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精品文档.目录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标段概况1.1.1.简述1.1.2.主要技术标准1.1.3.主要工程量1.1.4.工期要求1.1.5.质量要求1.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1.2.1.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1.2.2.施工平面布置1.2.3.临时设施安排2.施工进度安排(工程进度网络图、进度横道图并明确开竣工日期)及保证工期措施2.1.工期目标2.2.施工开竣工日期及总进度安排2.3.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2.4.施工进度网络图、进度横道图2.5. 保证工期措施3.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3.1.总体施工方案
2、3.2.各单项工程施工方案3.3.主要项目的技术保证措施3.4.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4.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附质量保证休系图)4.1.质量目标4.2.质量保证体系(附质量保证体系图)4.3.质量保证措施5.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附安全保证体系图)5.1.安全目标5.2.安全保证体系(附安全保证体系图)5.3. 安全保证措施6.施工过渡方案7.劳力组织计划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9.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10.冬、雨、夜施工措施1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措施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1.1.编制依据1.1.1.1.改建铁路
3、胶济线电气化工程施工招标书(综合工程)及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施工预招标答疑书。1.1.1.2.济南铁路局胶济线电气化建设指挥部编制的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1.1.3.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初步设计文件。1.1.1.4.现行的铁路工程设计、施工场地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1.1.1.5.现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国家、铁道部、铁路局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等。1.1.1.6.铁道部200265号关于印发新建改建铁路开通速度80km/h轨道工程施工暂行技术标准的通知。1.1.1.7.铁建设199943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规定的通知。1.1.
4、1.8.现场考察及调研资料。1.1.2.编制原则1.1.2.1.严格遵循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施工招标书及济南铁路局胶济线电气化建设指挥部编制的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要求。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验收标准及国家现行的合同,环保等法规。1.1.2.2.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特点,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配齐所需资源,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做为施工重点。1.1.2.3.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优秀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和精良的设备,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建立严密的施工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和
5、管理体系,按照目标管理要求,精心策划,全程监控,严格考核四个阶段组织施工,确保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质量要求。 1.1.2.4.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以点带面样板引路。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及检测手段,发挥本企业的技术设备优势,确保安全、优质、降造、高效、合同目标实现。1.1.3.编制范围本投标文件的范围为王村站(含)明水站(不含)。里程为K315+000K333+100。全长18.1公里。包括王村站、明水站及所含区间内的路基、桥涵、轨道和信号、站场电力、房屋、机务、车辆信号、站场建筑设备工程。1.2.标段概况1.2.1.标段简介本标段从王村车站进站K315+000开始至明水车站进站K333+
6、100结束,标段里程长度为18.1km。主要有王村及普集两个车站及相应的两个区间线路的过渡改造;路基土石方工程;中小桥涵的新建、改建;车站房屋建筑工程。从王村车站出站至普集进站,既有左线拆除,在既有右线的右侧新增加一条线,作为新的右线。从普集站出站至K323+700段左右双线进行改移,从K323+900K326+800左线进行改移,同时在KY325+KY326+800段右线也进行改移。本段内轨道工程区间线路改动量较大,车站改造比较简单;路基土方工程以填为主,兼有少量的挖方;桥涵工程以中小桥为主,改建、新建,拉长盖板涵分布于整个标段。延线内交通发达,线路走向基本上与济青公路并行,并在普集公铁立交
