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丘陵区三级公路勘测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丘陵区三级公路勘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丘陵区三级公路勘测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丘陵区三级公路勘测设计.精品文档.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 程 名 称: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课 程 代 码: 题 目: 丘陵区三级公路勘测设计 学院(直属系)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 2007级交通土建1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2009 年 5 月 18 日完 成 时 间: 2009 年 6 月 5 日目 录摘要及关键词 (2)引言 (3)任务分析 (4)第 1章 平面设计(5) 1.1 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 (8) 1.2 选线设计 (8) 1.3 平面线形设计(9)第
2、 2 章 纵断面设计(18) 2.1 纵断面设计原则(18)2.2 纵坡设计的要求(18)2.3竖曲线设计 (18)第3 章 横断面设计 (21)3.1横断面设计原则 (21)3.2超高的确定及过渡方法 (22)3.3横断面的绘制 (24)结论 (25)总结与体会 (26)致谢(27)参考文献 (24)成绩评定表(25)摘要本设计为一段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常规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步骤。初步设计中,首先确定道路的设计时速v=30m/s,然后在1:2000地形图上确定两条备选路线,分别进行平面交点的确定,桥涵设置,最后对所定路线进行方案比选,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详细设计从确定方案中选取最
3、佳的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前期工作较初步设计更具体化,此外还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了详细设计。此三级公路全长1098.9m,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00m,反向曲线间距最小为32.056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30。同向曲线间距最小为83.224m。竖曲线最大坡度为3.60%,最小坡度为-0.40%,最小坡长为120.000m。JD1超高为4%,加宽值0.600m;JD2超高为2%,不加宽;JD3超高值2%,不加宽;JD4超高为5%,加宽值0.800m。路基宽度为7.5(2x0.5m的土路肩+6.5的行车道)。有两座桥梁和,分别为桥跨60m和桥跨60中桥。关键词:平曲线;竖曲线;排水;路基;沥青路面;
4、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从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看,公路客运已成为主要的客运方式,公路货运量远远超过其他运输方式,周转量也快速增长,这充分说明公路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国公路运输服务方式和经营主体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尤其是村村通公路。通过公路建设来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感受到党对他们的关怀。任务分析本课程设计是道路勘测与设计的课程设计,主要的目的是: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独立完成查阅资料、设计、绘图等工作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 加强学生对前面道路
5、勘测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系统的掌握零散的专业知识;3) 培养学生治学严谨、态度认真、团结合作的精神。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纸上定线,平曲线设计,竖曲线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土石方计算,同时绘制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线横断面图,填写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逐桩坐标表等,最后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平面设计道路为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及特征为道路的平面线形,而道路的空间位置成为路线。路线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时,路线要改变方向和发生转折。2.1 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
6、设计车速”是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而舒服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依据标准从工程难易程度,工程量大小及技术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各级公路的设计车速按地形分为两类,本设计的设计车速为40km/h。2.2 选线设计2.2.1选线的基本原则:(1)路线的走向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2)在对多方案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3)路线设计应尽量做到工程量少、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4)要注意保持原有自然状态,并
7、与周围环境相协调。(5)选线时注意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其对道路的影响。(6)选线应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跨桥的位置。2.2.2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A 选线 道路选线的目的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质、地表、地物及其沿线条件,结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纸上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而道路选线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具体走向和总体布局,具体定出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定道路曲线的要素,通过纸上选线把路线的平面布置下来。a 全面布局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就是在起终点以及中间必须通过的据点间寻找可能通过的路线带。具体的在方案比选中体现。路线的基
