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doc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doc(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精品文档.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过去几年在开发区钢结构工程质量监督中,发现不少钢结构施工、监理单位对现场钢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存在诸多盲点,甚至是理解误区,进而导致实际质量控制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笔者通过整理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并向有关钢结构设计及施工资深人士请教,将监督中发现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汇总整理,以期厘清问题,找到应对措施,并结合个人理解对有关问题作出必要说明,希望能够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区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2、。一、对目前现行的钢结构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了解不完整相当多钢结构一线施工及监理人员,对钢结构相关的规范了解甚少,部分现场监理人员经常对规范内容及要求一问三不知;此外,对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也不甚熟悉,过程控制资料不知如何收集、整理、完善。1、目前主要规范标准情况目前我国钢结构类规范及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设计及施工验收两大类,结合目前开发区内钢结构工程主要结构形式,涉及的主要规范如下:1)设计类主要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等。需特别指出的是:
3、目前单层工业建筑中较多采用门式刚架这一轻型钢结构类型,设计中较多依据CECS102:2002相关要求,该规程的适用范围为: 适用于主要承重结构为单跨或多跨实腹门式刚架、具有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无桥式吊车或仅有起重量不大于20t的中、轻级工作制桥式吊车或3t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房屋钢结构。对于那些仅仅采用轻钢屋盖或是多层的结构体系,是不适用该规范的,不能胡乱套用。此外,轻钢以外的钢结构范围很广,可以包含各种钢结构,且不管荷载大小,甚至包括轻型钢结构的许多内容,相应的设计标准主要依据GB500172003(网架需依据网架设计规范)。2)验收类主要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钢网架螺栓球节点JG101999、钢网架焊接球节点JG111999、钢网架检验与验收标准JG12199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验收规程JGJ82-91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等。各类钢结构的质量验收均需依据GB50205-2001执行;对于网架结构,可以在GB50205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规范及标准相关内容。特别是JGJ7891,目前仍处有效中,其与GB50205的关系可以认为国标GB50205为母规,是最低要求,而JGJ78-91则更侧重于网架工程。2、施工质量控制资料整理不少钢结构施工单位对施工资料管理很混乱,自己随意自作
5、验收表格,各家模式迥异,没有固定格式,不便于工程资料的整理、审查和保存。参建单位应严格对照江苏省建设厅印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中“GJ:钢结构工程部分”内容及要求进行施工资料整理。二、施工图审查方面存在问题1、施工图审查意见未能有效落实现场施工用图原则上应该是经过审查合格且经审查机构盖章确认的图纸,但由于盖章确认图纸一般数量不多,且部分设计单位对审查意见回复采用单独出设计变更配合原图模式,因此如施工现场采用未盖章确认的设计图纸施工,就可能产生图审内容未被涵盖在内、图纸使用不当的问题。此外,很多建设单位对图审意见不重视,审查文件不及时下发给施工、监理等单位,导致部分工程现场施工、监理等人员
6、在完全不清楚图纸审查内容情况下按照不正确图纸开展工作。区内就曾出现某厂房制作好的屋盖钢梁截面尺寸比审查通过图纸要求尺寸小的情况,事后查明原因就是因为钢构施工单位没有使用图审机构盖章确认的图纸且业主没有下发图纸审查意见而造成。对于此类问题,我们监督机构几年前就要求在工程申报监督时提供审查意见复印件,因此需要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采取措施加强对这方面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审查内容切实落实到施工过程中。2、审查合格的图纸被“优化”后未重新送审在一些大型钢结构工程中,业主单位为降低成本、钢构施工单位为压低报价进而中标,经常存在所谓“优化”现象:即由钢构施工单位对审查合格的图纸结构设计进行修改,降低用钢量,
7、然后按修改后的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及安装。由于此类“优化”可能导致结构原有安全储备大大降低,因此为确保结构安全,对经“优化”的结构设计图纸,必须重新送原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三、钢结构工程所用的原材料与设计或规范不符1、钢材用错钢构用钢材主要有碳素结构钢Q235钢,低合金钢16Mn钢(Q345钢)、15MnV钢等,其中Q235钢共分A、B、C、D四个等级。很多工程设计常采用Q235B钢,该种钢保证了常温下的冲击韧性要求,适用于包括有吊车梁的钢结构厂房,但在实际工程质量检查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工程参建单位只简单地认为是Q235钢就行了,所以常有采用不符设计要求的Q235A钢的情况,实
