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doc
《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doc(10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精品文档.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1篇.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31.1. 编制说明31.2. 编制依据3第2篇.工程概况42.1. 工程概况42.2. 主要工程数量表42.3. 陆域形成技术要求52.4. 陆域形成平面布置5第3篇.施工总体安排6第4篇.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74.1. 抛石挤淤74.1.1. 抛石挤淤74.1.2. 爆破挤淤74.2. 强夯及振动碾压84.2.1. 施工工艺84.2.2. 施工方法94.2.2.1. 施工准备
2、94.2.2.2. 强夯试验104.2.2.3. 强夯施工114.2.2.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44.2.2.5.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54.3. 防渗措施164.3.1. 施工工艺164.3.2. 施工方法174.3.2.1. 测量放线174.3.2.2. 场区处理174.3.2.3. 土工膜的铺设184.3.2.4. 质量保证措施184.4. 回填砂194.5. 施工质量监测及检测工作194.6. 原材料技术要求204.7. 其他要求和建议20第5篇.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25.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225.1.1. 计划编制的依据225.1.
3、2. 计划编制的原则225.1.3.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225.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35.2.1. 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35.2.2. 人员到现场的施工方法235.2.3. 材料进入现场的方法24第6篇.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及工期保证措施256.1. 施工质量目标256.2. 质量方针、目标256.3. 质量保证体系266.3.1. 质量保证体系266.3.2. 质量控制点的控制286.4.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06.4.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06.4.2. 质量保证措施346.5. 工期保证的措施366.5.1. 工期目标366.5.2. 工期保证措施36第
4、7篇.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407.1. 防汛抗洪的准备工作407.2. 雨季施工措施41第8篇.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438.1. 安全生产措施438.1.1. 安全目标438.1.2. 安全生产措施438.2.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468.2.1. 文明施工468.2.2. 环境保护措施48第1篇. 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出的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内容的要求,在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工程特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本公司现有的机械、人员技术力量以及对相关工
5、程的施工经验而编写的。1.2. 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1. 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文件、2.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3.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4.现场踏勘、标前会的有关资料和设计介绍;5.近年来本公司在有关软基处理的施工经验、施工力量和设备能力。第2篇.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项目是由深圳市政府批准,实行公开招标。工程名称: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大铲湾口西南侧;施工范围:开成陆域及路
