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共4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共48页).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影响(1)除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行为之外,人类更多的社会行为是在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团体之间产生的。就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而言,个人与团体间在行为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个人离不开团体,从家庭到同伴,从学校到社会,无时无刻不属于团体中的成员。其二,个人的行为随时受团体的影响,受团体中其他个人(如父母、教师等)的约束,也受整个团体(如习俗、法规等)的限制。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在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很难找出不受社会影响的行为。从一个自然人
2、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社会影响的作用下实现的。 (一)从众 1定义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grouppressure)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conformity)。 2阿希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对从众行为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被广为引用和具有权威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Asch)设计的实验。这一实验是主试者要求大学生(7人9人)判定向他们出示的线段的长度。实验分阶段进行,首先是每次向被试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上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上有三条长短不等的垂直线,其中只有一条与标准线等长,主试者要求从三条线中选出一条
3、与标准线等长的垂直线。在单独测验时,大家都做对了,因为这些线段的长度相差很明显。 图22 阿希的实验材料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每次都加进五个假被试和一个不了解内情的真被试一起进行。实验时,真假被试围一张圆桌而坐,并有意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发言。主试者出示卡片后,五个假被试按照原来的安排,故意一致把明显不相等的两条线说成是相等的,看真被试是坚持原来的看法,还是服从团体压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在123名被试中,有37的人作了错误的回答,表现出从众行为。后来了解到这些被试的感受,他们都觉得多数人的意见“压力”很大。有不少被试虽然意识到两条线不相等,但却相信多数人总要比自己正确些。阿希还发现,当卡片上线
4、段的客观差异变得较小,客观地进行正确回答的概率下降时,从众的比例也上升。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则从众的比率会明显下降。可见,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社会环境和个体人格因素的影响。 3从众的原因 从众的原因主要有: 行为参照。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他们是信息的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觉得,多数人正确的可能性大。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由此可见,人们越相信群体,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弱,也就越有可能从众。 对偏离的恐惧。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谁都不愿意被称为越轨者和“不合群的人”,他和群体保持同样的看法,是因为他害怕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另一个极端是
5、,个人可能因为不愿意惹人注目或丢面子,而与群体规范一致。从文化特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 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群体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就越愿意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从众是受团体压力而表现出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从众程度有深浅之别。仅是表面上做出让步,口服心不服,仍保留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是浅度从众,也称为顺从;如果不仅在表面,而且内心也发生改变,就是深度从众。在日
6、常用语中,“从众”这个词含有贬义,意味着妥协和让步。但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社会或团体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从众行为的性质。(二)服从 1含义 服从(submission)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元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2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关于服从,米尔格兰姆(Milgram)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登报招聘了40名有偿的男性被试,其职业身份是工人、商人、管理者、推销人员和专家学者,年龄在20岁50岁之间。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记忆的影响
