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排水说明A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排水说明A1.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路基、排水说明A1.精品文档.一、路基横断面布置及超高加宽方案1、设计原则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2、路基形式:路基宽度为8.5m,23.5m行车道+20.75m硬路肩。3、路面横坡:行车道为2%,硬路肩为2%。4、路基设计标高:本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为曲线内侧路基边缘线(未加宽前)。5、超高、加宽及过渡方式曲线半径小于
2、600米时设置超高,超高过渡采用绕边轴旋转的方式。曲线半径小于250米时设置加宽,采用三类加宽。超高及加宽的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内完成。6、公路用地范围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侧边缘1.0米,路堑边坡顶或截水沟外侧边缘1.0米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村镇路段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侧边缘,路堑边坡顶或截水沟外侧边缘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二、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边坡设计当路堤边坡高度小于等于8米,边坡率为1:1.5,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超过部分边坡为1:1.751:2按8米一阶逐级变缓坡率。当边坡原地面较陡或者有重要构造物时,采用挡土墙或护脚处理。路堑边坡高度小于等于10米时,土质边坡坡率一般为1:0
3、.75,当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0米时,超过部分边坡为1:1.01:1.25按10米一阶逐级变缓坡率;岩层边坡坡率一般为1:0.3,当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0米时,超过部分边坡为1:0.51:0.75按10米一阶逐级变缓坡率;当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5米时,设置1米宽碎落台,在第三阶设置2米平台。2、半填半挖路段的设计半填半挖路段由于结合部的土质密实度不同,加上水文条件,可能还有地下水的影响,如处理不当使路基沉陷不均,路面变形开裂,甚至还会造成路基失稳。总结已有经验,对半挖半填路段的设计,提出如下处理原则:(1)在填方和挖方结合部的纵向必须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设在挖方段内,根据地面自然坡情况而设,长不小于1
4、0米,高0.30.8米,在结合部的挖方段挖成过渡段台阶式的路槽,然后与填方段一起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度。(2) 在填方和挖方结合部的横向必须加强结合部之间的整体性,主要措施是:在挖方的边坡上根据地面自然坡挖成台阶宽2米高0.6米,阶面呈4%向内横坡,在挖填方高度的交界处要设置盲沟,在路基的坡脚要填筑一层透水性材料,以利路基内的水排出;在挖方路基设计标高之下要开挖高0.30.8米的路槽,该路槽与填方一起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度实度。(3)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2.0m。3、高填与深挖路段本路段对填方边坡高度20m以上的高路堤;土质挖方
5、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堑,石质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的路堑,以及受河流冲刷影响的不良地质、不良岩层结构层等路段均根据边坡稳定性验算结果进行特殊设计。4、路基特殊设计山坳水田处不良路基处理:山坳水田路段、地表土质湿软,在填筑前,应先进行开沟、拦截、引排地表水,疏干和凉晒后进行填前压实及路堤填筑。因引排有困难路段而增设集水坑的,应定期将集水坑内水抽取,使之有良好的地基施工场地。另外,视现场土质性质等情况,采取如下处理措施:采用换填砂及抛石挤淤。三、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1、路基填料要求:(1)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
6、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10cm。(2)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3)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4)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5)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6)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
7、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米的台阶。(7)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2、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和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填 挖 类 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6下路床30-80954上路堤80-150943下路堤150以下92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630-809543、压实度检测应符合以下规定(1)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检测压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用环刀法试验时,环刀
8、中部处于压实层后的1/2深度;用核子仪试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办理。(2)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1000m2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m2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4、填石路基质量标准填石路堤按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3下路堤1.506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5中硬石料压
9、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2下路堤1.50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4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上路堤0.81.503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20下路堤1.504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22当采用孔隙率作为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有困难时,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也可以用压实沉降差进行控制。若采用压实沉降差进行控制,建议对压实沉降差检测采用如下标准:压实沉降差为采用施工碾压时的
