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气割工艺指导书.doc
《焊接、气割工艺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气割工艺指导书.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焊接、气割工艺指导书.精品文档.焊 接 工 艺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科编制严格执行国家焊接与切割安全标准(GB/9448)。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增加下列内容:在相同的焊接电流下,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应比手工电弧焊采用更暗的滤光片,明暗程度一般增大23个数号。这是因为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的弧光更强,紫外线辐射也更强烈,尤其在用Ar及He作保护气体时。根据所采用的电流大小,推荐采用明暗范围为614数号的滤光片。CO2焊接场地的防火措施较为重要,因为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危险性。通常比其他焊接方法多。当焊丝送入导电嘴后,不允许将手指放在焊枪的末端来检查焊丝是否
2、出来。也不允许把焊枪放到耳边来试探保护气流的流动情况。关于焊接设备的安全技术,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的穿戴,以及焊接场地的通风要求,均与钨极氩弧焊相同。 焊 接 工 艺焊接工艺及规范生产技术科编制 进行水平位置点焊时,如果上、下板厚度均在1mm以下,为提高抗剪强度和防止烧穿,点焊时应加垫板。若上板很厚(大于6mm),熔透上板所需的电流又不足时,可先将上板开一锥形孔,然后再施焊(即塞焊)。对于仰焊位置点焊,为防止熔池金属下落,在规范选择上应尽量采用大电流、低电压、短时间及大的气体流量。对于垂直位置点焊,其焊接时间要比仰焊时更短。焊点的熔深与点核直径的控制,主要靠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来保证。除符合上述
3、企业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条、焊丝、焊剂应由专人保管。2、 清除待焊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污。3、 焊丝及焊嘴导管应无油污、锈蚀、镀铜层应完好无损。4、 焊接坡口边缘上钢材的夹层缺陷长度超过25mm时,应采用无损探伤检测其深度,如深度不大于6mm,应用机机械方法清除后焊补。5、 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复合格后方能施焊。6、 焊接方法必须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7、 母材的材质必须配合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8、 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焊接速度、焊接层次、清根要求、焊接顺序等必须按图纸技术要求及工艺参数规定。焊 接 工 艺焊缝检查 生产技术科编制
4、焊缝检查:1、 对所用钢材及焊接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及外观进行检查,均应符合图纸和相关规定、标准要求。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可施焊范围。2、 产品抽样检查:焊缝数如不合格率小于2%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品。不合格率大于5%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品。不合格率为2%-5%时,应加倍抽检,且必须在原不合格部位两侧的焊缝延长线各增加一处焊。 如在所有抽检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品。大于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品。当批量验收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查,当检查出一处不合格缺陷时,应加倍抽查,如在加倍抽检焊缝中未检查出其它不合格缺陷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品。当检查出多处
5、不合格缺陷时或加倍抽查以发现不合格缺陷时,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查。3、 外观检验:一、 所有焊缝应冷却到环境温度后进行外观检查,、类钢材的焊缝应以焊完成24h后检查结果作为验收依据,类钢材的焊缝应以焊完成48h后检查结果作为验收依据。二、 外观检查一般用目测,裂纹的检查应辅以5倍放大镜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必要时可采用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检验,尺寸的测量检验应用量具、卡规。4、 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1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宿、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1级焊缝和2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缺陷。二、 2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
6、满足表1要求。三、 3级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有关规定。5、 焊缝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焊缝焊脚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二、 焊缝余高及其错边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1 焊缝外观质量允许偏差 焊缝质量等级检验项目二 级三 级未满焊0.2+0.02t且1mm,每100 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 mm0.2+0.04t且2mm,每100 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 mm根部收宿0.2+0.02t且1mm,长度不限0.2+0.04t且2mm,长度不限咬 边0.05t且0.5mm, 连续长度100 mm, 且焊缝两则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0.1t且1mm,长度不限裂 纹不允许允许存在长