7、。 实验时,实验者与其他被试一起,两人一组,一人当“老师”,一人当“学生”,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老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人名单词让“学生”记忆。“学生”的任务是在需要回答时,对备选答案作四择一的选择。如果选错,“老师”就按电钮以电击惩罚“学生”。电击强度从l5伏到450伏,共分30个档次,电钮下方对应地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等,以区分电击的严重程度。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影响(2) 实验时,“老师”与“学生”是被墙隔开的,相互之间看不见,只能用对讲机联系。“学生”被拴在椅子上,手腕上绑着电极,答案选错了就
8、会感受电击。每错一次,电击强度增加l5伏。 实验开始时,实验主持者还向“老师”作了一次电击示范,让其了解电击的感受。他告诉“老师”,遭受这种电击有痛苦,但无性命危险。 在实验中出现了以下情况:“学生”因选错答案而遭到电击。当电压升至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升至l50伏时,有人要求退出实验;升至l80伏时,有人喊叫忍受不了;升至300伏时,有人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并坚持要退出实验。 面对“学生”的痛苦和反抗,“老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持怎么办?主持严厉督促“老师”坚持做下去,并且保证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他们不负任何责任。 这样,充当“老师”的被试既要执行主试的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的反抗压力,
9、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以上的“老师”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者高达450伏的电击。 在这个实验中,所谓“学生”,其实都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由于某种安排,抽签的结果,真被试总是当“老师”,而电击时实际上并不通电,“学生”遭电击时发出的呻吟、怒骂等也只是放录音而已。实验结束后,主持公开了事实真相,以消除“老师”的紧张、内疚情绪。3服从的原因 服从的原因主要有: 合法权力。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法定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不仅稳定的社会角色关系赋予某些人合法权力,临时性的社会角色关系,也会使某些人获得指挥别人的权力。临
10、时性的合法权力是同特定的情境或领地相联系的,一旦脱离开特定的情境条件,临时性合法权力就不复存在。 责任转移。在实验中,人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性后果时,也仍然倾向于服从权威的命令。出现这种结果,是被试在行为归因上,将行为的责任移给了实验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关心行为的后果。这与下述去个性化状态有共同的特点。(三)去个性化1定义 有时,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去个性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学生起哄、球迷闹事、团体斗殴中都存在
11、去个性化现象。2去个性化的特征 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作为群体成员而行动的个体,肆意破坏群体的规范,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匿名者。比如,在上述实验中,穿着宽大的衣服、包着面孔、不带名签、在半黑暗中进行操作的“学生”就是匿名的。三K党的成员就是如此,防暴警察也是如此,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携带同样的武器,他们的保护性面罩遮住了面孔,于是也就隐蔽了他们的个性。 去个性化的第二个特征是责任性的分散。当某人是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易于觉察到整个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是分布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承担群体行动所招致的谴责。确实,成员们甚至会感觉到,他们的行动是
12、可以被接受的,或者从道义上说是正确的,因为群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参加的。另外,研究还发现,去个性化一旦开始,并集中了众人的力量,就很难扭转或制止。就心理学的观点而言,某些群体的反社会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去个性化的过程所引起的。这一研究成果适用于一般社会,尤其是大城市,那里的居民容易发展匿名感受。也许去个性化是一种现象,在它的后面是大量的社会侵犯偷窃、拦路袭击、捣乱破坏 以及其他类似的行为这些行为在大城市里似乎是司空见惯的。(四)群体极化效应群体决策的一个有趣侧面是它所牵涉到的风险。一般地说,群体作决定是否比个人作决定保守呢?从印象上看,群体似乎不大愿意冒险。因为群体所做的决定就其性质来说像是一
13、种折中办法,没有给鲁莽或大胆留有余地。然而,许多实验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专栏:选择两难问卷 有一种被称为“选择两难问卷”(CDQ)。下面是由斯托纳(Ston上r)设计的选择两难问卷中的典型情境。 A先生是位电机工程师。他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孩子。他五年前大学毕业,毕业之后,便一直在一家大的电气公司工作。该公司保证给他尽管不高但足够用的工资收入和一笔充足的退休金。公司还保。 证他在该公司工作一生。可是另一方面,他的工资在退休以前似乎不会增加许多。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一个小的新建的公司向A先生提出去该公司从事一种工作。该公司前途未卜。这种新工作一开始,公司便会给他较多的工资,如果该公司能竞争过大公司,
14、他即可能拥有公司的部分股权。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影响(3) 下面所列的是新公司将证实自己能赚钱的可能性或机会。 假如你给A先生出主意,你认为他至少要达到哪种概率才值得接受这份工作。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1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3。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5。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7。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9。无论是什么可能性,A先生都不应该承担这项新工作。 在每个被试遇到类似上面情境的许多情境之后,实验者让他独自回答问题。实验者把被试召集到群体里,让他们对相同情境做出一致同意的决策。结果表明,群体决策一般比个人单独做出的决定更激进。这种现象被恰当地
