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5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420-672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重要性系数砼3.2.23.2.3、3.1.4.特别注意3.1.4:承载力计算和倾覆、滑移及漂浮验算均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疲劳、变形、抗裂及裂缝宽度验算均应采用荷载代表值(即标准值);直接承受吊车的,要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1.5等二、材料的强度设计值1、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砼4.1.4 注:*0.8的系数(现浇砼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的构件截面长边300mm)2、钢筋的强度设计值砼4.2.3 注: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mpa时,取300三、构造规定1、砼保护层厚度砼9.2.19.2.4、
2、3.4.1 p425 与环境类别、砼等级、何种构件有关4442、最小配筋率砼3.1.5、9.5.1、9.5.2、10.1.11 p427 受压构件:全部:0.6% 一侧:0.2% 受弯、轴心受拉、偏心受拉的受拉侧钢筋=3、钢筋的锚固砼9.3.1 受拉钢筋: 注意修正系数的合适选择 受压钢筋=0.7受拉钢筋4、钢筋的搭接(1)绑扎搭接砼9.4.29.4.5受拉钢筋: 受压钢筋=0.7受拉钢筋(2)机械连接砼9.4.6第二节 受弯构件p434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p4341、规范规定砼7.1.27.1.5、7.2.1、7.2.5 基本公式:要求:注:2、单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
3、)计算步骤1)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已知截面尺寸b、h及材料强度和钢筋截面面积,求截面的最大承载能力,验算是否大于设计弯矩值M。先验算配筋情况是否满足或。若时,用求 当,截面满足承载力要求。2)配筋计算已知截面尺寸b、h及材料强度,根据外部荷载效应M,计算钢筋截面面积, 由,当时,由验算(2)算例3、双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1)计算步骤1)承载力计算一般不会少筋已知截面尺寸b、h及材料强度,配置钢筋,求截面的最大承载能力,验算是否大于设计弯矩值M。用求 计算出的即为截面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当,截面满足承载力要求。2)配筋计算A、已知截面尺寸b、h及材料强度,根据外部荷载效应M,求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截
4、面面积 为了充分发挥砼的受压能力,可令,利用 B、已知截面尺寸b、h及材料强度,弯矩设计值M,所配受压钢筋,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已知,所负担的受弯承载力应由单筋矩形截面所负担的弯矩,按矩形截面单筋梁求出受压区高度 (2)算例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p4481、规范规定砼7.2.3、7.2.22、计算步骤(1)计算类型的确定为判定T形截面属于何种类型,可把作为界限情况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进行钢筋面积计算时,由于弯矩设计值M已知,可用(b)式来判定 进行承载力校核时,由于钢筋截面面积已知,可由(a)式来判定 (2)承载力计算已知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所配钢筋截面面积,求弯矩设计值
5、A、判别类型 B、第二类T形 首先,求出 若,安全(3)配筋计算 已知截面尺寸已知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弯矩设计值,计算所配钢筋截面面积。A、判别类型 B、第二类T形 求当 3、算例三、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p4561、无腹筋板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砼7.5.3 2、箍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规范规定砼7.5.1、7.5.7、7.5.4、7.5.2、102.910.2.11(2)计算步骤1)承载力计算已知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箍筋直径、肢数和间距,计算斜截面受剪的最大承载力A、计算配箍率 B、。 如果C、当,截面安全。2)配筋计算 已知某截面剪力设计值V、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要求确定箍筋的数
6、量。A、验算截面尺寸和构造配箍条件 若V满足,可按计算配箍,若不满足要求,则应增大截面尺寸或提供砼强度等级 若V满足,按构造配筋B、箍筋计算 根据,可先确定箍筋肢数和箍筋直径,然后计算箍筋间距S;也可先确定箍筋的肢数和直径,然后计算出箍筋的截面面积,以确定箍筋直径。且选用箍筋和间距时,应符合规范要求。(3)算例第三节 受压构件p468一、柱的计算长度砼7.3.11-13二、轴心受压构件1、配置箍筋的轴压构件砼7.3.1 p472若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则A改为2、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压构件砼7.3.2、10.3.3 三、偏心受压构件基本公式:1、规范规定砼7.3.10、7.3.37.3.4、7.
7、3.132、配筋计算(对称配筋)(1)计算步骤p480 确定初始偏心距 确定偏心距增大系数 求轴向力到纵向钢筋作用点的距离 先按大偏压,求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求纵向钢筋 验算配筋率 验算全部纵向钢筋 每一侧的纵向钢筋(2)算例3、承载力计算(已知N,求M) p486(1)偏心受压类型判断界限破坏时的相对偏心距 界限破坏时的轴压力 界限破坏时的偏心距 (2)计算步骤判断偏心受压类型 求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对于大偏压 对于小偏心求轴心压力作用点到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 求偏心距增大系数 求 求求(3)算例四、I字形截面偏压构件砼7.3.5P490计算方法: 先以计算 五、整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
8、曲线及其应用1、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线 特点:a:Mu=0,Nu最大;Nu=0,Mu不是最大;界限破坏时,N=Nb,Mu最大。 b:小偏压时,Mu随Nu的增大而减小;大偏压时,Nu随Mu的增大而减小; c:对称配筋时,如果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砼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也相同,但配筋数量不同,则在界限破坏时,他们的Nu是相同的(因为)2、对称配筋情况下最不利内力组合的确定(1)大小偏心受压的区分 (2)小偏心受压时的最不利内力组合 当小偏心受压时,M和、N均最大的一组内力最为不利(3)大偏心受压时的最不利内力组合 当大偏心受压时, M大、N小的一组内力最为不利六、受压构件的受
9、剪承载力砼7.5.11、7.5.13、7.5.12 p497当符合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否则按计算第四节 受拉、受扭、受冲切和局部受压p501一、受拉构件1、受拉承载力砼7.4.17.4.2(1)轴心受拉 (2)偏心受拉1)小偏心受拉轴心拉力在两侧纵筋之间, 对于小偏拉非对称配筋计算可直接利用以上(1)、(2)直接计算2)大偏心受拉轴心拉力不在两侧纵筋之间, 对于大偏拉非对称配筋,计算步骤:令,先求解,2、受剪承载力砼7.5.14 p506 二、受扭构件p5081、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砼7.6.17.6.4、7.6.8、7.6.11、7.6.12、10.2.5(1)截面条件 (2)在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设计 原理 复习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