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工程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doc





《铁路桥梁工程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桥梁工程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铁路桥梁工程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作业).精品文档.新建铁路xx至xxxx标桥梁工程 编号:连续梁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9年05月15日发布 2009年05月15日实施目 录1.适用范围22.作业准备22.1内业技术准备22.2外业技术准备23.技术要求2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4.1施工程序24.2工艺流程25施工要求35.1施工准备35.2施工工艺35.3混凝土运输45.4混凝土浇筑55.5混凝土的夏季施工85.6混凝土养护86劳工组织97.材料要求97.1水泥107.2细骨料107.3粗骨料
2、107.4掺和料117.5水117.6外加剂118.设备机具配置129.质量控制及检验129.1质量控制129.2质量检验1310.安全及环保要求1310.1安全要求1310.2环保要求14xx标桥梁工程连续梁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架现浇)的混凝土浇筑作业。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
3、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模板、钢筋、管道、锚具和预应力钢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批准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2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持锚塞、锚圈和垫板位置的正确和稳固。为避免孔道变形,不允许振捣器触及波纹管。 3.3严格执行技术人员旁站制度,做好各种施工记录。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确定浇筑方案原材料进场检验确定配合比现场支架、模板、钢筋等工序均报检通过浇筑混凝土养生检验验收4.2工艺流程图4.2-1 混凝土作业工序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制定严密的施
4、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5.1.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发现与规定不符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按规定作好记录。 5.1.3完成原材料的选定、复检工作,并应充分考虑试验周期和可能出现的原材料变化,尽早开展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工作。 5.1.4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试浇筑,以便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对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温升过程进行测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5.2施工工艺 5.2.1连续梁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经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认后,由质检工程师根据
5、签认后的检查证,发出混凝土浇筑令。 5.2.2所用的投料计量装置使用半年请计量局进行检定,使用过程中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自校;每次使用前复核一次。 5.2.3试验室根据骨料含水率,按照已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经试验主管确认后发放给搅拌站,并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含水率每班抽测2次,雨天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2.4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5.2.5搅拌前将搅拌机和混凝土存运
6、设备用水湿润,检查卸料闸门是否灵活,开动搅拌机空车运转23min,确认正常后排尽积水,再投料搅拌。 5.2.6搅拌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控制为150s。 5.2.7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得超过30min;最长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将搅拌机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 5.2.8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采用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篷、采用井水搅拌混凝土等
7、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尽可能在傍晚或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530之间 5.2.9混凝土的拌制速度和浇筑速度密切配合,拌制服从浇筑。 5.2.10混凝土浇筑完后,搅拌机及时冲刷清洗干净,并进行维修保养。 5.2.11试验室前三盘每盘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浇筑正常后,每50m3抽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含气量、坍落度、扩展度各1次,每100m3抽查入模温度1次,并作好记录。5.3混凝土运输 5.3.1根据施工地点与搅拌站间距离,采用48台8m3混凝土罐车运至浇筑现场,通过3台汽车泵(一台备用)输送混凝土入模。 5.3.2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
8、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5.3.3严禁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5.3.4混凝土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须在初凝前浇筑完毕。5.4混凝土浇筑 5.4.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检查记录,并将预应力孔道位置作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需经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5.4.2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阴雨天气或施工场地泥泞时,上模型作业人员应将鞋子冲洗干净,防止泥土污染钢筋或混凝土。 5.4.3梁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
9、运输车运输,汽车泵泵送,分段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浇筑时间尽量控制在6h以内或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滞留时间不得超过1h,间断时间不得超过2h。 5.4.4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控制在24%,坍落度要求180220mm,扩展度450550mm;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控制在535,入模温度530。 5.4.5混凝土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次序按照先浇筑现浇段a段,自低向高浇筑,待混凝土浇筑面整体平齐时,开始浇筑腹板,最后浇筑顶板的次序进行,再浇筑b段和c段,然后浇筑边跨合龙段,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混凝土浇筑b、c段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浇筑:首先,自标高较低一端向标高较高一端浇筑腹板底倒角处,后利
10、用内模天窗进行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底板混凝土后将内模天窗闭合,然后再浇筑腹板第二、三、四层,至腹板与顶板交界处,浇筑顶板混凝土。顶板混凝土浇筑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浇筑:首先浇筑防撞墙以内顶板混凝土至梁顶面下10cm,然后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防撞墙外侧混凝土至梁顶面;最后浇筑防撞墙内侧混凝土剩余10cm混凝土并及时收光抹面。混凝土浇筑应分段分层进行,纵向分段不得超过2m,分成厚度不得大于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超过2h。在底、腹板整个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混凝土不得附着在钢筋骨架上,必要时利用捣固铲人工捣固。整个腹板振捣过程均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腹板混凝土浇筑时应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浇
11、筑或两侧浇筑混凝土量不均匀造成内模向一边倾斜。 5.4.6在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定专人看护支架、模板和钢筋,发现钢筋、螺栓、支撑等松动及时拧紧和打牢,发现漏浆及时堵严,钢筋和预埋件如有位移,及时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5.4.7 每一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但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5.4.8 振捣棒插点应均匀排列。振捣腹板混凝土时,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4060cm),根据桥面上层钢筋间距来控制插棒距离。振捣桥面板混凝土时,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或“方
12、程式”(振捣棒插点分布图)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振捣棒插点分布图 5.4.9 振捣棒使用时,不得紧靠模板振捣,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及预埋件等。浇筑时备用10台振捣器,以免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 5.4.10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捣实后1.5h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捣。 5.4.11梁顶板混凝土面施工时的振捣工艺为:首先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捣固,然后用提浆机进行整平,人工收面,待定浆后再第二遍收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5.4.12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点技术人员旁站制度。 5.4.13混凝土
13、浇筑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混凝土不准集中一处下料,以免因混凝土分层厚度太大振捣困难,梁体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振动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使梁体混凝土表面光洁,没有或极少气泡。 5.4.13 顶板凝土浇筑时用提浆整平机振动找平并及时赶压、抹平,同时安装无碴轨道门型筋,保证梁面的平整度。收浆抹平执行两次,以防裂纹和不平整。抹面时严禁洒水。 5.4.14 选择模板温度在535的时段浇筑预制梁混凝土。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采取遮蔽措施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35。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按夏季施工
14、办理,尽量安排在上午11:00以前浇筑完或下午16:00以后开盘浇筑,并对模板采取降温措施。 5.4.1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其中强度和弹性模量试件分别从箱梁底板、腹板和顶板取样。试件要随梁体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当现场养护结束试件脱模后,标养试件立即放入标养池内养护。施工用试件继续与梁体同条件养护,直到规定龄期或试压为止。 5.4.16混凝土生产前对所选用的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抗钢筋锈蚀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5.4.17收尾工作浇筑完毕,将电源切断,场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桥梁工程 连续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混凝土 浇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