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崩塌地段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滑坡崩塌地段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崩塌地段专项施工方案(修改).doc(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滑坡崩塌地段专项施工方案(修改).精品文档.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滑坡、崩塌类型、造成原因及地质处理措施23.1滑坡、崩塌分类23.2滑坡、崩塌地质处理措34、各工序施工安排及施工形象进度135、人员、机具及劳力配置135.1管理人员135.2主要施工机具配置135.3劳力布置及调配136、安全防护措施146.1 消防措施146.2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146.3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56.4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166.5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76.6 防止高空坠物的安全防护措施186.7易发生滑坡崩塌区段施工187、应急
2、预案197.1目的197.2适用范围197.3组织机构及职责197.4启动条件227.5应急措施227.6应急物资237.7预案终结24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48.1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248.2 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68.3 雨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79、安全保证措施2910、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9滑坡崩塌地段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 02402004)(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3、(TB10025-2006)(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 (铁建设2009172号)(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260-2003 (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2、工程概况本段工程起始于遵义县南白镇附近,里程为D1K239+093.64。该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岩性以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灰岩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三段泥岩夹灰岩,丘包基岩裸漏,沟槽中广泛分布软土、松软土,厚2-8m,地下水
4、以碳酸盐类聚隙岩溶水为主,岩溶强烈发育,富水性较好,地下水具硫酸侵蚀,侵蚀等级H1,测区构造简单,岩层走向与线路近乎一致,丘坡挖方段左侧存在顺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区间低山丘陵地貌、中低山地貌、黔北下蚀地貌、黔北中低山溶蚀地貌错综复杂,地势起伏较大。终止里程为D1K291+100。3、滑坡、崩塌类型、造成原因及地质处理措施3.1滑坡、崩塌分类 根据地质及水文状况,造成滑坡、崩塌的因素、类型有很多种,如表3.1-1、3.1-2所示:表3.1-1 滑坡、崩塌主要类型分类类型亚 类特 征 描 述堆积层(土质)滑坡滑坡堆积体滑坡由滑坡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
5、,沿下伏基岩或体内滑动崩塌堆积体滑坡由崩塌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沿下伏基岩或体内滑动崩滑堆积体滑坡由崩滑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沿下伏基岩或体内滑动黄土滑坡由黄土构成,大多发生在黄土体中粘土滑坡由粘土构成。如昔格达组、成都粘土等残坡积层滑坡由花岗岩风化壳、沉积岩残坡积等构成,浅表层滑动人工弃土滑坡由人工开挖堆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岩质滑坡近水平层状滑坡由基岩构成。沿缓倾岩层或裂隙滑动,滑动面倾角10切层滑坡由基岩构成。沿顺坡岩层或裂隙面滑动切层滑坡由基岩构成。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坡山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逆层滑坡由基岩构成。沿倾向坡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岩层倾向山内,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变形体
6、危岩体由基岩构成。岩体受多组软弱面控制,存在潜在滑动面堆积层变形体由堆积体构成。以蠕滑变形为主,滑动面不明显表3.1-2 滑坡、崩塌其他因素分类有关因素名称类别特 征 说 明滑体厚度浅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lOm以内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1025m之间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超过25m运移形式推移式滑坡上部岩层滑动,挤压下部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物分布的斜坡地段牵引式滑坡下部先滑,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多具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发生原因工程滑坡由于施工开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引起的滑坡。还可细分为:(1)工程新滑坡:由于开
7、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所形成的滑坡;(2)工程复活古滑坡:久已存在的滑坡,由于“斩腰切脚”引起复活的滑坡自然滑坡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按其发生的相对时代,可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滑体体积小型滑坡(小型崩塌)10104m3(1104m3)中型滑坡(中型崩塌)10104m3100104m3(1104m310104m3)大型滑坡(大型崩塌)100104m31000104m3(10104m3100104m3)特大型滑坡(特大型崩塌)1000104m310000104m3(100104m31000104m3)巨型滑坡(巨型崩塌)10000104m3(1000104m3)3.2滑坡、崩塌地质处理措3
