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精品文档._工程边坡防护施工方案二一五年四月施 工 方 案一、 GPS2型SNS主动防护系统简介该系统主要构成包括钢丝绳锚杆、纵横支撑绳、钢丝绳网、缝合绳。钢丝绳锚杆和纵横支撑绳构成固定系统,通过缝合绳拉紧,对柔性网部分进行预张拉,将作为系统主要构成的柔性网覆盖在有崩塌落石灾害的坡面上,对整个边坡形成连续支撑,其预张力作业使系统尽量紧贴坡面,并形成了抑制局部危岩移动或在局部位移或破坏后将其裹覆(滞留)于原位附近的预应力,从而实现其主动加强防护的目的。二、边坡防护设计基本要求 1、场地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特征及周
2、围环境(道路、管线、建筑物)是边坡防护设计需要详细了解和分析的首要内容; 2、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必须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保证边坡防护周围建筑物基础及已施工和使用的地线管线、市政道路的安全; 3、边坡防护方案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国家建筑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4、设计必须考虑施工期间度过雨季,或其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及施工工期的影响; 5、边坡支护结构为永久性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三、系统布置的具体要求和参数1、钢丝绳锚杆布置:锚杆采用216钢绳锚杆,长度23m,纵横标准间距、排距为4.5m4.5m。锚杆孔尽可能布置在天然低洼处,为此可对锚杆的标准间距作0.3m左右的调整,以确保系统
3、尽可能贴紧岩面;局部区域根据需要可增补固定锚杆,增补锚杆长度3m;锚杆孔首应与岩面尽可能垂直。2、支撑绳:纵横支撑绳均穿过沿程钢丝绳锚杆的环套,并用紧线葫芦张拉至手感不再松动为止,两端用绳卡固定。为避免支撑绳张拉困难,对纵横向尺寸较大的边坡,每根支撑绳可按30m左右分段。3、热度钢丝格栅网:格栅网应覆盖全部防护区域,网块间搭接宽度不小于5cm,网块间及网块与支撑绳间需用扎丝扎结。4、钢丝绳网:每相邻四根钢丝绳锚杆构成一个矩形挂网单元内铺设一张钢丝绳网,网块边沿与支撑绳间缝合张拉连结。四、施工安装方法 1、对坡面防护区域内的浮石,杂物进行清除; 2、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
4、孔,一般口径为20cm,深20cm。 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10cm以上,孔径不小于42;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以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当局部孔位处应底层松散或破碎不能成孔时,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0.40.4的C15砼基础置换成不能成孔的岩土段。 4、注浆并插入锚杆,采用标号不低于C2O的水泥浆,宜用灰砂比1:11:1.2、水灰比0.450.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纯水泥砂浆,水泥宜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
5、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养护期不少于3天。 5、安装纵横支撑绳,张拉紧后两段各用二至四个(支撑长度小于15m时用二个,大于30m时用四个,其间用三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设钢丝绳网并缝合,每张钢丝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2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段各用两个绳卡与绳网进行固定联结。 施工流程图:放 线清 坡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注浆并插入锚杆钻 孔铺挂格栅网铺挂铺设钢绳网并缝合格栅网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SNS主动防护网施工工序5.1.1 预先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浮土、浮石进行清除,从防护区域下沿中部开始向上和两侧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5.1
6、.2 打钢丝绳锚杆孔,坡体边沿孔深达到3m,平均坡体中部孔深达到2m。钢丝绳锚杆由16钢丝绳中部对折套穿马蹄形环套组成。按要求的深度钻孔并清孔,孔深应比钢丝绳锚杆长度长50mm以上,孔径为45mm,插入钢丝绳锚杆并注浆,注浆养护不少于2天。5.1.3 构架支撑绳结构,采用12的纵向钢丝绳和16横向钢丝绳组成5.5m5.5m正方形模式的支撑绳结构与锚杆相联结。5.1.4 构架格栅网和钢绳网,在支撑绳构成的每个5.5m5.5m网格内铺设一张4m4m的DO/08/300(8mm、网孔间距300mm)型钢绳网,并在两个网格内并排铺设两张SO/50/2.2格栅网(网孔间距50mm)。5.1.5 缝合与张
