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辅助坑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辅助坑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隧道辅助坑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目录1 适用范围22 作业准备22.1施工调查包括:22.2 设计文件核对22.3 洞口控制测量22.4 施工机械准备32.5 施工场地及临时工程32.6 作业人员33 技术要求3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35 施工要点35.1辅助坑道结构形式35.2辅助坑道开挖与支护55.3斜井与正洞交汇段施工措施66劳动组织67 材料要求78 设备机具配置79 质量控制及检验89.1 质量控制89.2 质量检验8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0.1 安全要求1010.2 环保要求11隧道辅助坑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 适用
2、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4标段,2 作业准备2.1施工调查包括: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环境、气候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规模、数量和特点。2)工程的施工条件:包括施工运输、水源、供电、通信、场地布置、弃碴场地及容纳能力、征地、拆迁情况等。3)当地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及供应能力。4)生产及生活供水、供电条件及施工通信条件。5)地方生活供应、医疗、卫生、防疫和民族风俗。6)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要求,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近、远期影响。2.2 设计文件核对1)设计及业主下发的技术资料、设计交底等文件。2)控制桩和水准基点的核对和交接。3)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会同
3、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核对,当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4)在施工调查和设计文件核对后,应将结果及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呈报监理工程师。2.3 洞口控制测量1)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抄录数据资料必须核对。2)隧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和交接。3)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可采用GPS测量、导线网测量、边角网测量、三角网测量或综合使用。4)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2个高程控制点。2.4 施工机械准备施工机械应根据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
4、求,应配备污染少、能耗小、效率高的机械。2.5 施工场地及临时工程1)确定卸碴场的位置和范围。2)汽车运输道路的引入和其它运输设施的布置。3)确定风、水、电设施的位置。4)确定大型机具设备的组装和检修场地。5)确定混凝土拌和站(场)和预制场及砂、石等材料的布置6)确定各种生产、生活等房屋的位置。7)场内临时排水系统的布置。2.6 作业人员1)从事隧道施工的作业的人员应符合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持证上岗。2)施工过程中应对职工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时,应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3 技术要求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300km/h,4 施工程序及工艺
5、流程同洞身开挖工艺流程5 施工要点5.1辅助坑道结构形式辅助坑道设置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并结合弃碴的需要,斜井结构尺寸分双车道及单车道无轨运输断面,单车道断面净宽4.6m,净高6m,双车道断面净宽7.6m,净高6.2m。如图5-1所示。图5-1 单位道无轨运输斜井断面图5.1.1 洞口护拱辅助坑道洞口设置1m护拱,采用钢筋格栅钢架支护,高50cm,钢架间距50cm,共计3榀,喷身C25砼厚50cm。在拱部120范围设置22超前砂浆锚杆,长度3.5m,环向间距40cm。5.1.2 、级围岩支护结构辅助坑道洞口及IV、级围岩采用加强支护,在拱部 120范围设置22超前砂浆锚杆,长度3.0m,环向间
6、距40cm。支护设置16钢架,钢架间距为1.0m,钢架之间采用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为1.0m;拱部铺挂8钢筋网,网格间距为2525cm,喷射C25混凝土25cm。单车道无轨运输级围岩开挖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喷混厚度15cm。5.1.3 级围岩支护结构III级围岩段采用锚喷支护,拱部设置长度2.5m的22系统锚杆,锚杆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1.2m,每延米共计10根;拱部铺挂8钢筋网,网格间距为2525cm,喷射混凝土10cm。5.1.4 井底段III级围岩井底段(10m)采用16钢架加强支护,钢架之间采用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为1.2*1.0m;拱部铺挂8钢筋网,网格间距为2525cm,喷射C
7、25混凝土25cm。5.1.6斜井铺底铺底采用C20混凝土,厚度为25cm。5.2辅助坑道开挖与支护5.2.1开挖方法采用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5.2.2洞口工程洞口路堑开挖宽度为6m,边坡为1:1,喷锚支护,边坡外侧5米设置截水沟,引至场地外水沟。洞口面采用挖掘机人工配合清刷平直,洞口设置护拱,长1m。洞口段拱架两边各设两根锁脚锚杆。锁脚锚杆应斜向下并与拱架焊接。在掘进一米后立第二榀(第三榀)拱架并按技术要求喷砼支护。洞外排水系统,在洞顶和明挖路路堑段设置截水沟,洞顶上截水沟设置在平台上,边坡上截水沟引至自然水沟中。洞外截水沟采用深60cm、底宽40cm、边坡1:1厚30cm 的M10浆砌片
8、石砌筑。5.2.3洞内施工暗洞每掘进20米,应进行铺底施工:铺底采用C20混凝土,厚度为25cm,为了降低铺底对掘进的影响,铺底混凝土中可加入23%的速凝剂。铺底混凝土摊铺好后,首先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密实,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平,用木模抹平,并用钢丝刷横向拉毛。5.3斜井与正洞交汇段施工措施5.3.1斜井交汇段支护井底安装10榀钢筋格栅钢架(拱墙设置),沿洞轴线之间距离(斜距)为1m。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25厘米,拱部设置22钢筋砂浆锚杆,长度为2米,间距为1.2*1.0米,梅花形布置;拱墙设置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为2525厘米,隧底铺设25厘米厚C20混凝土。5.3.2施工方法斜井开挖至正洞
