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说明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说明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说明2.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说明2.精品文档.联系方式:QQ:1819410887毕业设计全套都有其他模具也有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论文以电视遥控器后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其中的设计内容有零件的工艺性编制: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及注射机参数的确定;结构设计:分型面选择、型腔数确定、型腔的排列方式、浇口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设计、推出及复位机构方式确定;型芯、型腔尺寸计算;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计算;模具闭合高度确定;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最后对模具结构与
2、注射机的匹配进行了校核。并用autoCAD绘制了一套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关键词:遥控器,注塑模具,浇注系统,分型面,型腔,型芯REMOTE CONTROLLER DESIGN OF INJECTIONG MOULD FOR REAR COVERABSTRACTIn this thesis, the TV remote control on the back cover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for the main content,Introduces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Plastic Injection the d
3、esign process, which is designed as part of the craft-oriented establishment : Plastic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Plastic Parts of the size and quality of calculation and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set; Structural design : Surface choice cavity determination, Cavity the arrangement, gate design, l
4、ateral type pulling mechanism design, launch and reattached body identified; Core, Cavity size calculation; Di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computation; Mold closing high set; Injection machine parameters in the verification; The design of such a structure can be used to ensure reliable die. Finally,
5、 the injection mold structure and the matching machine was calibrated. Using a set of auto mapping mold parts and assembly plans. KEYWARDS:rmote control, injection mold, pouring system, the parting surface, the cavity, core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31绪论51.1引言51.2塑料及塑料工业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5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与注塑成型原理82.1塑件材料
6、的选择82.2塑件的结构分析82.3塑件的工艺性分82.3.1ABS的注射成型工艺82.3.2 ABS性能分析92.3.3 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103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103.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103.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14 分型面的选择114.1分型面设计时考虑的因素114.2分型面的设计原则124.3分型面的确定125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135.1设计浇注系统基本要点:135.2主流道的设计145.2.1主流道的尺寸145.2.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155.3冷料穴的设计165.3.1主流道冷料穴的设计175.3.2分流道冷料穴的设计175.4分流道的设计175.4.1分
7、流道的截面形状185.4.2分流道的截面尺寸185.4.3分流道的长度185.4.4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185.4.5分流道的布置形式195.5浇口的设计205.5.1浇口的形式及其特点205.5.2浇口尺寸的确定205.5.3浇口位置的选择205.6浇注系统的平衡215.6.1分流道的平衡215.6.2浇口的平衡215.7浇注系统断面尺寸计算225.7.1确定适当的剪切速率225.7.2确定体积流率226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247成型零件的设计267.1成型零件结构设计267.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67.2.1凹模的工作尺寸267.2.2凸模的工作尺寸288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308
8、.1 脱模阻力的计算308.2 脱模机构的设计309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3210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3310. 1 机构的功用3310.1.1 导向机构的功用3310.1.2 定位机构的功用3310.2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3310.2.1 导柱的设计3310.2.2 导套的设计3410.2.3 导柱与导套的具体尺寸3511 排气系统的设计3812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393912.2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3913注塑机型号的确定4013.1 有关塑件的计算4013.2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4013.3 注塑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4013.4 注塑机及参数的校核4113.4.1 注射量的校核4113.4.2
9、 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校核4113.4.3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校核4213.4.4 最大注射压力校核4213.4.5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的校核4213.4.6开模行程校核43总结44参考文献45致谢461绪论大学四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对以前所学模具知识及掌握的技能综合运用和体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张,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完成大学的课程学习、同时也要学会应用。在做毕业设计时,不但巩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大道了学习的目地。在老师的帮助和讲解下,明确了模具一般的工作原理
10、、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相关的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老师的悉心下到和自己的努力,将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老师指正。1.1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基础工艺装备。在汽车,电机,仪表,和许多的轻工业中都需要使用模具成形,并随着近年来这些工业的发展,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用模具生产之间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生产效率,和地消耗,是其他工业不能相比的。随着现代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业
11、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模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其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已成为国家工业制造工艺水平的标志和独立的基础工业体系。目前国内外的模具工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社会在不停地发展,模具工业也将飞速发展。据预测,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这给模具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发展前景极为广阔。1.2塑料及塑料工业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我国模具行业近几年在技术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带动了注塑模具的迅速发展,但是我国注塑模具行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还相差甚远。注塑模具的研究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工业上制造更精密复杂的装配原件而且可以快
