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2016年11月.精品文档.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目 录一、工程概述11.1 工程概况11.1.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11.1.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11.2 气候气象21.3 新桥河河道地质条件31.3.1 地形地貌31.3.2 地层岩性31.4 水文地质条件41.4.1 地表水41.4.2 含水层及地下水补给情况41.5 地震设防标准51.
2、6 顶管井之间平面图和剖面图51.7 主要工程量91.7.1 截污完善工程91.7.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101.8 施工重难点101.9 施工部署101.9.1 施工组织101.9.2 施工场地布置111.9.3 施工道路布置111.9.4 施工用水布置111.9.5 施工用电布置11二、编制说明及依据112.1 编制目的112.2 编制原则112.3 编制依据122.4 方案编制人员132.5 主要管理人员资质13三、施工计划143.1 施工规划143.2 施工工期安排163.3 主要劳动力配置16四、主要施工方法174.1 沉井施工174.1.1 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174.1.2 施工
3、工艺流程194.1.3 沉井制作194.1.4 沉井下沉214.1.5 沉井下沉措施214.1.6 沉井封底234.1.7 沉井下沉测量监控及质量控制244.1.8 沉井施工常见问题防治办法244.1.9 运输渣土方式264.2 顶管施工264.2.1 顶管机简介264.2.2 顶管主要施工步骤284.2.3 主要施工内容284.2.4 顶管机组装调试304.2.5 顶进施工314.2.6 中继间324.2.7 注触变泥浆334.2.8 顶管机姿态控制344.2.9 进洞止水安装364.2.10 置换泥浆374.2.11 弃渣土方式374.2.12 闭水试验37五、施工监测385.1 监测内容
4、385.2 监测方法和监测点布置395.2.1 顶管施工通过路线路面的水平位移观测395.2.2 顶管施工通过路线路面的沉降观测395.2.3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395.2.4 观测周期及稳定阶段判定405.2.5 观测精度405.2.6 观测成果提交:415.2.7 目测巡视415.3 监测频率425.4 报警值425.5 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425.5.1 信息反馈425.5.2 监测质量控制43六、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436.1 工程施工前的保护措施436.2 施工过程中地面变形量控制措施43七、质量、安全保证措施447.1 沉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47.2 顶管质量保证措施447.3
5、顶管管材保证措施457.4 安全保证措施457.4.1 安全基础工作457.4.2 安全防护467.4.3 安全用电467.4.4 机械安全47八、文明施工、环保及节能减排488.1 文明施工488.2 环保及节能减排48九、应急预案499.1 危险源辨识499.2 应急救援小组509.3 应急小组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509.4 保障措施529.5 应急物资539.6 具体事故应急措施539.6.1 顶管进、出洞应急措施539.6.2 顶管工作井坍塌事故应急措施549.6.3 管线破坏应急措施549.6.4 顶进时发生路面沉降、塌陷等事故应急措施55十、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5610
6、.1 雨季施工措施5610.2 台风季节施工措施5710.3 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57十一、计算书5811.1 沉井下沉安全计算5811.1.1 沉井下沉计算5811.1.2 沉井抗浮稳定验算5911.2 单个顶段顶管顶力计算5911.2.1 直径DN1000mm的顶力计算5911.2.2 直径DN1200mm的顶力计算6011.3 钢筋混凝土专用顶管管材允许顶力计算6111.3.1直径DN1000钢筋混凝土管管材允许顶力计算6111.3.2直径DN1200钢筋混凝土管管材允许顶力计算62第十二章 附图63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
7、整治范围为上游起点为长流陂水库溢洪道已整治段末端,下游终点为岗头调节池,治理河段长约5.91km。工程治理内容主要包括河道防洪达标治理、河道沿线截污完善工程、河道生态补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沿河绿化)以及河道附属设施等5方面。1.1.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截污完善工程截污管沿河底两侧敷设, 107国道箱涵位置采用顶管形式穿越107国道,分布在新桥河107国道箱涵两岸,管材III级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F型钢套环接口)。左岸从工作井JW55至接收井JW54为DN1200,长度144m,坡度0.1%;从工作井JW55至接收井JW57为DN1200,长度74m,坡度0.1%。右岸