15、称为“冒险转移”(risk shift)。为什么情况会这样呢?有人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而强调责任和文化价值分散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群体比个体容易做出冒险的决定,是因为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在每个成员身上了。换言之,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对一个错误决定承担全部责任,因此,作为一个整体的群体可以担负起创新的责任。按照文化价值的假设,在群体讨论中认为冒险具有价值的人比那些认为谨慎有价值的人往往表现得更为勇敢。群体鼓励冒险的倾向,也正是来自于这种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起初,心理学家以为群体决策只有冒险转移。但后来发现,群体极化还有另一种现象,即经过群体讨论后,做出了极端谨慎保守的决策,也即所谓谨慎转移(
16、cautious shift)。相对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少一些。以上两种情形,当个人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的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称为群体极化效应(grouppolarizationeffect)。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关系(2) (3)补偿性吸引 人们之间彼此的态度、个性虽然不同,但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正好可满足另一方的需求,或弥补某种短处,也会产生吸引。在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如脾气暴躁者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友好相处;马大哈和细心的人配合默契;依赖性强的人喜欢和有主意的人呆在一起等。这些人的个性不同,但也可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心理学家发
17、现,互补型的婚姻关系更能持久。 (4)对等吸引 人有一种心理倾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社会心理学家在1956年做了个实验,他们的助手假装成被试,并与其他真被试来往。实验巧妙地安排真被试在两种情况下无意地听到假被试向实验负责人谈自己的印象。在第一种情况下,假被试一开始就赞扬真被试,对他作了肯定的评价,并流露出喜欢他的态度;在第二种情况下,假被试自始至终对真被试做否定的评价。最后,询问真被试喜欢哪个人。结果表明,评价是对等的,即当别人喜欢他时,他也喜欢别人,反之亦然。 (5)能力吸 才华横溢或德高望重的人,能吸引他人对自己产生敬佩感,并愿意与之接近。并且,如果这类人偶出小错,或暴露出某些个人弱点
18、,反而比那些显得完美无缺的人更令人喜欢。 然而,能力吸引可能对两类人的作用不大。一类为能力差、自尊意识弱的人,他们对能力高超者易有偶像崇拜的倾向,认为偶像是不应有缺点的;另一类为自尊心很强或自恃很高的人,他自认为很能干,对才能出众者的小缺点和小错误根本不能容忍和原谅,觉得对方连这些缺点错误都不能克服,不值得自己佩服。 (6)诱发性吸引 当人们具有下述三种诱发因素时,也会引人注意,产生吸引力。一是自然诱发吸引因素,如天生丽质、容貌出众;二是装饰诱发吸引因素,如服装昂贵、穿着奇异、首饰华贵;三是行为诱发因素,如行为怪异、举止粗俗。 2友谊 人与人之间由彼此吸引,而后建立友谊,异性间进而发生爱情,终
19、而成为眷属,是人际关系发展中随感情加深而发展的历程。 (1)友谊的形成 在整个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按人际间彼此吸引的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际间的友谊即在此一过程中形成(Levinger&Snoek)。 第一阶段:互不相识。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甚至彼此均未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第二阶段:开始注意。单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单方(或双方)也可能知道对方是谁(如同校同学),但从未有过接触。 第三阶段:表面接触。单方(或双方)受对方之吸引,与之(或彼此)接近,构成表面接触。在表面接触时,作为他们彼此间媒介物的,可能是学校的课业,可能是商业上的交易,也可能是职务上的应对。总之,即使当时单
20、方(或双方)心存情意,但在此阶段的接触,也只是极表面的人际关系。 但此一阶段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甚为重要。因为前文所说的第一印象,就是在此一阶段形成的。如单方(或双方)对对方的第一印象不深,可能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到此为止。很多人同学同事多年,彼此之间交往泛泛,就是因为他们间的关系只停留在第三阶段的缘故。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与很多人维持着这种关系。 第四阶段:建立友谊。双方互感互动,开始了友谊关系。在此阶段,双方在心理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开始将对方视为知己,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有事尽快相互告知)、意见和感情(同甘共苦)。像这种对人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称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
