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2008年备古诗文背诵鉴赏及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七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2008年备古诗文背诵鉴赏及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七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2008年备古诗文背诵鉴赏及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七2.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2008年备古诗文背诵鉴赏及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七2.精品文档.2008年备考古诗文背诵、鉴赏及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习七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夫夷以近,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
2、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11 .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将军白发征夫泪(2)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3) 则游者众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4)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解题探究】默写考的是精确记忆,不能写错别字,也不要字迹潦草而痛失可贵的1分或两分。考试要分分必争!考的均是大纲规定的篇目,只要勤记,勤写,不会丢分的。初中的内容也要去记忆,不要顾此失彼。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归 燕 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作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
3、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1、本诗从体裁来看是一首 诗歌 ,借海燕主要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2分)2、该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一具体赏析。(4分)答: 10. 【答案示例】(1) 五言律诗;归隐。【解题探究】该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有对全诗主旨的把握。【答案示例】(2) 示例1:托物言志,海燕是自我的真实写照。燕来燕归,一喜一悲,就是我的人生。我出身贫寒,有幸得到朝廷的重用,忘记自我全身心地为君王和国家服务,但敌人陷害我,我无计可施,也不想和他争斗,还是做一个隐士更自在。示例2 对比手法运用之妙。海燕与鹰
4、隼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卑微而自谦,一个强大而狡猾;一个为朝廷忠心耿耿,一个陷害忠良。海燕来时与归时暗含对比,来时春光明媚,其喜气洋洋,勤奋工作;归时秋已降临,其悲愤之至而后平静,做出了隐居决定。(也可谈付出与收获对比)示例3 拟人手法运用让诗歌的情调摇曳多姿。海燕有自知之明,他没有忘记过去,只是倍感机遇的难得,所以忙碌不停,不去想自己的身份,尽显自己的才华与心智。但鹰隼无理猜忌让他猛然醒悟,他非常大度地向对方表明心志。【解题探究】还可以从比喻和象征的角度谈。注意在明辨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大胆体悟,然后运用有品位,有韵味的语言去表达,切忌语言贫乏无活力。【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叙述和议论多
5、于精工细雕的刻画,但妙用比兴、寓意深长。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是从民间来的,不象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乘春亦暂来”句,表明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巢,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绣户”、“华堂”和“玉堂”,都是隐喻朝廷。末句是告诫李林甫: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全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壅 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
6、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 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
7、,又恐死。将若何?” 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於是报於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 “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於尧舜,彼且胡
8、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自至则壅 堵塞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 牲畜C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料想D所自视之势过也。 错误5 .B 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般要结合语法知识和语境具体分析. B项中“宰”有很多义项,如县令,主宰,宰杀,宰相,官吏通称等,这里用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高二高 三高 语文 试卷 试题 同步 练习 教案 2008 古诗文 背诵 鉴赏 文言文 阅读 综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728787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