7、桥交叉通过,进入既有线路的小路也十分方便。1.2.2.自然特征胶济铁路位于山东省的胶济半岛,东起美丽的海滨青岛市,西至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沿线经过潍坊、淄博两市。既有胶济线素有山东经济的“黄金大道”之称,它对推进山东半岛的对外开放辐射面,保持山东半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并为山东半岛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胶济铁路西邻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北靠渤海莱洲湾及胶东低山陵区;东邻黄海,南靠黄海胶洲湾及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沿线依次穿越胶东崂山南西部滨海地带海蚀阶地,胶莱冲积剥蚀平面(偶遇剥蚀残兵)、鲁中南地区低山丘陵北山麓前冲、洪平原、海拔2160m。地形平缓开阔。波状起伏。胶洲至黄岛
8、铁路穿越胶洲湾西侧剥蚀平原、冲洪积平原几滨海平原三种地貌单元,海拔226m,地形平坦开阔,铁路以路堤为主。整个胶济、胶黄铁路沿线村镇房屋密集,交通十分方便。1.2.3.既有线概况胶济线自1899年9月开工,1904年7月竣工通车,线路技术标准低,设备简陋,解放后,对胶济线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线路条件有所改善,但运量与运能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既有线轨枕采用型钢筋混凝土枕与69型钢筋混凝土枕混铺,每公里铺设17601840根,其中绝大部分是69型钢筋混凝土枕,扣件采用弹条型扣件,道床为双层石灰岩道床,顶宽为3.3m。既有线路基病害主要为路肩宽度不足、排水不良、道床翻浆冒泥等既有桥梁主要存在的病害
9、表现为:梁体横向刚度不足,横向振幅超限;梁体保护层脱落、刚才锈蚀严重、梁体渗水、桥台砌石裂纹松动、部分涵渠存在边墙开裂、道碴厚度不足、盖板漏筋、淤积严重等。1.1.2.主要技术标准1.1.2.1.线路等级:级1.1.2.2.正线数目:双线1.1.2.3.限制坡度:51.1.2.4.最小曲线半径:1000m1.1.2.5.牵引种类:电力牵引1.1.2.6.机车类型:客运机车为SS8型电力机车,牵引质量为1100T,货运机车为SS4型电力机车,牵引质量为5000T。1.1.2.7.到发线有效长:1050m1.1.2.8.闭塞类型:绝缘轨道电路四显示自动闭塞。1.1.2.9.建筑限界:满足电气化及双
10、层集装箱运输。1.1.2.10.线路既有线改建地段,采用重型轨道:钢轨采用60kg/m,25m标准轨,铺轨标准为1680根/km;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800m地段的轨枕应按线规要求增加铺设数量。1.1.2.11.路基工程:1.1.2.11.1.既有线不改建地段,维持现状不变;1.1.2.11.2.区间改建地段路基宽度按下表白准设计施工1.1.2.11.3.路基面形状:非渗水土和封闭层处理的路基面做路拱,路拱形状为三角形,单线地段路拱高0.15m,双线地段路拱高0.2m,底宽等于路基面宽度,曲线加宽时,仍保持三角形。绕行地段渗水工和岩石路面均做成平面路肩施工高程按路规有关要求抬高。软土地区、滨河地
11、区、煤矿采空区及人工坑洞等不良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处理。1.1.2.11.4.站场:站线铺轨均采用25m或12.5m新轨,不同类型钢轨接头采用模压异型轨。砼枕采用专线3419,木枕采用型油枕。砼枕地段配件50kgm的到发线采用弹条型扣件,其他站线采用70型扣板式扣件。道岔;新铺的60kg/m、50kg/m道岔一般采用砼枕道岔。站线道床面碴采用二级碎石道碴,底碴可以采用碎石屑等。到发线采用双层道床,厚度40cm其中面碴20cm,底碴20cm,其他站线及次要站线均采用单层道床,其他站线25cm,次要站线20cm。1.1.3.主要工程量1.1.3.1.路基工程区间路基土方17767
12、5m3,站场路基土方36966 m3。路基附属土石方23381 m3。路基附属浆砌片石16856 m3。干砌片石2059 m3。1.1.3.2.桥涵工程中桥8座延长米,其中新建中桥5座378延长米。改建框架中桥3座103延长米。新建小桥2座58延长米;新建顶进框架小桥9座116横延米。盖板涵26座350.6横延米。其中新建涵4座52横延米,改建及接长涵座156横延米。1.1.3.3.轨道工程轨道工程正线新铺轨11.849km.正线粒料道床31373 m3。拆除线路13.138km。站线铺新轨3.265km。铺设新单开道岔20组,特种道岔4组,站线铺道床12559 m3,拆除道岔33组,从铺3组
13、,线路有关工程18.1 km。1.1.3.4.房建工程扩建及新建站场房屋1934m2。1.1.4.工期目标1.1.4.1.2002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1.1.4.2.提速改造、车站1050改造工程及有关配套工程计划开2004年12月完工。1.1.4.3.接触网工程2003年6月份开始开点架设,电气化(含接触网、变电)及有关的配套工程于2005年6月份完工,2005年10月试运营,2005年12月正式送电运营。1.1.5.质量目标1.1.5.1.杜绝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和一级一般质量事故,减少二级一般质量事故。1.1.5.2.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验收优良率:房建工程达到50%,其他工
14、程达到90%以上1.1.5.3.区间正线开通时速达到每小时80公里1.1.6.安全目标1.1.6.1.杜绝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1.1.6.2.杜绝人员伤亡重大、大事故。1.2.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本标段工程特点1.1.1.标段延线地势平缓,高低差小,改造段路基基本上是浅填浅挖,以填方为主,间有少量的挖方量,挖方量并回填于新路基。1.1.2. 本标段大部分靠近公路,进入现场的道路较多,交通、通讯条件好,自然条件也较有利。但线路较长,并有两个中间站改造,不便施工组织管理。1.1.3. 标段没有大桥和特大桥,只有中小桥,新建数量少,改建数量多。对既有线桥改造施工行车干扰大,
15、防护工程多,施工时对保证行车完全龙为重要。1.1.4.工程料中钢梁(含支座)、16m预应力及20m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含支座)、线上料由建设单位直接供应,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由建设单位统一招标采购,招标结束后,根据招标结果由施工单位与中标供货方签订合同,甲方代垫货款。1.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为了统一协调指挥,确保工程高效、有序的进行,本着高效精干、业务系统化管理原则,选拔精明强干.领导者任项目经理,选聘懂业务、懂技术、会管理的各类技术人员,组成胶济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直接对业主负全面责任。1.3.施工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副经理各一人,下设施工技术部、质
