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擬議.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擬議.pps(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教育部102年2月5日,2,報告大綱,壹、前言貳、現行教育人員年金制度問題參、各國退休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肆、年金改革原則與面向伍、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陸、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試算柒、結語,3,壹、前言,年金係符合一定條件時定期發給的現金給付,用以提供老年生活所需。目前我國年金制度包括國保、勞保、軍公教退休制度等。近年來由於人口結構快速朝向少子化及高齡化發展,原有之制度設計已面臨相當程度的挑戰,包括經費不足、行業不平及世代不均等問題,必須及早進行改革。本次年金改革以財務健全、社會公平、世代包容、務實穩健為基本原則,並秉持全面、漸進、務實、透明之精神,積極針對年金制度
2、之所得替代率、保險費率、給付條件、基金運用、政府責任等五大面向進行檢討,經廣納社會意見後審慎研議出改革方案。,4,公私立學校教職員有關第一層法定公共年金部分,以公私立學校教職員與公務人員均為公教人員保險法適用對象,爰三者公保之投保及給付規定均相同。公立學校教職員第二層法定職業退休金部分,自退撫制度建制以來,皆參酌公務人員退撫制度設計。私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制度,已於99年1月1日起採確定提撥制,除原98年12月31日前年資之退休金外,新制未來已無潛藏負債問題。,5,貳、現行教育人員年金制度問題,公立學校教職員退撫新制自85年2月1日施行迄今,面臨之問題分述如下:一、支領月退休金年齡偏低,現行公立學
3、校教職員任職25年、年滿50歲申請退休時,得擇(兼)領月退休金(即75制),據內政部100年簡易生命表,我國兩性零歲平均餘命為79.15歲(男性75.96歲、女性82.63歲),平均退休年齡53.94歲,致退休給付增加,如表1-1、1-2、1-3。,6,表1-1:軍公教人員近10年退休(伍)人數及年齡趨勢,7,表1-2:軍公教人員近10年來退撫經費支出情形,單位:億元,註:上述金額包含每年支付軍公教人員之退休、撫慰、撫卹及退撫基金費用公提金額;其中公務預算支出部分,尚包含優惠存款差額利息。,8,表1-3:退撫基金近10年收支概況,9,二、退休所得替代率偏高,現行因公立學校教職員具退撫新、舊制年
4、資者,係分別按新、舊制標準計算月退休金,交替過渡期間,部分具新、舊制年資退休人員之所得(含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每月利息),相較於其現職待遇,有偏高現象。以任職30年之中小學教師退休薪額625元(相當薦任第9職等年功俸7級710俸點)者為例,其退休所得替代率為95.62%;大專教師退休薪額770元(相當簡任第12職等年功俸4級800俸點)者,其退休所得替代率為83.91%。如表2。,10,表2:假設105.2.1退休教師(非主管)為例,以現行制度,其退休所得替代率如下:,備註:、現職待遇係指本(年功)薪學術研究費。、考量銓敘部簡報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之推動期程,以105.2.1為比較基準。,
5、11,三、退撫基金費用提撥不足額,現行學校教職員退撫基金法定提撥率為8%-12%,實際提撥率為12%。按退撫基金第4次精算報告,最適提撥率情形如下表。由於新制退撫基金費用未足額提撥,致潛藏負債逐年增加。如表3。,12,四、退撫基金運用績效低於法定平均收益率,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最近1次尚未結案之精算報告統計,退撫基金過去7年(94年至100年)列計未實現損益之收益率為1.72%(101年列計未實現損益之收益率為6.17%),低於法定平均收益率1.78%(臺灣銀行2年定存利率),也低於預算要求之平均目標收益率3.95%。然退撫基金經營績效受金融環境及經濟景氣影響,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長
6、期及穩定投資報酬率已是刻不容緩的事。,13,五、軍公教人員退休再任私校支領雙薪,私立學校職務非屬由政府編列預算支給俸(薪)給、待遇或公費之專任有給公職,爰依現行規定軍公教退休再任私立學校職務,無須停發月退休(伍)金及暫停優惠存款。因此,現行軍公教人員退休再任私立學校職務,得同時支領再任薪資及退休所得。據統計,101學年度退休軍公教人員及政務人員再任各級私立學校校長及教職員總人數共計2,548人(再任私立專科以上總人數共1,957人)。如表4。 外界對於公立學校退休教師再任私立學校教職員支領雙薪,認有違反公平正義原則及減少年輕人任教機會。,14,參、各國退休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一、逐漸改採分散式
7、退休金準備責任,15,二、退休金給與機制作了根本性的改變:(一)職業年金制度由單層制走向多層制(二)由確定給付制(DB)逐步走向確定提撥制(DC),16,(三)確定給付制(DB)與確定提撥制(DC)的定義,17,三、退休年金的起支年齡正試圖向後延:,各國公務人員退休金起支年齡:,18,四、退休所得替代率正持續往下調整:,美英德法職業年金所得替代率趨勢:,19,肆、年金改革原則與研擬過程,一、行政院年金制度改革四原則,(一)財務健全確保各年金制度安全現金流量,維持財務衡平、永續經營(二)社會公平適度縮小不同職業別間保障之差距,並使繳費及領取給付之權利義務能夠相對應(三)世代包容不同世代負擔合理化