12、速廉价的加工出各种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产品。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注塑模具工业技术,以此来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注塑模具工业 。 整体看来,中国塑料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抵挡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塑料模
13、具AD /CAM 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化自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计算机集成制造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e,简称 CIM)技术已成为制造工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利用 CIM 技术建立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将制造工厂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和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集成起来,其目的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利用最小的制造和管理资源,最优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获得最大的总体效益。CIM 的核心技术是集成,包括物理集成、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信息集成是实现 CIM 的基础和关键。(2)微型化 CAD/CAM 正转向
14、采用超级微型计算机。32位超级微型计算机在单机功能上将达到小型机和中型机的水平,多 CPU 并行处理时的功能将达到大型机的水平。以超级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 CAD /CAM 系统不断增多,功能也在不断扩大,性能已日趋成熟,并已开始广泛应用。(3)网络化 微型计算机 CAD /CAM 系统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是网络化。由于微型机价格低廉,功能较强,可将多台微机工作站连成分布式 CAD /CAM 系统。(4)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是通向设计自动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引入知识工程,发展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的发展可扩大 CAD /CAM 的功能,有利于创造更高级的CAD /CAM 系统。
15、(5) 最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的最优化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采用传统的设计制造的模具可靠性较差。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等方法分析塑性成形过程及模拟材料的流动,从而可以检验设计的模具是否可以制造出合乎质量要求的产品。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检验设计结果,排除不可行方案,有助于获得较佳的设计,提高模具的可靠性。(6) 新型化用于 CAD /CAM 的新型外部设备将不断问世。作为计算机外部存储器的磁盘将被存储密度为其几百倍甚至于几千倍的光盘所代替。(7) 综合可视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木,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仿真,采用多种介质来存储。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与注塑成型原理2.1塑件材料的
16、选择 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又称ABS。 色调:黑色。 生产批量:大批量。2.2塑件的结构分析 塑件为遥控器外壳,应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由于内侧有与后盖联接的塑件倒扣,所以应保证它有一定的装配精度;由于该塑件为遥控器外壳,因此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不高。塑件图如下 图2-1塑件图2.3塑件的工艺性分精度等级:采用MT3级精度。 脱模斜度:塑件外表面40-120塑件内表面30-12.3.1ABS的注射成型工艺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1)预烘干装入料斗预料化注射装置准备注射注射保压冷却脱模塑件送下工序(2)清理模具、涂脱模剂合模注射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1)注射机:螺杆式(2)螺杆转速
17、(r/min):3060(3)预热和干燥:温度()8085 时间(h)23(4)密度(g/cm):1.021.05(5)材料收缩率(%):0.30.8(6)料筒温度():后段 150157 中段 165180 前段 180200(7)喷嘴温度():170180(8)模具温度():5080(9)注射压力(MPa):70100 (10)成形时间(S):注射时间2090 高压时间05 冷却时间20120 总周期50220(11)适应注射机类型:螺杆、柱塞均可(12)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烘箱 时间(h)24 温度()702.3.2 ABS性能分析1、使用性能: 综合性能良好,冲击韧度、力学强度较高,且要
18、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 耐磨性、耐寒性、耐水性、耐化学性和电气性能良好。 水、无机盐、减、酸对ABS几乎无影响。 尺寸稳定,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且可作双色成型塑料,表面可镀铬。2、成型性能: 无定型塑料,其品种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型特性也各有差异,应按品种确定成型方法及成型条件。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04mm左右 比聚苯乙烯加工困难,宜取高料温、模温。料温对化学性能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对要求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
19、取6080。注射压力应比加工聚苯乙烯稍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塑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MPa为宜。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斜流的阻力,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白色”痕迹(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宜取1以上。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2.3.3 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主要缺陷:缺料、气孔、飞边、出现熔接痕、塑件耐热性不高等。消除措施:加大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加大喷嘴、增大注射压力、提高模具预热温度。3模具结构形
20、式的拟定3.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一般来说,精度要求高的小型塑件和中型塑件优先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没有配合精度要求),形状简单,又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型腔的数目可依据模型的大小情况而定。该塑件对精度要求不高,再依据塑件的大小,采用一摸四腔的模具结构。型腔的排列方式如下图:图3-1 型腔排列方式图3.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多型腔单分型面模具:塑件外观质量要求不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小型塑件,可采取此结构。2、多型腔分型面模具:塑件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小型塑件,可采取此结构。该塑件外观质量要求不高,
21、是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小型塑件,因此可采取多型腔单分型面的设计。从塑件上容易看出模具的分型面位置、推出机构的设置以及浇口的位置,分型面为水平分型面。4 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指为了塑件的脱模和安放嵌件的需要,模具型腔由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组成这些可分两部分的接触表面。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它与模具的整体结构和模具的制造工艺有密切关系,并且直接影响着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及塑件的脱模。4.1分型面设计时考虑的因素如何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
22、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分型面的选择很重要,它对塑件的质量、操作难易、模具结构及制造影响很大。在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1)塑件的形状、尺寸和壁厚。(2)塑件性能及填充条件。(3)浇注系统的布局。(4)成型效率及成型操作。(5)排气及脱模。(6)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4.2分型面的设计原则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 分型面应选在塑件的最大截面上,并力求采用平面。2) 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并尽量做到只有一个分型面。3) 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4) 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5) 满足塑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遥控器 注塑 模具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