7、度51mm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不允许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接头不良缺口深长0.5t且0.5 mm,每1000 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处缺口深长0.1t且01 mm,每1000 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处表面气孔不允许每50 mm长度焊缝内允许存在直径6倍孔径表面夹渣不允许深0.2t, 长0.5t且20mm,表2 焊缝焊脚尺寸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示 意 图允许偏差(mm)1一般全焊透的角接与对接组合焊缝2需经疲劳验算的全焊透角焊与对接组合焊缝3角焊缝及部分焊透的角接与对接组合焊缝hf6时0.1-1.5hf6时0-3.0注:1、hf8.0mm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1.0mm,但总长
8、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 2、焊接H形梁腹与巽缘板的焊缝两端在其两倍巽缘板宽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值表3 焊缝余高及错边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示 意 图允许偏差(mm)一、二级三级1对接焊缝余高(C)B20时 C为0-3B20时 C为0-4B20时 C为0-3.5B20时 C为0-52对接焊缝错边(d)d0.1t且2.0d0.15t且3.03焊缝角余高(C)hf6时 C为0-1.5hf6时 C为0-3.06、 焊缝外观:气电立焊接头的焊缝外观成形应光滑,不得有未溶合,裂纹等缺陷。当板厚小于30mm时,压痕、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板厚大于30mm时,压痕咬边不得大于1.0mm
9、。7、 无损检验:一、 无损检测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二、 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签发人员必须持有相应探伤方法的级或级以上资格证书。三、 当设计要求全焊透的沓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三、(1)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B级检验级或级以上。三、(2)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B级检验级或级以上。三、(3)三级全焊透的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测。8、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一、 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
10、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二、 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三、 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四、 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时。焊 接 工 艺返修程序生产技术科编制熔化焊缝缺陷返修:一、 缝表面缺陷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对气孔、夹渣、焊瘤、余高过大等缺陷应用砂轮打磨、铲凿、钻、铣方法除,必要时应进行焊补,对焊缝尺寸不足、咬边、弧坑未满等缺陷应进行焊补。二、 无损检测确定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缺陷时应进行返修,返修应符合下列规定:二、(1)根据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缺陷为裂纹时,碳弧气刨前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并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50 m
11、m长的焊缝或母材。二、(2)清除缺陷时应将刨槽加工成四侧斜面角大于100坡口,并应修整表面、磨除气刨碳层,必要时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方法确定裂隙纹是否彻底清除。二、(3)焊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多层焊的焊层之间接头应错开,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当焊缝长度超过500mm时,应采用分段退焊法。二、(4)返修部位要连续焊成。如中断焊接时,冰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方法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焊补。二、(5)焊缝正、反面各作为一个部位,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两次。二、(6)对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应重新制定返修方案,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监