8、.2.1本段工程存在的滑坡崩塌地段及其工程处理措施(1)D1K239+355+515左侧,设置5m高柔性防护网、重力挡土墙、锚固桩、人字形格构锚固。(2)D1K241+380+485右侧,设置5m高柔性防护网、重力挡土墙、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础。(3)D1K284+170+290长110m,线路左侧距线路中心大约1555m,此段设置2道柔性防护网,高5m。(4)D1K284+300安里寨隧道进口处仰坡,设置2道柔性防护网,高5m。(5)D1K287+810+890左侧,设置5m高柔性防护网、重力挡墙、人字形格构锚固、喷锚网种植爬山虎。3.2.2排水根据滑坡的规模、范围及其重要程度,排水沟断面形状
9、分为矩形、梯形、复合型及U形等,梯形、矩形断面排水沟,易于施工,维修清理方便,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和输移力。外围截水排水沟设置在滑坡体或老滑坡后缘,远离裂缝5m以外的稳定斜坡面上。依地形而定,平面上多呈“人”字形展布。根据外围坡体结构,截水沟迎水面需设置泄水孔,当排水沟通过裂缝时,设置成叠瓦式的沟槽,用土工合成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制成。有明显开裂变形的坡体,及时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实裂缝,整平积水坑、洼地,使降雨能迅速沿排水沟汇集、排走。滑坡体后缘(外围),若分布有可能影响滑坡的积水的池、塘、库时,停止耕作;否则其底和周边均须实施防渗工程。排水工程施工,首先按设计要求,选定位置,确定轴线。然后按设
10、计图纸尺寸、高程、量定开挖基础范围,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进行土方开挖与沟体砌(浇)筑。开挖土方基坑时,必须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对淤泥质土、软粘土、淤泥等松软土层,尽量挖除。重要的大落差跌水、陡坡地基,可夯压加固处理。填方基础,必须按规定尺寸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并做必要的土样测试检验。石方开挖中,打设炮眼、装炸药和爆破等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爆破操作规程进行,以杜绝工伤事故。开挖出的沟基,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进行地基处理加固。如除泥换土,填砂砾石料,扰动土夯实、灰土夯实,打木桩,混凝土桩等。排水沟底板和边墙砌筑为人工操作,质量不易均匀。砌筑工艺总的要求:平(砌筑平面大体平整)
11、、稳(块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石块间必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不留空隙)。砌砖用座浆法,砌片石用座浆法或灌浆法;石料或砖,使用前应洗刷干净。砌石时,基础应敷设5080mm砂浆垫层。第一层宜选用较大片石;分层砌筑,每层厚约250300mm,由外向里,先砌面石,再灌浆塞实;铺灰座浆要牢实。砌片石(砖)时,注意纵、横缝互相错开,每层横缝厚度保持均匀。未凝固的砌层,避免震动。须勾缝的砌石面,在砂浆初凝后,将灰缝抠深3050mm,清净湿润,然后填浆勾阴缝。3.2.3锚固桩(1)锚固桩是滑坡防治工程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措施。 锚固桩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桩孔开挖、地下水处理、护壁、钢筋笼制作与
12、安装、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养护桩孔以人工开挖为主,并按下列原则进行:开挖前平整孔口,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雨季施工时,孔口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采用间隔方式开挖,每次间隔12孔。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的顺序施工。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做锁口处理,桩身作护壁处理。基岩或坚硬孤石段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但每次剥离厚度不宜大于30cm。开挖基本成型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日生产进度和模板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一般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垮塌的碎石层
13、为0.50.6m;垮塌严重段宜先注浆后开挖。每开挖一段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如实际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报告,及时变更设计。实挖桩底高程会同设计、勘察等单位现场确定。弃渣用卷扬机吊起。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吊出后应立即运走,不得堆放在滑坡体上,防止诱发次生灾害。桩孔开挖过程中及时排除孔内积水。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采用桩孔外管泵降排水。桩孔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一般为1.01.5m,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2
14、)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下列要求进行。钢筋笼尽量在孔外预制成型,在孔内吊放竖筋并安装。孔内制作钢筋笼必须考虑焊接时的通风排烟。竖筋的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对焊或冷挤压。接头点需错开。竖筋的搭接处不得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带)处。并孔内渗水量过大时,采取强行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桩芯混凝土灌注时,待灌注的桩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注。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每连续灌注0.50.7m时,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对出露地表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帘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
15、护。养护期在7天以上。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取样做混凝土试块。 若孔内积水难以排干,则采用水下灌注方法进行混凝土施工,保证桩身混凝土质量。(3)水下混凝土灌注按下列要求进行。为使隔水栓能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为250500mm。为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在0.8m以上,应有足够的超压力能使管内混凝土顺利下落并将管外混凝土顶升。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每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应超过表3.2.2-1的规定。表3.2.2-1 单根抗滑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间灌注量/m350100150200250300灌注时间/h5841216420424灌注过程中,经常探测井内混凝土面位置,力求导管下口埋深在23m
