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目及答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目及答案3.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目及答案3.精品文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对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两者关系的看法正确的是【B】A、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都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B、正确的教育方针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C、教育方针能替代教育规律D、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答案解析】: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但不等同于教育规律,也不能替代后者。2、教育
2、最基本的职能是【A】A、培养人才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D、促进经济增长【答案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3、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B】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解析】:这是儿童身心发展顺序性特征的体现。4、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D】A、选择性B、预见性C、目的性D、创造性【答案解析】: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在于人不周于动物的创造性。5、体育是以【D】为目标的教育活动。A、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B、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C、培养
3、学生健康的审美观D、发展体能,锻炼体魄【答案解析】:体育的基本目标是发展学生体能,锻炼学生体魄。6、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的决定始于【A】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答案解析】: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 日定为教师节。7、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B】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答案解析】:诊断性溅验是指在教学活动的一定阶段,如学年、学期或教学某一课程章节之初进行的测验,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准备状况,使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差异心中有数
4、,以便合理组织教学和恰当处理教学内容。8、反映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C】A、学能测验B、成就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答案解析】:反映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常模参照测验。9、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C】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凯洛夫【答案解析】: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1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A】A、单一课和综合课B、新授课与巩固
5、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理论课与实践课【答案解析】: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11、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A、个别教学教师资格考试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答案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1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答案解析】:授人以渔,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13、衡量人们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是【D】A、道德认识B、道德
6、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解析】: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故也是衡量人们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14、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答案解析】: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15、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B】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答案解析】: 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ag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
7、中的横线上)。16、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17、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性、免费性、普及性。18、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19、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20、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互补性、_。2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2、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人本位和_的价值取向问题。23、教师的表率作用
8、的主要表现是_。2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的关系。25、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教育学家是_。26、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_和美学的要求。27、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_,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2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29、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_、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30、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l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31、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32、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入了解
9、、_学生,并争取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33、开展以_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34、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_作用。35、三种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包括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_。填空题答案16夸美纽斯17强迫18科技进步19个体身心发展20个别差异性21生产劳动22社会本位23言行一致24相互促进25布卢姆26心理学27未知28认识过程29班级授课制30京师同文馆31行32研究33班级规章制度34教育35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pag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学校教育
10、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答案】: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7、简述师生在教学上的关系。【答案】: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首先,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其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第三,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
11、发展。38、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答案】:三种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下:(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39、如何为学生选择和设计作业任务?【答案】:(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
12、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2)作业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40、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答案】: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律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41、素质教育是什么?【答案】:(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是
13、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page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
14、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43、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其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
15、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他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从上面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或以帮助学生通过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即分数教育),它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的,学生已经变成了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有的天赋,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了,这也将是学生发展其各方面素质的最大绊脚石。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解放人的自我及个性成为我国新世纪挑战、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由之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