8、从工作井JW184至接收井JW183为DN1000,长度142m,坡度0.1%;从工作井JW184至接收井JW186为DN1000,长度88m,坡度0.1%。平面位置见下图1.1-1。图1.1-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平面位置示意图1.1.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生态补水工程补水管道沿新桥派出所南侧无名路敷设,跨越107国道,沿南岭路敷设。补水管跨越107国道段为顶管套管形式,管材III级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从工作井PQ40至接收井BS41为DN1200,长度149m,坡度0。平面位置见下页图1.1-2。图1.1-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平面位置示意图1.1.3 顶管顶管工作、接收
9、井、检查井周边环境施工前,对顶管工作、接收井、检查井地表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具体见表1.1-1。表1.1-1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检查井地表周边调查情况表工作井、接收井、检查井桩号坐标说明备注XY一、截污完善工程WJ183(顶管接收井)K2+73140882.53693050.49右岸一楼房,变压器,一临建房北环路立交桥WJ311(沉管检查井)K2+81540918.60793127.394占路(广深公路)WJ184(顶管工作井)K2+86940943.71893180.932占路(匝道)WJ186(顶管接收井)K2+94740963.59893252.072占路(匝道),和右侧围墙WJ54(
10、顶管接收井)K2+71940915.71193048.646左岸新桥派出所围墙WJ268(沉管检查井)K2+78240944.18993102.519占路(广深公路,匝道)WJ55(顶管工作井)K2+86440982.13393174.298WJ57(顶管接收井)K2+94540987.73293261.882位置在河里,左岸占砖房和围墙二、生态补水工程BS40(顶管工作井)/40795.75992997.694占路,右侧新桥派出所围墙,左侧新二油站的房屋新二路BS41(顶管接收井)/40750.0993139.717占路南岭路1.1.4 顶管地下管线情况经深圳市城建档案馆综合地下管线查询,顶
11、管线路上无地下管线;顶管接收井附近有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此部分管线在施工前进行迁改。1.2 气候气象宝安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由于区域内地理条件不一,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易形成局部暴雨和洪涝灾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往往造成灾害性天气。据深圳气象站(19602013年)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2.3,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日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多年平均为132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本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夏季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实测风速达40m/s,风力超过12
12、级。台风是造成本区域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该地区暴雨主要为台风雨和锋面雨,其中由台风带来的降雨量所占的比重较大,常形成暴雨灾害。1.3 新桥河河道地质条件1.3.1 地形地貌新桥河干流从长流陂水库溢洪道开始,由东向西在岗头调节池北汇入排涝河,场地位于西部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单元,地形相对简单平坦,河堤及两岸海拔高程3.59.5m,河床最低海拔高度-1.00.13m,现河道宽约1635m。河道两岸场地原始地貌为海积阶地,后经人工填土堆填,现大多为街道或道路两边的绿化带。1.3.2 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本系统内的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堆填层(素填土)、第四系冲洪积层(含砾黏土1、淤泥质土2、粉质黏土3、
13、粗砂4)及残积层(砾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自上而下各层特征分述如下:1.3.2.1 人工堆填层(Qml)素填土(层序号):褐黄色,局部为杂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堆积而成,局部地段位置还混杂有少量碎块,不均匀,筑路时经碾压,浅部多成稍密状,局部松散状,顶部约0.20m0.40m位路面混凝土及其下的砂石垫层。场地内各钻孔见有该层,层厚介于0.70m3.10m,平均1.90m。现场取原状土样6件,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为:W=24.6%;e=0.711;IL=0.09;al-2=0.29MPa-1;ES=6.56MPa。现场有效标贯试验5次,校正后N值介于3.05.9击,平均4.