21、。人际关系发展到彼此都能自我表露的程度时,那就到了友谊(friendship)的阶段。图2-1人际关系的发展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让人自我表露的对象并不太多。因此,同学同事虽然很多,难得其中有几个是知己的朋友,其原因即在于此。第五阶段:亲密关系。朋友之间的感觉,也有程度深浅之分。就朋友问自我表露的程度而言,有的朋友间重在信息与意见的交换,而在感情上则表露得较少。这是以事业或学问为基础的友谊关系。另有的在信息与意见之外,更重视感情的表露,使彼此间在感情上达到相互依赖的地步。特别是在自己情绪状态(痛苦或是快乐)时,立即就会渴望自己的朋友在身边。人际问的友谊发展至此,无异是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2、”的地步。 人际关系发展到第五阶段时,如双方系属同性,就成为莫逆或至交:如双方系异性,而且在感情上又添加性的需求、奉献与满足的心理成分,那就成为爱情。 3爱情 (1)有关爱情的描述 哲学家说: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是有生命的自然界的顶点。 伦理学家说:爱情是一种善。 社会学家将爱情定义为:两成年异性之间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有性意识与温柔体贴的成分在内。 人类学家对爱作如下定义:爱是一种可以被观察的、两个异性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一种重复的模式化的规范结构。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关系(3)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特定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23、是以特殊的方式向一特定对象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行为。爱情是在延续种族的本能基础上产生的,延续种族的本能是爱情的生物基础。 (2)爱情吸引 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来看,爱情吸引大致可分为:外在吸引、心理吸引和社会性吸引。 外在吸引。外在吸引主要指人的身高、相貌、服饰、风度等外在特征产生的吸引。亚里士多德说道: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对外在吸引的大量研究中,发现了两种基本倾向:在爱情选择中,男性比女性更重视对方的容貌,即外在吸引对男性的作用更大;相貌在恋爱初期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互了解的加深,内在吸引逐步居主导地位。 心理吸引。心理吸引包括个人的气质、性格
24、、能力等。气质就是人们常说的“脾气”。相互补充的对立气质能增进爱情的吸引。如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类气质组合类型。第一类是不利的组合相同气质的组合;第二类是利弊相问的组合气质虽有不同,但仍然相近的组合(如暴躁型和活泼型);第三类是最有利组合不同气质或对立气质的组合。 另外,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较具吸引力。如女性特别看重男性的智力和才华。 社会性吸引。社会性吸引主要指人们的阶级属性、世界观、道德观、物质利益和修养水平等。其中,对爱情首先发生影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阶级、阶层)。因为阶级差异往往成为爱情的障碍。如鲁迅先生所说:贾府的焦大是决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3)爱情的发展 完整的爱情发展,一般有三
25、个“自然阶段”。 最初,幻想和初恋阶段。这个时期,男女青年在内心里为自己描绘着理想的情侣,并向往着爱情的到来。初恋的感情真诚而纯洁,性方面的意识淡化了,几乎不会察觉到有性欲要求,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向往。但在这个阶段感情易激动,不稳定,会经常轻率地把感情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第二阶段是激情和热恋阶段。这一时期,爱情的温度急剧上升,不仅有了明确、固定的感情对象,而且相互渴望赢得对方,融为一体,缔结婚姻关系。在激情状态下,易丧失对待和审视爱情的客观性,并从越来越强烈的期待中,产生把对方偶像化的倾向。这样一来,就往往容易忽视那些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而这些条件却可能对个人的婚
26、姻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第三阶段,爱情的平静与深沉。双方真正了解,爱情带来共同的意识、责任、义务和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却能使爱情变得平静,显得深沉而牢固。它犹如一条小溪,没有喧哗,却涓涓不断;犹如山岭,虽不诱人,却万古长存。理论心理学之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概述(1)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一)定义心理学对个体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正常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称为普通心理学;一类是以异常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就称为变态心理学。具体而言,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既包括精神病人的心理行为异常,也包括躯体疾患、正常人在药物治疗作用下或催眠及其他特殊意识情况下的异常)与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7、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精神病学家证明,所谓变态心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难辨,混淆现实与想像的界限,把想像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东西。(二)变态心理的发生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同一时期,在外表正常的人中,几乎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1982年,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l5岁59岁的人口中,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054,l991年再度调查,比1982年有明显的上升。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综合性医院的门诊病人中,23属于心理病症与心身病症患者;在美国缺勤的职工中,23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其中,精神病、心理
28、疾病所占比例最大。国内类似的调查发现,精神障碍困扰国人,在全国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病人共达l 600万。1978年l987年,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的统计材料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学生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占因病退学的646。在因病休学、退学的疾病中,精神疾病已经由l983年的第二位,上升到1987年的第一位。近年来,国内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各地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者的数字不完全一致。综合各地的情况,大约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二、心理变态的标准与成因(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1问题的难度与意义(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困难性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困难在于:异常心理活动和正常心理
