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共27页).doc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1)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项目:CPU 、内存、磁盘、网络能力管理中的循环活动:能力数据监控、能力评价和分析判断、能力调优和改进、实施变更在一个正式的变更管理流程控制下实施能力变更的好处:1 对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将会产生较少的不利影响2 提高用户的效率3 提高1T 部门的工作效率4 强化对关键应用服务的管理和应用能力管理的范围:所有硬件设备,所有网络设备,所有软件,所有外部设备,人力资源能力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以合理的成本及时提供1T 资源以满足组织当前及将来的业务需求,能力管理流程目标如下:1 分析当前业务需求和预测未来业务需求,保证这些需求
2、在制定能力计划时得到充分考虑2 确保当前1T 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提供最佳的服务绩效3 确保组织的1T 投资按计划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4 合理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服务能力与服务成本、业务需求与技术可行性的最佳组合能力数据库在系统能力管理中的作用:能力数据库是成功实施能力管理流程的基础。能力管理需要将管理流程中采集到的各类与系统运营有关的数据存入能力数据库,这些数据包括:技术数据,业务数据,服务数据,财务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能力管理数库中的数据信息有两个用途:1 为制做提交给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绩效报告和能力管理报告提供基础2 用于预测未来的能力需求。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 要素:信
3、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标准化具有“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约束性、政策性等特性”标准化活动过程一般包括:标准产生子过程,标准实施子过程,标准更新子过程等一个现代组织的信息资源主要有: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数据及存储介质,非计算机信息处理存储装置,技术、规章、制度法律,人员等系统评价是指根据预定的系统目的,在系统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就各系统的设计方案所能满足需要的程度及消耗和占用的各种资源进行评审和选择,并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满意方案。系统评价的步骤:先根据评价
4、的目标和目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的系统评价目的应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采用的评价方法,围绕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给出评价结论系统质量评价的特征和指标:1 系统对用户和业务需求的相对满意度2 系统开发过程是否规范3 系统功能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完备性4 系统的性能、成本、效益综合化5 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 结果是否完整7 信息资源的利用率8 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9 系统实用性。系统评价的时机(系统规划时、系统设计时、系统转换时、系统运行时)系统设置评价项目(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运行)信息系统各个评价项目的评价标准1 性能评价标准(事务处理响应时间
5、、作业周转时间、吞吐量、故障恢复时间、控制台响应时间)2 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标准(功能评价,稳定性评价、可用性评价、可维护性评价)3 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系统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系统改进建议:修改或重建系统的建议,改进系统开发方案的建议对用户提供的支持(支持的范围、向用户提供的服务、服务结果的记录、对用户的培训、服务台)处理用户的新需求(标识用户的新需求、对系统改进需求进行管理)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
6、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一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
7、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四种接地。综合测试是组装软件的系统测试技术,按设计要求把通过单元测试的各个模块组装在一起之后,进行综合测试以便发现与接口有关的各种错误。在综合测试中尤其要注意关键模块,所谓关键模块一般都具有下述一个或多个特征: 对应凡条需求; 具有高层控制功能; 复杂、易出错; 有特殊的性能要求。关键模块应尽早测试,并反复进行回归测试。确认测试应检查软件能否按合同要求进行工作,即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明书中的确认标准。方法如下:1 确认测试标准确认测试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软件需求说明的要求,用户可以接受;另一
8、种是软件不满足软件需求说明的要求,用户无法接受。项目进行到这个阶段才发现严重错误和偏差一般很难在预定的工期内改正,因此必须与用户协商,寻求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2 配置复审确认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配置复审。复审的目的在于保证软件配置齐全、分类有序,并且包括软件维护所必须的细节。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2) 运行测试包括对系统临时运行方式的测试、评价和对正常运转期间的系统运行测试、评价系统转换计划包括以下方面:1 确定转换项目,要转换的项目可以是软件、数据库、文件、网络、服务器、磁盘设备等 2 起草作业运行规则,作业运行规则根据单位的业务要求和系统的功能与特性来制定 3 确定转换方法
9、(直接转换、逐步转换、并行转换、试点后直接转换) 4 确定转换工具和转换过程 5 转换工作执行计划 6 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内容:系统环境转换、数据迁移、业务操作的转换、防范意外风险) 7 系统转换人员计划(转换涉及的人员有:转换负责人、系统运行管理负责人、从事转换工作的人员、开发负责人、从事开发的人员、网络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执行系统转换的过程需要注意什么?1 系统转换的执行需要由涉及转换的人员共同合作完成 2 按照系统转换计划来进行实施 3 在进行系统转换的同时还要建立系统使用说明文档,主要使用的说明文档有:用户操作手册、计算机操作规程、程序说明书。为了顺利执行系统转换,需要以下要素 1
