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doc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精品文档.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 姓名-第卷(28分)一、(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颛臾(dun ) 后羿(y) 社稷(j) 鳏寡孤独(gun )B阙如(qu) 期功(q) 弑君(sh) 鲜为人知(xin)C忝居(tin) 怃然(w) 击磬(qng) 荷枪实弹(h)D孝弟(t) 忠恕(sh) 左衽(rn) 被发行吟(b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狩猎 修葺 钻燧改火 及及可危B渎职 沮丧 礼崩乐坏 克己复礼C迂阔 肇始 譬如北辰 治丝益棼D陪臣 轻裘 始作俑
2、者 待价而沽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
3、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5、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6、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
4、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今女安,则为之C使子路反见之 D泛爱众而亲仁8、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 B既来之,则安之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D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9、下列各句和“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久矣吾不复见周公。 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D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4分,每
5、小题2分)“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
6、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7、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B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
8、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的政治意识。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正的“以德治国”。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C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D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
9、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6分,每小题2分)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B.本文中
10、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13、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 耰而不辍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4、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们跟谁去变革它呢?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C.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一 单元测试 题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