7、拉,在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8钢绳缝合联结,并进行张拉,使柔性防护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岩体的稳定性,以防止崩塌落石的发生。5.1.6 安装后的纵横向直径16支撑绳,张拉紧后(用拉紧力不小于5KN的紧线器或手动葫芦)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网与网重叠宽度不小于10cm,两张格栅网间缝合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铁丝扎结,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缝合用直径2.2mm的铁丝扎结,扎结点间距不大于1m。格栅网铺设的同时,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用直径为8mm钢绳缝合,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31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固定联结。5.2 各阶段施工流程及工艺
8、 该工程施工工序由清理危岩、钻孔、灌注、安装纵横向支撑绳、 张拉、挂网、缝合等工序组成,其中钻孔为关键工程项目。5.2.1 清理危岩图5.2.1施工流程1设置危岩拦截网:在施工坡面的路面两侧距施工地点30m处设 置施工标志及减速带,危岩拦截网采用长6m、高2.5m的钢管布置, 并在钢管内布置钢丝拦截网。 坡顶钻孔: 为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及设备安全,需在坡顶上 部及坡体中上部设置安全绳锚杆(采用28钢筋锚杆、孔深1.5m), 其间隔距离为5m,安全绳束缚于上。 工作人员利用该绳可进行高空清 理作业,并为以后钻孔安装提供方便。 锚固锚杆:采用M30水泥浆液锚固锚杆,凝固时间不低于48小 时。
9、水泥浆的选用, 标号不低于M30的水泥,宜用灰砂比1: 11: 2, 水灰比0.450.50的水泥浆或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水泥 宜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 清理危岩:以上几道工序完成后,方可进行该工序。施工人员需 将安全绳束缚在锚杆后,工作人员方可对坡体危岩进行清理,清理前 需封闭交通,下方人员应撤至安全地带.若清理时有局部大块危岩, 不能清理,应做出标记,后期施工中,钻孔工序将避免在此施工。 以防止后期施工中的工程扰动造成危岩松动下滑。5.2.2 钻钢丝绳锚杆孔图5.2.2 施工流程2放线:施工人员按照要求根据现状情况进行核对,了解地形、地 物
10、、和危岩情况,按照纵横5.5m的间距进行定点,并刷上油漆,确定 钻孔点,若该段属于危岩及土层,锚杆点可在附近方圆1m处设置锚 杆点位,但下一锚杆需回复到标准的定点位置. 复核: 施工人员对锚孔点位进行测量复核,以确保钻孔位置的准 确及防护面积达到要求. 钻孔:采用直径45mm的钻头钻孔,孔深比钢丝绳锚杆长度长 50mm以上,需分别采用1.0m、 2m、2.5、3m钻杆施工,不能直接采用 2.5m钻杆,严防卡钻、断杆现象,如钻孔位置处于松散岩层,必须经 有关部门批准,重新确定钻孔位置,不能随意施工,保证坡体外沿钻 孔深度达到2.5m,坡体中部达到2m。清孔:钻孔完毕后,用风钻杆进行吹砂作业,保证
11、孔内的干净。 以确保锚杆能顺利安装进位。5.2.3 灌注图5.2.3 施工流程3砂浆配制:采用M30的水泥砂浆液,宜用灰砂比1:11.2、水 灰比0.45O.50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O.50的纯水泥浆,水泥宜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 放入锚杆:锚杆应能完全放入锚孔内。若锚杆环套外露长度超 过5cm,须重新用锚杆钻凿,以确保锚杆安装到位。 注浆: 要求灌注密实,边捣固边灌注,防止锚杆孔眼内有空气,影 响锚杆锚固质量。 候凝:灌注后候凝时间保证不低于48小时,候凝时间未达到要 求,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并确保锚杆不受外力作用。5.2.4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图5
12、.2.4 施工流程4下料: 支撑绳下料安装前,应准确测量每根支撑绳两端锚杆间的 距离,支撑绳下料时其长度应在测得每根长度的基础上两端各增加1m,即共增加2m。 绳头紧固: 从一端锚杆开始,将钢丝绳绳头穿过锚杆,并弯曲,采 用与钢丝绳直径相适应的绳卡固定一端,绳卡间距5l0mm,固定后 绳端留长度不小于20cm的自由尾绳,绳卡数量根据支撑长度按以下 要求选定。支撑绳长度L(m) 绳卡数量(个)L10 210L30 3L30 4穿孔:从一端锚杆开始,支撑绳穿过锚杆的外露马蹄形环套(钢绳锚杆),直至该行的最后一根锚杆。 张拉:支撑绳到达锚杆最后一端后,将绳尾穿过最后一根锚杆, 并弯曲,用拉紧力不小于