14、7击。1.3.2.2 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1)含砾黏土(1):褐黄、灰黄色,可塑状态主要,局部硬塑,含砾约1020%。工程沿线场地大部分钻孔遇见该层。(2)淤泥质土(2):深灰色,灰黑色,软塑状,含少量砂砾。工程沿线场地大部分钻孔遇见该层。(3)粉质黏土(3):褐色、灰黄色,硬塑,粘性好,局部含砾。工程沿线场地大部分钻孔遇见该层。(4)粗砂(4):灰黄、灰白色,饱和,稍密状态为主,级配较差,粘性土含量少。1.3.2.3 第四系残积层(Qel)砂质粘性土():砖红、褐黄色,由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基本破坏,硬塑状态。工程沿线场地全部钻孔均遇见该层。1.3.2.4 混合花岗岩
15、(01N)钻孔控制深度内,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及强风化两个带。(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褐黄色为主,颜芯呈砂土状,除石英外,其余矿物质已风化成高岭土。(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2):褐黄色、灰褐色,岩芯呈土混碎块状,碎块手折易断,风化裂隙发育。1.4 水文地质条件1.4.1 地表水场内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勘察地段的河沟中。这些河沟主要汇集生产及生活污水,水质明显污染。1.4.2 含水层及地下水补给情况根据岩芯观察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场地地下水主要类型有三种,第一种为分布于人工填土下部的上层滞水,一般水量较小;第二种为赋存在第四系冲洪积砂层(粗砂)中的孔隙水,其透水性较强,属于潜水类
16、型;第三种为强风化岩所含裂隙水,其富水性较弱。其余各岩、土层属弱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及河水的侧向迳流补给。1.5 地震设防标准项目所在地域地震活动频率小、强度低,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7度。根据中国地震东参数划分图(GB18306-200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环境类型为类。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6 顶管井之间平面图和剖面图图1.6-1 JW184工作井至JW186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2 JW184工作井至JW186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3 JW184工作井至JW
17、183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4 JW184工作井至JW183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5 JW55工作井至JW57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6 JW55工作井至JW57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7 JW55工作井至JW54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8 JW55工作井至JW54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9 PQ40工作井至BS41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10 PQ40工作井至BS41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1.7 主要工程量1.7.1 截污完善工程图纸优化后,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作井2座,顶管接收井4座,沉管检查井2座。工作井、接收井均为圆形,采用沉井方式施工,沉井整体制作,一次不排水下沉。
18、沉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沉井材料如下:混凝土:C30;钢筋HRB400;抗渗标号:S6;保护层:井壁35mm,底板40mm,顶板25mm。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具体工作数量见表1.7-1。表1.7-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工作量表序号井号作用尺寸开挖深度管径管道长度管材埋深地质情况备注1JW54(K2+719)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6300+1000素填土、砂质粘性土、粗砂左岸d1200144m5.5m2JW55(K2+864)工作井外径8500/内径7000外径8200/内径70007600+1000左岸d120074m5.5m3JW57(K2+9
19、45)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06300+1000左岸4JW183(K2+731)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6100+1000右岸d1000142m5.5m5JW184(K2+869)工作井外径8500/内径7000外径8200/内径70007600+1000右岸d00088m5.5m6JW186(K2+947)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7000+1000右岸1.7.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套管施工DN1200级钢筋混凝土管长度为149米,工作井1座,顶管接收井1座。工作井、接收井
20、均为圆形,采用沉井方式施工,沉井整体制作,一次不排水下沉。工作井在下沉中配重500KN;工作井顶力最大值为1600KN。接收井在下沉中配重600KN。沉井材料如下:混凝土:C30;钢筋HRB400;抗渗标号:S6;保护层:井壁35mm,底板40mm,顶板25mm。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具体工作数量见表1.7-2。表1.8-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工作数量表序号井号作用尺寸开挖深度管径管道长度管材埋深地质情况备注1PQ40工作井外径8500/内径7000外径8200/内径70008500+1000素填土、砂质粘性土、粗砂南岭路跨107国道d1200149m6.55m2BS41接收井外径5700/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流 水环境 综合 整治 项目 新桥河 工程 安全 专项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