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触电的安全防护和应急、避险方法(共13页).docx
《火灾、触电的安全防护和应急、避险方法(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触电的安全防护和应急、避险方法(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火灾、触电的安全防护和应急、避险方法火灾和触电事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遇到和发生的安全事件,仅仅今年以来,在我们雷达部队各单位驻地周边就发生了数起火灾事件,而触电事故更是常有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建设和保障官兵的幸福生活。1火灾的安全防护常言道“水火无情”,一旦发生火灾,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因此,做好火灾的预防是我们当前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首要问题。1.1发生火灾的原因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研究,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人为意识失火 人为的失火行
2、为是指人们缺乏安全知识和违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思想麻痹,以至于引起火灾。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防意识淡薄。比如在阵地周边乱扔烟头;违章燃放鞭炮;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在禁火区动用明火等都可能因为主观的过失和疏忽大意造成火灾。 (2)消防法制观念差。许多人认为防火是单位领导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只要大火烧不到自己,根本没有必要管哪儿有什么隐患。于是视消防法规于不顾,擅自违反消防法规,最后发生火灾,望火兴叹。 (3)缺乏必要的防火知识。大多数官兵认为只要不出现明火就不会导致火灾,对电击、自燃、摩擦起电、化学反应等导致物质燃烧的形式缺乏认识。 (4)心存侥幸心理。只要用过火的人
3、,都知道火是危险的,稍一不注意,就可能失控,但有的官兵总是盲目地认为自己比别人的运气要好,相同的事情不可能重复在自己身上,从而产生了侥幸心理。 (5)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二、因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火灾。 (1)违章使用电器。住宿楼内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一定的功率设计的,在房间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 (2)使用电器不当。如有的官兵为了不影响内务,将充电器和插板放到床上用衣被盖住,在长时间充电的情况下,散热不良,引起火灾。 1.2预防火灾的措施一、健立健全消防管理、保养制度;二、强化官兵消防意识,建立消防人员编制;
4、三、经常开展防火宣传工作教育,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四、加强对每个单位的防火管理,消除火灾隐患,落实岗位防火责任;五、制定明确的防火责任制度,防火岗位责任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防火操作规程;六、及时按时进行维护、保养各类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七、加强重点区域防火检查,预防重大火灾,减少发生火灾的危险性,避免损失;八、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和消防演习工作,加强应急分队消防技能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火灾的预防措施还可以总结成这样一个顺口溜:第一时间除险情防止小火酿大灾遇有火情不要慌就近出口找方向消防知识掌握好减灾增效双提高消防安全抓不好隐患事故少不了消防安全抓不住隐患事故堵不住消防工作时时抓部队安全年年
5、佳消防安全记心上平安幸福有保障发展需要千日功火烧就要一日穷2火灾现场组织安全疏散与自我逃生2.1组织人员安全疏散要点 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部队内人员相对集中容易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所以当发生火灾时特别是在火灾初期阶段应采取有效的疏散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组织指挥火场人员疏散应掌握以下基本方法:一、弄清火场情况,有的放矢。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烧伤等危险。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其被困地点,然后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抢救通道,制定疏散方案,组织指挥进行安全疏散。二、稳定情绪,防止混乱。在发生火灾时,为帮助受火势威胁的人员有秩序地脱离险区,必须有组织地进行疏散,才能避