29、活动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极难规定一个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但在有些情况下两者又有实质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异常心理活动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客观环境、主观经验和心理状态以及人际和社会关系,而判别标准受判别者对这些因素所起作用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方法论的影响,因而在此问题上较难有统一而为大家公认的标准。(2)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意义弄清心理正常和异常的范围和标准对于理解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极为重要。并且有关精神病的诊断、预防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等都会涉及正常、异常的标准问题。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人们常常根据以下相对标准,去判别心理是否正常: (1)经验的标准根据当事者的主观经验。
30、病人自觉抑郁、焦虑、恐怖等。根据观察者的经验。根据一般人的观察,特别是专业工作者的观察,判明是否心理变态。这种标准因人而异,主观性较大,不同研究者之间的差异程度也比较大。(2)社会适应性标准“变态”是对偏离社会期待的行为的一种称呼。最常见的东西都是正常的,亦即特定文化下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确定某些社会心理(行为)作为常模,凡是符合这一常模的被确定为正常心理,偏离这一常模的即为变态。此标准受到历史背景、时间地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某种行为在一种情况下被认为是异常的,换了另一个情景就可能大不相同。(3)统计学标准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一个人正常或异常的标准是以其心理特征是
31、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变态”一词意为不一般或不典型,偏离了常模或标准。一切特征智力、身高、体重或行为,只要偏离常模,都是变态的。这个标准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一般情况下,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适用范围较广。但有些心理、行为分配不一定是常态曲线;有些数量虽呈常态曲线,但仅有一端变态,另一端则是优秀水平(如智商)。另外,统计学标准的效度也值得怀疑。(4)心理成熟的标准变态指个人行为未能达到该年龄水准应有的成熟程度,即幼稚或退化之意。当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会出现停滞于某一阶段或退回到先前较低阶段的现象,这种停滞或倒退就可能成为神经症
32、与精神病的原因,成为变态的原因。故个人心理特征与其年龄是否相符也是判断变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5)医学标准医学标准即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检查和生理、心理测定,确定某些心理异常原症状,由此分析、判断其产生原因。如智力突然下降、个性特征突然改变、某种药物中毒、脑部某些病变等,对于这些症状的临床检查,就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但是,由于心理变态者很多没有躯体症状,像神经症、人格障碍等;有的心理变态原因复杂,除了生物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故医学标准也不是很理想。故医学标准比较客观,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当然,还可以制定出其他一些标准。理论心理学之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概述(2)一般而言,对正
33、常还是变态的诊断,要根据一个综合的标准,包括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全、行为是否协调、人际关系是否适应、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等,来对个体进行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还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考虑。(二)心理变态的原因引起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医学界、心理学界及有关学科,已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其更加准确的因果关系的探讨尚待进一步加强。1生理因素个体的生理状态对心理变态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这些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体型结构、机体病残和生化改变等。有时,这些因素单独起作用;有时,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心理
34、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个体在满足其心理需要时遇到挫折,其行为反应就有可能趋于失调或变态。如个体婴儿期的剥夺,幼年期个体缺乏生活经验或曾有过恐怖经历,青春期的敏感与失调,成年人的挫折和失败等。3文化因素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随地域、民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原始社会很少发现精神分裂症,战争或严重疾病流行时期容易发生癔症,和平时期则少见。随着社会、经济、文体、科技的发展,噪声加医学标准即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检查和生理、心理测定,确定某些心理异常原症状,由此分析、判断其产生原因。如智力突然下降、个性特征突然改变、某种药物中毒、脑部某些病变等,对于这些症状的临床检查,就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但是,由于