13、5KN的紧绳器或葫芦张紧,其间若长度较长, 因支撑与锚杆和地面间的磨擦力大而不能张紧时,可逐段张紧,最后 将尾端用绳卡采用与起始端相同的方式固定。 绳尾紧固:紧固方式与绳头紧固工序相同。5.2.5 挂网缝合图5.2.5施工流程5钢丝格栅的安装: 钢丝格栅必须位于系统底层并紧帖坡面,即支 撑绳应在其下方;并沿支撑绳铺挂,每两格(即上下或左右)铺设两张钢丝格栅。钢丝格栅网块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0 cm。 扎结:钢丝格栅网块间用直径不小于小1.2mm的铁丝扎结。缝 合钢丝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小2.2mm扎丝扎结, 扎结点间距不大于1 m,铺设边界处钢丝格栅网反向折叠宽度不小于20cm。 钢绳网的安装:钢
14、绳网编织一般均应满足规定,材质强度不低 于1770Mpa的619+1WS结构类型的高强度钢芯钢丝绳,钢丝绳公 称直径8mm; 必须采用镀锌量大于70g/热镀锌钢丝绳;钢丝绳质量 和性能应满足国家标准钢丝绳(GB/T8918-1996)。钢绳采用菱形 网孔编制方式,网孔尺寸除特殊设计外,一般采用300300 mm规格, 单张网块尺寸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宜用44m规格。 缝合:钢绳网铺设应准确测量每个挂网单元尺寸,根据测得的各挂网单元尺寸, 按每张网一根缝合绳的原则确定缝合绳长度,然后 据此下料。 在各挂网单元内顺序铺挂钢绳网,同时用缝合绳将钢绳与 支撑绳或相邻网块边沿进行缝合连接,缝合绳两端头宜叠置
15、不小于 0.5m的长度,绳端各用两个绳卡与钢绳网连接,此连接过程中在先固 定一端后,用拉紧力不小于5KN的紧绳器葫芦张紧缝合绳,再固定另 一端.若确定的单根缝合绳误差较大时,则多余端可延伸到相邻挂网 单元,而不足长度由下一相邻挂网的缝合绳来补充。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摘 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援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室内轰燃火灾提供参考。【关键词】:消防; 建筑火灾;
16、轰燃; 灭火救援一、引 言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燃烧现象。室内发生火灾后,若具备合适的燃料和通风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轰燃一旦发生,室内所有可燃物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全面着火,室内整个空间都充满火焰,可燃物燃烧速率和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且室内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氧气浓度也随之急剧下降。这些都会使室内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也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国内外发生的很多建筑火灾事故中,轰燃就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元凶,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吉林中百商厦火灾、英国布拉德福市足球场火灾和皇家十字地铁车站火灾。因此,结合轰燃的特点和危害性,分析轰燃对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
17、工作造成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室内火灾的控制,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二、轰燃及相关研究(一)轰燃定义NFPA 921中轰燃定义为:室内火灾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热辐射作用下的所有可燃物在轰燃时几乎同时着火,火焰迅速在室内所有物体传播蔓延,室内形成一片火海。轰燃的发生是火灾失控发展的危险信号,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强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恶性死伤事故和巨大财产损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与巨额财产损失,也是火灾即将向临近区域蔓延的重要标志。目前对轰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三种:(1)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
