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教案(精).doc
《矿山测量教案(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测量教案(精).doc(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矿山测量教案(精).精品文档.矿山测量教案河南工程技术学校2007.5课程教学说明一、课程的性质 矿山测量是采矿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采矿类专业的一门技术性课程。主要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矿井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对采矿专业而言,虽然不需要我们直接到井下去测量,但是我们且要利用测量资料去分析和解决开采技术和管理问题,因此,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矿图绘制及精度要求是必要的。特别是具备矿图识图和用图基本知识尤为重要。各类工程设计(包括毕业设计)、了解生产、指挥生产、制定生产计划、确定开采方案等都需要借助于矿图来进行。二、课
2、程任务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测量学和矿山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具备必需的矿山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下列目标:1了解矿山测量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熟悉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3能用经纬仪导线法布设图根控制点和井下导线点,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用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的方法,并能用计算器完成坐标和高程计算,会整理测量成果; 4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和巷道施工中线、腰线的标定方法,能正确阅读和使用各种矿图和测绘资料。能够用岩层与地表移动资料合理留设保护煤柱;5
3、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教学环节总课时: 4*12=48 学时授课: 34学时实训: 10学时 复习总结:2学时机动: 2学时 2周教学实习考试。四、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略。第一章 测量基本知识第一节 点位的表示方法测量工作的实质: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数学上是在空间坐标系里用三维坐标来表示点的空间位置的,如图11。图11 点的空间坐标 图1测量坐标 图13 数学坐标一、测量常用坐标系统1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是一球面坐标系。在地理坐标系中,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称为地理坐标。在图14中,PP1 为椭球的旋转轴,P表示北极,P1表示南极, O表示球心
4、。通过椭球旋转轴的平面称为子午面,而其中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起始子午面。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赤道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为赤道。与赤道面平行的平面和椭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是确定地面某一点地理坐标的基准面。图14中,L点的经度是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构成的二面角,以 表示。经度由首子午面起向东、向西度量,各由0180,在首子午面以东者称为东经,以西者称为西经。 L点的纬度是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以表示。纬度以赤道平面为基准,向北、向南各由090,在赤道以北者称为北纬,以南者称为南纬。例如,北京
5、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3、北纬3954。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国采用高斯投影法。由高斯提出的横圆柱正形投影理论经克吕格补充研究完成的高斯克吕格坐标就是建立在高斯投影面上的直角坐标。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曲面,将椭球面上的图形转换为平面必然产生一定的变形,为了控制由曲面正形投影到平面时引起的长度变形,高斯投影采取了分区分带的投影方法,使带内最大的变形控制在测量允许的范围内。现仅从几何关系上作简要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把地球作为一个圆球看待,如图15所示,设想将一个平面卷成圆柱 图15 高斯投影形,把它套在地球外面,使圆柱面恰好与地面上的某一子午线相切(图中与PO P1相切),这条子午线称中央子
6、午线或轴子午线。如果在球面上以不同的子午线分别与圆柱面相切,并以地心为投影中心,把地球表面分别投影到圆柱面上,则可以把地球表面分成若干个瓜瓣形地带。例如每隔经差6为一带(如图18)。然后将圆柱的母线剪开展呈平面,即为高斯投影平面,如图15b所示。 我国的分带投影是按照经度将地球划分为60个6带,从0子午线开始每隔经度差6划分为一带,即0 6,6 12,12 18.分带带号N自西向东依次为160如图19 。位于图18 各带边上的子午线称为分带子午线,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各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可按下式计算: 6= 6n3 (11)投影时每带独立进行,将投影平面与中央子午线相切,按中央
7、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形,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进行投影。投影后,展开投影面,即高斯投影面。在高斯平面上除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投影构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外,其余子午线均为对称于中央子午线的曲线,而且距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如分带子午线的变形就大于带内其它子午线的变形(图15b )。为了控制变形,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精密测量的需要也可采用3带。由图16可知,3 带是在6 带的基础上划分的,3带是从东经1.5开始,自西向东每隔3为一带,带号n依次为1 120带。各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可按下式计算: 3 = 3n (12) 图16 投影带例如,首都北京位于东经11623,所在6带和3带的中央
8、子午线经度为6= 3=117,则由式(1-1)和(1-2)得:N=(6+3)6=(117+3)6= 20,n= 3 3=1173= 39,可见北京的6带号为20,3带号为39。 采用分带投影后,取各带的中央子午线为x轴,赤道为y轴,其交点为原点,从而建立起每个投影带独立的高斯克吕格坐标系。这样就可把地面上的点位按高斯克吕格投影公式将球面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我国位于北半球,x坐标值为正,横坐标值y则有正有负,中央子午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这种以中央子午线为纵轴的坐标值,称为自然坐标值。图110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了使横坐标值不出现负值,规定每带坐标纵轴向西平移500km(如图110) 计算坐标。
9、在横坐标值之前加注投影带带号,此时的坐标称为国家坐标,该坐标系称为国家统一坐标系。 例 设A点位于19带,其自然坐标值为:x = 4687km,y = 178km.换算为国家通用坐标值为:X=4687km,Y=39678km。设B点也位于19带,自然坐标值为; x = 4128km,y = -183km.换算为国家通用坐标值为:X=4128km,Y=39317km。由于我国境内6带带号在1323之间,而3带带号则在2445之间,没有重复带号,故根据某点的通用值,便可知道投影带是6带还是3带。3、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区域内进行测量工作,为了避免坐标出现负值,通常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选在测量区
10、域(测区)的西南某点上,以北方向为纵坐标轴。由于这里介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未与国家统一坐标系相联系,故称为任意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三、高程系地球表面的形状十分复杂,海洋占71%,而陆地仅占29%,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利亚纳海沟,则低于海平面11022m,两者之间的高度差近20000m。尽管有这样大的起伏,但从宏观上看,这些高低差异与巨大的地球半径(平均为6371km)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地球总的形体可视为由海水面穿过陆地所包围的形体。水准面:假象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内部无限延伸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把这个闭合的曲面成为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海水有潮汐,忽高忽低,水