35、心理变态者很多没有躯体症状,像神经症、人格障碍等;有的心理变态原因复杂,除了生物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故医学标准也不是很理想。故医学标准比较客观,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当然,还可以制定出其他一些标准。一般而言,对正常还是变态的诊断,要根据一个综合的标准,包括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全、行为是否协调、人际关系是否适应、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等,来对个体进行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还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考虑。(二)心理变态的原因引起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医学界、心理学界及有关学科,已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其更加准确的因果关系的探讨尚待进一步加强。1生
36、理因素个体的生理状态对心理变态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这些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体型结构、机体病残和生化改变等。有时,这些因素单独起作用;有时,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个体在满足其心理需要时遇到挫折,其行为反应就有可能趋于失调或变态。如个体婴儿期的剥夺,幼年期个体缺乏生活经验或曾有过恐怖经历,青春期的敏感与失调,成年人的挫折和失败等。3文化因素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随地域、民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原始社会很少发现精神分裂症,战争或严重疾病流行时期容易发生癔症,和平时期则少见。随着社会、经济、文体、科技的发展
37、,噪声加剧,空气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复杂,常常引发焦虑、烦闷等心理障碍,有的成为变态心理。城市与农村、中国与外国、文化背景不同,往往引起不同的心理变态。4社会因素个体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着不同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变态心理也随着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社会因素包括价值系统、家庭影响、教育影响、政治与经济影响等。时代的进步促进社会形态的发展,尤其当社会发生重大变故之后,人们的价值系统面临着更新、调整、平衡一系列问题,如果适应不良,轻则导致迷惘困惑,重则可能产生心理变态。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幼年的生活经验与亲子关系,父母与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争吵、离
38、异、分居等,家庭成员与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死、经济的贫富、地位的高低等,都会导致变态心理的产生。每个人都会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影响,三方面的教育是否一致,家庭教育的宽与严,教师的人格、态度和师生关系,学习中的竞争、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心理变态。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生活,无不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异常的轻重,随着社会阶层的不同而不同。在上层社会里,神经症患者较多,精神病患者较少;在低层社会里,则有着相反的情形。很多材料证实,多数心理行为的失调、异常,像反社会行为、酒精中毒、药瘾、性变态等都与社会经济环境、社会风气和社会弊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心理学家认为
39、,变态的社会产生了变态的心理。理论心理学之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1)所有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一、医学模型凡是用躯体因素,即生理学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以及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的各种精神疾病,同时着重于采用生理学方法来加以消除(即治疗),称为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式或生物学观点。按照医学模型的观点,精神疾病是由损伤、生物化学缺陷或其他躯体原因所引起的结果。因此,精神疾病患者是患了一种生物性疾病,需要住院、服药或采用像治疗躯体疾病一样有效的
40、治疗技术。其中一种被称为“革命性”的治疗技术就是电休克治疗(ECT),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但电休克治疗是如何奏效的仍未被人们完全理解。目前,对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另外,还有外科手术、维生素、旋水浴、二氧化碳吸入、卧床休息以及人工发热等疗法。二、心理动力学模型(一)基本理论心理动力学模型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其主要理论基础。精神分析是描述一般人的内心,并治疗神经和心理失调现象的一门学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可以使我们了解人是什么。他主张:人和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系(特别是冲突)尤其存在于内驱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该理论认为,行动并不一定是根据理性。非理
