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结垢原因及其防垢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油田结垢原因及其防垢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结垢原因及其防垢研究.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油田结垢原因及其防垢研究.精品文档.毕业论文油田结垢原因及其防垢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XX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
2、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摘要目前,由于油田注水时间的变长,后期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期,随着油田采出液含水量的上升水驱和三元复合驱的地面集输系统都出现严重的结垢现象。油田管道结垢不仅使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时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并成为油田安全生产的隐患。本文通过对大量的有关油田结垢文献的综合归类,取各家所长,系统的阐述了国内外油田防垢现状,油田的
3、结垢原因及防垢机理,引用实验对水驱结垢预测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论证其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为油田的放垢措施进行可行了性的指导作用。1. 关键词:油田结垢 油田防垢 目录第一章 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2国内外油田防垢研究现状第二章 普通结垢原因及防垢机理2.1油田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2.2防垢机理2.3防垢技术第三章 水驱结垢预测及治理措施的研究3.1本章概述3.2成垢趋势的预测3.3超声波防垢的研究3.4本章小结第四章 小结参考文献致谢 第一章 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油田结垢的危害目前,由于各大油田的原油开采已进入了高含水期,随着油田采出液含水的上升,地面系统结垢现象日趋严重,
4、而结垢造成了油井被堵,产液量下降,浪费了能源,严重时造成抽油杆拉断,油井关井,甚至报废。阻碍了原油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管道结垢后使管道缩径,流通截面积变小,造成压力损失、排量减小及管道堵塞,还会诱发管道局部腐蚀,导致管道漏失频繁,甚至穿孔,造成破坏性事故3,4。为了保证油田的稳产、增产,合理有效地预防、清除结垢,成为油田开发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长期的生产作业实践中,人们发现油气田结垢的危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通道畅通的影响;二是对通道物质的腐蚀5。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一般地,与水接触的设备管道内表面结垢后,往往还有粘泥附者,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堵塞和管
5、道腐蚀。(2)结垢往往使管线的截面积变小,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必然增加输液能力或处理费用,这样既出现减产,又增加成本。(3)地下岩层和油气通道也存在水垢和污物堵塞的麻烦,造成油气产量下降,设施寿命缩短,能耗增加,运转成本上升,甚至使油气井停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4)注水系统发生水垢堵塞问题时,垢物和污物、盐类、氧化铁等粘结在一起,造成注水压力上升,流量下降,增加能耗并降低生产能力。(5)化学结垢经常造成生产损失或报废,沉积物会堵塞井眼、油管、阀们、套管射孔,井下泵会发生阻塞,地面管线及设备的运转受到限制。(6)最为严重的是垢物堵塞和腐蚀管道时,压力增加可能出现管道爆炸现象,造成不良后果。1.