16、量安全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其六个业务部门。详见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物资设备部 计划财务部试 验 中 心综 合 部施工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房建施工队线路施工二队线路施工一队信号施工队桥涵施工二队桥涵施工一队路基施工二队路基施工一队选择精干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辖两个线路施工队、两个桥涵施工队、两个路基施工队、一个房建施工队、一个信号施工队,直接对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各施工队设施工队长一人,下设施工技术组、质量安全组、计划财务组、物资设备组,对口工程经理部的各业务部门,对各自施工区段内的施工组织负全责。1.4.施
17、工区段划分及施工任务划分1.4.1.施工区段划分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根据工程量及其沿线分布,分为二个施工区段, K315+000至K319+300(包括王村站的改造);第一施工区段从标段的起点王村站进站K315+000至普集站进站K321+000;第二施工区段从K321+000至标段终点K333+100。信号及房建工程均按一个施工区段施工。1.4.2.施工任务划分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如下: 线路施工一队、二队、分别负责线路第一、二施工区段的所有铺碴、铺轨、铺岔、线路的沉落整修及线路标志工程;桥涵施工一、二队路分别负责桥涵第一、二施工区段内的所有中小桥、涵洞工程的施工及路基防护及加固及路基附属工
18、程;路基施工一、二队分别负责路基第一、二施工区段内的所有土石方工程;标段内所有的信号、房建工程分别由房建施工队和信号施工队完成。1.5.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1.5.1.临时便道主干道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修建并负责我标段内的养护,由于本标段内路线走向基本上与济青公路相并行,进入既有线的小道也很多,稍作加宽及碾压后就能作为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1.5.2.生活、施工用水从现场的考查情况,该标段内的所有小河基本全部干涸,生活和施工用水只有依靠各城镇的自来水,施工现场备储水箱。1.5.3.施工用电在施工驻地生活及施工用电利用地方电网接入,小型施工现场采用发电机供电。1.5.4.临时房屋临时房屋采取自建
19、与租用相合。1.5.5.临时通讯在各施工驻地及项目经理部各安装一部程控电话,施工现场利用移动电话。1.5.6.施工总平面布置1.5.6.1.临时施工驻地布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总体布置,分别设置4个临时驻地,在王村站设置一个驻地,安排线路施工一队、路基施工一队;在K320+829石棚河中桥设置桥涵施工一队驻地;在普集站设置线路施工二队驻地,在K323+306堤庄河中桥位置设置一个驻地,安排桥涵施工二队、路基施工二队、预制场及搅拌站和项目经理部。1.5.6.2.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第ZH-11标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2.1.工期目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在20
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20日,进行施工准备及有关的征地拆迁,拟安排主体工程开工时间为2003年2月21日,竣工日期为2004年11月,比招标文件要求提前1个月。2.2.施工开竣工日期及总进度安排2.2.1.开竣工日期拟安排主体工程开工时间为2003年2月21日,竣工日期为2004年11月2.2.2.总进度按排2.2.2.1.提速改造、车站改造及有关的配套工程于2004年11前完工,比招标文件要求提前一个月,其中:2.2.2.2.区间及站场路基工程2003年9月份完工,附属工程在2004年5月份完工;2.2.2.3.桥涵工程于2004年6月份全部完工;2.2.2.4.轨道工程的区间新铺轨道
21、于2004年6月前铺设完毕;站内不影响行车的轨道工程2004年2月份完工;到2004年2月份至11月份车站过渡改造完毕;2.2.2.5.房建工程于2003年11月竣工。2.3.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2.3.1.施工准备及动迁排障:2002年12月20日2003年2月21日2.3.2.路基工程K316+730石棚河中桥:2003年2月21日2003年5月31日石棚河中桥K321+160:2003年6月1日2003年8月31日王村车站:2003年9月1日2003年9月30日普集车站出站堤庄河中桥:2003年2月21日2003年3月31日堤庄河中桥K323+700:2003年4月1日2003年4月30日
22、K323+900杲家坡1号中桥:2003年5月1日2003年7月15日杲家坡1号中桥K326+800:2003年7月16日2003年8月15日K328+787K329+352:2003年8月16日2003年8月31日普集车站:2003年9月1日2003年9月30日路基附属及加固2003年6月1日2004年5月31日2.3.3. 桥涵工程K317+567.14石棚河中桥段小桥及涵洞:2003年2月21日2004年4月30日石棚河中桥:2003年2月21日2003年6月30日湘北河小桥:2003年7月1日2003年8月31日公路桥:2004年5月1日2004年6月30日K322+619堤庄河中桥段
23、小桥及涵洞:2003年2月21日2003年5月31日堤庄河中桥杲家坡1号中桥段小桥及涵洞:2003年6月1日2004年6月30日杲家坡1号中桥K332+175段小桥及涵洞:2003年2月21日2003年8月31日章丘东环路立交桥:2003年9月1日2004年1月31日明水工业路立交桥:2004年2月1日2004年3月31日K332+175框架桥:2004的4月1日2004年5月31日堤庄河中桥:2004年3月1日2004年5月31日杲家坡1中桥:2004年6月1日2004年7月31日2.3.4. 线路工程K316+730K321+160段:2003年9月1日2004年7月31日转线过渡: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