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竞赛-社会心理学部分(共13页).doc
《心理知识竞赛-社会心理学部分(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知识竞赛-社会心理学部分(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东大学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二 社会心理学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 B外归因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答案】B【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 2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答案】B【解析】自我意识必须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正是由于缺乏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所以不能形成自我意识。3下列
2、属于镜我的是()。A小王希望自己勇敢、努力B小王觉得自己很勇敢、努力C妈妈觉得小王是很勇敢、努力D小王觉得妈妈认为他很勇敢、努力【答案】D【解析】镜我是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4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A能力高低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任务难易【答案】C【解析】A项能力高低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B项身心状态属于不可控的内在因素;D项任务难易属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5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自我知觉理论 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 D社会知觉理论【答案】A【解析】贝姆提出粗自我知觉理论,他认为,人们并不总是很清楚自己
3、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和自己行为出现的情境而推断自己的态度。6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答案】C【解析】镜像自我的概念由库利提出,后由米德完善。镜像自我是指个体根据抽象的概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我概念。7“归因”是指()。A对客观刺激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推测的过程B是对他人的综合认知C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判断的过程D指在事件研究中,回归到事件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手段【答案】C【解析】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推断人的行为原因的过程。8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
4、的原因,这是归因的()。A不变性原则B折扣原则C协变原则D客观性原则【答案】B【解析】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不变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在归因时,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 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答案】A【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
5、阶段: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10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 A生理的成熟和发展 B对有关自我词的掌握 C自我觉知 D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互动【答案】D【解析】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儿童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11()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A自我知觉 B自我概念 C自我评定 D自我图式【答案】D【解析】自我图式理论由马库斯提出,他认为,自我图式是指
6、影响个体对自己的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结构,是“有关自我的认知类化,它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包含在个人经验中有关自我信息的处理。”12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A个体站在外界观察者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B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C观察学习的经验D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他人进行的相互作用【答案】D【解析】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儿童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13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A自我知觉理论 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 D社会知觉理论【答案】A【解析】贝姆提出了自我
7、知觉理论,他认为,个人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来获得自我知觉。14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A归因 B探索 C图式 D评价【答案】A【解析】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15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是易变性因素。A情绪 B人格 C智力 D能力【答案】A【解析】情绪是内在不稳定因素,人格、智力和能力都是内在稳定因素。 16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
8、行为做出()的预测。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答案】B【解析】可控性是个体认为行为动因能否为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后果,所以,人们会对其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 1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理论。A控制点 B内外因 C稳定性 D可控性【答案】A【解析】控制点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所谓控制点,是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他的理论被称作控制点理论。 18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有不同的解释。A态度 B原因 C控制源 D行为【答案】C【解析】罗特提出控制点的概念,并发现,个体对自己
9、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解释。有的人认为控制源来自内部,有的人认为控制源来自外部。 19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A行动者 B观察者 C外控者 D内控者【答案】C【解析】罗特提出控制点的概念,控制点有两种类型: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相信奖励是由个人行为来决定的。具有外部控制特征者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
10、,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着自己的行为,奖励的出现与否不是自己的活动能影响的。 20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原则。A不变性 B易变性 C协变性 D特异性【答案】A【解析】归因的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个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条件下总是与某个结果相联系;同时,如果这一特定的原因不存在,则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则人们就可以把这一特定结果归于那个特定原因。海德认为人们在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形原则。 21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A海
11、德 B凯利 C琼斯 D戴维斯【答案】B【解析】归因原则中的折扣原则有凯利提出,他认为,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的归因不要做得太自信,不要轻易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也就是说,这一原因起的作用应该打折扣。22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协变。A共同性 B一致性 C特异性 D规律性【答案】D【解析】凯利指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23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
12、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答案】A【解析】凯利认为,人们归因时,主要寻找三方面信息:特异性,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共同性,即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是否作相同反应;一贯性,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24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A利益 B社会视角 C态度 D控制点【答案】B【解析】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通常,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
13、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这表明社会视角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25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倾向。A自我暴露 B自我防卫 C自我抬高 D自我价值保护【答案】D【解析】个体在归因时,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典型的现象就是自我服务偏差,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27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A角色 B印象 C自我概念 D图式【答案】D【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
14、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28罗特控制点理论是关于个体()的理论观点。A需要倾向 B归因倾向 C控制倾向 D思维倾向【答案】B【解析】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29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图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A从上到下的信息加工 B从下到上的信息加工C以材料为基础的信息加工 D网络化的信息加工【答案】A【解析】人的信息加工模式有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两种,自上而
15、下的信息加工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指由外部信息引起和推动的加工。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属于自上而下的加工。30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A图式形成 B印象形成 C归因 D记忆的搜索【答案】C31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A能力归因 B努力归因 C运气归因 D任务难度【答案】B【解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比如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对于取得的成功,学生会认为是努力造成的,并为追求新的成功,继续付出努力。对于遭遇的失败,学生会认为是努力不够造成的,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知识竞赛 社会心理学 部分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