6、1.2油田结垢的治理意义结垢影响油气田的正常生产,甚至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给油田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结垢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节省管道腐蚀的设备费用,提高石油利用率,同时还能避免结垢严重时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现阶段各大油田对于结垢问题多采取针对性防腐、防垢措施,既是开发中后期高含水区块集输系统的需要,又是维持油田正常生产和提高油田开发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迫切需要实用的清洗技术来处理管道结垢,以保证原油生产正常进行。1.2国内外油田防垢研究现状121单一的碳酸钙垢预测技术油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为了提高采收率,普遍采用注水采油、排水采气等新工艺,油田水往往造成地层、油套管、井下和地面
7、设备及集输管线结垢。结垢影响油气田的正常生产,甚至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准确预测油气田的结垢趋势、结垢部位,就能合理地采取相应措施,国内外在防垢研究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下面对国内外防垢技术进行总结。一、Davis-Stiff饱和指数法早在1936年朗格利尔(Langlier)根据碳酸钙的溶解平衡原理提出了有名的饱和指数法21。后来,Davis和Stiff将这一指标应用到油田,该方法主要考虑了系统中的热力学条件。预测公式为:SI=pH-pHs=pH-(K+pCa+pAlk)(1-12)式中:SI为结垢指数;pH为系统中实际的pH值;pHs为系统中CaCO3达到饱和时的pH值;K为修正系数,
8、是含盐量、水组成和温度的函数,由离子强度与水温度关系曲线查得。判断标准:若SI0有结垢趋势。pCa为Ca离子浓度(mol/L)的负对数,pCa2+=-lgCa2+-1;pAlK为总碱度(mol/L)的负对数,pAlK=lg(2CO32-+HCO3-)-1。由于该方法为一般经验式,方便简单,故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许多科技人员仍利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油气田结垢趋势。饱和指数法仅考虑热力学条件,因此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二、Ryznar稳定指数法其后,罗兹那(Ryznar)根据饱和指数的含义,对各种水的实验资料和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及运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了稳定指数概念22,23。预测方程式如下:S
9、AI=2pHs-pH=2(K+pCa+pAlK)-pH(1-13)判断标准:SAI6,无结垢趋势;SAI6,有结垢趋势;SAI5,结垢严重。用罗兹那稳定指数计算值来指示碳酸钙的结垢倾向,同时也反应了水质的稳定性,适用于高矿化度、高pH值的地方。中原油田以Ryznar指数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热力学、动力学、高矿度因素,建立了中原油田污水碳酸钙倾向预测模型。缺点是只考虑了碳酸钙一种物质的溶解平衡,而且在油田水处理系统中有着许多不同的温度区域,所以也不可能存在全系统的碳酸钙溶解平衡。三、苏联饱和系数法该方法根据碳酸盐溶解平衡及热力学溶度积原理,提出了一套溶液离子结垢倾向的计算方法,预测方程为
10、:S=PCaCO3/LCaCO3 (1-14)式中:S为CaCO3的饱和系数;PCaCO3为所研究水的CaCO3的溶度积;LCaCO3为系统中CaCO3与相应的碳酸盐化合物呈动态平衡时的热力学溶度积,在已知温度与压力下为常数。此方法主要用于油藏含水区域内CaCO3的预测,通过实践认为,该方法较之Ryznar指数方法更接近矿场实际情况。由于该方法预测部位存在局限性,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井筒、集输管汇集换热设备处结垢倾向,因此目前很少采用。四、Vetter等的预测方法Vetter等针对碳酸钙垢,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更多的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流体力学,油气水三相的P-V-T特性及流量,