18、始燃烧;(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3)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二)轰燃判据及预测室内火灾是一种受限空间内的燃烧,是建筑火灾的主要形式,将发生轰燃的条件量化为可以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在应用最多的三个轰燃判据为:(1)室内接近顶棚热烟气温度超过600;(2)室内地板平面辐射热通量超过20 kW/m2;(3)通风口有火焰喷出。以上判据都源于火灾实验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判定轰燃的参考标准。对轰燃的预测方法,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通量判据。V.Barauskas、McCaffrey、Quinti
19、ere、Harkleroad、Thomas等分别提出了基于热释放速率预测轰燃的经验公式。此外,武警学院陈爱平教授将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因素引入考虑,基于McCaffrey的方法提出了轰燃综合预测法;B.Hagglund等建议采用临界轰燃燃烧速率预测轰燃;J.G. Quintiere等提出采用临界轰燃燃料面积预测轰燃;S.R.Bishop根据经典热爆炸和非线性热动力学理论温度微分方程特征值预测轰燃等。这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还有待改进。三、轰燃对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一)轰燃时间预测困难,影响灭火救援决策消防部队在轰燃前到达现场,如果未及时预测和侦察到轰燃,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喷出火焰会对消防队员
20、造成伤害。消防官兵到火场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是否会发生轰燃和什么时候发生轰燃。有些火灾,消防员内攻进入室内的瞬间就可能被卷入火海中,而有些火灾,在灭火救援进行过程中突然轰燃,也有的至灭火战斗结束也不发生轰燃。如何在火场快速判断轰燃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间,仍是一线消防指挥员的一个难题。而目前对轰燃的预测研究多限于学术理论方面,并没有便于在灭火救援现场操作的轰燃预测仪器或技术手段。指挥员只能依靠个人积累的灭火经验,对轰燃的感官印象及火情侦查情况进行初略判断,容易导致现场决策低效率、低质量,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火场温度高,灭火进攻困难室内发生轰燃后,火势突然猛涨,
21、进入全面燃烧阶段,产生的高温能达到1000左右。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保护的皮肤,只要暴露在137-160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严重伤害。扑救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是内攻,而轰燃产生如此的高温会对消防员产生强烈的烘烤,加上可能从门窗喷出的火焰和高温烟气,消防队员很难近距离灭火,内攻更加危险、艰难。如灭火中水枪掩护不充分,个人防护不周全,还会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同时由于轰燃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和气体,降低了火场能见度,更加难以发现较隐蔽的火势威胁,影响了灭火效率。(三)室内充满烟气,搜索救援难度大轰燃发生前,大量积聚的浓烟和高温会迫使消防员将身子放低,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搜索被困人
22、员时行动不便,效率低下。此外,室内积聚的浓烟具有较强的减光性,室内能见度很低,对侦查和搜救非常不利,受困人员也无法自行安全疏散,消防员也有误入危险区域和迷路的危险。轰燃后转为全面燃烧,燃烧更为猛烈,无法深入开展室内救援,而由于燃烧速率急剧增长,因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CO、H2S、HCL、SO2等,导致被困人员中毒、窒息,消防灭火救援时间更加紧迫,人员疏散更加困难。(四)建筑受高温烘烤,结构有倒塌危险室内轰燃发生后,释热速率急剧增大,温度急剧升高,达到500-600的高温,最高可达1000左右,建筑构件的强度在高温、强烈热辐射作用下会下降。混凝土在高于300温度作用下抗压强度线性
23、下降,超过600时抗拉强度基本丧失,在900左右时抗压强度下降到常温时的10%;钢结构虽不燃烧,但在火灾高温中强度会迅速下降,500左右时全负荷钢结构就会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600其强度下降2/3,进而结构发生变形引发倒塌。因此轰燃扑救过程中,建筑结构很容易发生局部倒塌甚至整体坍塌,使室内人员受到威胁,影响消防救援工作。(五)火焰易窜出蔓延,控制火势难度大室内具备轰燃条件时,可能在着火3-10 min后就会发生轰燃,消防队赶赴火场后可能已经发生轰燃,火灾发展至猛烈燃烧阶段,第一出动力量如对火灾形势估计不足,到达火场后往往控制不住逐渐增长蔓延的火势。此外,轰燃后伴随着喷出火焰和飞火,能冲出着火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护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