10、 一套包括转换结束后的审查阶段在内的转换管理方法 2 一个包括任务、资源及时间安排等方面在内的系统转换计划 3 由负责质量监督或内部审计的人员完成实施后的审查 4使用模板并进行调查,以收集转换结束后的资料,并征求转换工作参与者的反馈 5 在阶段/或转换工作完成后,召开项目结束后的审查会议 6 召开汇报会以交流实施后的审查的结果,确保将改进措施编入现有方针、规程及未来项目谈谈你对开发环境的管理认识?开发环境的管理和维护容易被忽视,然而对一个大型开发项目来说,需要用很长时间进行环境的搭建及维护等工作,还需注意不同软件之间的连接和版本差异;易于安装、管理和维护对于一个应用开发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
11、想的应用开发环境应该是:基于优秀的平台之上,与生产系统分隔,易于管理和维护,并且还应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为达到这个目标,应做好开发环境的配置工作,并加强开发环境的管理。不但要正确配置开发环境,还要对其进行完善管理。要实时监控或定期检查开发环境的各方面情况,并对其进行定期备份以免发生故障后难以恢复。在对开发环境进行管理时,应明文规定开发环境管理工作各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系统配置多层系统的特点: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快速响应,系统扩展灵活研究系统配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鲁棒性;几种常用系统配置方法:1 双机互备 2 双机热备 3 群集系统 4 容错服务器群集服务的优点:高可用性
12、,修复返回,易管理性,可扩展性WEB 计算的优点(魅力): 1 统一的用户界面 2 经济性可维护性 3 鲁棒性 4 可伸缩性 5 兼容性 6 安全性 7 适应网络的异构,动态环境事物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系统性能评价技术:分析技术,模拟技术,测量技术安全性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包括:系统不被侵入,数据不丢失以及网络中的计算机不被病毒感染三方面;网络安全应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查性几大特征。网络安全的层次:分为物理安全,控制安全,服务安全,协议安全网络管理软件功能可归纳为三部分: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和应用程序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措施1 安全策略2
13、 安全组织3 安全人员4 安全技术5 安全运作如果你是安全小组负责人请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具体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职责,安全配置管理策略,系统连接安全策略,传输安全策略,审计与入侵检测安全策略,标签策略,病毒防护策略,安全备份策略,物理安全策略,系统安全评估原则等内容。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将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资源管理好制定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包括: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场地与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运行日志安全管理,备份的安全管理,异常情况的管理,审计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安全规定,第三方服务商的安全管理,对系
14、统安全状况的定期评估策略,技术文档媒体报废管理制度。技术安全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1 软件管理 2 设备管理 3 介质管理 4 涉密信息管理 5 技术文档管理 6 传输线路管理 7 安全审计跟踪 8 公共网络连接管理 9 灾难恢复考虑信息安全时必须重视的几种风险有:物理破坏,人为错误,设备故障,内外部攻击,数据误用,数据丢失,程序错误。备份系统的组成部分有:物理主机系统,逻辑主机系统,备份存储介质,操作调度,操作执行,物理目标系统,系统监控等。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3) 按照软件维护的不同性质划分 4 种类型: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设计系统维护计划前,要考虑下列三
15、方面的因素:1 维护背景 2 维护工作的影响 3 资源的要求做系统维护计划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 1 维护预算 2 维护需求 3 维护承诺 4 维护负责人 5 维护执行计划和更替系统维护的实施形式有4 种:每日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维护计划内容包括:工作的范围,所需资源、确认的需求、维护费用、维修进度安排以及验收标准等软件维护管理:1 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对系统文件进行删除或修改。软件操作人员不得对系统文件进行任何内容的操作2 系统管理员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维护,并进行记录3 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查4 建立故障报告制度使用模板并进行调查,以收集转换结束后的资料,并征求转换工作参与者的反馈5
16、 对软件进行修改、升级时,首先要全面备份系统的数据,做好新旧系统数据的衔接工作硬件维护管理要求如下:1 核算中心网络应配备不间断电源,工作场地配备防灾设备 2 操作人员应该每天保持设备及环境的清洁整齐,要爱护设备每周对设备进行保养 3 系统管理员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硬件系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4 每月对计算机场地的安全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简述执行系统维护的流程:1 用户向维护管理员提交维护申请报告 2 维护管理员根据用户提交的申请,召集相关的系统管理员对维护申请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价,判定维护申请是否合理,情况是否属实3 编制维护报告并提交维护管理部门审批 4 维护管
17、理部门从整个系统出发,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两个方面对维护要求进行分析和审查,对不妥的维护要求与用户进行协商,予以修改或撤销5 通过审批的维护报告,由维护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护计划6 维护管理员将维护计划下达给系统管理员,维护工作须在监督人监视下进行7 修改后应经过严格测试,以验证维护工作的质量;测试通过后,再由用户和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审核确认,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应返工再进行修改8 只有经确认的维护成果才能对系统的相应文档进行更新,最后交付用户使用。新系统的运行与系统转换工作实施大致步骤如下:1 制定计划(包括系统运行计划和系统转换计划)2 制定系统运行体制,系统运行体制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方法、