41、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这种非理性的冲动可能是反映我们的基本需求,即人类的内驱力。人类的性冲动就像婴儿吸奶的本能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内驱力,而且这种基本的内驱力可能被“伪装”或“升华”,并在我们无从觉察的情况下主宰我们的行动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会用一种直接而毫不感羞耻的方式来满足我们身体与心灵的需求。我们也会直接表达对身体上的接触或温暖拥抱的需求。弗洛伊德称这种“快乐原则”为“本我”。我们带着内心的这个“本我”或“快乐原则”长大成人,度过一生。但逐渐地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学会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
42、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些东西为止。可能会很想要某样外界无法接受的东西,因此会压抑欲望。这表示我们努力要赶走这个欲望,并且将它忘记。弗洛伊德还提出人类心灵中的第三因素。从婴儿时期起,就不断面对父母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当做错事时,父母会说:“不要那样!”或“别调皮了,这样不好!”即使长大成人以后,在脑海中仍可以听到这类道德要求和价值判断的回声。似乎这世界的道德规范已经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称这部分为“超我”。“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指出,当有一些“坏的”或“不恰当”的欲望,如色情或性的念头时,这个“超我”会告
43、诉我们。其实这些“不恰当”的欲望已经在我们童年的初期就出现过了。我们现在知道婴儿喜欢抚摸他们的性器官。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两三岁的婴儿如果这样做,马上就会被父母打一下手,这时也许妈妈还会说:“调皮!”或者“不要这样!”或“把你的手放在床单上!”因此,我们对每一件与性和性器官有关的事情有了一种罪恶感。由于这种罪恶感一直停留在“超我”之中,因此许多人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对性有一种罪恶感。而性的欲望和需求事实上是人类天性中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这样,人的一生都充满了欲望与罪恶感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在从事心理治疗时还发现,婴儿也会有某种性反应。他还发现有许多形式的精神失调可以追溯
44、到童年时期的冲突。后来他逐渐发展出一种称之为“精神分析”的治疗方式。精神分析家在病人的配合下,可以在病人的心灵深处挖掘,并找出那些造成病人心理失调的经验。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都会把所有经验的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精神分析医师也许可以追溯病人以往的一个不幸经验。这个经验虽然被病人压抑多年,但仍然埋藏在他的内心,咬啮着他的身心。医师可以使病人再度意识到这个“痛苦经验”,让他:或她可以“解决它”,心病自然痊愈。理论心理学之变态心理学变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2)(二)心理治疗历程 许多神经症患者的病因就是面临某种非常强烈的冲突。举例来说一个女病人偷偷爱上她的姐夫,当她的姐姐因病去世时,她心想:“他
45、终于可以娶我了!”可是这种想法与她的“超我”有了正面冲突。于是,她立刻压抑住自己可怕的念头,而将这个念头埋藏在她的潜意识深处。弗洛伊德军写道:“这个年轻的女孩子于是生病了,并有严重歇斯底里的症状。当我开始治疗她时,她似乎完全忘记了她姐姐临终的情景以及她心里出现过的那个很可恨的自私欲望。但经过我的分析治疗后,她记起来了,并在一种非常激动不安的状态下将那个使她到病的时刻重新演练一次。经过这种治疗,后来她痊愈了。(三)潜意识机制在有了多年治疗病人的经验后,弗洛伊德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的意识只是他的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意识就像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顶端,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
46、在。我们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曾经有过的各种经验。但那些只要“用心想”便可以记起来的想法或经验,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就是那些努力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当”或“丑陋”的经验。如果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或“超我”)所容忍的欲望或冲动,我们便会将它们埋藏起来,去掉它们。这样的作用在所有的健康人身上都会发生。但有些人因为过度努力要把这些不愉快或禁忌的想法从意识中排除,以至于罹患难了心理方面的疾病。被压抑的想法或经验会试图重新进入意识。对于某些人来说,要把这类冲动排除在敏锐的意识之外,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那睦被压抑的想法或冲动不断从潜意识中浮现,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感觉和行动会受到潜意识的鼓动
47、,常常会说一些本来不想说的话或不想做的事,如“口误”。有一个工厂的工头有一次在宴会中要向他的老板敬酒,但这个老板很不受人喜欢,简直就是人家所说的“一只猪”,结果这个工头站起来,举起他的酒杯说:“让我们来敬这只猪吧!”话一出口,这个工头自己也吓呆了。其实他说的只是他内心的真话,但他原来并没打算把它说出来。另一种方式是“合理化”。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告诉别人做某一件事的真正动机,因为这个动机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如催眠师为你催眠,叫你去把窗户打开。当你被催眠时,催眠师告诉你用手指敲桌子时,你就要站起来把窗户打开。接着,催眠师开始敲打桌面,你也就跑去开窗户。事后,催眠师问你为何要开窗户,你也许会说因为房间里太热了。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因为受到了催眠师催眠时的指令而去做那件事。还有一种现象叫做“投射”,就是把我们内心试图压抑的特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一个很吝啬的人会说别人斤斤计较。弗洛伊德宣称,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都充满了这类潜意识的机制。如时常会忘记某个人的名字,在说话时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动房间里随意放置的物品,也时常结结巴巴或看似无辜地说错话、写错字。这些举动事实上并不像所想的那样是意外的或无心的。
限制150内