12、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执行。二、(7)返修焊接应填报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存档资料。焊 接 工 艺焊接补强与加固生产技术科编制1、 焊接补强与加固设计应符合现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补强与加固的方案应由设计、施工和业主等共同确定。2、 编制补强与加固的方案时,必须具备下列技术资料(原结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钢材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焊接性能、等)。3、 钢结构的补强或加固设计,应考虑时效对钢材塑性的不利影响,不应考虑时效后钢材屈服强度的提高值。在确认原结构钢材具有良好焊接性能后方可采用焊接方法。4、 补强与加固宜不影响生产,尽可能做到施工方便并应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对于受气相
13、腐蚀介质作用的钢结构件,当腐蚀削弱平均量超过构件厚度的25%时,应根据所处腐蚀环境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进行分类,并对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乘以下列降低糸数:弱腐蚀0.95 中等腐蚀0.9 强腐蚀0.85。5、 钢结构的补强或加因,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 卸荷补强或加固、在原位置使构件完全卸荷,或将构件拆下进行补强或加固。二、 负荷状态下的补强或加固、在原位置上未经卸荷或仅部分卸荷状态下进行补强或加固。6、 负荷状态下进行补强与加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卸除作用于结构上的活荷载。二、 根据加固时的实际荷载(包括必要的施工荷载),对构件和连接进行承载力验算,
14、尽量卸除结构上荷载。当原有构件中实际有效截面的名义应力与其所用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之间的比值B0.8(对承受静态荷载或间接承受动态荷载的构件),或B0.4(承受动态荷载的构件)时方可进行补强或加固。三、 在受拉力构件中,加固焊缝的方向应与构件中拉力方向基本一致。四、 用圆钢、小角钢组成型桁架钢结构不宜在负荷状态下进行焊接补强和加固。五、 轻钢结构中的受拉构件严禁在负荷状态下进行焊接补强和加固。7、 在负载状态下用焊接方法焊接补强和加固时,必须考虑沓接过程中因瞬时受热造成局部范围内钢材力学性能降低的因素。除结构应尽可能卸荷外,尚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安全措施:一、 做好临时支护: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
15、安全措施。二、 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焊接工艺。8、 对有缺损的钢构件应按钢结构加固技术标准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补。当缺损性质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时,应立即采取卸荷加固措施。对一般缺损,可按下列方法进行焊接修复或补强:一、 当缺损为裂纹时,应精确查明裂纹的起止点,在起止点钻直径为12-16mm的止裂孔,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方法修补:一、1)补焊法:用碳弧气刨或其它方法清除裂纹并加工成侧边大于100的坡口,当采用碳弧气刨加工坡口时,应磨掉渗碳层。应采用低氢型焊条按全焊透对接焊缝的要求进行补焊。补焊前宜按焊缝返修程序规定将焊接处预热至100-1500C。对
16、承受动荷载的结构尚应将补焊焊缝的表面磨平。一、2)双面盖板补强法:补强盖板及其连接焊缝应与构件的开裂载面等强,并应采取适当的焊接顺序,以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二、 对孔洞类缺损的修补:应将孔边修整后采用两面加盖板的方法补强。三、 当构件的变形不影响其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可不进行处理,否则应根据变形的大小采用下列方法处理:三、1)当变形不大时,应先处理构件的其它缺陷,然后在部分缺载的情况下,宜采用冷加工法矫正。若采用热加工矫正时,其加热温度对调质钢应不大于5900C,对其它钢种应不大于6500C。钢材的加热温度高于3150C时,应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禁止用浇水等方法加整冷却。三、2)当变形
17、较大时,且难以矫正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更换构件。9、 焊缝的补强与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当焊缝缺陷超出容许值时,在处理原有结构的焊缝缺陷时,应根据处理方案对结构安全影响的程度分别采取卸荷补焊或负荷状态下补焊。二、 角焊缝补强宜采用增加原有焊缝长度(包括增加端焊缝)或增加焊缝厚度的方法。二、1)当负荷状态下采用加大焊缝厚度的方法补强时,被补强焊缝的长度应不小于50mm。二、2)补强或加固后的焊缝,其长度与厚度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元曲范】(GB/50017)的规定。10、 用于补强或加固的零件及焊缝宜对称布置。加固焊缝不宜密集、交叉布置、不宜与受力方向垂直。在高应力区和应力集中处,
18、不宜布置加固焊缝。11、 补强与加固施焊前应清除待焊区域两则各50 mm范围内的灰尘、铁锈、油漆和其它杂物。12、 负载状态下焊接补强或加固施工工艺制定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结构最薄弱的部位或构件应先进行补强或加固。2) 对能立即起到补强或加固作用,且对原构件影响较小的部位或杆件先施焊。3) 加大焊缝的焊缝厚度不宜大于2mm,当需要多道施焊时,层间温度应不高于颈热温度。4) 就根据结构钢材质,选择相应的低氢型焊条,焊条直径不宜大于4mm.5) 焊接电流不宜大于200A.6) 应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采取有效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施焊前顺序应尽可能使输入热量对构件的中和轴平衡。7) 施工单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接 气割 工艺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