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doc
《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doc(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精品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学 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 业: 土木工程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0年 5月 10 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年级 08春层次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姓名廉利萍题目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框构涵顶进施工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
2、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本论文文献材料收集详实,所得数据合理,图表运用得当,数据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成绩评定:良好 指导教师:2010年 5 月 14 日评阅教师意见 评阅教师: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 级 本 科 土木工程 专业学生 设计(论文)题目: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一、设计(论述)内容:结合我国铁路跨越式
3、发展尤其是铁路六次大提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为保证行车安全,大量平交道口改为立体交叉,针对立体交叉框构涵顶进施工的特点,研究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如何组织好框构涵施工顶进,保证立体交叉框构涵施工科学合理。二、基本要求: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对框构涵的自然状况,工程概况的了解,对框构涵施工提出人力组织要求及职责、施工方法和各项保证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从而保证框构涵合理工期内,安全、高质的完成施工,并且保证投资合理性。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结合施工实际,研究框构涵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重点是施工、顶进过程中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和施工中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如何保证营业线施工安全、行车安全。四
4、、主要技术指标: 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2开题报告 由学生认真书写,经指导教师签字后的开题报告有效; 3摘 要 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搞要、关键词(3至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4目 录 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5 正 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慨述等)、论文主体、结论。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文字应在15000字以上;6参考文献 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5、7附 录 含外文复印件及外文译文、有关图纸、计算机源程序,如果安排有毕业实习,需提供毕业实习报告等。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论文要用统一的毕业论文用纸,用中文打印(B5)或手写。手写每页20行,每行2022字,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正文用宋或楷体小四号字,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右空2cm(靠装订线一侧增加0.5cm空白用于装订)。 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一)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一))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1)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1))题序和
6、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下达任务日期:2010年01月19日要求完成日期:2010年05月 10日答辩日期: 2010年06月 5日指导教师:开 题 报 告题 目: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人: 2010年2月26日一、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兴起,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不影响行车,保证行车安全,大量原有平交道口改为立体交叉,立体交叉改造施工框构涵顶进是主要的施工方法。合理框构涵顶进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框构涵涵体质量,保证行车安全上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工程概况,对框构涵顶进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人员组织机构及职责
7、,顶进框构涵的施工方法,及保证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保证措施。重点是涵体预制、涵体顶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及保证行车安全的保证措施。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施工组织设计在框构涵施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进行描述,对施工作业起到个了指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施工组织者合理的调配人员,指导作业人员按照科学标准的施工方法施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科学合理,从而保证工程在合理的工期内,安全、高质的完成,保证投资最合理化。三、研究方案本毕业设计研究框构涵顶进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涉及项目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框构涵预制、顶进的施工施工方法,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保证措施
8、。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项目部所需人员,并对各岗位人员提出岗位职责。2、对底板和后背墙,箱体的底板、边墙、顶板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等的技术要求,以及既有线路加固,顶级等整个过程提出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3、对涵体预制和顶进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既有营业线行车安全、施工进度、文明施工等作出各种保证措施。 四、进度安排 1月19日2月25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2月26日4月19日 划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撰写论文。 4月20日5月10日 划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
9、的评议。五、指导教师意见:题目符合当前铁路的发展要求,研究方案可行,进度安排合理,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指导教师:赵 莉中 期 报 告题目: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人:一、总体设计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铁路六次大提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为保证行车安全,大量平交道口改为立体交叉,在既有线平交道口改成立体交叉,为保证铁路运营的正常进行和行车安全,预制框构桥顶进是主要的施工方法。针对立体交叉框构涵顶进施工的特点,研究框构涵顶进施工组织设计,如何组织好框构涵施工顶进,保证立体交叉框构涵施工科学合理。重点是施工、顶进过程中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和施工中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如何保证营业线施工安全、行车安全。二
