次。从三类到五类系统只用了五年时间,超五类系统替换五类系统,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现在六类系统已经成熟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于在六类系统上实现千兆以太网已经成为可能,应网络及视频提速需求,七类系统的标准还正在制定中。一、布线的发展依赖数据网络提速的需求局域网络原先有FDDI、ATM、令牌、面现今基本全部让位于以太网,传统以太网是在公共传输媒体上以半双工传输模式工作,网络的站点在同一时间要么发送数据,要么接收数据,而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导致半双工传输模式工作
20、的原因在于公共传输媒体上站点发送帧的碰撞,这种帧碰撞效应不仅限制了站点的传输带宽,而且还构成了束缚传范围的碰撞域,大大影响了传输媒体的传输距离。随着以太网络技术的发展,交换型和全双工以太网的出现,克服了传统以太网的共享公共传输媒体和半双工传输的弱点,实现了站点独占传输媒体并同时收发数据的功能。超五类布线能达到传输千兆位以太网的要求,根据1998年IEEE颁布的802.3z标准1000BASE X超五类布线的4对线每一对线都要作收发应用,对交换型和全双工以太网的应用还是有局限性。而六类布线根据2000年IEEE颁布的802.3ab即1000ABSE T标准,2对线发,2对线收,对交换型和全双工以
21、太网的应用更加自如了。这里有一个布线与网络设备综合造价问题,六类布线产品虽然近期要高于超五类布线产品,而网络设备,接口设备要便宜,综合造价还是值得的。二、布线的发展由于多媒体传输的需求(特别是视频传输需求)进一步提速进入21世纪以来,IT业界已经不再寻找替代以太网的技术,转而寻找增强以太网的功能和将要扩展到新领域的途径。现代以太网组网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基本的以太网功能。TCP/IP与以太网是开放性的强组合, 逐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各个方面,给予智能建筑强大的生命力。在智能建筑领域,TCP/IP以太网不仅作为信息服务/管理/监控的网络平台,而且越来越成为视频/语音等应用的支撑平台。可以认为
22、。随着安防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目前市场上直接采用标准双绞线和专用以太网来构成某些安防子系统的产品已经出现。特别是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数字摄像机的成熟应用,基于TCP/IP以太风的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获得用户的青睐;门禁、可视对讲等目前已经出现了利用标准双绞线的产品,直接使用以太网构成这些系统从技术上来讲已经不存在问题。这样一来,基于以太网的多个系统融合的、结构优化的、可靠的、一体化的安防系统已经日趋成熟。楼宇自控系统,各DDC之间本身就是网络传输系统,上层管理层也都是走向TCP/IP协议。控制层走向综合布线,使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现场控制网络采用工业控制以太网已不再是个别的案例。通信内容包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办公 智能化 系统工程 设计方案 _secre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