6、堤处理,内容包括:直接抛石挤淤或爆破挤淤形成辅三路和辅七路围堤,并进行强夯碾压处理,场地内回填砂形成陆域、振动碾压等。施工过程的第三方监测和检测内容不在本施工范围内,由业主另行委托。质量要求:达到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合格标准;工期要求:2006年2月24日开工,2006年5月14日竣工,施工总工期80日历天,以实际开工令为准。2.2.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2-1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工程量1辅三路抛开山石挤淤(含土量小于30%)m399243.532辅七路抛开山石挤淤(含土量小于30%)m384937.843抛石堤内坡铺防渗土工膜m24723.614强夯500tm,17点内/
7、100m2,点夯1215击;200tm普夯;表层200KN振动碾压m215592.545开山土石补填料(含土量小于30%)及补填m38185.806场地回填砂及200KN振动碾压m335877.812.3. 陆域形成技术要求回填砂区域:交工面标高3.00m;辅三路:交工面标高为5.87m,回弹模量60MPa,压实度90%,地基承载力120KPa;辅七路:交工面标高为5.87m,回弹模量60MPa,压实度90%,地基承载力120Kpa。2.4. 陆域形成平面布置陆域形成面积为32677.21m2,其中:回填砂区域共17084.67m2;抛填挤淤区(铺三路和辅七路)共15592.54m2。施工顺序
8、:宜先进行辅三路抛石挤淤,再进行辅七路的抛石挤淤,闭合之后进行回填砂区域的施工。第3篇. 施工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和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将本标段划分为5个施工时段:第一时段为设备、人工、机械的进场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第二时段为辅三路及辅七路抛石挤淤施工(在此阶段拆除原西海堤挡墙);第三时段为强夯施工;第四时段为抛石堤内坡铺防渗土工膜;第五时段为场地回填砂及200KN振动碾压施工。原则上,五个施工时段可根据各平面施工段的进度不同允许时段叉。第4篇.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4.1. 抛石挤淤根据现有勘察资料辅三路和辅七路采用抛石挤淤。现场遇必要情况时,经设计同意后,局部区域可采用爆破挤淤措施。
9、4.1.1. 抛石挤淤(1) 大面积施工前,选取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实验区进行抛填以检测抛填挤淤的效果;(2) 抛填应采取全新面推进法施工;(3) 抛填应连续进行,以防隆起的淤泥晒干或重塑后,影响抛填挤淤的效果;(4) 在大面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探地雷达或钻孔等措施进行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5) 为了保证抛填挤的效果,必要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用高压水枪冲散部分隆起的淤泥包,形成卸荷槽;在抛填区的前沿增加抛填料的高度,俗称“石舌”。(6) 外坡应采用碎石在抛石坡面上按1:1的坡度整平,允许偏差为100mm。4.1.2. 爆破挤淤(1) 按必要的抛填宽度和高度进行抛填;
10、(2) 当进尺达到设计值后,在堤头前泥中埋药爆炸;(3) 爆后补抛并继续向前抛填推进,达到设计进尺后,再次埋药爆炸,“抛填爆炸抛填”循环进行,直至达到设计堤长;(4) 堤身向前延伸一定长度后,进行两侧爆填处理(侧爆),侧爆一次处理长度,可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5) 侧爆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外侧坡角爆夯,确保外侧平台的厚度、密实度和稳定。如因淤泥包较高、坡脚无覆盖水而不能进行爆夯,则将炸药埋入堤外侧泥中,再进行一次爆填处理;(6) 外坡应采用碎石在抛石坡面上按1:1的坡度整平,允许偏差为100mm。4.2. 强夯及振动碾压4.2.1. 施工工艺辅三路和辅七路抛石挤淤形成后,进行强夯施工。施工工艺要
11、求:(1)点夯夯锤直径取1.41.6m,夯锤重量采用2025t,每点夯击1215次。点夯 2遍,夯击能量为5000kj,最后平均两击平均夯沉量80mm;点夯之后均安排一次普夯,夯击能量为1500kj,要求夯印搭接,其搭接的部分不小于锤底面积的1/4;(2)当基坑深度大于2m时,向夯坑内及时回填开山石料,夯沉补料最大粒径应300mm,含泥量10%;(3)强夯施工时,施工顺序要求先中间、后两边,以利于淤泥挤出;(4)强夯完毕应对表层土采用激振力为200400KN的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处理,碾压58遍,直至无轮迹,达到压实度要求为止,碾压时应随时检验是否有“弹簧”现象,以便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5)施