10、重型振动压路机(14t以上)按规定碾压参数(强振,4km/h以下速度)碾压两遍后各测点的高程差。压实沉降差平均值应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填石路堤施工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在施工前,应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四、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1、路基防护设置原则:一般于地形地物受限需收敛坡脚的地段及沿河地段设置挡土墙,在水田地段的路堤填方坡脚适设置矮墙。2、挡墙设计图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及路基设计手册中有
11、关公式通过计算进行确定,设计荷载为公路级。3、挡土墙设置在土质地基上时,基础底面应设置地面以下不小于1.0米;设置于岩石地基上时,应清除岩石风化层后置于岩石层下不小于0.5米,受冲涮时应置于冲涮线下不小于1.0米。墙趾前地面倾斜时,趾前襟边宽度应大于嵌入深度的一倍以上,以防地基剪切破坏。4、挡土墙位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铲除原地面植被根茎,开挖成台阶再做墙后填土,以免填方沿地面滑出,并注意墙址处岩层的结构面或节理面对墙址处地基稳定性的影响。5、挡土墙墙后填料应在浆砌圬工强度达到70%以上,应及时分层填筑夯实。墙后填料应采用砂性土、砂砾、卵石填筑,禁止采用膨胀性和高塑性土壤。同时填筑时应注意
12、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影响。6、沉降缝(伸缩缝)每1015米设置一道,且凡地质、地形、墙高及基底应力变化较大处均应设置沉降缝。若挡墙位于平曲线上时,受力情况与直线段不同,受力后沿挡墙延长切线方向产生张力,容易出现竖向裂缝,应缩短伸缩间距。沉降缝要求采用较平整的石料砌筑使之形成垂直通缝。7、泄水孔采用10cmPVC管做成,进水口处包裹250g/m2的无纺土工布,泄水孔间距2m2m,上下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于地面0.3米,若为浸水地区,应高出常水位0.3米。8、若挡土墙基础置于地基较为完整坚硬的岩层上,且墙趾处于地面横坡很陡时可考虑更改基础做成台阶形,以减少基坑开挖和节省圬工,台阶的高宽比一
13、般不应大于1:2,台宽不宜小于50厘米。9、施工时如遇挡墙基础突变段落可考虑动态调整采用人工基础处理。10、护肩应用不易分化的片石砌筑,墙后填料应为开山石块或渗水强的砂性土、碎石等材料,不应采用粘土等不合格材料做回填土;基础应设置在岩石上或坚实的粗粒土上。 11、挡墙顶混凝土护栏预留槽施工顶面不能找平,应预留石钉与混凝土护栏基础连接,以保持混凝土护栏整体稳定性。五、路基、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的目的是将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或地下水加以拦截,排除于路基范围之外,如设置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注意予以截断,降低并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以保证路基的稳定。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排水
14、均纳入排水系统予以综合设计。1、填方地段,必要时设置排水沟,挖方地段设置边沟,必要时设置截水沟,过村段设置盖板边沟。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依靠路面横向坡度,把水排入边沟或由填方路基边坡排出。六、取土方案及节约用地措施1、路线路基填方利用路堑挖方供给。2、路线用地除路线本身占用土地外,对施工场所采用租地的办法并尽量少占耕地,对不得已而占用的耕地施工完成后应整地还耕。3、环境保护设计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七、路面设计原则、依据及结构类型选用路面设计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等级、使用要求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结合该地区高等级路面设计、施工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
15、合设计,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进行路面方案的设计。(1)设计依据依据交通部颁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的有关规定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2)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20年。(3)设计交通量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20年内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668520次,中型交通。(4)路面结构材料的设计参数及要求水泥砼面板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5)路面结构类型(1)土质挖方及填方地段采用:22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cm厚热沥青封层+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6、+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2)岩质挖方地段:22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cm厚热沥青封层+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20cm厚填隙碎石调整层。八、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为了保证路面质量,路面铺筑前应检查路床范围内的路基压实度是否达到95%以上及弯沉值能否设计要求(具体见路面结构图),其它指标详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九、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路堤段自然坡度大于1:5时,填筑前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向内倾斜4%的台阶。2、填挖交界处必须充分碾压,每级台阶应使用小型压实设备压实。3、为保证路面使用寿命,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进行压实试验以确
17、定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选择路段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各类压实设备的类型及组合工序、最佳组合下的压实遍数及压实层厚度。4、路面施工时应保证路槽充分夯实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铺筑底基层。5、为保证路面质量,路面铺筑前应检查路槽以下80厘米范围内的路基压实度是否达到95%,以及路面基底回弹模量值是否达到要求。施工中应尽量保持各种混合料拌的均匀,摊铺平整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强度,并加强养护措施,避免产生裂缝。6、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0Mpa,根据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施工中应尽量保持各种混合料的均匀,摊铺平整并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和强度,基层施工后应加强养护措施,保证强度缯强及避免产生裂缝。7、水泥混凝土面板浇筑完毕应及时养护,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养护中应采用土工布覆盖,养护期一般为1221天,路面缩缝的施工方法采用切缝法或压缝法均可,养护期满后及时填缝。8、未尽事宜,施工时请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及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执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