8、本走向与道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相适应,限制和影响道路的走向的因素很多,大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类。主观条件是指设计任务书或其他的文件规定的路线总方向、等级及其在道路网中的任务和作用,我们的起终点就是由老师规定的。而客观条件就是指道路所经过的地区原有交通的布局,道路选线必须考虑的因素。b 逐段安排在路线基本走向已经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平坦与复杂程度不同,可分别采取现场直接插点定线和放坡定点的方法,插出一系列的控制点,然后从这些控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特别是那些控制较严的点位)的直线段,延伸相邻直线的交点,即为路线的转角点。c 具体定线在逐点安排的小控制点间,根据技术标准的结合,自然条件,综
9、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因素。随后拟定出曲线的半径,至此定线工作才算基本完成。做好上述工作的关键在于全面考虑前后线形衔接与平、纵、横综合关系,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技术指标,使整个线形得以连贯顺直协调。2.2.3方案比选: 本设计有很多路线可以选择,根据已确定的路线的大概走向,综合考虑地形状况后选了两套方案。方案一:采用沿溪线走河道的左边,在途中有两条小河需要修桥跨过。方案二:开始采用沿溪线走河道左边,在起终点的中点处修桥跨过大河,而后走河道的右边,在上游的合适位置在修桥跨河到达终点。两条线都要修两座桥跨河,但方案一跨河的距离要明显短,比较经济。从地形图可知方案二在距终点300米处的,方案一距终点1
10、20米处的等高线都很密。但方案一可以沿等高线走线而方案二不行,从填挖方和工程量来说方案一比较经济,所以方案二不理想。 综合比较后最后选用方案一。2.3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2.3.1平面设计原则:(1) 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舒,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 除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3)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为使一条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应注意使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的突变。(4) 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缓和
11、曲线。(5) 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如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间过短会使驾驶操纵来不及调整,一般都应控制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2.3.2 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平面线形主要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当然三个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线形。在做这次设计中主要用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A 基本形曲线几何元素及其公式: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而成的曲线。这种线形是经常采用的。例如设计中的大多数点都是应用这个的。如下图一。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标准规定
12、,除四级路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它的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旅客感觉舒适;行车更加稳定;增加线形美观等功能。设计是要注意和圆曲线相协调、配合,在线形组合和线形美观上产生良好的行车和视觉效果,宜将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这一点非常 的重要,在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设计出来的路线非常不协调,美观,比例严重失调,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不足之处,经过改正后,线形既美观又流畅,已经到达了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下缓和曲线长度确定除应满足最小,外还要考虑超高和加宽的要求,所选择的缓和曲线长度还应大于或等于超高缓和段和加宽缓和段的长
13、度要求。缓和曲线长度 Ls,圆曲线半径 R,转角a 1)圆曲线的内移值 R = Ls2/24R (m)2)总切线长 先求 q=Ls/2Ls3/240R2 (m) Th= q+(R+R)tan(a/2) (m)3)平曲线总长度 先求 =(Ls/2R) Lh=2Ls +R(a-2)/180 (m)4)外距 Eh=(R+R)sec(a/2)R (m)5)校正值 D=2ThLh (m)a 平曲线主要参数的规定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如表:公路等级三级地形山岭重丘区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65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30平曲线最小长度 (m)5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30b
14、 主要几何元素的计算桩号JD1 : (1) 平曲线几何元素计算: 右偏512024 R=80(m) Ls=35(m)缓和曲线切线增值q= Ls/2Ls3/240R2 =35 /2353/240802 =17.472(m)圆曲线的内移值 R= Ls2/24R = 352/2480=0.638(m)切线长 Th=q+(R+R)tan(a/2) = (80+ 0.638) tan(512024/2)+ 17.472= 56.256(m)平曲线长度 Lh=2Ls+R(a-2)/180 = 106.684(m)外距 Eh= (RR)sec(a/2)R = (80 + 0.638)sec(512024/2
15、)80 =9.418(m)校正值 D=2ThLh = 256.256106.684 = 5.828(m)(2) 平曲线主点桩号计算及校正:JD1:K0+217.600ZH = JD1Th = (K0+217.600)56.256= K0+161.344HY = ZHLs = (K0+161.344)35 = K0+196.344HZ= ZH+Lh= K0+161.344+106.684= K0+268.028YH=HZ-Ls = (K0+268.028)-35 = K0+233.028QZ = ZH+Lh/2= K0+161.344+106.684/2= K0+214.686JD1 = QZD
16、/2 = (K0+214.686)5.828/2 = K0+217.600桩号JD2 : (1) 平曲线几何元素计算: 右偏164200 R=200(m) Ls=30(m)缓和曲线切线增值q= Ls/2Ls3/240R2 =30/2303/2402002 =14.997(m)圆曲线的内移值 R= Ls2/24R = 302/24200 =0.1875(m)切线长 Th=q+(R+R)tan(a/2) = (200 + 0.1875) tan(164200/2)+ 14.997 = 44.380(m)平曲线长度 Lh=2Ls+R(a-2)/180 = 88.290(m)外距 Eh= (RR)s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勘测 课程设计 丘陵 三级 公路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