11、准面有无数个,把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标高,简称高程,以H表示。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绝对高程以设在山东青岛市的国家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观测的验潮资料推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基准面,以此基准的高程为零而建立的高程系统,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为了明显而稳固地表示高程起算面的位置,国家于1956年在青岛建立了一个与平均海水面相联系的水准点,称为水准原点,其高程为72289,作为布设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高程起算点。20世纪8
12、0年代初国家又根据青岛验潮站1953年到1979年的观测资料,重新计算水 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4,称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该基准已于1985年1月1日起执行。 高程值有正有负,在基准面以上的点其高程值为正,反之为负。高差:相邻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A点到B点的高差为:如果为正,表示地面上B点高于A点,是上坡;为负,表示B点低于A点,是下坡。第二节 测量工作的内容与原则一、 测量工作的内容测量工作本质内容两大类,即地形图测绘(测定)和施工放样(测设)。地形:地物和地貌。地物:地面上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构)筑物称为地物,如房屋、道路、桥梁、湖泊、森林、草地等;地貌:地球表面
13、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高山、深谷、陡坡、悬崖和雨裂冲沟等。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地形图测绘是指将地面所有地物和地貌,使用测量仪器,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根据地形图图式所规定的符号,并依一定的比例尺测绘在图纸上的全部工作。施工放样则是根据图上设计好的厂房、道路、桥梁、井筒、巷道等的位置、尺寸及高程等,算出各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数据,将其如实地标定到实地上。二、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一是“由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二是“步步要检核”。三、 测量工作概述(一) 控制测量控制点:在测量工作中,将这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控制网:由控
14、制点所构成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控制测量:精确测定控制点点位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常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等方法建立;高程控制测量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选点-组网-测量-平差计算-坐标和高程(二) 碎部测量碎部点:一般将表示地物形态变化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也叫碎部点。碎部测量:测量工作中将测定碎部点的工作,称为碎部测量。因此测定碎部点的位置通常分两步进行: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 图112 碎部测量综上所述,无论是控制测量还是碎部测量,其实质都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先测定三个元素水平角、水平距离S和高差。所
15、以说,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观测、计算和绘图是测量工作者的基本技能。测量工作:外业、内业 第三节 测量误差的概念一、测量误差的概念及来源测量误差:在各观测值相互之间或各观测值与其理论上应有值之间存在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误差的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仪器误差2、照准、读数误差3、外界条件影响误差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二、误差的种类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一致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着,或者保持常数,那么这类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
16、系列观测,如果测量误差在大小、符号上都不表现出一致性,即每个误差的大小或符号上从表面上来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三、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规律性,但对于同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大量的偶然误差就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且观测次数越多,这种规律性就越明显。例如,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观测了162个三角形的内角,由于观测值存在偶然误差,所以测得的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L都不等于180,其差值称为真误差(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即 = L180 (13)由式(13)算出162个三角形内角和的真误差,再按照绝对值的大小,分区间统计误差个数,并列于表11中。偶然误差有如下规律:1
17、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近于相等;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即式中 = 1 + 2 + 3 + + n 表11 误差分类表误 差 区 间正 误 差 负 误 差 总 和/()个数/个百分比/ %个数/个百分比/ %个数/个百分比/%00.20.20.40.40.60.60.80.81.01.01.21.21.41.41.61.6以上211915119511013.011.79.36.85.63.00.60.621191298632013.011.77.45.64.93.71
18、.91.2042382720171143026.023.416.712.410.56.72.51.80总 和8250.68049.4162100 由偶然误差的特性可知,当对某量有足够的观测次数,其正、负误差可互相抵消,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次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二、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称为最或然值,或者说最可靠的值。三、评定精度的标准评定精度的标准,常用的有: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三种。(一)中误差 概念:在相同 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其观测值分别为 、 、 ,相应的真误差为 1、2 n ,则中误差为 m= 1- 5 式中 =12+22+n2中误差越小,
19、精度越高;反之,精度越低。例某个三角网分别由两个作业组进行观测,各组测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一组:-2,+5,-8,-3,+9,-5,+2;二组:-1,-3,+4,0,+9-13-4。由式(1-5)计算各组观测值中误差为 m1= =5.5 m2= =6.4上例表明,第一组的观测值精度比第二组高,测量成果的质量比第二组好。式(1-5)是用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公式。在通常情况下,观测值的真值是不知道的,因此,也就无法根据真误差计算中误差。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最或然误差 ( = x ),按下式来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即m = (16) 设对线段AB丈量五次,其结果列于表12中。试求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测量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