12、工过程中应有专门人负责夯点放线、落距、锤重、各夯点夯击次数及夯沉量等项的检测与检查工作;(6)强夯施工前应进行试夯,以验证强夯的夯点击数、夯点间距以及夯遍间歇时间等参数;(7)地基处理碾压后交工面标高要求详见图纸1-05001-DCW1S-F9-DJ-02。4.2.2. 施工方法4.2.2.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首先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确保仪器精确度,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埋设控制网。测放抛填道路中心轴线,每20米一桩。根据设计抛填宽度测放边线,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2)排除积水、清理抛填范围内的杂物,布置纵横间距1515m方格网,配合监理工程师现场探查方格
13、网内有无障碍物,逐方格网检查做有无标记,交设计单位裁决,变更确认批复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组织抛填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等进场。4.2.2.2. 强夯试验1、试夯步骤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布置夯点,对夯点编号,设立标志,标明夯击顺序试夯区场地平整及场地标高测量夯机就位,夯锤对准夯击中心测量并记录夯锤顶标高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开始下一阵夯击测量夯锤顶标高,计算单击夯沉量,累计击数单击夯沉量100cm?累计夯沉量100cm的击数是第二击?是否全部夯完?整理试夯资料,进行试夯结果分析,确定收锤标准完成一阵夯击?重新测放夯位夯坑喂料脱钩落锤、夯击累计阵数采用间隔跳打,从路中心轴线向两侧夯击下一夯点平整场
14、地,测量标高NYYNYNNY结束该点夯击满夯地基加固测试强夯试夯程序设计(见下图)2、强夯试夯需采集的试验数据(1)确定夯机机型,包括夯击能、锤径、锤重、落距等;(2)夯前夯后的场地标高:每2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测三点;(3)测量夯前夯后试验区周边标高;(4)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阵数,每个夯点点的夯击数及最后两击的夯沉量;(5)记录每击的夯沉量,测定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3、试夯数据处理(1)统计同一间距夯点的总夯击数,总阵数,求出平均夯击数和平均夯击阵数,从而得出不同间距的夯击数及收锤标准,综合考虑确定强夯的收锤标准。(2)分析桩长与累计夯沉量的关系,确定其变动范围,为指导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15、3)分析静载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根据夯前夯后的标高,计算平均夯沉量,得出置换深度。4.2.2.3. 强夯施工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和夯点布置方式,采用全站仪测放道路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2)准备施工机具及辅助设备进场;(3)强夯作业区设立警告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保证作业安全。2、施工作业方法(1)施工机具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作为重锤的起吊设备,普夯用20T夯机,最大起吊高度20米,每台夯机配自动脱钩装
16、置。点夯夯锤采用钢铸,锤重为10吨,锤底直径为1m。(2)点夯夯点布设:按设计要求的正方形网格布设点位,并进行夯位复合,夯位偏差不应超过5cm,并以夯点为中心 1:1画出每个夯点的外轮廓线。 点夯参照施工图。 夯点顺序:点夯时从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的夯点夯击,同时为减少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地面出现过大的隆起时,同一排的夯点采用间隔跳打法。分阵夯击:对夯点进行了若干击数的夯击后,夯坑深度约等于锤高时,作为一阵,暂停夯击。每击夯击能控制在2000KN.m。夯击过程中要检查夯击的准确性。 喂料:一阵夯击结束后,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夯坑喂料,夯坑喂料应略低于夯坑四周。喂料时,严禁从未强夯区域或距正在施工
17、夯点10米以内的已夯区范围内挖取石料来填充夯坑,夯坑填筑可以距正在施工夯点10米以外的已强夯区挖取,且整个场地的挖料厚度应均匀,以保证垫层厚度的均匀性。喂料完成后,重新测放夯位,开始下一阵的夯击。夯沉量测量:每阵夯击前测量锤顶标高,每夯夯完后,要用水准仪测量锤顶标高,不得以目测代替,点夯结束后,计算总的夯沉量。收锤:每个夯点一次夯完,按设计及试夯时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过程的全部资料。(3)普夯铺填垫层:点夯完成后,测量场地标高,再进行普夯。夯点布置:按5米间距正方形布置普夯点,设立标志、编号、标明夯击顺序。夯击:采用直径1米、重15吨的圆盘形夯锤,夯击从路中心线开始依次向两
