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1.()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300余年。A.学记B.论语C.童蒙须知D.小学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出版的()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A.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新教育大纲3.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4.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师法D.教育法5
2、.“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6.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文件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A.清政府B.北洋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7.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8.()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A.教学方法B.教学原则C.教学任务D.教学目的9.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经验D.间接经验10.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A.显性课程B.校本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
3、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原则12.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A.赫尔巴特B.杜威C.洛克D.夸美纽斯13.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主观能动性14.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A.模拟直观B.实物直观C.语言直观D.场景直观15.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课堂教育B.班C.课D.时16.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A.劳动任务B.工作性质C.劳动对象的特点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17.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
4、段。A.实物直观B.模拟直观C.语言直观D.课件18.教师的()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A.学科知识素养B.文化素养C.语言表达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1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0.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教育价值观。A.社会本位B.理性价值观C.个人本位D.感性价值观2.教师的职业角色除了教育者之外,
5、他还是()。A.教学主导者B.文化传播者C.监护者D.研究者3.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指()。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B.教育目的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制约C.受教育人口的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D.学校发展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5.“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英国的高尔登B.美国的霍尔C.美国的华生D.美国的吴伟士6.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A.基础性课程B.拓展型课程C.选修课
6、程D.必修课程7.新课程以()为理论基础。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B.多元智能理论C.自然主义理论D.实践主义理论8.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是()。A.素质教育B.科教兴国C.实施全民教育D.人才强国9.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直观感知的方法包括()。A.演示法B.参观法C.讨论法D.谈话法10.下列属于教育学专业期刊的是()。A.教育研究B.中国教师报C.中国教育学刊D.中国教育报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2.美国学者布鲁纳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现代课程
7、理论的奠基石。()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4.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6.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7.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8.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代表人物。()9.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教学不应追求个性化。()10.德育要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德育个体功能的生存功能。()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任选3题,共18分)1.课程计划对小
8、学教师的要求有哪些?2.什么是德育的途径?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3.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五、论述题(12分)礼记.学记中所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教学原则相一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六、案例分析题(20分)下面是对某所学校成绩册改革的一段描述:上学期放假后,同学们议论最多的是他们的成绩册,上面不仅有考试的分数和班主任的评语。而且有老师的“悄悄话”,更令人叫绝的是还有自己评价自己、家长寄语、同学互评等栏目。问题:(1)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2)我国新课程改革要实现哪些方面的转变?参考答案一、
9、单选题1.A2.B3.B4.D5.D6.A7.B8.A9.Dl0.C11.Al2.Al3.Al4.Bl5.Al6.Cl7.Cl8.Al9.D20.B二、双选题1.AC2.BD3.BC4.AB5.AB6.CD7.AB8.BD9.ABl0.AC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小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2)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2.【答案要点】德育的
10、途径是指德育实施的渠道或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3.【答案要点】(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4.【答案要点】(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1)该思想与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相一致。(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区别主次、有详有略地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以上这些变化充分反映了课程评价方面“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成为基本的评价方略。另外,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成为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