10、、框架(框图)1、编制依据2、工程概述3、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责任和权限4、施工进度安排5、施工方法6、管理措施7、各种图表三、进展情况已经完成框构涵预制、顶进等施工方法,其他部分还在进行资料搜集汇总,基本部分成形,后面还需继续努力。四、指导教师意见论文按照进度计划进行,确定的整体思路符合任务书的要求,框架结构合理,可以进行论文的撰写工作。结 题 验 收一、完成日期2010年 5 月 10 日二、完成质量论文基本上符合要求,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铁路企业特点完成论文,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存在问题如能多增加实际运用中具体案例说明问题会更好。四、结论毕业
11、论文进行过程中,态度较认真,基本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查找资料,总结现场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与老师联系、沟通。按时完成了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初稿的写作,并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基本上达到了论文的写作要求。经检查可以结题。 指导教师: 2010年 5 月 10 日中 文 摘 要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铁路六次大提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为保证行车安全,大量平交道口改为立体交叉,在既有线平交道口改成立体交叉,为保证铁路运营的正常进行和行车安全,预制框构桥顶进是主要的施工方法。框构涵中心定至辽溪线DK27+737.709,下穿既有辽溪线,对应既有辽溪线里程为K24+090.509。本段线路位于辽溪线辽阳至安平
12、区间。框构涵为1-5m,全高6.68米,顺公路方向主体长12.4米。框构涵主体建筑材料:采用C35混凝土,钢筋用HRB335(级)钢筋及Q235(级)钢筋。工期为2010年3月10日至2010年6月30日。涵体预制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涵体的施工质量。选择合理的顶进设备,通过对线路进行加固,顶进挖土时合理组织保证顶进不至于“扎头”“抬头”,保证顶进安全,行车安全。通过对框构涵的自然状况,工程概况的了解,对框构涵施工提出人力组织要求及职责、施工方法和各项保证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从而保证框构涵合理工期内,安全、高质的完成施工,并且保证投资合理性。关键词: 提速 平改立 施组 质量 安全En
13、glish AbstractChina railwa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railway six times greater speed, train faster,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ingJiaoDaoKou instead of existing in PingJiaoDaoKou interchanges, interchanges, to ensure the change of normal railway operation and safety,
14、prefabricated frame structure bridge into is the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Fixed frame culvert Center to the Liao Xi line DK27 + 737.709, under the Liao Xi line, corresponding with the Liao Xi routes to K24 + 090.509. Frame culvert to 1-5m, 6.68 meters high, Shun Road in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lo
15、ng 12.4 m. The frame of the main building materials: use of the culvert C35 concrete, reinforced with HRB335 (IIB) reinforced and Q235 (reinforced). For the 2010 March 10 to 30 June 2010.The construction of precast concrete culvert metho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ensuring that the quality of con
16、struction of the tunnel. Selecting the right equipment, by jacking on line for strengthening, of jacking digging time reasonable guarantee jacking not tied up a hea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jacking of driving safety. Through the natural frame culvert condition survey of understanding, on frame cons
17、truction proposed human organization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such as construction design content, thereby ensuring that frame culvert reasonable duration, security,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ensure that investment.Keyword:speed , Flat change made,Constructio
18、n group known design,Quality,safety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述- 1 -2.1工程概况- 1 -2.2自然地理特征- 2 -2.3主要工程数量- 2 -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和权限- 3 -3.1组织机构表:- 3 -3.2项目经理部人员职责及权限- 3 -3.2.1 项目经理职责及权限- 3 -3.2.2 项目副经理职责及权限- 4 -3.2.3 技术负责人职责及权限- 4 -3.2.4 安全、质量负责人职责及权限- 4 -3.2.5 物质负责人职责及权限- 4 -3.2.6 设备负责人职责及权限- 5 -3.2.7 计财负责人职
19、责及权限- 5 -3.2.8 工(班)长职责及权限- 5 -3.2.9 操作人员负责人职责及权限- 5 -第四章 施工进度安排- 6 -4.1 开、竣工日期- 6 -4.2 总体进度安排- 6 -第五章 施工方法- 6 -5.1 施工准备- 6 -5.2 基坑开挖- 7 -5.2.1 工作坑开挖- 7 -5.2.2 基坑降水- 7 -5.3滑板及后背- 8 -5.3.1 滑板- 8 -5.3.2 后背- 9 -5.4 框构涵涵身预制- 9 -5.4.1 底板- 9 -5.4.2 边墙- 10 -5.4.3 顶板- 12 -5.4.4 施工缝- 13 -5.4.5 框构涵混凝土养护- 13 -5
20、.4.6 框构涵防水层施工- 13 -5.5 线路架空- 14 -5.5.1 挖孔桩施工- 14 -5.5.2 便梁安装- 15 -5.6 顶进施工- 17 -5.6.1 千斤顶的选用- 17 -5.6.2 顶进设备安装- 17 -5.6.3 试顶- 19 -5.6.4 顶进前准备- 19 -5.6.5 顶进- 20 -5.7 线路恢复- 22 -5.8 附属工程- 23 -第六章 管理措施- 23 -6.1 质量管理措施- 23 -6.1.1 组织保证措施- 23 -6.1.2 严格执行标准方针- 23 -6.1.3 过程控制- 24 -6.1.4 检验与实验措施- 24 -6.1.5 强化
21、施工管理措施- 25 -6.1.6 重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6 -6.2 安全管理措施- 27 -6.2.1 安全目标- 27 -6.2.2 安全生产保证系统- 27 -6.2.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7 -6.2.4 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28 -6.2.5 行车安全- 29 -6.2.6 人身安全部分- 29 -6.3 工期控制措施- 30 -6.4 环境保护措施- 31 -6.4.1 环境保护措施- 31 -6.4.2 地下、下上管线及电缆保护措施- 31 -6.5 文明施工措施- 32 -6.6 雨季、夜间保证措施- 32 -附表1- 34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34 -附表2
22、- 35 -施工任务划分及劳力配置表- 35 -附表336施 工 进 度 横 道 图36参考文献37第一章 编制依据1. 依据沈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辽溪线DK27+737.709平交道口改建框构涵施工图设计文件;2. 依据铁道部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3. 依据铁道部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4. 依据铁道部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5. 依据铁道部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6. 依据铁道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7. 采用铁道部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构涵顶进 施工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