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工序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转炉工序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炉工序作业指导书.doc(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转炉工序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Q/HCDJ珲春紫金多金属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CDJ.J01-RZ-012015熔炼厂转炉作业指导书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珲春紫金矿业多金属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系统概况简述13.1工艺流程图23.2工艺参数34转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4.1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4.2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4.3噪声44.4粉尘44.5高温54.6二氧化硫64.7职业卫生操作规程65岗位安全操作规程75.1转炉炉前安全操作规程75.2转炉炉后安全操作规程
2、75.3熔剂系统安全操作规程85.4转炉白烟尘安全操作规程85.5转炉排风机安全操作规程85.6环境风机的安全操作规程85.7转炉铸渣机安全操作规程95.8转炉天然气烘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95.965吨行车安全操作规程95.10转炉清扫安全操作规程106工艺操作规程106.1转炉炉前岗位106.2转炉炉后岗位的操作规程166.3转炉白烟尘装包操作规程186.4行车作业安全规程196.5铸渣机岗位操作规程226.6转炉工序标准化操作237工艺事故应急预案387.1转炉喷炉的应急预案387.2粗铜过吹时的应急预案387.3熔体过冷时的应急预案397.4炉温过高的应急预案397.5炉后淌水的应急预案3
3、97.6转炉粘渣的应急预案407.7捅风眼机钢钎粘着的应急预案407.8转炉吹炼作业中发生堵风眼事故的应急预案407.9转炉烟罩结瘤的应急预案428设备参数428.1转炉本体428.2熔剂加料系统438.3残极加料系统458.4余热锅炉458.5电收尘468.6排风机478.7铸渣机478.8捅风眼机488.9桥式起重机489设备操作规程489.1转炉计划检修时的停炉操作规程489.2送风阀油压系统的操作规程519.3转炉熔剂系统操作规程519.4转炉系统残极加料机操作规程539.5刮板机操作规程559.6伸缩阀操作规程569.7星型卸料器操作规程569.8电收尘停送电操作规程579.9转炉排
4、风机的操作规程579.10环保风机的操作规程589.11转炉铸渣机操作规程599.12转炉炉口清理机操作规程6110设备维护检修规程6210.1转炉本体6210.2熔剂系统6410.3残极系统6710.4纯水系统7410.5余热锅炉7410.6电收尘7710.7排风机7910.8环集风机8610.9铸渣机8910.10捅风眼机9110.1165吨行车9311设备事故应急预案10011.1转炉本体应急预案10011.2熔剂系统应急预案10311.3残极系统应急预案10311.4烟道水冷系统应急预案10411.5排烟系统应急预案10411.6LPG烘烤系统应急预案10512环保、质量、能源消耗要求
5、及控制10612.1环保控制10612.2能耗指标及控制10613记录10613.1转炉炉壳温度测量表10613.2转炉炉料登记表10813.3转炉工序生产日报表10813.4转炉工序日常点检、设备运转情况记录表11013.5转炉交接班记录表11413.6()号转炉本体日常点检、运转情况记录表11513.7转炉工序交接班记录表11713.8转炉日生产作业表11713.9转炉烘炉前检查表11913.10转炉烘炉记录12013.11样品袋12114其他121前言转炉工序是熔炼厂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对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生产状态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即将投产的珲春紫金矿业多金属有限公司顺利运
6、行及今后的生产正常运行,通过多方面的资料收集、修改和整理特编写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转炉岗位作业指导书供各班组使用。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缺点错误及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本标准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而成。本标准由珲春紫金矿业多金属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田玉、刘富全。标准主要审批人:周安梁。熔炼厂转炉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珲春紫金熔炼厂转炉工序,包括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参数、岗位安全规程、工艺操作规程、工艺事故应急预案、设备参数、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环保、质量、能源消耗要求及控制指标。本文件使用于熔炼厂转炉工序。2 规
7、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 系统概况简述转炉用于冰铜的吹炼作业,分S期和B期。S期将熔融的冰铜以及熔剂加入转炉内,通过风口,向熔体中送入压力为0.080.12Mpa的空气和氧气进行吹炼,熔体中的硫化亚铁与氧反应,生成氧化亚铁。氧化亚铁和熔剂中的二氧化硅化合形成渣和二氧化硫气体而被除去。B期将剩余白冰铜继续鼓风吹炼,得到最终产品为含铜为98.5以上的粗铜。由于硫化亚铁与氧反应和氧化亚铁和熔剂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硫化亚铜与氧气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为平衡与利
8、用反应热,需向炉内加一定数量的冷料。3.1 工艺流程图石英石 精炼渣 冰铜 含铜冷料 残极杂铜 空气 氧气 粗铜 炉渣 烟气 烟尘 白烟尘 阳极板 硫酸冰铜包粗铜包装载机制氧机船型加料斗残极加料机石英石上料仓65吨吊车氧气储罐65吨吊车65吨吊车链斗给料机氧气调节阀石英石皮带氧气切断阀中间料仓计量皮带转炉送风机送风管道送风阀活动溜槽捅风眼机炉口清理机余热锅炉铸渣机烟尘处理粗铜包球形烟道选矿烟尘打包65吨行车电收尘阳极炉排风机制酸系统3.2 工艺参数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空气利用率%952熔剂粒度mm25石英石含SiO2%91.53铜锍成分Cu/Fe/S%50/21/22.904产出粗铜t/d3
