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精品文档.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沥青路面的现场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对路基的损坏小、结构完整性好、施工进度快、交通安全、节省投资等特点。该项工艺在我公司承建的省道S328南照至阜南段路面改善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关键词】工艺特点;工艺原理;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质量控制 【Abstract】Site asphalt pavement cold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with energy saving, small damage to the r
2、oadbed, structural integrity is good, fast construction schedule, traffic safety, save investment and s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cess in our company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highway S328 Funan south section of the road improvement projec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Key words】Technolog
3、ical characteristics;Process principles;Process flow and operating points;Quality control ;1. 前言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旧铺层(面层或基层),必要时按级配规定要求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水泥),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削、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从而修筑出所需性能质量的新路面结构层的作业过程,与传统的路面维修技术相比,路面的现场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对路基的损坏小、结构完整性好、施工进度快、交通安全、节省投资等特点 2. 工艺特点 2.1适用范围广、施工
4、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2.2该技术将旧铺层材料全部就地利用,节省了大量工程材料和运费等 2.3分利用原有路面材料,节约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减少了废弃物的堆放,符合当今世界对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的发展趋势 2.4该工艺形成的路面基层,在获得所需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基层的弹性,有利于行车舒适,防止反射裂缝和荷载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3. 工艺原理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是利用专门机械对旧有破损路面(也包括基层材料)进行现场铣刨破碎,必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同时混拌一定数量添加剂(水泥、水)对原路面材料加以再生,然后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对再生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作为底基层、基层或中、下面层,
5、所有操作都在现场连续完成,从而修筑出具有所需性能质量的新基层(底基层)的作业过程,达到对原有路面进行维修和重建的目的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方案编制报批封闭交通施工放样准备原路面准备新加料冷再生机就位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整形、碾压接缝和掉头处理养生取样、检测报工程师审批。详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4.2操作要点 4.2.1配合比设计 (1)对沿线不同病害路段,铣刨面层和基层进行取样,把铣刨的旧料分别进行筛分,了解基层和面层铣刨后的旧料中骨料的含量,一般大于5mm含量应在40%75%之间,否则应增加新的骨料 (2)根据旧料筛分结果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使得水泥就
6、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组成符合表1要求 试验段施工。目标配合比设计好后,工程正式开工前,选取代表性路段为试验段,试验段长度为100米300米,再生时应严格控制再生深度,如遇问题应及时解决,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应获得以下资料: a.含水量。合理确定材料的最佳含水量 b.结合剂剂量。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确定水泥剂量 c.再生材料的级配。检验再生后的材料,与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级配进行对比,看其是否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 d.确定再生机的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 e.确定压实工艺 4.2.3施工放样。在再生施工之前,应在道路的两侧放置一系列的标桩(杠)作为基线,用来恢复道路的中心线,标桩(杠)的间距,曲线距
7、离不应超过20米,直线距离不应超过40米 4.2.4准备原道路。对于老路沉陷、坑槽、低剂量翻浆等由底基层损坏引起的病害首先应进行挖补处理,挖补时应挖除至损坏基层,然后用水稳碎石回填,老路挖补应严格按照现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验收 4.2.5摊铺粗碎石 (1)应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级配添加新骨料,再根据原道路再生深度内的平均密度,计算每平米新料的添加量。根据每车料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摊铺粗碎石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再生机正常行进速度在610m/min)。雨期不宜施工 4.2.6平地机整平和轻压 (1)对于运输至现场的混合料,用平地机整平后人工找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路面 水泥 稳定 就地 再生 施工 技术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