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重塑(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重塑(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重塑 康建国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全面、和谐、科学的发展是每一个企业首先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企业的发展为什么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企业的发展以牺牲社会的主体利益和社会环境为代价,那么这种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命运将是悲惨而可怕的。从中外企业发展的历程看,我们有无数企业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性的惨痛教训值得反思和吸取。所以,企业的发展应该是以企业社会责任为支撑,没有社会责任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企业的发展观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观
2、,这就是本文想要阐述的一个基本观点。 (一)企业的发展要体现一种生态责任 在科学发展的自然观上,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如果说从近代开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起点,那么,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逻辑起点。这两个起点是一致的,因为正是近代开始的工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成为科学发展的第一问题,科学的自然观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理论基石。从哲学意义上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层。一是从属关系,人类、社会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机体,人类不能破坏这种生态系统。如果破坏,那就是自掘坟
3、墓。所谓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只是人类单方面的妄想,只能是神话。二是价值关系。即从人的立场、视角看自然、看世界,必然形成一个属人世界:自然无限,但人只能从有限出发,因而人面对的自然只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属人世界,自然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自然服务;人为自然服务,如保护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让自然为人服务。在此意义上讲,人类中心论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人类中心并没有赋予人破坏、征服自然的权利。三是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与“价值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为:有限与无限的冲突,服从与超越的冲突。这种冲突化解或缓解的出路,不是人类无限增长的需要去战胜有限的自然对象,不是人类对自然状态无休止、无节制的改造超越去改
4、变从属关系,而是相反:节制人的欲望,从而节制人的发展。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会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企业的发展应更加注重有节制的发展,注重可持续的发展,这才能真正的体现企业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单纯掠夺自然的增长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影响的发展,都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发展,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属于某一代人的,而是属于不断繁衍生息的全人类,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都不应该对未来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构成危害。这难道不是社会的生态责任吗。 (二) 企业的发展要体现一种合作责
5、任 在科学发展的社会观上,应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再认识。我们认为,人与人关系发展史的主线是分化与合作,冲突与斗争(含极端冲突、阶级斗争、暴力革命)作为副线交织其中。当代社会观首先是一种社会分化论。它肯定并认同人与人的关系史首先是一部不断分化的历史,社会分化既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又是一种杠杆。而企业在社会的分化过程中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来推进社会进步,这种发展过程其中就包含了企业的合作责任。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企业的合作责任自然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与政府的合作责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还在不断的深化和完善,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必须要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企业作为执行
6、主体,如果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和政府合作,我行我素,必然导致政企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以企业的失败而告终。二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责任,企业在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虽然竞争可以展示优胜劣汰,可以推进企业的高效发展;但竞争有可能损失社会公共利益;而合作更能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合作双赢,更能推进社会进步。三是企业公众的合作责任,企业作为经济主体是否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是否体现股东价值,都需要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这里要讲的合作一要解决信息真实性的问题,二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要解决风险控制的问题,四要解决危机化解的问题。四是企业的国际经济合作责任,企
7、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资本积累和竞争实力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如何推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全方位的深化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三) 企业的发展要体现一种伦理责任在科学发展的人生观上,应对天理与人欲关系进行再认识。发展观终是一种人生观,人生观规制发展观。从生死关系上讲,通过对生与死的相互追问,生存与死亡方式的相互规制,我们必须提出防止有限的人生无限的人欲;从天人关系上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理人欲关系要进行再辨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图式和精髓是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从义利关系上讲,我们既反对损人利
8、己,又反对过度竞争;从勤俭关系上讲,我们力主节约社会与节俭人生。从经济学上讲,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在其经济发展一书中,将发展定义为整个社会或社会制度向着更加美好和更加人道的方向前进。他认为,发展有三个核心内容,即生态、自尊、和自由。自尊和自由从人生观上讲则属于伦理范畴。社会就是要通过企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生存得到保障,使更多的人各种权利得到尊重,使更多的人具有摆脱物质生活条件的束缚的能力。如果企业的发展只考虑自身积累财富,不考虑社会的发展,不考虑人的发展,贫富悬殊将加大,社会矛盾将加剧,这不能说是企业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企业发展应是通过企业回报股东、回
9、报员工、捐赠社会等行为来体现伦理责任,以此来推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深化。(四) 企业的发展要体现一种公平责任在科学发展的和谐观上,应对效率与公平进行再认识。我们认为,当代和谐观的基本问题是效率与公平问题。在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集中表现为效率问题,效率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利用关系问题,它根源于自然资源的稀缺与人的需要的无限增长。在当代,人与人的和谐则集中表现为公平问题,公平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它根源于社会的分化及其合作。其逻辑是:分化要求合作,合作要求公平,公平要求制度保障。当代公平观应包含:差别公平论、合作公平论、倾斜公平论。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调控者应该统筹兼顾,应该同方向变动:越公平越
10、有效率,越不公平越没有效率。所以企业的科学发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过程。按照国外的新的经济学观点来诠释企业的公平责任,从历史观上讲,那就应该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留给后人可供发展的丰富资源。从和谐观讲,企业不能为了自身毫无节制的发展而独占资源,就像权力一样资源过于集中会导致腐败与浪费,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比如:导致政府各种不稳定因素;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甚至战争等等。(五) 企业的发展要体现一种风险责任在科学发展的代价观上,应对价值关系进行再认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样实质上是人与世界价值关系的建构过程和展开过程。发展中的价值关系是主
11、客体间双向度即反向度的同构过程,价值关系的正向度是满足主体需要发展,反向度是牺牲客体属性代价,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向度,无法剥离,故任何发展都是有代价的,没有免费的午餐。成本与风险是代价的两种形态,特别是“风险社会”来临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何规避风险、减少代价,将是重大的时代课题。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防范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美国50年代发生的汽车变速箱爆炸以及80年代美国一化工厂在印度的化学污染,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都是巨大而可怕的。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防范财务报告风险,损害股东利益,失信于民众,其受到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从企业发展的背景上讲,近
12、30年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特别是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默克制药等一批大公司会计丑闻接连曝光,诚信危机震撼了美国及整个国际社会,要求加强金融监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呼声空前强烈。为此,美国迅速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渎职和做假帐的企业主管实行严厉的制裁,对上市公司建立并保持有效的内部控制作出更严格、具体的规定。所以企业的风险责任是以遵循法律法规为前提,以代价为基础。(六) 企业的发展要体现一种惠民责任在科学发展的人本观上,应对发展标准进行再认识。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观的轴心是标准问题,而标准的本性是它的属人性,即人的合理需要是任何发展标
13、准提出的根本依据或终极标准,以人为本即以人为发展标准。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基础,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但也是阻止社会进步,影响社会和谐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有责任通过惠民来降低因人的贫穷落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这种惠民责任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资产进行公益事业宣传,促进公众对社会公益了解与关心,或者参与某项公益事业的捐赠活动。二是企业承诺通过销售某种产品以其获得的利润来捐赠某一项公益事业。三是企业出资改善某一项社会公用设施,以此来改善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四是直接捐助某个慈善机构或某项公益事业。五是鼓励员工成为志愿者,自愿奉献他们的时间来服务于社区组织和公益事业。六是企业应当实施自主的商业实践和投资,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以改善社区福利和环境保护。 当一个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增添了足够的后劲,强化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和顾客的忠诚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优秀的品牌效益、占领潜在目标市场等等。因此,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推进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难道不是吗。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