18、流程和规定3 系统转换测试和运行测试4 系统转换包括(制定系统转换计划、执行系统转换、系统转换的评估)新系统运行与转换)新系统运行计划内容:运行的开始时间、运行周期、运行环境、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系统数据的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系统运行结果分析等系统转换计划内容:系统转换项目、系统转换负责人、系统转换工具、系统转换方法、系统转换时间表(包括预计系统转换测试开始时间和预计系统转换开始时间)、系统转换费用预算、系统转换方案、用户培训、突发事件/后备处理计划等。系统转换测试的目的和步骤:系统转换测试是转换工作的排练,是为系统转换而进行的程序功能检查。新系统再没有试用过的时候,是没有真正负担过实际工作的
19、,因此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先预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要在新系统投入运行使用前进行转换测试。转换测试工作步骤:1 调研转换到本环境下的大致影响 2 选择可用的系统,新系统的选择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业务需求、资金计划、时间要求、人员情况等因素来考虑,并充分了解所有可供选择的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由1T 部门和业务人员经过详细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决策者,做出最终决定 3 选择验证项目,准备判定标准(判定系统转换是否成功主要以下方面考虑:系统转换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系统转换是否产生了副作用、是否实现了成本效益原则 4 准备转换系统,转换的前提条件是从技术上和组织上做好准备 5 执行转换测试其中包括
20、(功能、运作、品质测试和综合测试)6 评价转换测试结果运行测试的目的:是转换到新系统后的试运行环节,其目的是测试新系统转换后的运行情况,也是对采用新系统后产生的效果进行检测。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4) It 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优化it 部门的各类管理流程,并保证能够按照一定的服务级别,为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地提供it 服务:按流程分类:1 侧重于it 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服务2 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 支持和日常作业,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3 侧重于it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网络和internet 的连接等。企业it 预算大致分为以下:技术成本,服务成
21、本,组织成本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该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这3 个方面入手外包风险控制:1 加强对外包合同的管理2 对整个项目系统的规划3 对新技术敏感4 不断学习用户管理的功能:1 用户账号管理2 用户权限管理3 企业外部用户管理4 用户安全审计统一用户管理的收益如下:1 用户使用更加方便2 安全控制力度得到加强3 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4 安全性得到提高IT 系统管理中利用各类自动化工具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 业务对1T 的效率和有效性、依赖性不断增强21T 基础架构和应用日趋复杂31T 系统管理的需求日益复杂IT 自动化管理工具对于系统管理益处:1 日常操作自动化2
22、 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故障3it 人员技术分级4 提高配置信息的可用性5 分布式系统管理;辅助工作有通过使业务流程能够有效运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 收集高质量的可信的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以用于1T 系统管理决策3 能够更快地分析和呈现系统管理信息,支持服务改进计划4 发现和执行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提升1T 可持续服务的能力。IT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活动包括:1 性能及可用性管理2 系统作业调度3 帮助服务台4 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5 输出管理6 系统日常操作手册的使用及保管7 操作结果的管理及改进8 操作人员的管理系统运作报告包括1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2 性能/能力规划报告3 故障管理报告4 安
23、全审计日志完整的成本管理模式应包括预算,成本核算及1T 服务计费,差异分析及改进It 会计人员需要注意的差异一般包括:成本差异,收益差异,服务级别差异,工作量差异简述一个好的系统管理软件提供管理功能:1 性能及可用性管理2 网络资源管理3 日常作业管理4 系统监控及事件处理5 安全管理工具6 存储管理7 软件自动分发8 用户连接管理9 配置管理10 帮助服务台/用户支持11 数据库管理12 IT 服务流程管理分布式环境下系统管理的特点:1 跨平台管理2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3 可视化管理4 智能代理技术IT 服务计费管理的概念及对it 管理的意义?it 服务计费管理是负责向使用it 服务的客户收取
24、相应费用的流程,它是it 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真正实现企业it 价值透明化、提高it 投资效率的重要手段;意义:通过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一般可以迫使业务部门有效地控制自身需求、降低总体服务成本,并有助于it 财务管理人员重点关注那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服务项目。IT 组织部门设计原则及组织设计考虑因素:lit 部门首先应该设立清晰的远景和目标2 根据it 部门的服务内容重新思考和划分部门职能,进行组织机构调整,清晰部门职责3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与考核4 根据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特别是薪酬和考核体系5 通过薪酬和考核体系的建立,促进信息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系统 管理 工程师 复习 重点 知识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