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安全专项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安全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安全专项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精品文档.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安全专项方案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台州湾大桥接线工程总承包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 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2016年4月 1、 编制说明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目的 - 1 1.3 适用范围 - 1 1.4 安全管理方针、原则及目标 - 1 2、 工程概况 - 1 2.1 工程简介 - 1 2.2水文地质条件 - 2 2.2.1水文 - 2 2.
2、2.2地质 - 2 2.3平面布置图 - 3 2.4施工准备 - 3 2.4.1分部管理机构 - 3 2.4.2技术及现场准备 - 4 3、施工技术方案 - 5 3.1施工工艺流程图 - 5 3.2钢筋笼安装 - 6 3.3混凝土灌注 - 9 3.4检桩及声测管注浆 - 14 4、施工计划 - 15 4.1进度施工计划 - 15 4.2主要材料与设备 - 15 4.3劳动力计划 - 15 5、危险源因素分析 - 16 5.1危险源辨析 - 16 5.2危险因素分析 - 16 5.3 危险因素评估 - 16 5.4预防措施 - 18 6、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19 6.1 安全保障措施 - 19
3、 6.2 组织保障人员及职责 - 20 6.3技术措施 - 20 6.4安全应急措施 - 22 6.4.1应急组织机构 - 22 6.4.2应急程序 - 22 6.4.3 应急措施 - 25 6.4.4 响应程序 - 25 6.4.5 处置措施 - 26 6.4.6 事故调查 - 27 7、环境保护措施 - 27 7.1 环境保护目标 - 27 7.2 环境保护促使 - 28 8、应急物资与社会资源及联系方式 - 29 9、平面概况图 - 30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3)公路桥涵
4、施工技术规范JTO41-2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7)国家、相关部委、浙江省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强制性文件。 (8)浙江省交通厅相关安全生产文件。 (9)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业主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等。 (10)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TS0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 (12)现场勘察及在当地的调查情况; 1.2 编制目的 为保证桩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得到安全保障,保障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安全防范,更好的为
5、其他桩基施工提供依据,总结出适合本分部桩基施工的施工工艺,对重点、难点部位采取控制措施,特编制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 1.4 安全管理方针、原则及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依法对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生产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安全生产目标: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障龙门吊拆装施工、箱梁吊装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相关设备的完好。 2 工程概况 2.
6、1 工程简介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标起于浙江省三门县,止于浙江省临海市,设计桩号K99+000K131+100,施工总承包路段总长32.1公里。 本段起讫桩号K99+000K119+500,刺渡1#隧道190m(K106+510-K106+700)、刺 1 2.2、水文地质条件 2.2.1 水文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受海洋对气候调节作用,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台风灾害频繁等特点。 据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6.817.2,7月最热,1月最冷,年平均温差较小,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7.1左右。椒江口年平均气温17左右,
7、极端最高气温4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7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在13101740mm之间。年平均降水日数150170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9月。6月和8月为降水高峰期,前者为梅汛期降水,月平均在180250mm之间,后者多为台风影响所致,月平均有140300mm;10月至次年2月为少雨期。其中椒江口,年平均蒸发量12501350mm,全年7、8月蒸发最大,月平均在170mm以上。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全年中6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可达88%。 2.2.2地质 根据设计提供资料地层自上而下分为9层,即(1)层黏土、(2)层淤泥土、 (3)黏土土、(4)圆砾土、(5)层黏土、(6)黏土
8、土、(7)圆砾土、(8)层含碎石粉质黏土、(9)中风化凝灰岩,具体地质情况如下图: 2 2.3平面布置图 2.4施工准备工作 2.4.1分部管理机构 为确保首件桩基施工优质、优量、安全、顺利、按时完成,我单位精心组织策划,由项目部经理牵头,生产经理现场负责,现场施工员现场指导,各组施工班长现场指挥。各层分工明确,保证施工各项进展顺利。 3 具体管理小组及职责分工如下图所示: 管理小组人员及职责分工 2.4.2技术及现场准备 1、测量组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桩位进行放样,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 2、试验室、监理工程师对已到位的原材料(特别是水泥和钢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必然为合格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