8、,促進世代包容與衡平(四)務實穩健訂定合理時程,循序漸進,避免影響社會安定,20,二、行政院年金制度改革五面向,(一)所得替代率合理調整給付水準,減輕年金之財務負擔(二)保險費率適度提高費率,反映保險成本(三)給付條件檢討退休年齡與給付計算基準(四)基金運用效率提高基金收益,挹注保險財務(五)政府責任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安定民心,21,公立學校教職員第二層法定職業退休金,自退撫制度建制以來,有關退休條件、退休金核算方式等均參酌公務人員相關制度設計,爰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以及教育人員年金改革41場座談會,各學者專家、現職及退休教育人員、教育人員團體及協會之建言,研擬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
9、方案,並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在務求完整(現職人員、已退休人員及新進人員應一併改革)、符合公平正義、溫和漸進及兼顧信賴保護之原則下,推動年金制度改革。,三、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研擬過程,22,一、現職人員方面,本次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亦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重點如下:(一)延後月退休金起支年齡(二)調整退休所得替代率(三)刪除現行不合時宜的給與(四)調整優惠存款利率(五)提高退撫基金提撥費率及調整分攤比(六)提高退撫基金操作績效,伍、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23,一、現職人員方面,(一)延後月退休金起支年齡1、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將自115年1月1日
10、起全面實施90制,公立學校教職員亦將配合漸進銜接實施90制。因101年3月27日送請立法院審議之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尚未完成修法程序,倘完成審議,以1年緩衝,逐年過渡至85制,漸進銜接實施90制。2、本部考量因教學現場實際需要及教學對象不同,幼兒園及國中小學生需更多關懷照顧,教師體能限制相對較高,爰建議幼兒園及國中小教師得排除適用90制。,24,3、現職人員延後退休及退休金起支年齡如下:(1)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如對於屆齡退休年齡(目前為65歲)延後,教育人員將作一致處理。(2)延後月退休金起支年齡為65歲(90制),年資達30年以上者,月退休金起支年齡為60歲。(3)搭配展期
11、及減額年金。(4)因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尚在立法院審議,倘完成審議,以1年緩衝,分10年過渡至85制,並配合公務人員漸進銜接實施90制。(5)幼兒園及國中小教師因教學現場實際需要及教學對象不同,體能限制相對較高,可採85制(年資30年以上,年滿55歲),搭配展期年金及減額年金。,25,(二)調整退休所得替代率調整退休金計算基準及新制退休金基數內涵,1、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對於現職人員調整其退休金計算基準,並逐年調整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1)調整退休金計算基準改按最後在職年(10-15年)平均薪額計算(含新、舊年資之退休金)。(2)兼具新、舊年資者,其退休
12、所得與純新制年資者相較,顯有偏高現象,故具新、舊制年資者,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由現行本薪2倍,改為平均薪額2倍,逐年調降至平均薪額1.6倍;純新制年資者降至1.7倍(實質上已調降退休所得替代率)。,26,(3)考量大專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本(年功)薪1.6(或1.7),與現職待遇有一段差距(如表5) ,爰規劃大專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與其他教育人員有所不同,調整如下:教授:由本薪2倍,改為平均薪額2倍。副教授:逐年調降至平均薪額1.9倍。 助理教授:逐年調降至平均薪額1.8倍。2、實施期程:為減輕改革帶來之衝擊並防搶退,爰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採逐年調降
13、方式,如表6。,27,表5:現職待遇情形表,28,表6:教育人員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及實施期程表,29,(三)刪除現行不合時宜的給與,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刪除年資補償金及月撫慰金等不合時宜之給與。1、刪除年資補償金:(1)方案實施第1年退休者:仍按原規定發給年資補償金(為符司法院釋字第525號解釋意旨)。(2)方案實施第2年起退休者:不再發給年資補償金。2、刪除月撫慰金(保留一次撫慰金):(1)方案實施第1年亡故者:遺族得按原規定申請月撫慰金(為符司法院釋字第525號解釋意旨)。(2)方案實施第2年起亡故者:遺族僅得申請一次撫慰金。,30,(四)調整優惠存款利率