8、际上该钢号只保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冷弯性能,不保证冲击韧性,而且因含碳量高而可焊性较差,而对于吊车梁等承受动载的构件,必须保证钢材具有冲击韧性。另外,若设计单位仅在设计图上标明Q235钢,而未注明等级,则在图纸会审时必须明确。2、焊条用错Q235钢同Q345钢连接,错误地采用E50系列。这种情况在设计无要求时常会产生。常人的习惯性思维是,高强与低强钢材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适合高强钢的焊条或焊剂,事实恰恰相反,不同钢材之间的焊接,从连接的韧性和经济方面考虑,应选用适合低材质的焊条、焊剂,只要能保证最终的焊缝强度同母材强度等强即行。通常,对于Q235钢来说,焊条应选用E43系列,对于Q34
9、5钢,应选用E50系列。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用错焊条相当于用错钢材,所以,对焊条的选用,必须慎重。四、柱脚处理存在缺陷柱脚部位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预埋螺栓定位不准、柱脚板随意扩孔、抗剪键缺漏(或者混凝土短柱未留设抗剪键槽)以及柱脚板下间隙不能有效填充等问题。1、预埋螺栓定位不准预埋螺栓的定位不准,常造成诸如柱脚板需扩孔等后续问题。一般常用的临时安装固定方法如下图:预埋螺栓的位置是依附于模板的。造成预埋螺栓偏位的原因,主要有:1、测量误差,每一次的测量误差、前后两次的测量误差,这一点很小,也就是一两个毫米以内,是可以容忍的。2、浇筑中的移位,浇筑过程中现在都是采用的机械化,混凝土流速大,流量更大,
10、对模板的冲击力大;还有混凝土在模板四周分布不均匀,模板各边受力差别大,这些都会引起模板的变形和移位,从而造成螺栓的整体移位,螺栓的倾斜,这一偏差大,常以厘米计,往往造成柱子难以到达准确的位置。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来减少偏差。2、预埋螺栓直径与柱底板螺栓孔的配合问题通过综合比较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1SG519)、图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02SG518)、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以及图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04SG518)中螺栓与柱底板孔的配合要求,可以看出一般要求为:柱底板螺栓孔应该比螺栓直径大15-30mm之间,采用这样的设计,大部分柱都可以安装到位,不需工地扩孔
11、。由于不少设计人员对钢结构本身的认识不足,以及对设计软件的依赖,造成许多工程的操作困难。实际上很多工程的设计图,设计人员搞不清楚,而按照软件生成的图纸,直接采用,这样柱底板螺栓孔只比螺栓直径大5mm。对预埋螺栓的偏位,即使是整体偏位,柱子可以很好地放入预埋螺栓,也要将柱子底板做适当的扩孔,使其与轴线的相对位置满足必要的精度。3、预埋螺栓标高上偏差 螺栓标高上的偏差,这种成因与平面位置偏差成因相同。有的工程,土建施工单位为防止混凝土超高,施工时故意将混凝土做低,这样使预埋螺栓外露过长(GB50205中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允许偏差为(0,30mm),当采用下螺母调整柱的标高时,预埋螺栓承受着柱传来的竖
12、向力和水平推力,预埋螺栓成为悬臂的压弯构件,这种荷载可能使细长预埋螺栓失稳而破坏,这也是造成许多钢结构工程在安装过程中倒塌的直接原因。像这种情况就不能单独用下螺母来调整柱子的高度,下面一定要加垫板支承。一般说,柱底板标高找平找正方法有两种:安装垫板法和座浆垫板法。安装垫板法中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加劲肋或柱肢下,每根地脚螺栓则应设12组垫板,每组垫板不得多于5块。另外须注意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接触应平整、紧密;二次浇灌砼前垫板间应焊接固定。但垫铁加工成本高,调整时费时费力,工效低,特别是在大批量的安装施工中,此缺点更为明显。此外,GB50205-2001中还提到座浆垫板法(图1、2
13、、3)。座浆垫板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费用低的特点,因此,在很多施工中采用座浆垫板法进行调整找平。由于国标GB50205中,对座浆垫板法仅有技术要求,无施工方法的说明和规定,对于这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许多单位因不知如何施工,而放弃了这一种施工方法。此外由于座浆垫板顶标高即柱底板或设备底座的标高,顶面标高控制要求相对较高(规范允许偏差为-3.0mm,0)。目前昆山地区较少采用这一方法,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工艺控制不到位所致。 座浆垫板法示意图预埋螺栓一般应采用双螺母防松(CECS102:2002中有明确规定)。若由于标高问题,只能安装一个螺母时,螺母应与其下面的压板焊牢
14、,压板与柱底板焊牢。垫板上的孔径一般为螺栓直径+2mm,厚度为螺栓直径的4050%,大小通常为孔径的3倍。4、抗剪键或抗剪槽遗漏工程监督中经常发现遗漏留设抗剪键或抗剪槽。柱脚锚栓按承受拉力设计,计算时不考虑锚栓承受水平力。若未设置抗剪件,所有由侧向风荷载、水平地震荷载、吊车水平荷载等产生的柱底剪力,几乎都由柱脚锚栓承担,从而破坏柱脚锚栓。对于这类的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需要加强责任心,严格对照图纸施工,并强化过程检查。5、柱脚间隙二次填充柱脚底板与砼柱顶间空隙一般设计要求50mm,而实际施工中有时过小,使得灌浆料难以填入或填实。此外,一般此处二次灌料均要求比柱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由于二次灌料强度
