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精品文档.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011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N2的电子式:B. S2的结构示意图: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 53I D.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解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N2的电子式应该是: ;S2的结构示意图应该为:;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应该是:。答案:C2.(2011上海高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
2、是解析:A属于球棍模型,但不一定是含有H的化合物;B可能是环丙烷;C中电子式少一个氢原子。答案:D3.(2011安徽高考)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 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解析:N和O两种原子属于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应该是极性键,A错误;因为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所以该分子不可能是平面型结构,而是三角锥形,B错误;由该分子的化学
3、式N4O6可知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是3价,处于中间价态,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因此C正确;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152 g/mol,因此15.2 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0.1106.0210236.021023,因此D也不正确。答案:C4. (2011安徽高考)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
4、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解析: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由周期表可知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A错误;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失去电子,所以氟元素无正价,B错误;只有再常温下pH6.8的溶液才一定显酸性,而在100时pH6.8的溶液却显碱性,因此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必需考虑温度,即如果不是在室温下,pH7就不一定显酸性,因此C不正确;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5、,方程式为:CO2 + 2ClO+ H2OCO32 + 2HClO,因此只有答案D正确。答案:D5.(2011福建高考)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C、B选项属于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弱;B项正确;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若M、R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和y,由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6、可得:x1y+2,因此xy,即则原子序数:RM。这题是基础题,不过A、B两项设问中出现B,Be等陌生元素。答案:B6.(2011广东高考)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解析:在中学化学中只有氨气的水溶液才显碱性,因为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甲是H,乙是N;甲和丙同主族,因此丙只能是Na,这说明丁属于第三周期,根据丁原子最外层
7、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所以丁是Al。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选项A正确,B不正确,还原性应该是NaAlH;Na属于活泼金属,其氧化物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C不正确;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NO3(强酸)、NaOH(强碱)、Al(OH)3(两性氢氧化物),因此选项D也是正确的。答案:A、D7.(2011山东高考)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 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 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8、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解析:对应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高化合价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氟元素无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化合价,A不正确;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B不正确;P、S、Cl均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依次选项C正确;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第三纵行到第十纵行,包括7个副族和一个共同组成了过渡元素,因此选项D也
9、不正确。答案:C8.(2011天津高考)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 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解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137Cs和133Cs的质子数相同,137和133表示二者的质量数,因此A不正确;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多,电子
10、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对吸引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第 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不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有的逐渐降低,例如IA,而有的逐渐升高,例如 A,所以选项也D不正确。答案:B9.(2011新课标全国)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11、.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解析: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说明W是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X是碳元素;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因此Y是Al;短周期元素电子层数最多是3层,如果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所以可能是He、C和S,又因为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只能是S。元素W、X的氯化物分别是LiCl和CCl4,前者锂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A不正确;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可以是C2H2、C6H6或C8H8,B正确;单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
12、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C正确;C和S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正确。答案:A10. (2011海南高考). 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 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B. 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C. 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解析:本题是相关同位素、核素考查。A选项中考查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这点,B选项落在A ZX考查,C中电子数53因而错,D是中子数的计算。答
13、案:C点拨:该题是社会热点问题的体现,由于日本福岛核问题而使131 53I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核素的考查是以前老的命题内容,今年核问题出现后,这类题紧跟社会热点问题,每年都应把当年四月份左右与化学相关热点、焦点作为备考点。11.(2011四川高考)下列推论正确的A. 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B. NH4+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出PH4+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C. 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 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解析: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的;SiO2晶体也是原子晶体
14、;C3H8不是直线型的,碳链呈锯齿形且为极性分子。答案:B12.(2011四川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 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 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型一定越强解析: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例如甲酸HCOOH;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不是离子晶体;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型不一定越强,例如氮气。答案:A13(2011上海高考)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 75.77% + 36.966 24.23% 35.453
15、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 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 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解析:本题考察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元素丰度及质量数的理解。34.969和75.77%分别表示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丰度。答案:C14. (2011江苏高考)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WQA.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C. 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16、Q的强解析: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可推出元素分别为:X:N;Y:O;Z:Al;W:S;Q:Cl。A.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主族数。B.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C.离子Y2和Z 3+ 都为10微粒,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相同。D.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与非金属性一致的,因此酸性Q的强。答案:A点拨: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15(2011浙江高考)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
17、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M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解析:X、Y、Z、M、W依次为C、N、O、H、Na。A错误,原子半径:CNO;B错误,W2Z2即H2O2为折线型分子;C石墨、C60等为非原子晶体;DNH4HCO3为离子化合物,符合条件,反例CH3NO
18、2为共价化合物。答案:C点拨:试题在元素周期律的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中渗透了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考查。首先以具体元素推断为基础,运用周期表,结合周期规律,考虑位、构、性关系推断X、Y、Z、W、M分别是什么元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题给选项的问题。16.(2011福建高考)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
19、生的反应是:N2O4(l) + 2N2H4(l)=3N2(g) + 4H2O(g) H=1038.7kJmol1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键有_mol。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_(填标号)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范德华力(4)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填标号)。a. CF4 b. CH4c. NH4+ d. H2
20、O解析:(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 ,审题时要注意到是价电子排布式。(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3)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NH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而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这个与H2O,H2O2中O的杂化类型都是sp3的道理是一样的。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即有1 mol N2H4参加反应,生成1.5 mol N2,则形成的键有3mol。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可见它是离子晶体,晶体内肯定不存在范德华力。
21、(4)要形成氢键,就要掌握形成氢键的条件:一是要有H原子,二是要电负性比较强,半径比较小的原子比如F、O、N等构成的分子间形成的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符合这样的选项就是c和d,但题中要求形成4个氢键,氢键具有饱和性,这样只有选c。答案:(1)2s22p3 (2)NOC (3)三角锥形 sp3 3 d (4)c点拨:该题把氢键的来龙去脉和特点进行了彻底考查,是一道难得的好题。17(2011山东高考)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个。(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 。的沸点比 高,原因是_。(3) H+可与H2O形成H3O+,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试题 分类 汇编 解析 物质 结构 元素周期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