9、段,支立10榀钢架加强支护,为快速施工,在交汇点采取小导洞法进入正洞,在距正洞30m处,根据施工需要,在斜井左或右侧施作小导洞,小导洞净空尺寸55.7m,上坡进入正洞上半断面,交汇点支护后,向斜井方向展开正洞上半断面掘进施工,超过斜井交汇点后,由斜井开始展开正洞下半断面施工。6劳动组织工区施工劳动力配置工班名称人数担负主要施工任务掘进工班70钻眼、装药、爆破等支护工班70超前小导管、锚杆、钢筋网、钢架安设,喷射混凝土作业等运输队30出碴、运输、调度、维修、保养等保障工班10负责风、水、电的现场保障自动计量拌合站30混凝土拌合及小型构件预制小 计3107 材料要求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8 设备机
10、具配置洞外用电设备参考表序号设备名称台数单台功率1通风机2115KW2电焊机BX4001014KW3空气压缩机22m 38130KW4砂轮切割机31.5KW5砂轮机31.5KW6注浆机27.5KW7泥浆泵47.5 KW8水泵65.5KW9施工场地照明115KW10生活及办公用电150KW11拌合机1108kw12喷锚料拌合机118.5kw洞内主要施工用电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台数单台功率1电焊机BX300414KW2湿喷机414KW3水泵(正洞)45.5KW6洞内照明9 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9.1.1坑道口边、仰坡开挖及地表恢复应符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9.1.2坑道
11、口边、仰坡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开挖坡面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和支护,山坡危石应全部清除。9.1.3辅助坑道结构使用寿命可按小于100年考虑。9.1.4隧道设置横洞、斜井、竖井、平行导坑等辅助坑道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铁路隧道辅助导坑技术规范(TB1010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9.1.5辅助坑道口的截水、排水系统和防冲刷设施应在隧道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完成。9.1.6辅助坑道和附属洞室的开挖和支护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辅助坑道与正洞的连接处应加强支护。9.1.7辅助坑道废弃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辅助坑道的洞口及与正洞的连接处宜用M1
12、0浆砌片石封闭,封闭长度不小于1倍正洞洞径。 2)辅助坑道封闭前应作好排水设施,并应与隧道的排水设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9.2 质量检验9.2.1开挖检验9.2.1.1辅助坑道开挖断面的中线、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仪器量测。9.2.1.2附属洞室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洞室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仪器量测,尺量。9.2.1.3辅助坑道的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个断面。 检验方法:采用自动断面仪测量开挖轮廓线,与设计轮廓线进行核对。9.2.1.4附属洞
13、室的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个断面 检验方法:查对设计图,测量。9.2.2 喷射混凝土检验9.2.2.1辅助坑道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时,喷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拌和用水,以及施工配合比、强度、厚度、养护、冬期施工、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16.2.5条和第6.2.86.2.16条的规定。9.2.2.2辅助坑道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时,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施工配合比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17条和第6.2.18条的规定。9.2.3锚杆检验9.2.3.1锚杆安装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
14、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现场逐根清点。9.2.4钢筋网9.2.4.1钢筋网所用钢筋的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9.2.4.2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作业循环检验一次,随机抽样5片。 检验方法:尺量。9.2.4.3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作业循环检验一次,随机抽样5片。 检验方法:尺量。9.2.4.4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
15、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9.2.5型钢钢架9.2.5.1制作钢架的钢材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9.2.5.2格栅钢架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及型钢钢架的弯制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20%抽样检验,且不少于一榀。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9.2.5.3钢筋、型钢等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安装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0.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0.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施工前安全教育制度。10.1.4施工中保证机械作业的施作空间,确保协调安全施工。10.2 环保要求混凝土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护自然环境,应避免任意倾倒混凝土,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