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发展现状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增长态势平稳 据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统计,20022005年,我国中药工业(含中成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逐年递增之势,发展态势平稳。2005年我国实现中药工业总产值(现价)1169.67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4422.72)的26.4%;产品销售收入1086.25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211.32)的25.8%;利润总额102.09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352.60)的29.0%。 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行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高 1.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GMP、GSP、GAP、GLP等规范分别在医药工业、商业、
2、中药材种植、医药科研等领域的推广实施,医药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行业秩序明显好转,药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在医药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多、小、散、乱”的行业状态逐步得到改善,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明显,现代医药流通模式初步确立,企业竞争方式转向供应链、价值链竞争。 2.大型企业已显雏形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发展,中药行业已慢慢开始形成新的格局,明显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不断增高的趋势。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利用品牌、资金、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优势,抓紧兼并、重组和改造其他企业,使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已形成“北有同仁堂,南有广药集团”的两大强手局面,其次太极集团、汇仁
3、集团、天津天士力、成都地奥、长沙九芝堂等也在不同的领域和区域各有所长。与西药企业相比,中成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对产品的销售有更大的拉动力。 3.技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技术较先进、与国际通行规范较为接轨的药物创新体系雏型。国家对于新药筛选中心、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GLP)、国家重点实验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平台、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技术平台等给予了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但是中药的创新技术能力建设显得不足,有待加强。 国家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国家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 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简称纲要),现代中药
4、作为重大专项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药行业的发展业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 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资源方面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然而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一些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中药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资源的可持续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对中药资源加以保护:加强中药种植的区域规划,实施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工程。以保护濒危稀缺中药资源为核心,以中药优质种源繁育、野生资源的抚育、人工种植养殖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荒山、沙漠,配合退耕还林还草和西部开发的战
5、略部署,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运用高新技术,提高育种水平,开展种子质量评价和研究;发掘新的药用资源、代用品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采集网络建设;开展重点中药品种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技术标准方面技术标准方面 由于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和评价体系的缺乏,目前我国还未能建立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我国中药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不仅不利于中药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中药的国际化进程。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提高: 开展对中药种子标准的研究,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加强对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完善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继续加强中药材多指标控制质量标准研究,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
6、加强中药饮片标准和提取物标准的制定,尽快使中药的原料与国际接轨;研究国外发展植物药的模式和策略,研究适合于中医药特点的新药注册标准和简化注册程序。加强中成药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应用多指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展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药制药设备和机械的研究,全面提高适合中药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加强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新模式的研究,多角度开展中药技术标准的设立和完善。建立适合于中医药特点的安全性评价标准。中药产业整体而言创新能力差,产业快速发展后劲不足。加强我国中药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建设主要应从资金和政策层面上予以重视,包括: 加强国家创新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自
7、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中药化学对照品中心、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心、中医药信息网络中心;继续支持旨在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中药工程中心的建设;加快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等,来提升中医药研究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政策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产业环境差,制约和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条款主要针对中成药,对中药的原料缺少详细的考虑;知识产权保护难以实现对中医药特点的实质性保护;中药材、饮片、中药提取物的生产和流通方面的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缺乏;对医院制剂的限制政策不适合中医药临床使用特点和传统;野生药材资源急需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我国急需建立反映中医药特点,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独立政策和法规体系。 国家“十一五”期间应加强各部委间协调和领导、针对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抓好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管理涉及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产业、中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运行涉及市场,发展涉及基础支撑,因此,需要把握和处理好之间关系协调发展。 谢 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