11、CO2含量、分压及与盐水的反应,CO2分配,井下参数等因素,并建立碳酸钙沉淀模型的状态方程和计算方法,其预测结果更接近油田实际情况。但该方法比较复杂,理论计算较多,油田工作者使用困难,不易推广。建议对于结垢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分清影响结垢倾向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于预测模型进行必要的简化。五、John预测方法对于高温、高压的原油集输密闭系统,用一般的预测方法来判断其结垢倾向时受到条件的限制。例如:在高温状况下,用饱和指数法预测结垢倾向,就会出现修正系数K值因高温无法查到,使得结垢预测产生误差。1982年,John等提出了一个高温、高压下碳酸钙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为注水掺热系统结垢预测提供了有效的
12、方法。判断准则是依据John公式计算结果,当计算值为正时,则有结垢倾向;如为负,则为溶解倾向。由于化学动力的原因,有些饱和水会结垢,有些则不一定结垢,因此该法判断结垢趋势时可能有些误差。1.22单一硫酸盐垢预测技术一、Skillman热力学溶解度法预测硫酸钙1969年Skillman等考虑了热力学因素及溶解平衡原理,提出了热力学溶解法来预测的结垢趋势,其表达式为: S =1000X2+4K?X (1-15)式中:S为CaSO4结垢趋势预测值,mmol/L;K为修正系数,由水的离子强度和温度关系曲线查得;X为Ca2+与SO42-的浓度差,mmol/L。测定水中Ca2+、SO42-,计算CaSO4
13、实际含量C,将S与C比较。当SC时不结垢。 使用该法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基本相符,而且计算简单,科技人员经常使用该法来粗略测算油田水硫酸钙的结垢倾向。离子浓度、压力增加可提高CaSO4的溶解度,然而温度升高又会增加石膏的沉淀。所以要准确预测硫酸钙垢仍比较困难,建议在实际应用时,可考虑与Stiff饱和指数法结合起来进行预测,效果会更好。由于BaSO4和CaSO4具有相似性,因此该法也适应BaSO4垢预测,其预测模型1978年由Culberson等人研制成功。二、Jacques等的SrSO4垢的预测方法1983年,Jacques等基于对SrSO4在氯化钠水溶液中溶解性的研究,推导出压力为689-2
14、0684kPa,温度为38-149,总离子强度为0-3.43的SrSO4溶解性数学模型: S=Q/Ksp,Q=Sr2+SO42-( 1-16)式中:Q为Sr2+和SO42-浓度的总积,mg/L;S为溶液总积与溶度积的比值。判断是否发生SrSO4垢的标准:当S1.0时可能有结垢;S1.0时不会结垢;S=1.0时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在长庆油田,用该方法对三种不同的地层水进行结垢预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得很好。此法并未考虑结晶动力学因素及其它硫酸盐的影响,作为单一的硫酸锶垢预测还是可行的。三、硫酸盐共沉淀复合垢预测方法Mingdong Yuan改进的复合垢预测模型:从热力学平衡原理计算出发,考虑
15、了温度、压力因素对不同离子结垢时的相互影响,应用Pitzer方程计算硫酸盐物质溶解度,建立了硫酸盐结垢趋势预测模型。可预测SO42-作为公用离子的多种硫酸盐共同沉淀情况,并考虑NaCl、Na2SO4、MgCl2、CaCl2等多种组分对结垢的影响。地表及油层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硫酸盐的过饱和度和沉淀量的计算值来判断硫酸盐的结垢趋势。该模型对Forties油田的硫酸盐结垢趋势进行了预测,结论与现场观察结果符合良好。其缺点就是该模型只适用于25-150范围内,且未考虑特殊离子如K+和HCO3的作用。硅垢的预测模型2003年,李萍等人针对三元复合驱,根据溶度积理论建立了硅垢预测模型,其表达式为:SiO2
16、(s,非晶质)+2H2O=H4SiO4 (Ksp=210-3) (1-17)式中:Ksp为25时非晶质SiO2的溶度积常数;K和Q分别为式(1-18)的平衡常数和浓度商。当可溶性SiO2的摩尔浓度H4SiO4Ksp时,溶液过饱和,结垢(非晶质SiO2);当QK时,不产生硅酸盐垢(Al2Si2O5(OH)4)。资料显示,对大庆三元复合驱油井采集垢样的检测分析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预测模型可用于选择油田注水水质、减少对储层的损害。1.23混合垢的预测技术一、Oddo-Tomson饱和指数法Oddo-Tomson饱和指数法考虑了热力学及离子强度进行校正因素,还考虑了CO2的逸度及在油水
17、中的分配,使用活度积、溶度积及离子缔合理论建立了硫酸盐和碳酸钙结垢预测模型。该方法可预测任何生产井中在不同压力、温度下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锶或硫酸钡微溶物的结垢倾向30,31,其预测基本模型如下:式中:Me、An、t、p、Si分别表示阳离子活度、阴离子活度、温度、压力和离子强度。判断是否生成垢的标准为:当IS=0时,表示溶液与固体垢相平衡;IS0时表示过饱和状态,能形成结垢;IS1时,体系中有AB结垢倾向;当S1时,体系中无AB结垢倾向;当S=1时,体系处于饱和状态。饱和系数法在歧口油田复杂水体系结垢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5。但还应通过实验手段获取更多的物化数据,使某些拟合方程更具代表性。