14、,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就兼具新、舊制年資於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實施後退休之人員逐年調整優存利率。如表7。,31,(五)提高退撫基金提撥費率及調整分攤比,茲以100年1月1日修正之公務人員退休法已將退撫基金費用提撥率提高至15%,本部101年3月27日送請立法院審議之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亦配合由現行提撥率12%提高至15%。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提高教育人員退撫基金法定提撥費率至18%,並調整個人與政府分攤比,由現行個人負擔35%、政府負擔65%,漸進調整為個人及政府各負擔50%。,32,(六)提高退撫基金操作績效,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包括軍公教人員)
15、之收支、管理及運用事項,係由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隸屬銓敘部)負責。本部於辦理第1波座談會時,專家學者及各與會人員多有表達應提高退撫基金操作績效之意見,基金多賺,軍公教人員就少繳,建議應做專案研究,以提高基金投資績效。,現職人員退休制度調整情形,如表8。,33,34,35,二、已退休人員方面,(一)調整退休所得替代率(二)刪除月撫慰金(三)調整優惠存款利率(四)限制退休再任私校支領雙薪,36,二、已退休人員方面,(一)調整退休所得替代率調整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對於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實施前已退休,兼具新舊制年資並支領月退休金教
16、育人員,逐年調整其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至本薪1.6倍。惟考量大專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本(年功)薪1.6(或1.7),與現職待遇有一段差距,爰規劃大專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與其他教育人員有所不同,如表9。,37,表9:教育人員新制年資之退休金基數內涵及實施期程表,38,(二)刪除月撫慰金(保留一次撫慰金),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刪除月撫慰金,保留一次撫慰金之措施。 1、方案實施第1年亡故者:遺族得按原規定申請月撫慰金(為符司法院釋字第525號解釋意旨)。 2、方案實施第2年起亡故者:遺族僅得申請一次撫慰金。,39,(三)調整優惠存款利率:,
17、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逐年調整優惠存款利率:1、85年2月1日以前退休及支領一次退休金者,維持18%利率。2、85年2月2日以後退休且支(兼)領月退休者,逐年調整優惠存款利率,如表10。,40,41,(四)限制退休再任私校支領雙薪:,1、查101學年度參加私立學校退撫儲金之私立專科以上教職員約39,721人,退休軍公教人員再任私立專科以上人數共1,957人,約佔全體私立專科以上學校教職員5%,所佔比例不高,惟受外界嚴厲批評。又立法院審議本部99、101及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作成決議,請本部儘速研擬退休軍公教人員轉任受政府獎補助私立學校之薪資規範及轉任制度。目前已
18、有立法委員提案修法,允宜積極處理。2、經審慎評估認為公立學校退休教職員再任私校,擬規劃由再任人員就再任薪資與退休所得(包括月退休金及優惠存款利息之合計數額)自行擇一支領,不得同時領受。,42,已退休人員退休制度調整情形,如表11-1、11-2。,43,44,三、新進教育人員,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配合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對於未來新進教育人員法定職業退休金部分擬採行兼採確定給付與確定提撥制雙層年金給付機制。第一層公保年金:15;第二層法定職業退休金:確定給付制30;確定提撥制30。,四、已退休及現職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前後情形如表12-1、12-2:,45,表12-1: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情
19、形表,46,表12-2: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情形表,陸、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試算,47,48,49,柒、結語,目前公私立學校教職員與公務人員均已參加公教人員保險,本次教育人員之改革,基本上與公務人員作一致性處理;至私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制度,已於99年1月1日起採確定提撥制,本次改革方案予以排除。至公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制度,基於公教一致原則,除下列事項,與公務人員有所不同外,餘與公務人員年金改革方向一致:(1)幼兒園及國中小學教師月退休金起支年齡。(2)大專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之退休金基數內涵。(3)限制退休再任私校支領雙薪。另學者認為年金制度改革涉及層面廣泛, 影響人數眾多,各國年金制度改革均屬政治問題,我國此次年金制度之改革亦無法例外,對於各方可能之反彈及壓力,宜預為思考及妥善因應。,50,本次年金制度改革希望達到永續經營(提高提撥費率、 降低退休所得替代率)、保證領取(領得到、領得足夠、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及世代公平(減少潛藏負債、促進世代包容與衡平 之效益。,51,簡報完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