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球装置的控制算法研究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磁悬浮球装置的控制算法研究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悬浮球装置的控制算法研究设计.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磁悬浮球装置的控制算法研究设计.精品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基于磁悬浮球装置的控制算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
2、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3、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
4、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
5、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摘 要磁悬浮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自然不稳定系统,其控制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其研究涉及控制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由于磁悬浮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很高,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先进控制算法的开发和应用。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控制要求和提高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本文以单自由度磁悬浮球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磁悬浮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其控制器进行了研究,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控制效
6、果。本文首先分析了磁悬浮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以及其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对模型开环和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然后,根据得出的系统传递函数,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并据此进行PID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以及用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控制系统。【关键词】磁悬浮球 PID控制器 根轨迹 频率响应ABSTRACTThe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 is a complex, nonlinear, naturally unstable system. And the controllers per
7、formance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wide applications of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n such a system involves control theory, electromagnetism,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so on. Because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s real t
8、ime demand is rigorou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controllers is limited.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omplex controller and improving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single-freedom-degree magnetic levitat
9、ion ball system, then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 model and its controller is studied, and expected totter control effe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maglev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the linear model, and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software MATLAB, an
10、d SIMULINK tool to model and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simulat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transfer function in building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IMULINK open-loop transfer function, the design and adjustment of the PID controller, and with the root locus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freque
11、ncy response controlled control system.【key words】Magnetic levitation ball PID controller Root locus Frequency response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磁悬浮系统的概述2第一节 磁悬浮的分类及应用前景2第二节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现状3第三节 磁悬浮的控制方法和发展趋势4第二章 磁悬浮系统的分析和建模6第一节 磁悬浮系统的分析6第二节 磁悬浮系统的工作原理6第三节 磁悬浮系统的建模7一、控制对象的运动方程7二、电磁铁中控制电压与电流的模型8三、电流控制模型9四、电压控制模型11第三节 磁悬浮
12、球系统的搭建14一、开环系统搭建14二、闭环系统搭建15第四节 本章小结17第三章 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18第一节 PID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18一、PID控制基础18二、PID控制参数整定19三、磁悬浮系统中的PID控制21第二节 根轨迹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23一、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3二、磁悬浮系统的根轨迹校正24第三节 频率响应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27一、频率响应法的基本概念和分析27二、磁悬浮系统中的频率响应29第四节 本章小结33结 论34致 谢35参考文献36附 录38一、英文原文38二、英文翻译47三、源程序54前 言磁悬浮技术是将电磁学、机械学、动力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
13、感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磁悬浮技术是利用磁场力使一物体沿着或绕着某一基准框架的一轴或者几轴保持固定位置,由于悬浮体和支撑之间无任何接触,克服了由摩擦带来的能量消耗和速度限制,具有寿命长,能耗低,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各国已广泛开展了对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研究随着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对磁悬浮系统进行的控制和设计,使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在我国,磁悬浮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水平相对落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磁悬浮控制系统向智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磁悬浮技术开始由宇航、军事等领域向一般工业应用