18、1.24结垢预测发展及展望综上所述,早期的结垢预测主要是在溶解平衡的基础上,考虑温度和酸碱度影响因素,并未考虑压力、混合结晶等影响因素,因而有一定局限性;其优点是计算不复杂,便于油田工作者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复杂多元平衡计算成为可能,逐渐发展一些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大都建立在热力学因素,微溶盐类的溶解平衡基础上,有的还对多元体系中成垢离子之间的互相影响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目前,研究比较少的问题主要是结垢量、结垢周期及结垢部位的预测,这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后应开展建立较完善的油气田结垢倾向及结垢量预测模型、开发计算机软件工作。(1)建立科学的模型必须对结垢机理进行深
19、入研究,还应考虑结晶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因素对结垢的影响。(2)计算机数值模拟的化学基础的建立。模拟地层条件、井筒及地面集输管线,建立相应环境(温度、压力、酸碱度、离子组分),并进行相关垢物结垢趋势实验,了解结垢特性。(3)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结垢机理建立相应模型及化学方程,模型的求解构成复杂的数值模拟,可采用数值计算的迭代原理。按照最优化理论合理选用初值,向真值逐步逼近。(4)形成相关的预测软件。作为软件系统要具备如下功能:准确计算预测结果,可靠度高,实现人机对话、操作简单,汉字输入,绘制相应结垢趋势图。总之,我国的油气田结垢预测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研究和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能为
20、我国油气田结垢预测产生更好效益,也有利于自身发展。各油气田应将预测理论与油气田水质、温度、压力、含盐量及酸碱度等情况相结合,选用或提出适合于本油气田的结垢预测方法。第二章 普通结垢原因及防垢机理2.1油田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211结垢机理在油田作业过程中,油、气、水和泥浆都是需 要经过地层或管道传输的流体,当诸如温度 、压力 、酸碱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在地层通道或传输设备 中都有可能生成油垢、水垢或泥垢。从油气田勘探 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地层结构来看,这些地方包括:油、气 、水储集层的孔隙问、裂缝间及岩缝间;井 下泵体内,井下钻具内,井简 、套管、抽油管等, 井下钻采设备的流体传输通道周围的地层喉道
21、处; 油井、注水井井口集输管汇,油气水分离设备、地 面油气传输管线,油气集输管线 ,储运设备注水系 统管线;水套炉,加热炉盘管和热水伴随管线及掺 热液的管线,多井计量装置等。当结垢条件( 物理、 化学、 热力学和流体力学) 成熟时,这种可能就成为 现实。最易结垢的地方也是最易发生垢堵、卡死和 最易腐蚀、损坏设备的地方。 长期的实践表明,结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一般可以分成以下 4步: 第 1 步:水离子结合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盐类分子 : 第 2步:结晶作用,分子结合和排列形成微晶 体,然后产生晶粒化过程; 第 3步:大量晶体堆积长大,沉积成垢 ; 第 4步:由于不同的条件,形成不同产状
22、的结 垢。如在加热炉中,由于温度高或局部过热,使垢 脱水,石膏变成硬石膏,使垢坚硬致密。在 “ 二合 一”的加热沉降罐中,流速较为缓慢,沉淀作用起 决定因素,所以结垢比较疏松。2. 12结垢的影响因素 在垢形成过程中,溶液过饱和状态、结晶的沉淀与溶解、与表面的接触时间等是关键因素。其中,过饱和度是结垢的首要条件。过饱和度除与溶解度相关外,还受热力学、(结晶)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等多种因素影响。总之,不同的条件对形成结垢的各个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温度对结垢的影响首先,温度升高碳酸氢酸钙分解,释放 C O , 促进碳酸钙 垢生成。反应式如下 : 其次, 温度升高碳酸钙溶解度降低,(碳酸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田 结垢 原因 及其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