9、18.06产出炉渣t/d196.645转炉渣成分SiO2/Fe/Cu%24.17/50.45/4.286造渣期反应温度11501250造铜期反应温度123012807送风时率%808耐火材料单耗kg/t459送风压力MPa0.81.210送风量Nm3/h30000350004 转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1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转炉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砷及其化合物、高温、噪声。其中,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砷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烟气的逸散,高温主要来源于转炉自身产生的生产性高温以及夏季炎热天气,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运行过
10、程产生的机械性噪声。4.2 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表4-1 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序号中文名英文名PC-TWA(mg/m3)最大超限倍数备注总尘1其他粉尘aParticles not otherwise regulated82-表4-2 化学有毒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序号中文名英文名OELs(mg/m3)备注MACPC-TWAPC-STEL1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510-2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510-3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按As计)Arse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s As0.01-0.024一氧化碳非高原Carbonmonoxide n
11、ot in highaltitude area-2030-表4-3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接触限值dB(A)备注5d/w = 8h/d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w 8h/d85计算8h等效声级 5d/w85计算40h等效声级表4-4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IIIIIIIV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4.3 噪声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
12、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4.4 粉尘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接触生产性粉
13、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
14、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职业健康卫生标准10%游离SiO2含量50%;50%游离SiO2含量80%总尘PC-TWA(mg/m3)呼尘PC-TWA(mg/m3)10.70.70.30.50.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
15、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应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4.5 高温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摄氏度时的作业。WBGT: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摄氏度。 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生产性热源: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危害程度:下列情况不得进行作业高温致使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
16、、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
17、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4.6 二氧化硫(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预防: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卫生标准及防护措施:SO2:大气中二氧化
18、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与大气 中的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烟尘浓度大于0.3mg/lL,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发生中毒,应立即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解开紧身衣服,迅速吸氧,冲洗眼睛和鼻腔,用2%苏打溶
19、液漱口。如不慎溅人眼内,应速用大量温水冲洗。严重者应速送医院治疗。4.7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作业时必须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防毒、降噪、防高温等劳保用品。清理现场卫生时,应对地面进行洒水后再清扫,防治扬尘。 熟悉掌握粉尘防治“八字方针”,并认真贯彻执行。熟悉掌握本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危害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当物料发生泄漏时,应立即控制泄漏进行通风,并及时回收和清理。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在有毒有害岗位不得进餐。工作
20、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从事易产生噪声的作业时,应尽量采取木料、胶皮等铺垫措施,来降低噪声危害。工作中,应加强降噪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作业中应适当的补充水量(如:矿泉水、加入盐的热水)或预防中暑的冰棍、冰块及绿豆汤,以防止出现中暑现象。暑期生产岗位中,应做好作业时间的轮换,减少连续工作时间。工作中,应加强防暑降温设备、设施(风机、电扇、空调)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不准班中带病作业或饮酒后作业。按公司要求按时参加职业危害岗位的健康体检。5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1 转炉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炉 工序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