14、方面发展,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如:磁悬浮列车、磁悬浮隔振器、磁悬浮轴承、高速机床进给平台、磁悬浮硬盘、飞轮电池等。磁悬浮球是一种典型的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只需一个自由度控制即可实现球的稳定悬浮。磁悬浮球实验系统结构简单、系统评判容易,在研究磁悬浮现象,实施和验证各种控制算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单自由度磁悬浮球进行研究是研究磁悬浮技术的一个有效方法,它是多自由度磁悬浮装置简化和去耦,在研究各种控制器算法,运用新技术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较为复杂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提供硬件和软件的准备。第一章 磁悬浮系统的概述第一节 磁悬浮的分类及应用前景磁悬浮可分为以下3种主要应用方式:电磁吸引控制悬
15、浮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了导磁材料与电磁铁之间的引力,绝大部分磁悬浮技术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原理上这种吸引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力,但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可以将悬浮气隙保持在一定数值上。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驱动元器件的发展,方式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也有研究人员将需要大电流励磁的电磁铁部分换成可控型永久磁铁,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励磁损耗。永久磁铁斥力悬浮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永久磁体之间的斥力,根据所用的磁材料的不同,其产生的斥力也有所差别。由于横向位移的不稳定因素,需要从力学角度来安排磁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稀土材料的普及,该方式将会更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感应斥力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了磁铁或励
16、磁线圈和短路线圈之间的斥力,简称感应斥力方式。为了得到斥力,励磁线圈和短路线圈之间必须有相对的运动。这种方式主要运动于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悬浮装置上。但是,在低速时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悬浮力,限制了这种方式的广泛应用1。 近年来,磁悬浮技术作为新兴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迅速,与其它技术相比,磁悬浮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运动控制,避免了机械接触,减少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无需润滑,可以省去泵、管道、过滤器、密封元件;功耗低,减少了损耗;定位、控制精度高,其上限取决于位移传感器的精度;清洁无污染2。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磁悬浮技术的多方面应用,以期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磁悬浮列车以其在经济、环保等
17、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德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技术逐渐成熟3。磁悬浮轴承有着一般传统轴承和支撑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已取得工业的广泛应用。另外,磁悬浮隔振器、磁悬浮电机等相关技术也都发展迅速,进入了工业应用领域4。第二节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现状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3个载人的气垫车实验系统,它是最早对磁悬浮列车进行研究的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固体电学的出现,使原来是十分庞大的控制设备变得十分轻巧,这就是给磁悬浮列车技术提供了实现的可能。1969年,德国牵引机车公司的马法伊研制出小型磁悬浮列车系统模型6,以后命名为TR01型,该车在1km
18、轨道上时速达到165km,这事磁悬浮列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制造磁悬浮列车的角逐中,日本和德国是两大竞争对手。1994年2月24日,日本的电动悬浮式磁悬浮列车,在宫琦一段74km长的实验线上,创造了时速431km的日本最高记录。1999年4月日本研制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在实验线上达到时速552km,德国经过20年的努力技术上已趋成熟,已具有建筑哦运营线路的水平。原计划在汉堡和柏林之间修建第一条时速为400km的磁悬浮铁路,总长度为248km,预计2003年正式投入运营。但由于资金计划稳态,2002年宣布停止了这一计划。我国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工作比较晚,1989年3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
19、磁悬浮实验样车。1995年,我国第一条磁悬浮实验线在西南交通大学建成,并且成功进行了稳定悬浮、导向、驱动控制和载人运行等时速为300km的实验。西南交通大学这条试验线的建成,标志我国已经掌握了制造磁悬浮列车的技术,上海铺设的13.8km的磁悬浮铁路,我国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磁悬浮运营铁路的国家5。高速磁悬浮电机高速磁悬浮电机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它集磁悬浮轴承和电动机于一体,具有自悬浮和餐动能力,不需要任何独立的轴承支撑,且具有体积小、临界转速高等特点,更适合于超高速运行的场合,也适合小型乃至超小型结构。国外自90年代中期开始对其进行了研究,相继出现了永磁同步型磁悬浮电机、开关磁阻型磁悬
20、浮电机、感应型磁悬浮电机等各种结构。其中感应型磁悬浮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气隙均匀,易于弱磁升速,是最有前途的方案之一传统的电机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与转子之间通过机械轴承连接,在转子运动过程中存在机械摩擦,增加了转子的摩擦阻力,使得运动部件磨损,产生机械振动和噪声,使运动部件发热,润滑剂性能变差,严重的会使电机气隙不均匀,绕组发热,温升增大,从而降低电机效能,最终缩短电机使用寿命。磁悬浮电机利用定子和转子励磁磁场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转子悬浮起来,同时产生推进力驱使转子在悬浮状态下运动。磁悬浮电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有一些成功的报道。如磁悬浮电机应用在生命科学领
21、域,现在国外已研制成功的离心式和振动式磁悬浮人工心脏血泵,采用无机械接触式磁悬浮结构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防止血细胞破损,引起溶血、凝血和血栓等问题。磁悬浮血泵的研究不仅为解除心血管病患者的疾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为人类延续生命具有深远意义6。当前,国际上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工作已经非常活跃。1988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磁悬浮轴承会议,此后两年一次7。1991年,美国航天管理局还召开了第一次磁悬浮技术在航天中应用的研讨会。另外,磁悬浮技术在其他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进展,例如:磁悬浮主轴系统、磁悬浮隔振系统、磁悬浮研磨技术等等。现在,美国、法国、日本、瑞士和我国都在大力支持开展磁悬浮技术的研究工作,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磁悬浮 装置 控制 算法 研究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