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





《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精品文档.知恩中学桃源书院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 语言文字基础及应用(本大题共9小题。第18题各3分,第9题4分,共28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先妣(b)露脸(l)着装(zhu)扛鼎之作(kn)B. 龟裂(jn)绚丽(xun)脖颈(n)量体裁衣(lin)C. 中肯(zhn)干扰(ro)框架(kun)悄无声息(qio)D. 蓓蕾(bi)强颜(qin)折耗(zh)呱呱而泣()2. 下列各句
2、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人们感怀并模写大自然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感慨历史的苍桑。B. 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清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C.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D.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进利的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的裹挟下,有的人也就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了。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
3、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B. 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千万不可掉以轻心。C. 如果说,卡扎菲政权已经日薄西山,“倒卡”无论如何都只是利比亚人的短痛,那么这种因内战而强化的地域、部族裂痕,就将注定是利比亚人的长痛。D. 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B. 近视患者都
4、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C.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经使得世界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原来位于全球化高端并受益匪浅的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抵制全球化。D. 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它小则影响个人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大则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控,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的情境。5. 下列对论语中句子的加点字词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一定)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回归)B.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说出,谈论)杀鸡为黍而食之(使吃)C.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事情)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里指战争)D. 果哉!末之
5、难矣(困难)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攻击)6. 下列对论语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才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B.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C.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春秋
6、时期,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所以面对至高无上的国君齐景公,孔子认为讲究礼仪、维持社会秩序很必要。这反映出孔子毕生主张和推行的仁政思想。D.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棘子成认为君子要有“质”,更要有“文”。子贡与棘子成展开了辩论,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认为要“质”、“文”兼备。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只
7、剩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脸庞竟然忘记了凡尘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BCD8. 把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成一句新闻(不超过35个字)。2012年2月19日,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一亮相,立刻有许多人驻足欣赏。最大的一幅宣传画宽40米,高10米。围观的人禁不住伸手摸:“嘿,布的,跟真的一样。”负责喷绘宣传画的季先生告诉记者,宣传画的确是布的,之所以看起来跟照片一样,是因为用了电脑喷绘技术。这种“宣传布”织得很密,经过特殊处理,自洁性很好,布沾上灰尘后,下雨一冲刷就可以跟
8、新的一样,基本不褪色。季先生11年前曾经为亚运会画过宣传画。那时是几个人拎着油漆桶,上脚手架,在铁皮上按照画好的格子刷颜色。那种广告牌特别怕风吹雨打,很容易失真,而且不能复制。9. 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一篇历史题该则么考的文章中举到这样一组对比材料:日本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次日清战争(注:我们叫作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注:我们叫作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同样的内容,我们的教科书上是这样出题
9、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二、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7题。第1011、1314题各3分,第12、15题各4分,第16题各6分,共25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文人画的艺术境界是痴狂,这个论断似乎不怎么新鲜,但是,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痴狂与西方艺术家的痴狂完全是两个概念。在中国文化的早期,就将痴狂当作一种智慧的表现。从人文的角度看,最早的狂人要推接舆。这位狂者的特点,一是看破世事,二是语发真情,三是独往独来,我行我素。从后人对这些典籍的注释来看,皆认为是先贤借狂人之语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孔子与庄子这两位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将
10、狂夫之言之行看做是超凡脱俗之举,有发聋振聩之作用,以至于后代不管什么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对“狂狷之行”、“狂夫之言”都采用了容忍甚至予以关注的态度,造成了中国两千年文明史对狂人狂言的一种特殊认识:太聪明会致狂,所谓大智若愚。而愚者狂人之言行是客观真理的显现。从接舆到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完整塑造出中国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艺术典型。“狂”的寄情达意功能“狂”所具备的种种特质,与艺术创作的规律无不息息相通,因而十分自然地引入了艺术领域.由于狂言狂行能够得到社会的宽容与保护,所以艺术家就容易选择“狂”的艺术语言,隐晦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声,从而揭示客观真理。中国艺术史到了魏晋时代,“狂”就成为
11、一种风尚。嵇康与阮籍两位狂士之别,关键是一个“佯”字上,这就是生存的智慧,正所谓“疯狂乃机变之一道。魏晋之后,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名词,成为文人艺术家生活的风格。或者说,他们的狂言狂行就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艺术。我们再看,由于艺术创作主体的痴狂风格,就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痴狂性质,中国古典艺术中,书法的最高形式是草书,乃至大草、狂草。绘画的最高形式是写意,乃至大写意、泼墨大写意。达不到这个境界,那就沦为匠人、匠气。西方文化从它的源头就对于非理性的“痴狂”持有否定态度。米歇尔福柯有一句话概括得很好,他说:“希腊的理性没有反对命题。”中世纪以来,“癫狂”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罪恶”,因此对精神病采
12、取隔离、驱逐的残酷手段。到了l7世纪中叶,排斥的态度就更加激烈起来,笛卡尔的哲学占据主导地位,确立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癫狂被视为非人性的东西。同普遍的艺术风尚相同,痴狂之风也是以“雅”始,以“俗”终。不狂而名之为狂的画家,为了向社会宣称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常自称为“狂”。就说“扬州八怪”吧,其实他们一点也不怪,不狂,这些文人画家开始具备专业画家的性质,他们还要进行书画交易,借此为生。“痴狂”进入世俗化阶段,它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稳定下来。一方面,艺术家从事艺术而不必为此而发疯;另一方面,具有疯狂艺术个性的作品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来,满足欣赏者那种歇斯底里的情绪。10. 下列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13、在中国文化的早期,痴狂被看作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受孔子、庄子思想影响,狂言狂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宽容与保护。B. 从楚狂接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到嵇康与阮籍,他们完整塑造了中国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艺术典型。C. 中国艺术史到了魏晋时代,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名词,成为文人艺术家生活的风格。D. 在中国的艺术创作中,书法的最高形式是草书,绘画的最高形式是写意,达不到这个境界的,就沦为了匠人、匠气。11. 下面对引用米歇尔福柯话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明西方文化一直视“痴狂”是理性的、非人性的“罪恶”。B. 说明理性与命题是矛盾的,癫狂属于命题,所以是非理性的。C. 说明理性与命题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桃源 书院 2012 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次 阶段性 考试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