6、免混乱。一旦发生火灾,组织指挥人员立即通过广播、警铃、喊话等方式向火灾建筑物内的人员发出警报。通过宣传稳定人员情绪,告之最佳疏散路线、疏散方法及疏散中必须注意的事项。火场上受火势威胁的人员必须服从管理人员和公安消防队的指挥,有秩序地进行疏散。特别要注意保护孩子、老人、病人、残疾人和孕妇。 三、正确通报火情,疏散方法得当。 在火灾初期阶段,火势发展比较缓慢,在人员密集、疏散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组织指挥人员应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让其它人员疏散。若火势发展猛烈且疏散条件较好时可同时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按既定计划迅速疏散。起火后由于人们急于逃生和趋众心理
7、往往使他们不能冷静地听从指挥,辨别最有利于自己疏散的路线和出口,而是随人群一起拥向有最明显标志的出口,极易造成出口堵塞或人员拥挤导致伤亡。此时,疏散组织指挥人员要采用正确的疏导方法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劝说人们消除恐慌心理服从指挥、听从疏导,使人们有条不紊地安全疏散。 四、鱼贯撤离,做好防护。若疏散时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和火场情况的人员带领下鱼贯地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可让疏散人员手握长绳进行牵领或让疏散人员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或相互用“跟着我”的喊话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疏散中通过浓烟弥漫区域时应采用低姿行走“如弯腰、蹲 姿等或匍匐爬行的方法快速穿过烟雾区”。当必须穿过烟火封锁
8、区域时,应用水将全身淋湿用湿布、湿衣服裹头湿毛巾或手帕掩口鼻或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迅速穿过。 五、高层着火,冷静处置。高层建筑着火时疏散较为困难,因此更应沉着冷静。首先要冷静地观察从哪里可以疏散逃生,并且要呼叫他人,提醒他人及时进行疏散。疏散时应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从安全通道尽快安全撤出。若向下的疏散通道被阻断,单元式高层住宅可沿通至屋顶的楼梯进入楼顶或躲进避难层、避难间等待救援。六、制止脱险人员重返火场 有些人员逃离火场脱离危险后随着对自己生命威胁的减少,可能想到火场内还有自己的亲人尚未脱险或珍贵财物没有带出,往往重新返回火场去抢救财物和亲人这样不仅会使他们重新陷 入危险境地,而且给
9、灭火、疏散和救人工作带来困难。所以,应组织专人安排好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员做好安慰工作,制止他们的危险行动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2.2组织物资疏散要点。火场上的物资疏散必须是有组织地进行,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对于被火势威胁的财物根据火场情况,能就地保护的就不必搬移、疏散以便节省人力和时间控制火势扑救火灾。但下列物资应及时疏散:(1)可能引起火灾扩大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2)性质重要的战备物资和器材。(3)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4)用水扑救会使重量显著增加可能引起建筑物塌落的物资。 总之起火后即使按上述方法组织群众疏散和抢救重要财物对减少伤亡、降低损失,迅速全面开展灭
10、火工作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无论是救人还是救物进入火场施救的人员都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采取配戴防毒面具穿防火服、系安全绳等必要的防护措施,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意外情况,避免增加新的伤亡。只有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给别人以救助。 2.3火场自我逃生基本方法 发生火灾时,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不仅仅是熊熊大火,更有来自那滚滚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气体。所以在火场逃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判断火情,避免烟雾扩散和火势蔓延。房间失火,人们往往最先闻到烟味。这时要沉着冷静,查看屋内是否着火。如果火情来自室外或楼道,切记急着把门拉开。先用手摸一下门的上墙,如果已经发热发烫,就不能开门了。这时应选择从
11、窗口或阳台,系上绳索逃生。楼层高或没有避难工具的,可用湿被等堵住房门,再到窗口呼救,等待救援。记住,如果窗子或阳台也有烟雾或热浪袭来,则应当把这些地方也紧紧关住。试门的时候如果不是很热,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小心地打开一条门缝观察,如果感觉热气逼人,就马上把门关上。 二、如果室内或现场已有烟雾,要用湿毛巾掩着口鼻,并扒在地上或尽量蹲低,从没有火的楼梯、通道或太平门撤离。从窗口或阳台逃生时,不能盲目往下跳。楼层不高,可使用绳索、梯子往下滑,没有绳子可用床单剪开制成,身处二楼,可往地上扔几床棉被,再慢慢跳到棉被上。在高楼者,千万不能往楼下跳。 三、从火场逃离,除了掩住口鼻,身上衣服也应当淋湿,或是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灾 触电 安全 防护 应急 避险 方法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