18、侧推进,每点夯七击,锤印搭接面积小于一半的锤底面积,夯击能为4000KN6000 KN。记录夯击全过程,测量夯后标高。(4)强夯工序质量检验及施工监测普夯结束后,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频数和方法对强夯地基进行质量检测,检测不合格的部分,按设计及规范规定进行补夯等技术处理,直至合格为止。强夯施工完成后,组织工程监测组,按规定的密度和要求埋设沉降观测设备,按规定的频率和要求进行观测。4.2.2.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组织试夯,确定收锤标准,并严格按试夯确定的施工作业程序及收锤标准控制施工。(2)配备先进的强夯施工设备和具有丰富强夯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
19、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予以补救。(3)合理把握抛石厚度,严格控制抛填石料的粒径级配及含泥量,不合格的石料不准进场。(4)石料抛填的过程中,及时挖除挤出的淤泥,保证填石厚度的均匀。(5)派专人检查核对夯点的夯击情况,杜绝漏夯和少夯。(6)严格按规定的夯击能、击数、夯沉量控制每个夯点、每遍、每阵的夯击,并作详细的施工记录。(7)抛填的块石表面做成2的泛水,必要时修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面的排水畅顺,夯击施工过程中及时回填夯坑并排干夯坑中的积水,保证夯击效果。(8)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处理措施后,再行施工。(9)夯击过程对强夯区周边隆起的淤泥挖除卸
20、载,减少隆起淤泥对强夯作业的反压作用。(10)夯锤底设上下贯通的通气孔,锤体的四周设导气槽,以减弱夯击时的气垫作用,消除重锤起吊时的真空吸力,提高夯击效果。(11)强夯时,夯锤中心一定要与夯点中心重合,夯锤必须平稳落地,如发现夯锤偏心要及时调整。(12)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雨后将场内雨水排干晾晒后,方可施工。4.2.2.5.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坚持起重吊装工持证上岗的制度,严禁无证操作,并严格按有关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强夯起重作业,不得违章操作;(2)现场施工的每台强夯机设立专人指挥强夯作业,并统一指挥联络信号;(3)设置施工安全警戒区和警示标志,划定安全警戒线,必要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圈围
21、,使作业区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对施工的干扰;(4)施工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专人看护施工现场,及时将闲杂人员清除出场;(5)每天开工作业前责令机修人员对施工作业机械的安全保障系统及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清除故障,减小不安全因素;并定期对施工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况;(6)两个相邻的作业班组,在平面上的布置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作业班组间的相互干扰,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7)在夯坑喂料时,略低于夯坑四周,以防止再次夯击时,小块石头飞溅伤人;(8)实施可靠的起重臂架防倾覆措施,防止臂架卸重夯击时的摆动和倾斜;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起重臂架起拔角,并经常检查其是否超出了安全允
22、许的范围,一经发现要及时纠正;(9)施工作业过程中,起重臂架下严禁站人,吊钩未下降到地面停稳,不得派人上前操作挂锤;(10)在供电线路附近进行夯击作业时,要同有关方面联系,做好作业期间的停电准备工作,并采取可行的安全措施。4.3. 防渗措施4.3.1. 施工工艺为保证回填区域在施工过程和吹填过程中的干地条件,在抛石表面覆盖经编复合土工膜,施工要求如下:(1) 铺设经编复合土工膜之前应先用碎石在抛石坡面上找平,平整度要求为100mm;(2) 经编复合土工膜连接宽度要求:工厂粘结,粘结宽度0.1m;现场搭接,搭接宽度1.00m。(3) 为方便施工和减少工程量,建议工厂粘结为68m幅宽厚再现场铺设。
23、现场也可根据施工情况决定工厂粘结的宽度,应尽量减少现场搭接的工程量。(4) 经编复合土工膜2.0m,应用袋装砂压入淤泥中,上端1.5m,埋入堤体。(5) 经编复合土工膜铺设后,应立即用袋装砂压住,尤其是搭接位置处,防止渗漏过大和吹填过程中将其破坏;(6) 按照1-05001-DCW1S-F9-DJ-02的防渗线,应将抛石堤和土堤挖开,铺设经编复合土工膜后回填粘土。(7) 为防止渗漏,抛石堤和土堤应开挖至抛石层底,底宽1.0m。4.3.2. 施工方法复合土工膜铺设时采用双排线重叠,用“T”字形缝合连接,土工膜的铺设方向与其上的砂垫层铺设方向一致,并应超前30m左右。土工膜要平整无破损,铺设前,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港大铲湾 港区 集装箱码头 一期 口岸 大楼 形成 工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