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3级考试--2社会心理学串讲(共14页).doc
《心理咨询师3级考试--2社会心理学串讲(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3级考试--2社会心理学串讲(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第五节 态度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节 社会影响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概述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是以群体社会的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 定义:社会心理
2、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1、定义:是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行为。2、决定社会行为的因素:个体及其所处的情境。 勒温著名公式: B f(P,E)(二)社会心理1、定义: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2、作用: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1、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等。2、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3、等。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霍兰德(美国学者 1976年)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公元前30019世纪上半叶) 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 ) 从用实验的方法加强了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描述实证 定性定量 纯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遵循的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客观公正) (二)系统性原则 (在系统中考察、动态、整体、有序) (三)伦理原则 1、评估道德可接受性; 2、
4、尊重被试者的知情权; 3、研究这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保密,若要公开,必须经被试者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以外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二)调查法 1、访谈法(信任、目的、提纲、技巧) 2、问卷法(设计、构成、设计原则、)(三)档案法 调查报告、事件纪录、出版物、历史文献、(咨询中的产品分析、个人既往史、成长经历)三、如何看待研究结果1、把握结果的局限性;2、把握结果的适用范围;3、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4、不能任意夸大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目的: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
5、规律、预测行为、指导实践。一、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基本要点: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二、社会交换论 从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基本要点: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霍曼斯(1961)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名题 三、符号互动论 是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日常情境中研究个人行为和活动的理论。 基本要点: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语言、文字、记号、个体姿等情境)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 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 (二)荣格 分析心理学 “集体潜
6、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它和影响社会行为。 (三)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再社会化:对个人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生活、生产的能力;2、社会规范;3、生活目标,人生理想;4、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遗传的因素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四、社会化的载体1、家庭;2、学校;3、大众传媒;4、参照群体。五、社会化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性别、性别角
7、色);3、道德社会化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4、政治社会化(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论。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3、功利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三、角色扮演1、角色期待(他人)2、角色领悟(自己)3、角色实践(表现)四、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2、角色不清(对角色认识不清)3、角色中断(中途间断)4、角色失败
8、(不得不退出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一)自我的概念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或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认识的主体,观察者。是自我的动力部分。客我: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客我制约主我的活动。镜我: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二)自我的结构1、物质自我2、心理自我3、社会自我4、理想自我5、反思自我(三)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四)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 -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 8月-3岁) (3-13岁
9、) (13-成年)(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6-7分种内写出15个“我是谁” 二、身份(一)定义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二)特点1、客观性(地位是公众认可的)2、主观性(自我是身份的主要表现形式)3、多重性(身份和处境都是一个以上)4、稳定性(某些身份终身不变)5、契约性(是一种社会契约,个体要履行权利和义务)三、自尊(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需要:是高级需要。包括两个方面 1、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的需要; 2、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需要。 满足 自信、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 没有满足 无能、弱小、自卑、丧失自信心。詹姆斯的自尊公式
10、: (1890年) 自尊成功抱负 即: 成功抱负自尊(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培养高自尊-尊重、慈爱、有兴趣、参与、自由); 2、行为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是对自尊单维测验。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1、社会知觉:以各种社会信息为对象所形成的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2、社会知觉的范围:包括整个认识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3、社会知觉的地位: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
11、、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是人脑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三)认知者的情绪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1、印象:留在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3、第一印象:第一次见面形成的印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2、二)光环效应(三)刻板印象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4、中心品质模式四、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符合社会期待的一种方式。(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投人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一、归因的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即归结行为的原因。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 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 外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 2、稳定性原
13、因与与易变性原因 易变原因情绪、气候等 稳定原因人格、能力、工作难度等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 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希望及其后果,可对行为做变化的预测。 不可控 个体努力也无能为力,可对未来行为作出准确预测。三、控制点理论(罗特 美国心理学家) 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由于对控制源的不同解释,就产生两种归因方式。 内控者认为控制点在个人内部,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外控者认为控制点在个人外部,事情的结果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四、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 1958) (二)折扣性原则 (凯利 1972) (三)协变性原则 (凯利 1967) 三维理论:个体行为的三方面的
14、原因: 1、客体、 2、主体 3、背景。归因是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 (他对其他人如此吗?) 2、共同性信息 (其他人也如此吗?) 3、一致性信息 (他经常如此吗?)五、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2、自我价值保护(个人与他人成败的不同归因) 个人成功 内归因(自身价值肯定) 个人失败 外归因(自我防卫) 他人成功 外归因(减小自己心理压力) 他人失败 内归因(提升自身价值)3、观察位置4、时间因素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 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包括自然与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由社会属性、
15、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是人的社会 行为的直接原因二、动机过程三、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指向性3、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行为受阻,起调节作用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关系呈倒 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第二单元 主要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行为利他行为一、亲和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与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是人际吸引的最低
16、层次,亲和需要引起亲和动机,亲和动机导致亲和行为(一)亲合的起源 起源于亲子间的依恋。(二)亲和的作用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三)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一)重要性: 1、个体发展的需要 2、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抱负水平 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和个体的成败经验有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
17、长教养方式, 2、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高成就动机个体的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寻求能发挥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2、希望明确及时反馈工作效绩的信息;3、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4、事业心强,敢冒一定的风险,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三、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 1、积极动机(竭力谋取) 2、消极动机(害怕失去)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1、社会控制的需求 具有安全感、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2、对无能的恐惧 无能自卑追求权利减小自卑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是个体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一)侵犯的构成1、伤害行为:身体和言语的伤害。2
18、、侵犯动机:侵犯的主观意图。3、社会评价:用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准则来评价。(二)侵犯的原因1、本能论弗洛依德:人有生与死两种基本本能。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死本能受到生欲望的妨碍,因而转向对外部的侵犯。 洛伦茨:侵犯是一种为求生存和发展的本能。 2、挫折论多拉德: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米勒:挫折本身不一定引起侵犯行为,要看受挫折的个体对挫折的理解。伯克威茨: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两种公式挫折情绪侵犯 (早期)挫折情绪理解侵犯消除 (目前)3、学习论班杜拉: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所造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考试 社会心理学 串讲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