16、,不得小于lm。对灌注过程中的井内溢出物,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4)若桩壁渗水并有可能影响桩身混凝土质量时,灌注前采取下列措施予以处理:使用堵漏技术堵住渗水口。使用胶管、积水箱(桶),并配以小流量水泵排水。若渗水面积大,则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堵住渗水。3.2.5锚固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安全规定。(1)监测与施工同步进行。当滑坡出现险情,并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2)孔口必须设置围栏,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准备软梯和安全绳备用。孔内有重物起吊时,由联系信号,统一指挥,升降设备由专人操控(3)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且不超过2人。(4)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
17、有害气体。孔深超过lOm后,或lOm内有CO、C02、NO、N02、甲烷及瓦斯等有害气体并且含量超标或氧气不足时,使用通风设施向作业面送风。井下爆破后,向井内通风,待炮烟粉尘全部排除后,方能下井作业。(5)井下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进入井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接零接地,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触电事故。(6)井内爆破前,必须经过计算,避免药量过多造成孔壁坍塌,由己取得爆破操作证的专门技术工人负责。起爆装置使用电雷管。锚固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滑带的位置,厚度等各种施工和检验记录。对于发生的故障及其处理情况,应记录备案。3.2.6格构锚固格构锚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砼或预制预
18、应力砼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滑坡综合防护措施。浆砌块石格构可分为下列型式 (1)方型:指顺边坡倾向和沿边坡走向设置方格状浆砌块石。格构水平间距应小于3.Om。(2)菱型:指沿平整边坡坡面斜向设置浆砌块石。格构间距应小于3.Om。(3)人字型:指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人字型浆砌块石拱;格构横向间距应于3.Om。(4)弧型:指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弧型浆砌块石拱。格构横向间距应小于3.Om。现浇钢筋砼格构型式可分为。(1)方型:指顺边坡倾向和沿边坡走向设置方格状钢筋砼梁。格构水平间距应小于5.Om。(2)菱型:指沿平整边坡坡面斜向设
19、置钢筋砼。格构间距小于5.Om。(3)人字型:指顺边坡倾向设置钢筋砼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人字型钢筋砼,格构水平间距小于4.5m。(4)弧型:指顺边坡倾向设置浆钢筋砼,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弧型钢筋砼,若岩土体完整性好时,亦可浆砌块石拱。格构水平间距小于4.5m。对边坡开挖的岩性及结构进行编录和综合分析,将开挖的岩性与设计对比。出入较大时,进行设计变更。开挖的弃渣应按设计或建设单位的要求堆放,不得造成次生灾害。对已浇注完毕的格构,应及时派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3.2.7重力挡墙重力挡墙适用于居民区、工业和厂矿区以及航运、道路建设涉及的规模小、厚度薄的滑坡阻滑治理工程。挡土墙墙型的选择
20、根据滑坡稳定状态、施工条件、土地利用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仰斜式挡土墙;施工期间滑坡稳定性较好且土地价值低,宜采用直立式;施工期间滑坡稳定性较好且土地价值高,宜采用俯斜式挡墙基坑全面开挖可能诱发滑坡活动时,采用分段开挖,开挖一段,立即浆砌、回填一段。施工期对滑坡进行监测。浆砌块石挡土墙采用座浆法施工,砂浆稠度不宜过大,块片石表面清洗干净。墙顶用13水泥砂浆抹成5外斜护顶,厚度不小于30mm。选用表面较平的毛石砌筑,其最小厚度为150mm,外露面用M7.5砂浆勾缝。在坡脚设置截水沟,以截地表水。可能时,结合使用要求做墙顶封闭处理(如三合土地面等),或夯实填土顶面和地表
21、松土,以减少地表水下渗。砌筑挡土墙时,要分层错缝砌筑,基底及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垂直通缝,砂浆水灰比必须符合要求,并填塞饱满。施工前要作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干燥,岩石基坑使基础砌体紧靠基坑侧壁,使其与岩层结为整体。 墙身砌出地面后,基坑必须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不小于5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下渗而影响墙身稳定。基底力求粗糙,对粘性土地基和基底潮湿时,夯填50mm厚砂石垫层。墙后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先处理填方基底(铲除草皮和耕植土,或开挖台阶等)再填土。墙后填土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必须分层夯实,仰斜挡土墙,当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立即进行填土并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夯击影响,以
22、保证施工过程中自身的稳定。下列地段须设置栏杆:(1)墙顶高出地面6m,且连续长度大于20m:(2)墙顶高出地面4m,且位于码头、道路附近或靠近居民集中点:(3)位于悬崖、陡坎或地面横坡陡于10.75,且连续长度大于20m。3.2.6监测监测包括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和动态长期监测。以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为主,在施工期间,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滑坡稳定状态、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防治效果检验的重要依据。施工安全监测原则上采用24h自动定时观测方式进行,以使监测信息能及时地反映滑坡体变形破坏特征,供有关方面作出决断。如果滑坡稳定性好,且工程扰动小,可采用824h观测一次的方式进行。防治效果监测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滑坡 崩塌 地段 专项 施工 方案 修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