9、可。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施工 4 3、对施工所有的机具进行一次检修,确定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4、工程开工前应设置好施工标志牌及安全施工警示牌。 5、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压实,合理布置泥浆沟及泥浆池位置、车辆进出施工便道的位置,钢护筒埋设、冲击钻就为等工作,保证整个桩基施工过程正常进行。 6、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首件施工时提前通知监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和项目部技术人员应该全程旁站。 3.施工技术方案 3.1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主要工序包括:钢护筒埋设及拔出、成孔、钢筋笼制作及运输安装、泥浆制备、清孔、混凝土灌注等。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
10、程图 5 桩基钢筋采用汽车吊吊装。吊装时利用吊车大勾起吊钢筋笼,待钢筋笼离地面一定高度后,小勾停止起吊,利用大勾继续起吊行走至孔口,直至把钢筋笼放入。 钢筋骨架宜采用扁担梁辅助起吊,第一节钢筋骨架吊起放入孔内过程时,拆除第一节钢筋骨架临时十字加劲撑,在钻机上用型钢穿过加劲箍筋挂住钢筋骨架,并应保证型钢水平和钢筋骨架垂直。吊放第二节钢筋骨架与第一节对准后应对主钢筋进行机械连接,施工完螺旋筋后再下放钢筋骨架,如此依次进行。下放钢筋骨架时,应缓慢均匀,并应根据下放深度,随时调整钢筋骨架入孔的垂直度,应避免其倾斜及摆动 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起吊吊点设在加强筋部位。当钢筋笼下降
11、到顶部吊点附近的加劲箍接近孔口时,用工字钢穿过加劲箍的下方,将钢筋笼临时支撑于孔口。此时吊装第二节钢筋笼,使上下两节钢筋笼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按钢筋笼加工时做好的标记使主筋一一对接。对接时要衔接迅速,减少作业时间,连接完成后,稍提钢筋笼,抽去临时支托,将钢筋笼徐徐下降,如此循环,使全部钢筋笼降至设计标高为止。 每吊放一节钢筋骨架应拍照存档,作为资料保存,拍照时现场旁站监理应举牌站在钢筋骨架旁,拍照范围应包括钢筋骨架、旁站监理和合格牌。合格牌尺寸宜为500mm500mm,合格牌内容见下图。 钻孔灌筑桩钢筋骨架隐蔽检查合格牌(最顶上一节钢筋笼骨架顶面宜增设一道加强箍筋,防止安装过程钢筋骨架顶面出现较
12、大变形,保证钢筋骨架的定位准确。吊挂钢筋骨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钢筋骨架下放到位后,应对其顶端定位并固定,防止灌筑混凝土时钢筋骨架偏移、上浮。 6 钢筋笼的吊放图 钢筋笼在拼装连接时,下节钢筋笼上端高出操作平台高度宜为1m左右,上、下节钢筋笼的主筋接头丝头保证完整无损伤,安装时主筋轴线对正必须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接头采用管钳扳手拧紧,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p为螺距),安装后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 根据测定的孔口标高计算出定位筋的长度,核对无误后进行焊接,完成对钢筋笼最上端的定位。然后在定位钢筋骨
13、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钢护筒顶端。两工字钢的净距大于导管外径30cm。其后撤下吊绳,用短钢筋将工字钢及定位筋的顶吊圈焊于钢护筒上。既可以防止导管或其他机具的碰撞而使整个钢筋笼变位或落入孔中,又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作用。 (4)钢筋笼安装允许偏差 7 钢筋笼安放允许标准 (5)注意事项: a、钢筋笼下放时需严格检查钢筋笼保护层,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b、两节钢筋笼对接时,按照长线法拼接的标记对位,使上下节中心线保持一致,各钢筋的对位准确。在钢筋笼的接长、安放过程中,始终保持骨架垂直。 c、钢筋笼安装过程时采取有效的定位和下放措施,确保钢筋笼准确定位和防止碰撞孔壁
14、,当下放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不得将变形的钢筋笼放入孔内。对接时工序要衔接迅速,减少作业时间。 d、为对成桩进行质量检测,钢筋笼制作时需按设计要求对称布置3根声测管,声测管竖向绑扎于加劲箍上,单根长度大于桩长50cm(出口露出桩顶50cm)。 e、声测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专业管接通连接。 f、声测管安装在钢筋笼上要固定牢靠,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0.5,下钢筋笼时管内要灌清水,不能直接用孔内泥浆,以免探测管底部沉淀、堵塞,导致超声波检测探头下不到位。 g、声测管接头要牢固,不得漏浆,顶、底口要封闭严实,严防异物调入或漏水。 3.3 混凝土灌注 3.3.1 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前,进行水密性
15、试验,试验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接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水密性试验时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满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压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压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压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须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0分钟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孔内最大内压力计算式如下: Pmax=1.3(rchmax-rwHw) Pmax导管可能承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rc砼容重(kN/m3) hmax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 8 Hw孔内泥浆的深度(m) 钢筋笼下放好后,即下放灌注混凝土的导管至孔底,导管
16、每节拧紧,确保封水性能。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标准节长宜为2m。 3.3.2 二次清孔 在浇注混凝土前30分钟,通过导管将孔底沉渣排出,以达到设计孔底沉淀厚度的要求。泥浆浓度和含砂率等指标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桩基灌注前严格控制桩底的虚渣厚度,摩擦桩保证虚渣厚度在15cm以内,端承桩保证虚渣厚度在5cm以内。 3.3.3 水下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供应 本工程采用自建搅拌站供应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 本工程水下灌注桩采用C30水下砼,水下砼必须具有足够的流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下 混凝土 浇筑 工程 安全 专项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