15、高、用量少,实际配合比、强度等现场均无法很好控制,常导致二次灌入料强度、密实度(特别抗剪槽内)不够。因此,为避免此类问题,建议二次填充料优先选用高强度自流平成品灌浆料。五、焊缝处理存在问题1、焊缝变形过大焊接变形控制不当常常造成焊接H型钢梁或钢柱端板的平面翘曲,翘曲的端头板拼接时会因接触面不紧贴而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有一些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专业钢构厂家在这点上控制得比较好。通常有以下几个方法来控制焊接变形:(1)选用合理的施焊顺序,并尽可能对称焊接,例如对较厚的焊缝可采用分层焊;(2)预留与焊接变形相反方向的偏差;(3)采用夹具或专用胎具固定焊件,可将端板用螺栓预先固定在一块刚度很大的支座上;
16、(4)加热矫正。2、现场安装焊缝质量差钢构参建单位常常对现场安装焊缝的检测不够重视,甚至漠视现场安装焊缝的质量,对构件的正常承载与使用带来不安定因素。而安装焊缝由于是现场烧焊,条件较差,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对于设计要求为二级以上的现场全熔透焊缝,部分工程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探伤。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要加强现场管理,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第三方验证性检测。3、焊缝探伤检测数量不符合要求建筑钢结构中的焊缝可分三级:一级焊缝是全熔透的用于动载受拉等强的对接焊缝,二级焊缝是全熔透的静载受拉受压的等强焊缝和动载受压等强焊缝,三级焊缝则是不要求等强的常见角焊缝和组合焊缝。GB
17、502052001第5.2.4条(强条)中明确要求:“一级焊缝探伤100,二级焊缝探伤20。”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检测数量不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二级焊缝的探伤检测,误以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导致检测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规范中是这样规定的:二级焊缝探伤抽检的20,对于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即每条焊缝长度的20,且不少200mm;而对于现场安装焊缝,可以按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即总条数的20。因此,很多工程施工、监理单位甚至部分检测人员均不能正确把握这一规范实质,对于二级焊缝,不管什么类型,不区分工厂制作还是现场安装焊缝,统一探伤总条数的20,导致检测数量不足。实际监督控制中,可按如下原
18、则操作:对于那些本身技术力量不强、自身不具备焊缝无损检测能力且出厂构件也没有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焊缝探伤的钢构件制作单位,其产品进场后必须委托第三方按GB50205第5.2.4条要求现场进行探伤检验;而对于那些自身具备焊缝无损检测能力且构件出厂前已按照GB50205第5.2.4条进行自检,或者虽然自身不具备自检能力但构件出厂前已委托独立第三方按照GB50205第5.2.4条数量要求进行探伤检测的钢构件制作单位,其产品进场后也必须委托第三方进行安全性抽检,但抽检比例符合GB50205-2001附录G要求的“一、二级焊缝按焊缝条数抽检3,且不少于3处”即可。六、对接焊坡口处理问题钢结构设计规范GB5
19、0017-2003中明确规定:薄板与厚板或窄板与宽板连接时,对接焊缝连接处,若焊件的宽度或厚度不同,且在同一侧相差4mm以上者,应分别在宽度或厚度方向从一侧或两侧做成坡度不大于1:2.5的斜角。在日常钢结构工程监督中,对翼缘板及端头板等处对接焊缝时,发现绝大多数工程未按要求做成倾斜角的过渡,而是直接对焊。关于此一问题的处理,一些钢结构设计及安装单位也有不同意见,他们称依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设计的轻钢,可以不执行这一规定。为此,笔者也曾向CECS102管理组蔡益燕教授(该规范主要编制人)请教过这一问题, 蔡教授认为:“GB50017与CECS102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如果
20、工程是依据 CECS102来设计而不是按GB50017的,则相关构件和连接,就不需要符合GB50017的规定,即可不执行这一要求。”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有不同看法。首先这仅仅代表一种学术观点而已,而非正式的规范或技术标准;此外,GB50017作为国标并未说不适用于轻钢结构,因此理解为适用于常规的钢结构;另外,这一要求是构造性规定,其本意是要避免对接焊缝处突变导致过大应力集中等问题(可以参考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应的条文说明),因此此类问题即便轻钢结构也不应例外。所以有关对接焊坡口处理问题笔者认为仍应按照GB50017执行。七、T型接头随意采用单面角焊缝在区内部分大型工业建筑的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中,其
21、钢结构设计及施工单位(如上海巴勒、美等)通常将焊接H型钢梁翼缘板与腹板间角焊缝设计为单面角焊缝。根据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第7.1.1.2条规定,当T型接头的腹板厚度8且不要求全熔透,在技术设备和其他技术条件具备时,经过工艺评定合格,符合附录F的规定,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埋弧焊接单面角焊缝。F.0.1单面角焊缝(图F.0.1)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面角焊缝适用于仅承受剪力的焊缝;(2)单面角焊缝仅可用于承受静态荷载和间接动态荷载的、非露天和不接触强腐蚀性介质的结构;(3)焊角尺寸、焊喉及最小根部熔深应达到表F.0.1的要求;(4)经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参数、方法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结构工程 施工 质量 监督 常见问题 应对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